隨著現代人們的工作、食品安全、生活方式與生活環境的改變,以及婚前性生活等諸多因素,對人們的生殖繁衍能力造成一定的影響,備孕這個話題出現在人們眼前的次數越來越多,如果夫妻決定孕育一個健康寶寶,那麼該進行科學備孕,努力創造出一個更健康的寶寶。
而我們也知道,寶寶的出生原始於夫妻兩人的J子與L子成功結合和女子懷胎十月,因此:
科學備孕應最先從夫妻雙方的身體和心理開始:
1、身體檢查,包括男性和女性的檢查
女性:
①血常規
②生殖系統檢查
③脫畸全套
④肝功能
⑤尿常規
⑥口腔檢查
⑦婦科內分泌
⑧ABO溶血
⑨染色體異常
之所以要做這麼多檢查,其目的是保證女性排卵正常,避免女性在懷孕前就患有疾病(或一些遺傳疾病),帶病懷孕,孕期不宜用藥,或者容易造成孕期流產等。
男性:
①肝功能
②染色體異常
③精液常規檢查
④泌尿系統
⑤血常規
⑥心電圖
男性檢查的目的是為了最大限度保證L子的質量和避免下一代遺傳到父方的隱藏疾病。
其實男女雙方都應該去做檢查,確保雙方的身體是非常健康的,非常適合懷孕的。當然啦,如果有一方檢查身體不合格,那麼一定要聽醫生的話,好好把身體調養好再考慮備孕的事,畢竟這是個長期投資的事,是個大工程,一定要做好各方面的準備。
2、心理方面
心理上的問題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也需要有很好的疏導。
畢竟要孩子這事,有時候還真不能著急,女性越是著急,心裡壓力越大,容易引起內分泌失調,從而影響卵巢功能,就像我們平時看到的月經忽然變得不正常,月經不正常了,排卵自然也不正常,那么女性受孕的機率就會下降。而男性也不是並沒有影響,有時候影響甚至會更大,自行腦補哈。
懷孕就像播種,不可能百發百中,但是只要男女雙方生育能力正常,正常備孕,女性懷孕的機率一般達到70-85%,所以不用過於著急哈,放輕鬆,說不準無心插柳柳成蔭呢。
君不見電視劇上經常上演,一對夫妻因為家人朋友不停的催促,導致自己心裡過於緊張,一直都不能正常懷上孩子,直至自己放棄,反而回歸到一种放松的狀態,卻沒想到一下子就懷上了。
婆婆家有一個親戚就是這樣,本來結婚的時候年紀就比較大了,結婚後夫妻雙方和兩邊家人都著急要孩子,結果這一拖就拖了七八年,後來就直接放棄了,打算去領養一個,誰知道,手續還沒辦完就發現懷孕了,生了第一個孩子之後還陸續懷了兩次。
想要的時候一直不來,不想要了偏偏一直來,可見壓力和焦慮的破壞性有多強。
備孕期間做好身體檢查和心理準備以外,還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1、飲食方面
每天的飲食正常,比如葷腥搭配、早中午餐都按時吃,其餘時間可吃些當季的水果,為了保證精卵子的質量,男女雙方要戒掉會傷害到L子L子質量的煙和酒,以及多補充人體所需要的葉酸(可以是含有豐富的蔬菜,比如胡桃、梨、酸棗、杏、葡萄、檸檬和菠菜等)。
尤其是女性,因為在孕期,胎兒的正常發育也會需要大量的葉酸,倘若母體葉酸儲存量不足,很容易導致胎兒神經管畸形。
但是女性在懷孕之後所需要的葉酸含量是孕前的4倍,就是平時通過葉酸片補充,也大約需要一個月的時間才能把胎兒所需的量調整過來,因此在備孕期間女性就應該每天服用400單位的葉酸,這樣在成功懷孕之後,胎兒也能夠從中得到足夠的葉酸,降低神經管畸形發生的機率,直到胎兒滿三個月。
而男性在備孕期間也可以適當補充葉酸,還可以多吃一些含鋅量較豐富的食物,比如說花甲,生蠔,可以提高男性J子質量,當然,對女性同樣有效。
2、體重方面
對於男性來說,只要保證J子質量好,體重對男性是沒什麼太大約束的,而十月懷胎,是在女性的肚子裡,所以體重這一項只針對女性,根據世衛組織公布的計算公式,女性標準體重=(身高cm-70)×60﹪,不管是大於或小於這個標準體重數值超出太多,對女性十個月的懷孕多少會有所影響。
因此合適的體重更有利於備孕,而且在懷孕之後也更容易控制體重。
3、環境方面
環境指的是我們平時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像剛裝修好的房子,因為屋裡的甲醛味還未散掉,所以是不能馬上就住進去的,工作的地方呢,也有一些特殊人群,比如在某些在散發有毒異味、輻射的地方工作的人群,如果想要備孕要孩子,建議不要在辭掉/剛請完假就備孕和懷孕,最好是間隔3-6個月以後再備孕,並且在備孕期間,甚至是懷孕以後都應該儘量避免這種環境。
4、運動方面
生命在於運動,身體健康,孕育出來的寶寶健康率才會更高,女性身體素質好,孕期和分娩過程都會少受罪。
在備孕的時候就要堅持多做運動,提高身體的抵抗力,少生病少吃藥,這對於J子和L子也是一種很好的保護,同樣也能確保它們的質量,孕育出一個更健康的受精卵。
其實也有很多人什麼都不做,甚至是菸酒不離身,根本就沒有備孕的概念,但也能生下來很健康的寶寶。不過現在都講究優生優育,所以不建議那種做法的,相反,我們都會儘量想辦法讓寶寶更好,更優質,做好備孕的工作就能更加靠近所想了。
我是懶媽媽,一個二胎寶媽,多平臺原創作者,混跡於育兒圈多年,專注於孕產,育兒方面的解答,關注我了解更多。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