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31日,英國的脫歐進程終於走到了最後一步,也標誌著一個新篇章的開始。當地時間晚上11點英國正式脫離歐盟,隨後將進入脫歐過渡期,直至2020年12月31日過渡期結束,正式脫歐。
歐盟將向與歐盟籤署有國際協定的160多個國家發送外交照會,告知在國際協定層面,直至過渡期結束前歐盟仍將英國視為「歐盟及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成員國」,同時也要求這些國家在過渡期結束之前仍視英國為成員國。
根據脫歐協議,儘管英國須遵守歐盟協議(包括航空、安全以及貿易等領域的協議)下的所有規定,但是脫歐協議的約束力僅限歐盟與英國之間。非歐盟國家可以不將英國視為歐盟的一部分——但是,據有關媒體評論,考慮到過渡期十分短暫,歐盟和英國官方都認為這不太可能。
商業規劃的關鍵
就商業規劃而言,安永相關專業人士就脫歐對企業產生的影響以及企業後續的應對提出了他們的看法及建議。
企業須對自身處境以及之後可能面臨的狀況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評估:
「邊境」相關問題(尤其是海關關境和移民政策)。
隨著英國脫歐,雖然海關邊境因素也將隨之凸顯,比如之前承諾的過渡政策(如臨時關稅、過渡期簡化程序或低幹涉合規等措施)可能不再適用,但大多數企業已對此類的海關邊境問題有所了解和熟悉,因此這倒不是特別複雜的問題。與此類似,基於現行的歐盟和其他國家的自由貿易協議, 許多其他的相關事項也都有清晰的框架可以依循和參照(比如歐盟和日本以及歐盟和加拿大的自由貿易協議等等)。
「邊境」之外的問題——比如監管差異等
邊境之外諸如監管差異等等一系列問題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也不為商界所熟悉,但它們卻會直接影響到此前在沒有脫歐方案情況下做過的規劃。許多英國企業都明白涉足歐盟市場能帶來好處,一如許多金融服務企業早已付諸實行。
一些為預備過渡期的結束而要進行的工作也將需要大量的準備時間(如實施自由貿易協定的技術層面準備期可能需要6到9個月,以及與供應商接洽並收集資料也會花費一些時間),因此我們建議企業從現在開始建立時間表,比如:
一季度:作為在應對未達致脫歐協議局面規劃的延伸,在預期之前的緩衝政策不再適用的情況下,評估應對未達致脫歐協議局面以及相關自由貿易協定的準備。
二季度:匯總計劃,與利益相關方就預算達成一致並籤署協議。鑑於所涉利益相關方的數量會很多,這個過程可能會花費整個季度的時間。
三、四季度:如果在7月份沒有對前述脫歐過渡期進行延長,則按計劃開始實行工作。
與此同時,企業應繼續直接或通過貿易機構與政府保持溝通,如此才會令政府意識到相關的實務挑戰。
關於未來貿易安排的談判
過渡期結束後,歐盟與英國之間的關係仍有待進一步協商。預計二月初,歐盟和英國或許會公布其對未來關係協商的立場。鑑於歐盟需要所有成員國達成一致,可以預計協商將不會早於2020年3月3日開始。關於11個月的時間(或者實際上是8到9個月)是否足夠達成全面的自由貿易協定,尚存在爭議。
有猜測認為可能會先達成小範圍內的協定,這意味著部分內容可能無法於2020年12月31日前落實。另外也有最新傳聞顯示更有可能參照歐盟和加拿大間的現有貿易協定。
據報導,歐盟與其他16個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就共同制定「臨時申訴安排」達成了一致,從而確保世貿組織成員內部的爭議解決機制。這對於在沒有雙邊爭議解決機制的國家/地區開展業務的跨國企業而言至關重要;而如果到年底英國仍未與歐盟(及其他國家)達成自由貿易協定的話,臨時申訴安排的制定也將影響到英國的企業。
移民政策
英國與歐盟國家之間的自由流動權將會在過渡期即2020年12月31日之後終止,留給英國政府推出英國脫歐後新的移民制度的時間並不多。英國移民諮詢委員會(MAC)已應政府的要求發布了關於如何在英國推出積分制移民制度的報告。移民諮詢委員會建議推行混合制度,對僱用技術移民設立最低工資門檻,而對非僱用移民提供採取積分制的移民制度。雖然此建議並不一定會被政府採納,但可能會對將於幾周後發布的移民法案產生影響。
對歐盟稅收指令的依賴
脫歐協議的第127條規定,除非另有規定,否則在過渡期內歐盟法律應適用於英國,並且在成員國實施和適用的所有歐盟法律的規定將同樣適用於英國。這意味著,歐盟稅收指令將繼續適用於被視為成員國的英國。
過渡期結束後,如英國與歐盟未達成特定協議,英國企業將無法繼續享受成員國向英國付款的優惠待遇,而將需要通過英國與各個成員國籤訂的避免雙重徵稅協定來限制被徵收的國內預提稅。英國皇家稅務與海關總署正考慮就目前英國的避免雙重徵稅協定無法完全免除預提稅與部分國家(如義大利等)進行磋商。
關於從英國支付的利息和特許權使用費的問題,英國皇家稅務與海關總署發布了指南,明確了即使沒有歐盟稅收指令,依據英國國內法,英國仍可對利息和特許權使用費中預提稅進行減免。由於英國法律借鑑了歐盟關於利息和特許權使用費指令的條款,因此該支付仍需符合利息和特許權使用費指令中規定的所有權條件。英國政府也可以在脫歐後進行重新立法。由於英國不對股息徵收預提稅,因此也無需為實施歐盟的母子公司指令而特別制定相應法律。
需要注意的關鍵節點
2月25日–歐盟完成貿易談判授權
3月初–貿易談判開始
6月30日–同意一次性延長過渡期的最後期限
12月31日–過渡期結束(如果未延長)
脫歐對中國的影響
在全球一體化的今天,英國「脫歐」將對國際經濟環境產生較大的影響,對「走出去」的中國企業,跨國投資經營所面臨的外部經營環境、市場監管規則體系、風險等內外在因素會有很大的變化,具體的影響可能因公司的架構不同或供應鏈的差異而有所不同。
總體而言,雖然脫歐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可能會使英國作為歐盟的投資門戶承受潛在損失,但也不必過於悲觀,因為英國脫歐對中國而言也可能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機遇。
可能達成的互利的自由貿易協議
我們有理由相信,一個脫離了歐盟的更加獨立的英國將能更自由自主地與中國達成互惠互利的貿易協議。而英國自身其實是一個龐大的經濟體,如果在脫歐後自主地加大對中國更廣泛的關注與合作,將使中英的貿易關係更加緊密,也因此更進一步加強其為中國在國際上的一個重要貿易合作夥伴的角色, 亦可能有利於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自英國投票支持脫歐以來,中英自由貿易協定一直被廣泛討論。許多支持英國脫歐人士認為,脫歐後的英國將重新獲得與其他合作夥伴達成貿易協議的靈活性,尤其是鑑於其經濟規模,有可能也會與中國進行貿易協議磋商交流,這將是一個關鍵優勢。然而,中英自由貿易協定可能既不簡單,也不一定符合英國脫歐支持者所描繪的明顯優勢。這是因為有一種說法認為如果中英達成協議,會可能使英國更難保持完全進入歐盟單一市場的機會;故此中英若進行談判將充滿不確定性,也將非常耗時。
此外不可忽視的是, 英美之間的協定和關係是否會對中英的相關貿易協定產生影響也值得深入關注。
獲得競爭優勢的較低關稅稅率
在當前情形下,英國將退出歐洲單一市場和關稅同盟,這意味著英國與其他歐盟成員國之間的自由貿易將立即停止。然而,對於非歐盟國家來說,英國脫歐可能意味著它們可以以比現行各國與歐盟籤訂的貿易條款更低的關稅進入英國市場。因此而獲益的國家,應是那些目前面臨更高關稅的國家,如中國、美國和日本等。而以前作為歐盟成員國(如德國和法國)享受免關稅進入英國市場的國家,將有機會支付與這些非歐盟國家相同的關稅稅率。
結語
英國脫歐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給英國政治經濟、內政外交帶來的影響必將深刻而久遠。基於脫歐而產生的對未來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的預期可能會使企業面臨挑戰。安永擁有一系列工具和框架,我們曾幫助數百家公司規劃和管理英國及以外地區的企業面臨的貿易、稅務、監管、經濟、市場和消費者不確定性的問題。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安永的專業人士。
來源:安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