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上流社會的十裡洋場,底層百姓的人間煉獄

2020-11-06 藍月亮與哈士奇


不知何時,網上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民國是一個浪漫且風華絕代的時代,說起回到民國,仿佛自己就是風流上海灘的公子闊少或者是戴望舒筆下的雨巷姑娘,但民國真實的情況真就如同大家想像的這般浪漫嗎?

顯然不是,倘若回到民國,你更可能是災荒逃難的難民,或者為大戶人家的拉包月的人力車夫,亦或是被強拉壯丁的底層士兵…

民國的浪漫,只屬於高高在上的上流階層,與普通民眾無關,而與普通民眾有關的則是不盡的戰亂以及災荒。

正如那句話一樣,有了錢,上海就是那個十裡洋場風花雪月的魔都,但沒錢,對你來說,上海還是上海,而不是那個讓人紙醉金迷的魔都。

根據資料,在1910年附近,中國的農民人口佔了總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五,從概率上來說,倘若穿越回民國,你大概率的宿命是種地,而且民國一共38年,鬧了38年的饑荒,現在你只能在書中看到的易子而食,在民國則是再平常不過的事。

倘若你僥倖撐過了饑荒,等待你的還有數不盡的兵禍,民國是亂世,軍閥林立,你會有很大概率會被拉壯丁強行入伍,哪怕你家中還有父母要養,但軍閥們可不會在乎。

除此之外,民眾還要忍受國民政府的無能以及經濟崩盤,至1949年5月,一石大米的價格要4億多金圓券。各式買賣經常要以大捆鈔票進行。由於貶值太快,早上的物價到了晚上就已大幅改變。市民及商人為避免損失都不想持有鈔票(金圓券),交易後或發薪後所取得的金圓券,皆儘快將其換成外幣或實物,或乾脆拒收金圓券。

也許你幸運,躲過了軍閥混戰的兵禍,挺過了吃觀音土啃樹皮的饑荒,那麼作為民國的普通民眾,你還要面對血淋淋的抗日戰爭。

以最著名的南京大屠殺為例,戰後,中國國民政府對南京大屠殺進行了廣泛的調查。其中,南京審判戰犯軍事法庭經調查判定,日軍集體屠殺有28案,屠殺人數19萬餘人;零散屠殺有858案,死亡人數15萬餘人,總計死亡人數達30多萬,製造了慘絕人寰的特大慘案。

侵華日軍的暴行數不勝數,民國的普通民眾除了要面對侵華日軍的暴行,還要承受蔣介石的「謎之操作」。

說起蔣介石的謎之操作,最為著名的就是「花園口決堤「

1938年5月19日,侵華日軍攻陷徐州,並沿隴海線西犯,鄭州危急,武漢震動。為阻止日軍西進,6月9日,國民政府決定「以水代兵」,下令扒開位於河南省鄭州市區北郊17公裡處的黃河南岸的渡口——花園口,造成人為的黃河決堤改道,形成大片的黃泛區,間接導致慘絕人寰的1942河南大饑荒,史稱花園口決堤。

蔣介石所謂的「以水代兵「對日軍造成的傷害有多少呢?

從中日雙方所披露的材料來看,這個數字從7000人不等,但是這次決堤卻對民國百姓造成了毀滅的打擊。

據不完全統計,河南民宅被衝毀140萬餘家,淹沒耕地800餘萬畝,安徽、江蘇耕地被淹沒1100餘萬畝,傾家蕩產者達480萬人。數十萬老百姓猝不及防,葬身魚腹,上千萬人流離失所,並且造成了此後連年災害的黃泛區這是蔣介石根本沒料到的後果……黃河改道, 國民政府《豫省災況紀實》 如此勾勒出黃泛區災難圖:黃泛區居民因事前毫無聞知,猝不及防,堤防驟潰,洪流踵至;財物田廬,悉付流水。當時澎湃動地,呼號震天 ,其悲駭慘痛之狀,實有未忍溯想。

你很難想像,如此慘案就發生在某些人口中歷史上最浪漫最風華絕代的時代。


民國就是上層社會的名利場,底層百姓的絞肉機。

你只看到了民國上流社會的風花雪月,只讀了戴望舒的雨巷,只聽到了某些人鼓吹的民國大師,卻看不到民國更多的是,底層百姓痛苦呼號,正滴落血滴的侵華日軍刺刀,以及那一聲聲時代的悲歌…….


民國真實的模樣應是如何?

請你翻開老舍的《駱駝祥子》,老舍筆下的祥子單純而質樸,他的終極理想就是自食其力買一臺屬於自己的黃包車,但他先是遇到兵禍,後來又被偵探敲詐,買車的願望一次次的落空,而後虎妞難產,小福子自殺,祥子由一個「體面的、要強的、好夢想的、利己的、個人的、健壯的、偉大的」底層勞動者淪為一個「墮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會病胎裡的產兒,個人主義的末路鬼」。

祥子的悲劇是他所處的時代造就的,這個名為民國的時代,並不浪漫,對於祥子來說,這就是地獄。

而在夏衍筆下的《包身工》,這些人的命運則更加悽慘,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在上海日本殖民者開設的紗廠中,一大批被騙來的農村少女以一種奇特的方式包給了帶工的老闆,因而稱作「包身工」。她們每天的工資就是老闆的收入,因此即使包身工生病時也被老闆用拳頭、棍子等強迫去上工。她們住的是充滿糞臭、汗臭和溼氣的工房,吃的是餵豬的豆腐渣熬成的稀粥,勞動環境極其惡劣,又要受到各種慘無人道的虐待。


數不盡的文字都在揭露那個時代的醜惡和悽慘,但總有些人裝作看不到,依舊在歌頌民國的浪漫和風花雪月。

你只看到了蔣介石為宋美齡在南京種下的法國梧桐,只看到了那個在紫金山上那個形似寶石項鍊的美齡宮,卻沒看到花園口決堤,滔天的黃河水捲走了多少底層百姓的性命,沒看到1942的饑荒,那些背井離鄉逃荒的身影。

你只看到上海灘的十裡洋場,卻沒看到同在上海,包身工們的悽慘生活,看不到被侵華日軍屠戮的百姓。

民國,根本就不是一個浪漫的時代,相反,是一個血淋淋的時代。


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民國也卻有其浪漫之處

那個年代我們可以去參加紅軍,可以為了人民把炸藥包扔到資本家孫子的懷裡,送他們上西天,這是何等的浪漫。


相關焦點

  • 底層社會和上流社會,哪個陰暗面更多?
    底層社會的陰暗絕對不比上流社會更少,當然我不是替上流社會的既得利益者辯護,但是上層社會的陰暗面和我們絕大多數普通人而言,是一生都接觸不到的,所以本回答著重探討一下底層社會的陰暗之處。在很多小說或者影視作品中,往往會營造出這樣一種氛圍:那就是紙醉金迷,物慾橫流的上層社會十分的腐朽墮落,而社會最底層的平民卻十分的質樸善良。然後主角在經歷了上流社會的起起伏伏之後,往往會突然大徹大悟,原來這一切榮華富貴都猶如過往雲煙,智慧在民間!
  • 民國時期大師輩出,為何那麼多人討厭民國?
    1912年到1949年,這是中國歷史上的民國時期,也是辛亥革命之後亞洲建立的第一個民主共和國。於中國人民來說,民國有著極其特殊的意義。這是一個極具爭議的時代,它表面歌舞昇平實則軍閥割據,上流社會紙醉金迷下層人民卻困苦不堪。民國究竟是好是壞?一項社會調查顯示,現代人們對民國的感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喜歡者有之,憎惡者也有之。
  • 近代民謠下的底層生活:普通百姓口口相傳,言有盡而意無窮之聲
    平民百姓是嘗不到的。而在1912年進入民國以後,經濟,社會和民生方面發生巨大變化,之前的&34;沒有了。民國時期的各級政府遠比清朝的廉潔,許多經費都需要層層把控。沒有哪個大官家裡可以供養十幾個大廚,於是這些失業官廚只能流向社會。正因為如此,蘇州房坊間小餐館興起了。
  • 民國,中國歷史上最浪漫且風華絕代的一個時代?
    顯然不是,倘若回到民國,你更可能是災荒逃難的難民,或者為大戶人家的拉包月的人力車夫,亦或是被強拉壯丁的底層士兵…民國的浪漫,只屬於高高在上的上流階層,與普通民眾無關,而與普通民眾有關的則是不盡的戰亂以及災荒。
  • 《上流社會》:講述了一位為了上位不擇手段的女人的故事
    樸恩智是一名在底層社會打拼的小職員。她的夢想就是有一天能夠成為上流社會的一員,美麗的外表,傲人的身材,這都是樸恩智引以為傲的資本。也許是自己的努力,也許是老天的眷顧,這一天機會降臨了。在民國黨的晚宴上,樸恩智以張樸泰秘書的身份出現在眾人面前,並且打扮得非常妖豔。酒過三巡後樸恩智開始對張樸泰進行了男人無法抵擋的誘惑攻擊。此時的張樸泰看著美麗的樸恩智。心中的欲望之火越燒越烈。終於俊男伴靚女,乾柴配烈火。經過了一番為愛的洗禮之後,樸恩智成功的成為了張樸泰身邊的一員。
  • 清朝為何不僅上流社會吸食鴉片 底層人們也吸
    在當時,中國人大量的吸食鴉片,不僅上流社會吸,就連底層人民也吸。不僅造成了大量的白銀外流,甚至讓中國人被冠以了「東亞病夫」的稱號。不過鴉片本身價格高昂,為何清朝貧民人人都抽得起?實情令人恍然大悟,感到憤怒痛心。這個答案的原因之一一個,那就是當時的鴉片足夠便宜。
  • 帶你走進真實的民國社會生活
    本書主編和主撰左玉河,是歷史學博士、研究員,任中國歷史研究院歷史理論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現代文化學會副會長、中華口述歷史研究會秘書長,曾出版《中國文化通史》(民國卷)、《民國大眾婚喪嫁娶》、《中華口述歷史叢書》、《中國近代社會生活史》(合著)等著作,是國內研究民國社會生活首屈一指的權威專家。
  • 民國時期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大眾,圖8是在牆角邊垃圾裡找吃的小孩
    這是一組外國攝影師赫達莫裡遜拍攝的民國時期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勞苦大眾生活的真實寫照。圖為正在晾曬粉條的兩位男子。民國時期很多百姓都為了生計奔波勞作,就算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圖為民國時期客店旁外面有兩位婦人在縫補衣物,她們身上穿粗衣麻布,頭上沒有任何的頭飾,可想日子是特別的清貧。圖為民國時期街道路邊行乞的孩子。一個帶著喜字的燈籠是他身上唯一的東西,他伸出手,乞求的眼神讓人十分同情。圖為民國時期普通百姓中的兩位老者。
  • 洪晃:真實上流社會是什麼樣?不是「小時代」也不是「三十而已」
    生活在上流社會的人,是站在金字塔尖上的少部分人,一直過著底層社會甚至是中產階級無法企及的生活,上流社會的一切仿佛都帶著神秘的面紗。 不少影片把背景選為上流社會的生活,在某種程度上說,滿足了不少人的窺探欲。因此不管是《小時代》也好、《三十而已》也好,播出以後都引起了不少的關注度。
  • 《十裡洋場拾年花》探班 秦海璐稱盛一倫靦腆又認真
    秦海璐劇中造型   搜狐娛樂訊(上海站 馬蓉玲/文)由秦海璐、盛一倫、王銘鐸、馬蘇、陳紫函、甘婷婷、穆婷婷等主演的民國言情劇《十裡洋場拾年花》目前正在橫店緊鑼密鼓的拍攝中。  《十裡洋場拾年花》再現了民國時期上海租界發生的故事,看似安靜祥和的十裡洋場實則暗流湧動,一群有志青年正在謀求新的革命道路。劇中以講述由盛一倫飾演的馮一星從一名底層小報記者成長為一代娛樂傳媒大亨為主線故事,串聯出民國時期上海灘十位女明星熒幕之下各自悲歡離合的人生百態。
  • 「原創」帶你走進真實的民國社會生活
    其中,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民國社會生活史》,作為13項重要學術成果之一在發布會現場進行展示。本書主編和主撰左玉河,是歷史學博士、研究員,任中國歷史研究院歷史理論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現代文化學會副會長、中華口述歷史研究會秘書長,曾出版《中國文化通史》(民國卷)、《民國大眾婚喪嫁娶》、《中華口述歷史叢書》、《中國近代社會生活史》(合著)等著作,是國內研究民國社會生活首屈一指的權威專家。
  • 大明上流社會行為指南
    ——張岱《自為墓志銘》 身處繁華,鮮衣怒馬,遊手好閒,愛美食,愛煙火,愛唱戲,玩音樂,懂古董,養花鳥,喝茶下棋,讀書作詩,這一段文字,直接把張岱捧上了明朝上流社會貴公子的寶座,而他也確實擔得起。 張岱出生於鐘鼎世家。
  • 賭王何鴻燊的葬禮是「上流社會」的標準?
    賭王何鴻燊的葬禮是「上流社會」的標準?近日,這位有著傳奇色彩的賭王離世了,他的葬禮排場搞的很大,為此社會便傳出一種聲音「這才是上流社會」,何為上流社會,可能在當今人們的認知中,有錢有地位,上結交權貴,來往皆大腕名流;但事實上,對於每個人來說,在這個世界是平等的,如果非要劃分什麼「上流社會人士」,則要看這個人為社會做出多少貢獻,為人類的文明推進了多少;這些人才是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尊敬的
  • 印度最受追捧的職業:公務員,印度底層翻身進入上流社會的通道
    之前講過印度是個階級分化非常明顯的國家,上層下層社會的人基本不會來往,公務員在印度社會地位非常高基本屬於上流社會,印度底層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考公務員無疑是個捷徑的道路,但是在印度考公務員競爭也是非常激烈的,每年錄取的人在300-600人之間,報考的人數往往有幾十萬,真正的萬裡挑一。
  • 十裡洋場大上海!繁華一世,殘酷幾時?
    這種殖民持續了很久,成就了十裡洋場大上海的繁華!直到今天,上海仍然是萬國建築博覽匯,我們仇恨外國人,但也不得不承認老外的建築確實很美,結構的處理,外觀的精緻,細節的雕琢令人欽佩萬分。聊到旗袍,它大概起源於古代,美化於近代,那種女性的線條美很符合民國時的上海,燈紅酒綠、觥籌交錯,上流社會的舞會匯聚於上海,上海本是對外的窗口,也成了時尚的代表。建國之後,自然災害、知青下鄉、文化大革命、改革開放,無論什麼時候上海都是中國的驕傲,時代的代表。
  • 上流社會是什麼梗 上流社會是什麼意思出處在哪?
    很多在電競圈的玩家都聽說過上流社會這個梗,但是有的人還不明白到底是什麼意思,下面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上流社會這個梗的出處和意思。上流社會是什麼梗 上流社會是什麼意思出處在哪?
  • 影像民國:這15張黑白老照片,代表了整個民國的政治上流社會
    這是一組代表民國時期上流社會的人物圖。每一位都是在當年舉足輕重的政界人物。
  • 人間煉獄,涅槃重生
    時間會證明人間煉獄是為涅槃者崛地而起的馬達,無論你是平凡,是普通,是相貌平平,都無法阻擋你涅槃重生,綻放光彩。
  • 經典電影《窈窕淑女》:底層賣花女躋身上流社會,她是怎麼做到的
    相信每個人都知道奧黛麗·赫本,她在百老匯音樂劇《窈窕淑女》中飾演了一位美麗動人的女子,從一個普通的伊萊莎,逐步躋身上流社會的故事。這部原作是著名作家蕭伯納的作品,改編了電影之後,也成為了一部經典流傳至今的電影。
  • 人間冷暖,世態炎涼,越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越能看透人性
    越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越能看透人性,越能體會到人間冷暖,世態炎涼,社會底層的人過著基本的柴米油鹽生活,深深體會人性的善惡。所說的人性,是人類天然具備的基本精神屬性,是在一定社會制度和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而本性會隨著人類所處的社會環境影響而起伏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