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三騎友開始環臺灣島騎遊 計劃行程1200公裡

2021-01-10 鳳凰江蘇

出發前在徐州火車站前合影。圖片由周長順提供

近日,周長順、吳承棣、朱紅梅三位騎友踏上了前往上海的列車,第二天清晨8點35分,他們將乘機前往臺北桃園機場。在那裡,三位騎友將和此前託運的自行車會合,展開為期12天、行程1200公裡的臺灣島環島騎遊,用自行車輪記錄下一段騎遊記憶。

一年前就準備好了

今年61歲的周長順是這次環臺灣島騎遊的發起者,也是一位資深騎友。2011年退休前,心在路上的他,只能趕上雙休日、小長假簡單玩一玩;退休後,他成為徐州騎遊總隊的一員,真正開始了神往已久的騎遊之旅。只要有空,他每年都會花兩三個月時間騎遊在路上。考慮到年齡在增長,體能會減退,所以周長順選擇先遠後近的策略,先選擇路程遠、難度大的線路騎遊,以後再騎遊短途線路。

2012年,退休不久的周長順第一次長途騎遊,就選擇了青藏線,用時21天從青海省會西寧市經格爾木市騎遊到拉薩,全程1960多公裡;2013年,周長順用時32天,沿滇藏線騎遊進藏從雲南昆明一路西行,騎行2300多公裡;2014年,周長順第三次進藏騎遊,從成都出發沿川藏線前往拉薩,用時32天,騎遊裡程2160多公裡。走不同的路,看不一樣的景,體會不一樣的風土人情。說起這幾年玩騎遊的感想和收穫,周長順為自己總結了一句真諦「歷千辛萬苦有其樂,賞風光無限醉其中。」下一步,周長順說計劃在完成環臺灣島騎遊後,今年六月份騎行一次新藏線,那是他的下一個夢想。

去臺灣島環島騎行,是周長順很早之前的一個想法,準備得很充分。他說:「行程計劃和路書一年前就準備好了,經過很多次修改,根據臺灣當地騎友們的經驗介紹,參考溫度、天氣、風力等因素,這個季節環臺灣島騎遊是比較合適的時間段。」在周長順完成的路書裡,從出發的第一天開始,每天騎行多少公裡、基本路況,沿途會遊覽到哪些地方,夜晚在哪吃飯、住宿,沿途各地的風土人情以及特色美食,都做好了細緻規劃和準備。

3位車友一拍即合

吳承棣退休前在礦上工作,今年67歲。年輕時就喜歡遊玩的他,直到2007年退休時才開始自己的騎遊之旅,十年的騎遊感受,吳承棣只用了兩個字就概括了:才好!「我不喜歡跟旅行團,時間、地點都受拘束,還是騎遊比較自在,玩的隨意,還可以鍛鍊身體。」玩騎遊十年,吳承棣騎著自行車幾乎走遍大江南北,他騎車到過北極村漠河,重走過長徵路,完整騎行104國道(京福線)。2014年底,他和另外7位徐州騎友還歷時倆個多月騎遊東南亞四國,行程8000多公裡。「到目前來說,我除了新疆、海南和臺灣沒有去騎遊過,別的地方都去過了。所以這次老周(周長順)找我,說有環臺灣島騎遊的計劃,這也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所以我倆一拍即合。除了環島騎遊,我還特別想去臺北故宮博物院看一看,那也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

朱紅梅是這次環臺灣島騎遊的三人中年齡最小的,30歲的她此前只有一次遠途騎遊經歷,那是2014年7月和周長順一起騎行川藏線。不過,作為背包客,朱紅梅還是位經驗豐富的獨行俠,她經常自己一個人背著行囊到外地去走走轉轉,很自由,感覺很好。說起那次川藏線騎遊經歷,朱紅梅說,出發前很興奮,出發沒多久感覺很痛快,接下來就是很辛苦,再後來就以苦為樂了。

「我是做財務工作的,大部分工作時間都待在辦公室裡,每天面對表格、數字、材料。用句很火的話說,『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所以,周長順老師來找我幫忙列印路書時,早有打算的我就決定參加這次環島騎行了。」朱紅梅說,周長順、吳承棣兩位都很有騎遊經驗,也有很好的體能,自己目標很簡單:完成環島騎行。

準備很充分,路書很細緻,不過對於行程中未知的困難,3位車友相互籤署了免責協議,互相之間不擔責,出了問題個人承擔。「安全問題是頭等大事,所以我們在路上也會有很多要求,開心出門、安全回家。」

相關焦點

  • 80後小夥騎行夢想 讓環崇明島成為騎遊愛好者天堂
    28歲的崇明小夥黃俊傑,這些天正在環崇明島自行車賽的嘉年華現場,招募騎遊愛好者。   作為崇明騎車進藏第一人,開自行車青年旅社、成立崇明自行車協會……他的騎遊夢想,因為多了一份責任,更加燦爛。   獨自進藏   去年5月10日,黃俊傑和另一崇明騎友決定挑戰中國最長國道318國道。
  • 如何騎單車環臺灣島?
    在臺灣騎車時,我想你可以去看電影,練習曲,這是一個關於一個大學生在島上騎自行車的故事。根據我幾年的騎行經驗,我會給你一些建議,在我的電腦上,這個暗語是非常痛苦的。( ̄ ̄)起床,現在碼字。不知道是否有任何問題主要騎行體驗,如果不是,建議買山地車還是公路車,大約半個月的時間來練習頻率,呼吸,深呼吸,慣性,等等,最重要的是,必須給磨練意志,如果騎累了想休息15分鐘,然後你就可以放棄。
  • 第二屆環督公湖全民騎遊大會暨騎闖天路徐州爬坡賽圓滿舉辦
    2020年10月3日,在這秋高氣爽的國慶中秋雙節長假裡,2020第二屆環督公湖全民騎遊大會暨騎闖天路徐州爬坡賽在美麗的江蘇徐州賈汪區督公湖開賽。
  • 2020環浙騎遊百山祖國家公園龍泉...
    >來自全國各地的500餘名騎友齊聚龍泉穿行百山祖國家公園人太多?賽場上上午9時,隨著啟動儀式鳴槍,參賽選手從市人民廣場出發,沿著市區主幹道開啟萬眾矚目的榮譽騎行。本次競賽全程87公裡,其中最高海拔1249.5米,與起點海拔落差近千米,騎友們全程都在盤山公路中馳騁。在青山的懷抱裡,騎友們馳騁前行,感受百山祖國家公園的靈動山水,面前是挑戰,是競技,也是林間草木搖曳,更是山間溪水叮咚。
  • 從零開始人生第一次騎摩託車環日本旅行
    人生第一次自助出國,第一次在日本騎車,也是第一次環日本一周。還記得三年前,完成人生第一次臺灣環島剛完成那幾天很爽,但後來開始感到失落,一直在想下一個夢是什麼?再環一次?這時已經萌生出國遊的念頭,但不知怎麼實現?直到隔年看到關於「摩託環日本」的帖子,開始想「有可能嗎?」,沒想到看完後覺得很感動也很精彩,開始試著天馬行空的規劃,寫了一個最有可行性的方案後,接著開始一一搞定各種支線任務。
  • 敘友誼 賞美景 謀發展 中緬騎友環行德宏
    環德宏一圈,騎行400多公裡,「山水田園一幅畫,一路風景一路歌」的美景,給緬甸騎友留下了深刻印象。歷時5天的「運動德宏」中緬自行車交流活動日前在中緬騎友依依惜別中落幕。本次歷經五天的騎行活動,來自緬甸的騎友們用騎行充分領略德宏的秀美風光,紛紛為「運動德宏」點讚,為德宏的生態保護、城鄉建設、農業發展點讚。在騎行中,緬甸騎友沿途所見所聞,給他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我所有騎行經歷中,這次活動是最快樂的一段行程,全程有德宏騎友陪同,滿滿的意外與驚喜,完善的基礎設施,讓我對中國有了全新的認識。」緬甸騎友楠達感慨地說出對德宏的印象。
  • 這也是騎到了臺灣的最南端了
    早上早早出發,從墾丁到鵝鑾鼻大概7公裡,今天已經明顯晴天的感覺了…沒多遠就到鵝鑾鼻,路上明顯感覺騎行的人比之前要多一些了,想想也是,東邊騎行路線比較固定,不像西邊可以隨便騎,所以在東邊會遇到比較多騎友,後面證明確實是這樣的。
  • 2020環浙騎遊·百山祖國家公園龍泉總決賽補充通知務必閱讀!
    2020環浙騎遊百山祖國家公園龍泉總決賽安全防疫指導流程來啦!比賽結束後騎友在終點安仁同一輛寄存車上憑行李寄存牌取回寄存物品。自行下載列印活動結束後,車輛可從安仁直接上高速返程,請各位騎友早上出發前退房並帶好行李。本次活動原則上不安排安仁到龍泉的接駁,對於需要返回龍泉市區的,又無俱樂部隊車的,活動結束後,有序乘坐保障車返回。
  • 2020環浙騎遊百山祖國家公園龍泉總決賽最全預告來啦-龍泉...
    龍泉市成功爭取舉辦了四屆「環浙騎遊」比賽的總決賽,有力地向世界展示宣傳了「青瓷寶劍、天下龍泉」的品牌。活動分五大版塊:2020環浙演唱會「唱響龍泉復興之歌」;「2020環浙騎遊百山祖公園最美安豫騎遊精品線」授牌儀式;「2020環浙騎遊百山祖國家公園龍泉總決賽暨第四屆江南之巔天空騎行安豫線挑戰賽」啟動儀式及頒獎儀式;詩畫浙江龍泉「四美」鄉村浪漫集市活動;「詩畫浙江百縣千碗安仁魚頭宴
  • 環紫金山綠道主體建成了,別在上面騎電動車、遛狗哦
    騎上自行車,從家門口出發,來到青山綠水的紫金山,體驗在城市森林中穿行騎遊。這樣的慢生活離我們越來越近。  總長約30公裡的環紫金山綠道,目前已經完成22.9公裡的主體部分,年底將全部完工。昨天,現代快報記者騎上自行車,體驗了一回在森林裡騎遊的感覺:不用再擔心與汽車搶道,風中還有淡淡的桂花香……不過,目前去紫金山騎行還需市民自備自行車,等到年底全部建成後,有望設立公共自行車租賃站點。同時記者獲悉,電動車和寵物將被禁止入內。
  • 今天,2020第一屆環舟山自行車騎遊大會精彩開幕
    昨天上午,「海島騎緣·自在舟山」2020第一屆環舟山自行車騎遊大會正式開幕,來自全國20多個省市的近3000名自行車愛好者齊聚一堂,在速度與激情中感受山海魅力、共享「騎」樂無窮。上午10點,半程體驗組選手和都市觀光組選手陸續出發,開始了相應組別的比賽。
  • 用一天環遊一國 新加坡不完全騎遊指南(上)
    三結束了環球影城排排排的一天,半夜躺在床上本想規劃一下第二天的騎行路線,網上隨便翻了翻才知道環新加坡一圈的路程,也才120多公裡。新加坡確實小,加上周邊所有島,才719平方公裡。心裡想著一百多公裡要是有個人一起騎就好了,一個人呢,什麼都沒帶,萬一荒效野外有意外情況太麻煩。然後選了一條南北縱穿新加坡的路線,大概快30公裡的路程,準備先騎過去到北邊境再說。沒想到這一騎,就騎了從中西部到東部的整整一大圈,沒有環整個島但因為路線選的比較靠邊界,最終騎了120公裡多。
  • 六騎友50天騎行5300公裡重走絲綢之路(圖)
    (本人提供)  6名騎友通過網絡相聚挑戰絲綢之路,於是「2014絲路騎行」50天風雨兼程,從北京到新疆的霍爾果斯口岸,騎行5300公裡,近日他們成功抵達目的地。他們的口號「青春助力中國夢」一路撒播,最終成就了他們的「騎士」夢想。值得一提的是,6人之中有一個是咱石家莊小夥兒周永建,一路騎行一路見聞他收穫多少故事?昨日記者與他連線,聽聞那一路辛酸與凱歌。
  • 亞坤夜讀丨騎遊湘江岸(有聲)
    下了大半個月雨,天氣放晴, 騎友老張約著去湘江邊騎行。 以前我是不太喜歡騎太近的地方,通往遠方的路更吸引人。但考慮到將近一年沒有騎車,近點,不至於弄得疲憊不堪。老張建議我從猴子石大橋東上,沿著湘江西岸往北騎至三汊磯大橋,然後過三汊磯大橋返回,全程大概四十公裡。歷史學家託尼·朱特曾在一篇短文中寫道:「停駐」總令人緊張——無論停駐在哪裡,總有做不完的事,取悅不完的人,不是要完成這個義務,就是要勉強扮演那個角色,感覺上怎麼都不妥。然而反過來,「前往」則令人輕鬆。
  • 一個廣東人騎摩託車去嘉蔭縣向陽鄉,歷時57天,行程:9832公裡!
    中國邊境線長達3-4萬公裡,沿途風景美不勝收,整條邊境線都在本人摩旅計劃之中,主要路線是從廣東騎摩託車出發,經過廣西、湖南省、江西省、江蘇省、山東省、河北省、天津市、河北省、遼寧省、內蒙古、去到黑龍江省,用時57天,去到黑龍江省伊春市嘉蔭縣向陽鄉,本期分享本人摩旅實戰經歷。
  • 臺灣年輕工程師逐夢 欲從天安門騎到凱旋門
    臺積電工程師薛德瑞,計劃「從天安門騎到凱旋門」,圖為前年他騎單車環法,邊騎單車邊啃麵包。華夏經緯網3月12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他這趟一萬五千公裡的單車行最近在網絡上發燒,獲得來自世界各地的捐助。 想趁年輕多看看世界,薛德瑞計劃三月底離開臺積電,原本只是單純的想從天安門騎到凱旋門,後來發現一百年前就有人提出北京到巴黎計劃,決定結合環保意識,與環境質量文教基金會合作,以改善地球溫室效應為主題,在世界地球日當天展開
  • 歷時19天,1045公裡!浙江跑友跑了臺灣環島第一名!
    春節有許多跑友選擇堅持鍛鍊,但浙江有位跑友,從2月8日一直跑到2月26日,歷時19天,環臺灣島跑了一圈,還獲得了男子組總成績第一名。這位跑友名叫梁新德,是公羊救援隊的隊員。2月8日,他在臺灣開始了自己「臺灣環島跑者圓夢計劃」的新年第一跑。
  • 6年騎行萬裡, 是什麼讓河南這群「50後」騎友樂此不疲?
    大河網訊 今年8月,大河騎友會一行6人,歷經20餘天,穿越內蒙、東北,全程騎行近3000公裡,完成了騎行北極村的壯舉。
  • 鄭州9位老人俄羅斯騎遊 自行車上插中國國旗
    本報訊 昨日,鄭州老年騎協會長王炎孝致電本報稱:他們一共9位鄭州老年騎友鄭報融媒記者 徐富盈/文 受訪者/圖騎遊莫斯科、聖彼得堡 參觀克裡姆林宮、百年兵工廠9月1日,王炎孝一行9人,從經開區第八大街騎車趕往新鄭機場,飛機經廣州再抵達莫斯科。他們在莫斯科騎遊12天,去了紅場、克裡姆林宮,參觀了航天紀念碑。在聖彼得堡騎遊10天,到訪一家有100多年歷史的兵工廠,參觀各個時期製造的水雷和潛艇模型。
  • 第二屆環督公湖全民騎遊大會暨騎闖天路徐州爬坡賽在賈汪舉行
    10月3日,第二屆環督公湖全民騎遊大會暨騎闖天路徐州爬坡賽在賈汪舉行,活動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近300餘名選手參賽。他們當中既有「騎」界新人,也有自行車界的「大咖」,一場速度與激情在這裡上演。  經過激烈角逐,最終來自南京捷安特青年隊的選手沈俊鑫奪得此次賽事的冠軍,徐州選手李小利獲得女子組冠軍。  一場成功的賽事,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為確保大賽順利進行,茱萸山街道上下一心,全員出動,組織110餘名黨員志願者承擔賽道指引、安全保障、賽道補給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