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國人習慣思維不同,在越南人眼中,中越戰爭不只是中國人視角下的1979年後長達多年的對越反擊戰,更包括東漢以來到明清長達兩千年的所謂的中國歷代王朝「侵佔」越南。
和中國人習慣思維不同,在越南人眼中,中越戰爭不只是中國人視角下的1979年後長達多年的對越反擊戰,更包括東漢以來到明清長達兩千年的所謂的中國歷代王朝「侵佔」越南。
2010年9月上旬,筆者王錦思從北京出發,陪幾個朋友來到越南,看看紅木市場如何,閒暇之餘就關注一下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
對於我,一個中國吉林德惠長大的人來說,越南很遙遠,我和這個國家似乎不會發生任何關係,但是聯繫又曾經如此切近,我在少年時接受了正宗的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英雄主義薰染,熟悉《血染的風採》《高山下的花環》,在德惠的工人文化宮和全校師生聽到老山英雄講座,還曾經一腔熱血哪怕扛起紅纓槍也要上越南前線,和這個國家一拼到底,即使犧牲在所不惜。
為了了解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我特意去越南河內的軍事博物館參觀。說來也巧,越南軍事博物館就在中國大使館左側不到一百米的斜前方,博物館不大。
筆者王錦思去過北京的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感覺十分宏偉,比越南的氣派多了。兩個國家軍事博物館的規模和氣派應該是兩國國家經濟實力、領土面積、軍事實力等方面的展現和縮影。
可是進去一看,根本沒有展示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的內容,只有中國抗美援越的資料,我的相機白帶了,心情有些失落。
不時有中國遊客進來,他們是作為旅行團入境的。入境時,被告知不要與越南人談及這場戰爭,以免傷害對方感情。
可是我不管那個什麼感情,直奔越南軍事博物館外面的兩個工作人員而去問個究竟,他們也穿軍裝,一男一女。由於聽不懂我的中國話,馬上召喚一個越南導遊過來,30歲左右,漢語說得很嫻熟。
聽我問這段歷史,他的笑容變得嚴肅:「我知道你們中國宣傳是對越自衛反擊戰,可是你想想,那可能嗎?我們越南這麼小的國家能侵略你們嗎?你們中國文革剛結束很多矛盾和危機沒解決,就侵略越南轉嫁危機。當然原因不只這些。」
我說起因是越南騷擾邊境和驅趕華僑等因素,中國才自衛反擊。他說我們先不辯論誰對誰錯。這個越南導遊竟然提到日本把進入釣魚島海域的中國船長抓走的事情。「我看到中國許多城市開始反日遊行,其實這是中國政府和媒體煽動起來的結果,你們中國人太仇恨了。我們越南人從不仇恨別的國家,我們是一個和平的民族。」
讓我驚訝的是,不在於他說的是否正確,而是沒想到他對中國了解如此之多。旁邊還有一個懂中文的越南人說,你們中國一方面說仇恨不符合人類潮流,一方面徹底地仇恨日本和其他國家。這不自相矛盾,很虛偽嗎?你們經濟再成功也不會被尊重。
我說日本有錯誤,也侵略過越南,中國讎恨也正常,可是我們國家也沒煽動,我們中國人可沒仇恨越南。
我說中國軍人為越南婦女挑水的時候,被這個婦女從背後襲擊犧牲,越南就連11、12歲孩子都射殺解放軍,簡直恩將仇報。我問導遊對此事的看法,他說「你們都侵略進來,能不打你們嗎?」
我覺得這是磕趁俺們中國人,我個人的對越言論自衛反擊戰開始了幾番會合。後來,這個越南導遊給我發過電子郵件,裡面是越南對這場戰爭的看法,用中文寫成的。
越南教科書的記載描述手法可能抄襲了新中國成立後四十年內對於抗日戰爭的臉譜化,1979年,「中國軍隊自以為能在短時間內佔領整個越南,卻最終陷入了我越南英雄兒女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在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之後不得不倉皇逃竄,狼狽逃出越南的領土。」
越南教科書和民眾還描述所謂中國軍隊「無惡不作」,「越南貧窮落後正是由於中國的侵略與掠奪」。
儘管越南軍事博物館沒有中國對越自衛反擊內容,但是我去越南的國家博物館,卻看到有所謂中國歷代王朝侵略越南的記載,並發放有中文資料,介紹類似歷史,更有所謂的「中國佔領越南長達千年」描述。越南駐中國大使館這樣用中文介紹:「越南人民還多次面對外國的侵略者,包括中國歷代宋朝(11世紀),元朝(13世紀),明朝(15世紀)和清朝(18世紀)。」越南人自豪擊敗了來自北方的中國軍隊,留下了許多「抗元」、「抗明」和「抗中」的所謂英雄故事。「期間雖屢有二徵夫人(漢時)、趙貞娘(三國時)、梅叔鸞(唐時)、楊廷藝(五代十國時)等人抵抗中國殘暴統治的英勇起義,但是都一次次被鎮壓。」他們被越南人視為保佑平安與風調雨順的神明供奉。
與此相對應的是,筆者王錦思在越南北部城市海防市中心還看到樹立一尊三十多米高的青銅像,據介紹是「中國東漢時期抵抗中國入侵的越南女英雄黎貞」。
相傳黎貞相貌美麗,性格賢良,被中國官吏所垂涎,欲娶其為妻。黎貞舉家反對,結果中國官吏殺害黎貞家人。悲痛萬分的黎貞決心為家人報仇,便在鄉間召集志願兵士,英勇作戰,最後光榮犧牲。
而越南各地還有大量的軍人墓地,主要是和美國作戰的結果,再就是和中國軍隊作戰陣亡的越南士兵,可見越南還是很重視他們的。聽人說,有的越南中年婦女不賣東西給中國人,原因是他丈夫在早年中越戰爭中被中國軍隊打死。
目前,中越兩國陸地邊界劃分得到解決。據可靠消息,我國有個當年戰鬥英雄堅守某陣地視死如歸、業績突出,可是最後這塊陣地在邊界劃分中歸屬越南,最初他很不理解,後來也想通了,國家利益至上。
談起對中國人的看法,許多越南人的評價時還可以,也有的直言不諱地說:「一般」,「不好,不如日本」。理由是中國還對他們構成威脅,中國人素質不行,坑蒙拐騙;中國的產品質量不好,摩託車使用一兩年就壞,日本的高檔,經久耐用。果然我在越南看到成群的摩託幾乎很少有中國的,絕大多數是日本的。
我這次去越南正好趕上2010年越南首都河內千年大慶,許多地方能夠感受到中國歷史、文化的巨大影響;越南的女子容顏姣好,身材袖珍,婀娜地走去。
正如有人說,數千年的歷史中,越南戰爭多,和平少,動蕩多,安寧少,不過多計較歷史中的一些恩恩怨怨,珍惜和平的來之不易。
2010年是中越兩國建交60周年,兩國盡享和平,貿易人員往來日益密切,友誼關真正享受的是友誼,而不是紛爭和硝煙,大多越南人對中國人很熱情。在從海防去越南首都河內那個破舊的火車上,我和越南女孩用簡單的英語交流。有個只會一句中文的小夥子當著全車廂的面對我大聲說:「我愛你!」我們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