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神劇」的末日到了!廣電總局:違背常理的抗日神劇不得播出

2020-12-11 方圓文史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則好消息:廣電總局下發通知,要求相關播出機構不得播出違背常識常理、隨意戲說解讀歷史、過度娛樂化的抗戰題材電視劇。

簡而言之,就是不得播出那些「抗日神劇」!看來,抗日神劇的末日到了!不得不說,這一決定確實是大快人心!

雖說影視劇為了視覺效果,而做出一些誇張的改編是可以理解的,但那些抗日神劇就純屬於「胡編亂造」,篡改歷史。

眾所周知,我國的抗日戰爭從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變」算起,一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告無條件投降結束,一共歷經了14年之久。而在這14年中,我中華兒女到底付出了多大的代價,才換來了戰爭的勝利?

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來看幾組數據;

根據1946年中華民國國防部的統計:國民政府軍因作戰傷亡的人數為322.7926萬人、病亡人數為42.2479萬人、總計365.0465萬人,這還不包括臺灣省和東北地區解放區軍民的傷亡數字。

根據《中共抗日部隊發展史略記載》:此戰役中,中共抗日部隊人員共計損失58.4267萬人,其中傷29.0467萬,死亡16.0603萬,被俘4.5989萬,失蹤8.7208萬。

而在抗日戰爭期間,死於戰火的中國平民則多達900多萬,還另有800多萬平民死於其他因素,9500萬人因為這場可惡的戰爭成了難民。一言以蔽之,在這場抗日戰爭中,我國軍民有超過3500萬人死於戰火,財產損失不下5000億美元!

每當看到這一組組數據時,沒有一個中國人不觸目驚心,不咬牙切齒,不熱淚盈眶。但在抗日神劇中,日本侵略者被拍成了「瞎子」、「慫包」,在一個個「抗日英雄」面前簡直就是青銅對王者,分分鐘被秒殺。

當然,這是美化了這場戰爭,但這又有什麼意義呢?我們想要「知恥而後勇」,首先就得看到真實的歷史,然後激勵我們每一代人,努力向上,為祖國的建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倘若人人看到的都是這樣違背常理常識的歷史情節,勢必就會產生一種歷史錯覺,特別是對於年幼孩子來說,他們會覺得原來抗戰這麼輕鬆,日本侵略者那麼無能,一個弱女子隨隨便便就能秒他們。

此外,他們還會覺得:

原來弓箭能達到步槍、機槍,甚至是手榴彈,大炮都不能達到的效果,那為啥還搞這些武器啊,多學射箭不就行了!

原來一個人,騎著一輛摩託車,車上放著一挺「加特林」,哪怕前方千軍萬馬,也能輕輕鬆鬆搞定。

原來,中國功夫那麼厲害,竟然能「手撕鬼子」,鷹爪功還能飛起來?用槍朝敵人射擊,竟然沒有留下彈孔?

……

一旦造成了這些歷史錯覺,後果不言而喻。

這些神劇都有哪些,我想不用多說大家都知道了,僅從上面的描述來看,大家也都能想到是哪幾部。

而相對於這些荒謬絕倫的抗日神劇來說,有一些抗日題材的影視劇還是很不錯的,比如我最喜歡的《亮劍》、《我的團長我的團》等等,都是好劇。

我覺得這些才是我們應該看的抗日歷史劇,特別是《亮劍》,雖說裡面有一些「瑕疵」,但這並不影響它的經典,更不影響我們對它的熱愛。

所以,廣電總局下發的這個通知,我是絕對鼓掌歡迎的。那些抗日神劇不但違背歷史常識常理,最可惡的是,裡面的人物竟然還「喝酒燙頭」,男主一個比一個帥,一個比一個有範兒,不管是打仗還是平時,都注意髮型和臉蛋!愛情畫面,甚至比戰爭畫面拍得更精彩……

算了,就寫到這裡吧,不然又該罵人了!總而言之,我是絕對支持禁播這些「抗日神劇」的,你們呢?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說出你的看法,我們一起討論!喜歡的讀者還可以關注轉發哦!

相關焦點

  • 對「抗日神劇」說不,廣電總局下髮禁止通知
    但是也有些抗戰題材電視劇沒法入目,製作的不行也不符合史實,不少抗戰劇甚至出現很多誇張、穿越、超乎常理的雷人場景,被網友諷刺為「抗日神劇」。尤其像手撕鬼子、褲襠藏雷、子彈拐彎……「抗日神劇」充斥雷人情節,侮辱觀眾智商,是對歷史的歪曲、對英烈的不敬。
  • 以「釘釘子功夫」禁絕「抗日神劇」
    《通知》強調,各播出機構要把好導向關、內容關、播出關,嚴格落實播前審查、重播重審制度,不得播出違背常識常理、隨意戲說解讀歷史、過度娛樂化的抗戰題材電視劇。    2013年廣電總局下發《關於規範衛視黃金檔電視劇的通知》以來,各級行業主管部門從對衛視電視劇黃金檔已報排播的抗戰題材劇進行重審和甄別,到對存在過度娛樂化的抗戰劇進行修改;從停播不能修改的過度娛樂化抗戰劇,到出臺對以嚴肅態度進行創作的抗戰劇給予鼓勵和支持的各項措施,整治「抗日神劇」亂象取得了顯著成效。
  • 禁播「抗日神劇」後,抗戰題材如何拍出高水準?
    「抗日戰爭」是中國抵抗日本侵略者,但為了增加看點、博取眼球,抗日神劇往往腦洞大開,罔顧歷史事實,違背常理常識,甚至將抗戰劇變成搞笑劇、言情劇、玄幻劇……如果只看「抗日神劇」的話,觀眾甚至會有一種「日本人用了八年時間才逃出中國」的錯覺。
  • 媒體:讓抗日神劇徹底涼涼
    (原標題:新華微評:讓「抗日神劇」徹底涼涼)
  • 廣電總局嚴格約束抗日神劇 目前已有十多道限劇令
    ——《人民日報》  八路軍戰士徒手將日本兵一撕兩半,女英雄被日本鬼子侮辱後騰空而起,數箭連發,幾十名鬼子接連斃命,繡花針、鐵砂掌、鷹爪功、化骨綿掌輪番「抗日」,此種神奇鏡頭接二連三地出現在螢屏上。近日,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以下簡稱廣電總局)最近召開的會議上,狠批了抗日劇娛樂化的現象;另外還要求加大現實題材電視劇的播出程度,要達到50%以上;而古裝劇的比例也要相應減少。
  • 扒了扒抗日神劇的導演和編劇後,才知道抗日神劇為什麼那麼多
    廣電:違背常理的「抗日神劇」不得播出。扒了扒那些抗日神劇的導演和編劇後才知道抗日神劇為什麼那麼多。 最後講講時代特殊性,抗日神劇從2005年興起,到2012年達到井噴,年產量一度達到70多部,其中絕大多數為粗製濫造的作品。初步統計,全國半數明星都參演過抗日神劇。
  • 手撕鬼子震驚日本瘋狂吐槽 廣電怒查抗日神劇
    眾所周知,近年來抗戰劇越來越多,導致很多抗日題材的電視劇為了吸引觀眾,加入了很多誇張的元素,不僅出現了很多雷人的臺詞,手撕鬼子、手榴彈炸飛機等橋段雷得人外焦裡嫩。在抗日神劇任性發展了幾年之後,不僅令日本網友集體震驚,廣電總局也終於看不下去了。
  • 廣電總局下令禁播抗日神劇獲網友贊
    所有抗日劇將重新審查,戲說劇也禁播網友:再不管抗日劇都成「封神演義」了  近來,抗日劇的「神幻」情節被央視一再炮轟,廣電總局終於看不下去了,近日發布規範抗日劇的規定,被業界稱為「22條軍令」。  神劇太多,總局看不下去了  今年以來,對抗日劇的爭議聲音達到峰值,「徒手撕鬼子」「鞭抽火車」等情節頻現,網友聲討也引發央視關注,《新聞1+1》節目中也狠批了抗日劇——「比著看誰俗、爭著看誰二」。
  • 邊建軍:不容抗日「神劇」褻瀆歷史
    演員再靚麗,道具再華麗,作品一旦背離歷史真實、違背常理常識,就會失去靈魂根基。《雷霆戰將》篡改了歷史事實,其所帶來的社會危害和精神玷汙絲毫不亞於過往任何一部抗戰「神劇」。難怪網友們評價:「這部劇完全沒有脫離抗日『神劇』的套路——只不過披上了一層『青春熱血偶像劇』的外衣。」 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反對外敵侵略的一場殊死戰鬥,是近代以來反侵略取得完全勝利的戰爭。
  • 拍攝「手撕鬼子」抗日神劇真的是愛國嗎?
    一:為什麼會拍攝主旋律影片每逢到建黨、建軍、建國的整十周年前,國家都會動員影視集團、導演、演員拍攝一批愛國應景題材的電影、電視劇,並對好的影片進行宣傳和獎勵。一般在那一段時間,各衛視播放電視劇都以主旋律劇為主,不提供播放嬉笑混鬧的電視劇,拍攝的也是以主旋律為主,其他題材的影視就很少了。
  • 傳廣電總局出新規重審抗日劇 抗日傳奇劇將禁播
    有權威人士透露,關於規範衛視黃金檔電視劇播出的通知將下發,其中特別規定:所有抗日劇都需重新審查,抗日傳奇劇、戲說劇等將禁止播出。記者多方調查得知,5月份,唯有《裂變》一部抗戰劇過審,而6月即將播出的《火線三兄弟》、《戰雷》、《上陣父子兵》很可能胎死腹中。
  • 在臺灣看「抗日神劇」
    [摘要]我無意替抗日神劇背書,更非否認抗日神劇的存在,但有人拿純屬惡搞的圖片來指責大陸,也太說不過去。關於大陸的各種謠言在臺灣不曾斷絕,臺灣看待大陸的心態還停留在「傳說時代」。作者:張方遠,臺灣時評人,編有《高中歷史課綱烽火錄》最近,大陸廣電總局要對「抗日神劇」開鍘,宣示對抗戰劇嚴格把關、寧缺毋濫,過度娛樂化不得發證。
  • 為什麼雷人的抗日神劇總是不斷上演?
    抗日神劇為了能夠吸引最多觀眾的注意,產生了炒作嚴重和過度娛樂化等問題。電視劇《抗日奇俠》是一部神劇,"手撕鬼子"等雷人情節一直備受批評,但這卻在無意中促成了它的收視火爆。有《抗日奇俠》這個先例,製作公司可以用更少的時間和精力,控制製作成本,電視臺的購劇成本也會相應減少。製作方和播出方的"合謀"使抗日神劇橫行螢屏,陷入了一個越拍越爛、越爛越播、越播越火的怪圈。
  • 日本人是如何看待「抗日神劇」的?評論非常現實
    抗日神劇是指那些戰爭遊戲化,我軍偶像化,右軍懦弱化,日軍偽軍白痴化的一種電視劇,由於這些抗日題材中強行加入了一些雷人、誇張的虛構場景,所以網友們紛紛稱這類電視劇為「抗日神劇」,抗日神劇的標準有以下幾種,第一種武藝高強(抗日奇俠),一個人能打十幾個人,第二種是時空穿梭(黑狐),他們這些人拿著現代化武器出現在抗日時期
  • 又一波抗日神劇來襲,山寨主、富二代集體打鬼子,抗戰史如同兒戲
    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電視劇展播正在進行中,按照廣電總局的推薦劇目名單,新一波抗戰劇正在趕來。 而各大衛視也積極響應廣電總局號召,不少積壓多年的抗戰劇即將面世,比如由殷飛執導、演員王新主演的43集抗戰劇《絕地反擊》定檔8月31日起登陸山東衛視花漾劇場上星獨家首播。 只是這幾部抗戰劇質量堪憂,本質上仍然是「換湯不換藥」的抗日神劇。
  • 廣電總局22條軍規曝光衛視抗日劇銳減青春當道
    5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簡稱"總局")正式提出要"清理娛樂化的抗戰劇,加大現實題材比例",之後各大衛視紛紛調整劇集的播出編排。6月,螢屏果然颳起一陣"現實風",不但有《新戀愛時代》《而立之年》《斷奶》《門第》等家庭題材蜂擁而至,而往年佔據螢屏近半的戰爭題材則只剩下《上陣父子兵》《火  線三兄弟》等寥寥幾部。
  • 《亮劍》15年,抗日劇為什麼越來越神了?
    抗日題材進入資本視野時,正逢其他幾大題材的滑鐵盧:黃金時段不準播涉案劇;限古令一下,古裝劇不再吃香;《潛伏》火了沒幾天,廣電總局又說諜戰劇、反特劇「格調不高」「價值混亂」。 從業者們都懵了,不知道政策下一步會怎麼變。他們漸漸地摸索出門道:抗日劇起碼政治正確,是一張安全牌。
  • 以《抗日奇俠》為代表的的抗日神劇,還會拍多少?
    言情雷劇叫瑪麗蘇,抗日神劇則沒有準確的代名詞。抗日神劇的往往總有一處最令人難忘的情節。可不要以為是什么正能量美好劇情,因為都不用思考你都會覺得世界上真能有這麼神奇的招數?我怕不是在看科幻片?故此大家不用推斷,這部劇是抗日神劇沒錯了。你以為除了這些就沒了?不,觀眾還是太天真。02《向著炮火前進》由吳奇隆主演,只要他一出現,鬼子小分隊就得被滅。
  • 不得不服!抗日神劇新高度,中國特警穿越到1938年抗擊日本關東軍
    由於中國人的抗日情節,人們大眾對抗日劇總是喜聞樂見。由此,抗日劇也長期受到熱播。但是,也正因為如此,抗日劇為了博觀眾眼球,越來越無底線,無節操,尤其是某些神奇的劇情和雷到外焦裡嫩的臺詞的加入,讓「抗日神劇」走向電視劇巔峰。
  • 武媚娘被剪胸,抗日劇為何可以拍摸胸?
    面對抗戰劇的過度娛樂化,廣電總局也坐不住了。2015年3月,廣電總局要求抗日電視劇「把好內容導向關,寧缺毋濫,對過度娛樂化的劇不得發證。」 國產劇怎麼審查:沒有細化標準 據北大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介紹,目前很多電視劇下放給各省的廣電總局審查,並在廣電總局備案。如果在衛視播出,則要交給廣電總局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