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我這個30歲的年輕人來說,如果沒有這個機會,就算再做10年也到不了這個崗位。
———湛江市公安局人事科副科長
●過去對公安的看法不是很好,認為公安選幹部,有的是花錢買的,誰給的錢多,有可能誰就上。這次競爭上崗斬斷了人情網、金錢網,走出了過去由一把手或班子拍板的困局。
———湛江市人大常委會委員陳華江
39歲的龐永善怎麼也沒想到,他這個在湛江麻章基層派出所當了9年所長的副科級幹部,竟有機會競選市局機關的正科職位,這在湛江公安歷史上還是第一次。「過去都認為局裡領導職位太少,自己的仕途已經到頂,但這次競崗讓我們這些基層幹部看到,原來前面的天地還十分廣闊!」
這是湛江公安系統一次史無前例的幹部選拔制度改革。和龐永善一樣通過海選競爭上崗的中層領導幹部共有72人。他們已經在9月2日正式上崗。這是湛江市委常委、公安局長張榮輝上任一年來一項重要的改革,這位曾經是省公安廳最年輕的處級幹部,力圖打破幹部管理傳統選拔模式,讓素質好、能力強、會幹事並能幹成事的年輕優秀人才,有機會走上領導崗位,發揮「鯰魚效應」激活湛江警隊。
警隊老齡化,年輕人上不去
跑在路上的巡警有50多歲的老警察,承擔反恐等急難險重任務的特警,平均年齡也偏大。與此同時,一些年輕的優秀幹部卻埋沒在警隊中,不能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張榮輝去年8月從省公安廳調到湛江市任市委常委、公安局長。張榮輝調研發現,警隊人才結構上老齡化現象比較嚴重,跑在路上的巡警有50多歲的老警察,承擔反恐等急難險重任務的特警,平均年齡也偏大。與此同時,一些年輕的優秀幹部卻埋沒在警隊中,不能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張榮輝認為,要激活這支警隊,幹部選拔必須改革!
過去,幹部選拔是通過推薦、考察途徑,但無靠山、無後臺、無錢的「三無人員」,要想走上領導職位並不是容易的事。湛江市人大常委會委員陳華江直言不諱:「過去對公安的看法不是很好,認為公安選幹部,有的是花錢買的,誰給的錢多,有可能誰就上。」這種風氣嚴重影響了警察的形象,也讓警隊中想幹實事、想有一番作為的人,積極性受到打擊。「拉票、送禮、互相請吃飯、跑官要官,這樣的風氣應該剎一剎了!」
湛江全市6000多民警,誰能當幹部,到底由誰說了算?張榮輝決定來一次公開選拔。經局黨委班子3次專題會議研究,決定拿出72個職位實行公開選拔競爭上崗,這72個科級職位中,設20個正科職位、52個副科職位,包括行政科科長、人事科科長、網警支隊支隊長、督察支隊支隊長等。儘管只是些科級職位,但由於掌管人事、財務等權力,或是具體負責業務的部門一把手,實權很大,把這批重要的崗位拿出來競選,沒有一定魄力是做不到的。
開放式面試,民警可旁聽
競選人上臺演講,評委在臺下打分,其他民警可以旁聽。競選人說得好不好,能不能勝任所競選的崗位,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桿「公平秤」
據統計,湛江市公安局機關和市區直屬分局符合資格條件的民警多達1100多人,實際報名人數724人。
要做到公平、公正選拔人才,遊戲規則的設計很重要。湛江市公安局積極聯繫溝通市委組織部,並報經省委組織部同意,採取筆試、面試和民主測評分階段淘汰的方法進行,即筆試成績按職位數的1:3比例入圍面試;面試、民主測評後,筆試、面試、民主測評三項總成績按1:2比例入圍組織考察階段,最終提交市局黨委打分決定任用人選。
競崗考試考什麼,是廣大民警關注的問題。「筆試內容不考純理論題,貼近實戰,側重公安業務工作,幹什麼,考什麼,所以那些只會應試不懂業務的人,可能會覺得不好考。」湛江市公安局黨委委員、政治處主任蔡亞福告訴記者。
而「開放式」面試更讓廣大幹警覺得耳目一新:競選人上臺演講,評委在臺下打分,其他民警可以旁聽。競選人說得好不好,能不能勝任所競選的崗位,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桿秤。
這些被邀請來為面試演講評分的評委,沒有一位是公安系統的領導或民警,而是省、市人大代表和省委黨校的專家教授。
「規整制度明確了,找關係、拉票都沒用,所有的民警只能老老實實備考,做好自己業務上的工作,這樣就在警隊裡樹立了正氣。」這次競崗當上湛江市公安局行政科科長的龐永善深有感觸地對記者說。
「沒有競選,再幹10年也做不到這個崗位」
9月2日,湛江市公安系統72名科級幹部走馬上任。這是一群充滿活力的年輕幹部,統計結果顯示,他們平均年齡36歲,本科以上學歷佔80%,其中女幹部有8人
9月2日,湛江市公安系統72名科級幹部走馬上任。這是一群充滿活力的年輕幹部,統計結果顯示,他們平均年齡36歲,本科以上學歷佔80%,其中女幹部有8人。這次競崗還加大了幹部交流力度,副處級單位的副職(市管幹部)交流6人,正科幹部交流13人,副科幹部交流28人,優化了中層領導班子。
屬於「80後」的趙桉,2004年東北大學畢業後被湛江市當作人才引進進入公安系統工作,她在這次競崗中成為了湛江市公安局人事科副科長。她坦言:「對於我這個30歲的年輕人來說,如果沒有這個機會,就算再做10年也到不了這個崗位。」
湛江市公安局法制科副科長官強因民意測評不過關而沒有競崗上正科職位,在失眠了一夜之後,他重拾幹勁:「雖然落選,但仍有收穫,增強了我的能力危機意識。這次沒有競崗成功,但還有下一輪競崗,希望還在,我會更努力!」
花絮
筆試前局長給全局民警發簡訊
競崗意味著「殘酷」的優勝劣汰,但這次湛江市公安局競崗的每個細節處處充滿溫情關愛和鼓勵支持。筆試前一天下午,全局民警都收到張榮輝局長發來的一條手機簡訊:「明天是我局機關科級幹部競爭上崗筆試的時間,全局有700多名同志參加競崗……敢於報考是一種勇氣,參加競崗是一種鍛鍊。希望全局幹部為他們打氣鼓勁,祝參考的同志取得優異的成績。」
這條簡訊如今仍被珍藏在很多湛江民警的手機裡。
對話張榮輝
鮮肉漚壞了才吃,能好吃嗎?人老了才用,效果能一樣嗎?
南方日報:張局長,您上任後為什麼要推行這次競爭上崗?
張榮輝:一塊新鮮的豬肉,漚壞了才吃,還能好吃嗎?用人也是一樣,年輕、有幹勁、有能力的時候不用,等到老了再用,效果能一樣嗎?年輕的優秀人才難以脫穎而出和用人問題上的不正之風,是幹部人事工作長期面臨的兩大難題,推行競爭上崗公開選拔幹部,是解決這兩大難題的最好、最有效的方法。
南方日報:推行幹部選拔制度改革的過程中,遇到阻力沒有?
張榮輝:有。比如有人提出,會不會篩選出那些只會考試不會幹活的人?這樣的疑問是存在的,但我相信,不可能選出來的人都是不會幹事的人。在考題的設置上,我們借鑑了省公安廳的經驗,請廣東警官學院的專家出題,不出偏題、怪題,而是注重從實際的業務工作去考察幹部,比如,六個創新、打黑除惡等,這些都是我們的中心工作,所以,我相信考題是能考出幹部的真水平的。
南方日報:在面試環節,不讓公安局領導參與,是出於什麼考慮?
張榮輝:只要不涉及太專業的業務工作,誰都可以來做評委,我們參照的是「大眾標準」。而且,我們邀請的人大代表、專家教授,都有過當面試官的豐富經驗。不讓局領導參與,是為了避免「感情分」,確保每位競選人能站在公正的平臺上。
南方日報:你覺得這次競崗有什麼意義?
張榮輝:這次競崗帶來了一股清新氣息,從根本上糾正了年輕幹部對待升遷的觀念,讓大家認識到,只要努力學習,勤奮工作,綜合素質、工作表現好,就有機會獲得升遷。這次競爭上崗後,整個警隊呈現出良好局面:注重學習的多了,埋頭苦幹的多了;跑官要官的少了,人浮於事的少了。(記者洪奕宜 通訊員湛公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