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裡各種表演晚會接踵而至,老師通常會交代家長們:要給孩子化個淡妝,孩子可是得上臺表演的。
作為一名「追崇自然」,信奉「小孩子沒必要化妝」理念的媽媽,在一次孩子舞蹈表演中,我堅定地讓孩子素顏上臺。上臺之前,我自詡「我家孩子皮膚本來就白,不化妝也美。」
事實證明,每個老母親都覺得自己孩子漂亮,而其他母親則選擇在自然美上錦上添花,女孩們眼角邊都閃著亮片,還塗了口紅,瞬間變得「有氣場」。
而一旁的閨女,相比之下顯得黯淡無光。
痛定思痛,因為自己平日裡只塗口紅和粉底,其他都沒有,所以在孩子第二次上臺表演前,我拉上閨蜜到商場,給孩子添置了眼影和腮紅。
第二天一大早,我原本擔心孩子會因為太早而不願意起床化妝,沒想到她一個咕嚕滾就起來了,特別興奮地等待自己華麗的轉身。
給孩子化好妝後,孩子得意地在鏡子前仔細端詳自己,扭來扭去,開心極了。
原來,再被灌輸「要樸素」的孩子,內心都住著一個渴望變美的小公主。
只是這個小公主被我這個「王后」殘忍地壓制住,不讓她跑出來。
孩子的愛美之心,只是被壓抑,從來沒消失。
曾看過一個三年級孩子寫過一篇作文:有一種幸福,是我有一個愛打扮的媽媽。
隨著自己接觸了越來越多的孩子和家長,我發現很多成績不那麼優秀的孩子,卻異常自信,而他一定有個很愛打扮的媽媽,因為媽媽願意展現美,所以特別自信,而這份自信無形中也影響了孩子。
同時,這類孩子也很大方地在眾人面前展現自己,並不覺得害羞或不好意思。而一些不愛打扮的媽媽養育出的孩子,眼神裡總有些閃躲,不夠自信。
有一次女兒幼兒園裡一個小女生偷偷拿了「指甲油亮片」(像貼紙一樣的指甲片,類似於大人的美甲)到幼兒園,女生們都圍著她轉。
女兒回來也特別想要這個。我可以想像,那個帶著象徵美麗東西的女孩,被大家圍著的時候,心中那份自豪感和優越感特別強烈,而沒有這些東西的女孩,嘴上不說,心裡多少對這個都是渴望嚮往的。
愛美是女孩子的天性,如果求而不得,再有道理的語言,可能都無法真正安撫孩子失落的心情。
媽媽喜歡打扮,孩子一定不會邋遢,起碼整潔、乾淨、得體,不會出現紅配綠、裙子配褲子、衣服皺巴巴、髒兮兮甚至被染了其他顏色……孩子走出去也更顯得精神和自信。
很多媽媽會覺得自己生完孩子後,時間根本不夠用,根本沒有精力收拾自己。
綜藝節目《追光吧哥哥》中,那些常年不注意保養、維持身材的哥哥們,即便年輕時再玉樹臨風,到了中年,也變成了「中年油膩男」,應證了那一句「歲月果然是把殺豬刀啊!」。
更何況更容易衰老、身材走樣的女人呢?自己都看不下去的「油膩中年男」,還能指望老公孩子笑著接受「中年油膩女」嗎?
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保持自己的體面,於己於家庭都是一種積極向上的能量。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