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客山東,是我國第三大經濟體,境內旅遊資源豐富,著名景點就有曲阜明故城、趵突泉、臺兒莊古城等。其中最為出名的景點要數泰山了。自古就有「五嶽獨尊」、「天下第一山」的美譽。
泰山也被古人視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唐代詩人杜甫《望嶽》中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就體現了泰山巍峨雄偉險峻,也表達自信自勵意志和堅定豪邁氣概,如今已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不過,在山東,除了泰山,還有一座低調的名山,被譽為「仙山之祖」,地位不輸泰山,卻少有人知。這就是崑嵛山,相比山東境內的泰山、嶗山等名山,崑嵛山卻總是顯得「默默無聞」,但是其實力和地位不輸其他大山!
崑嵛山位於膠東半島東部,橫跨了山東的煙臺和威海,屬於煙臺崑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轄。崑嵛山以自然風光、名勝古蹟和膠東革命聖地而聞名。巍峨壯美,名震華宇,在中國史書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崇高的讚譽。南北朝北魏史學家崔鴻編撰的《十六國春秋》稱崑嵛山為「海上諸山之祖」。
戰國著名道家列禦寇在其《列子·湯問篇》中描述過崑嵛山:「其上臺觀皆金玉,禽獸皆純縞,珠之樹皆叢生,華實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聖仙之神。」故有「海上仙山屬蓬萊,蓬萊之祖是崑嵛」之說,可見崑嵛山地位不一般!
古詩說「崑嵛百裡峰相連,七十二崮手摩天」。山上已有三皇宮、禪教寺、無染寺、六度 寺、嶽姑殿、甘泉寺等廟宇。至金元時期,盛極一時的道教全真派發祥於此。聖經山上的《太上老子道德經》大型摩崖石刻,屬國內罕見。其中無染寺的漢碑、唐碑,東華宮的五代五華碑,皆為珍品。
崑嵛最高峰泰礴頂海拔922.8米,雖然比不上那一些海拔上千米的高峰,但是他也是值得去攀登的,因為在攀登的過程中,你會發現這裡的景色宜人。很多人爬到山峰上主要是為了看一看日出和日落,當然如果你去攀登了崑嵛山,你也可以在山頂看到日出日落,在日出的時候配上雲層裡,會有一種身處仙境的感覺。
當然,崑嵛山自然生態保護完好,四季清溪潺潺,是母豬河、黃壘河、漢河、沁水河的發源地。並且建設有森林生態類型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中國赤松的原生地和全球赤松林分布面積最大、保護最完好的天然分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