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NZA SIX (簡稱GSIX)是由日本知名企業與大型都市開發集團共同打造的銀座大型都是更新計畫。以繁華熱鬧的銀座為據點,在2017年4月20日正式開始營。
如果你在幾年前來過銀座,如今走到銀座六丁目可能會有點吃驚,因為有一條路消失了!GINZA SIX超狂,把兩座原本隔著一條路的街區霸氣地合併在一塊,而取名為GINZA 「SIX」,不僅是希望成為銀座六丁目的新代名詞,也是希望可以打造一座超越五感、六星級的觀光設施。數字不是最重要的,但可以讓我們理性地了解很多事,GINZA SIX到底有多狂?
2017年,著名旅日攝影師Jimmy Ming Shum推薦銀座Ginza Six。2017年正式開業的Ginza Six,作為銀座地區最大的商業設施,它跨越了兩個街區,前身為擁有88年歷史的老牌百貨店松阪屋。
GINZA SIX 改造竣工前,這裡曾經是東京銀座中心的不錯家百貨商場松坂屋。相隔兩條街的建築合為一體,橫跨 noazuma 通街成為地下 4 層地面14層大規模綜合體建築,其中 7-12 層是現時東京規模更大的寫字樓辦公樓層。這座龐大的購物中心一共佔地面積約 9080 平方米,總使用面積超過 148700 平方米。
一共包括服飾、餐飲、彩妝、書店、咖啡以外,還有一個觀世能樂堂,甚至還在頂層設立了一個露天的空中花園。GINZA SIX 除了購物,重新注入了藝術、生活方式的新商業模式。
6F 則是慣有日本更美書店的蔦屋書店進入銀座,B3F 的觀世能樂堂,是東京更新擁有高端技術的傳統能樂表演中心,支持多語言字幕,是日本傳統藝術重新融入年輕人、訪客的新方式。另外,這裡將會長期與不同藝術家合作,在購物中心設計藝術裝置,和在指定樓層開設 POP-UP 藝術商店。
銀座是一條擁有漫長美術館歷史的街道,從1960年代開始,就有許多畫廊經手現代美術。在這裡,商業和藝術有著很高的契合度。昭和四十一年(1966),位於數寄屋橋十字路口的Sony Building落成,以此為起點,四丁目十字路口的三愛大廈、東芝大廈、資生堂銀座大廈等具有代表性的建築也都在那時陸續建成。
然而,像Ginza Six這樣能如此與藝術密切關聯的空間並不多,它甚至能夠包容那些先鋒的新銳藝術作品。
在負責VI視覺識別系統的原研哉眼中,銀座不同於帶著脆弱感的六本木,充滿能量的混沌新宿,銀座能包容支撐諸多尖端時尚品牌,自然擁有著強韌軸心。因此Ginza Six的logo也必須避開浮誇奢侈,持有與建築相同的簡潔世界觀,才不會削弱建築本身的力量。
新形態蔦屋書店結合星巴克典藏門市
除了精品之外,六樓還有每去日本必訪的蔦屋書店在東京最大新形態的分店,呼應GSIX的藝術感為主要訴求,在這裡可以找得到全世界的藝術書,打著「全球最美書店」的名號,裝潢也不容小覷,以傳統建築「箭樓」為靈感,架起高達6公尺高的書架,讓自然光灑落進來的畫面更是美不勝收。同層樓的星巴克在這裡以「Starbucks Reserve Bar」營運,販售典藏咖啡還有酒精類飲品。
至今,銀座仍在不斷完善。除了基礎建設,政府也開始對昭和時期的很多建築進行修整,銀座再生計劃也在不斷推進。歷經三次毀滅的銀座,成了東京的一個縮影,它見證了東京走過的所有歲月,也成了東京現今最值得驕傲的存在之一。
曾經有人這樣比喻銀座:「不管是在哪個時代,銀座總會讓老一輩的人蹙眉感嘆說曾經的銀座早已不見,但偏偏不管在哪個時代,銀座總能會聚那個時代最是氣盛的一群人。」 這一定是對銀座最恰如其分的表達。(hket)
擁有全世界最有趣的糖果屋美名的PAPABUBBLE,在2019年7月1日於GINZA SIX地下二樓開設糖果藝術博物館這不只對世界上擁有超過30個城市都有分店的糖果藝術專門店-PAPABUBBLE來說是首創,對於其他糖果品牌來說也是一間稀有的概念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