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一個王爺 可以擁有多少親兵?

2020-12-07 騰訊網

在電視劇甄嬛傳中,果親王允禮為了防止甄嬛被送到準噶爾部,自己率領2000親兵私自出戰。這個劇情當然是虛構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出現了,在清朝統治期間,一個王爺到底能夠擁有多少親兵,有沒有能力推翻雍正皇帝。認真地說,王爺的親兵少得可憐,根本不可能推翻皇帝,而且連親兵都是皇宮裡派來的,根本不會服從王爺的命令。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藩王造反的事情比比皆是。這是因為藩王擁有軍隊,例如漢朝的七國之亂、晉朝的八王之亂等等,直接影響了國家的穩定。這主要是冊封藩王造成的,為了鞏固天下,皇室成員被分封到了各地。但是這些皇室成員到了地方上以後,擁有屬於自己的軍隊,肯定出現了野心。

但是如果不加封藩王,在外族入侵或者權臣篡位的時候,皇族一點反擊的力量都沒有。所以在古代社會,到底加封還是不加封,這是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複雜問題。

在明朝的歷史上,朱元璋分封兒子們到各地。當時,按照明朝的規矩,每個王爺都有2萬到5萬不等的軍隊。既然手裡有軍隊,那問題就嚴重了,槍桿子裡出政權,燕王朱棣造反成功,取代了朱標家族。清朝入主中原之後,總結了明朝這方面的教訓。清朝在這方面和宋朝差不多,所有的王爺都必須留在京城,而且沒有什麼實際權力。按照清朝的規矩,一個王爺只有36個親兵。請注意,這些親兵都是從皇宮裡派來的。

在平時負責王爺的安全,但是也負責監視王爺的一舉一動,如果有什麼風吹草動,皇帝第一時間就會知道。加上家丁、太監,一個王府中的男性也就是100多人。如果王爺感覺自己看家護院的人手不夠,可以自己出錢再僱傭一些。可是一般不會太多,幾百人就已經是極限了。如果自己出錢僱傭的親兵過多,那皇帝肯定不放心,養活這麼多武裝幹什麼?說不定就是一個私養甲兵的大罪,這個罪名等於準備謀反。

所以說,在電視劇甄嬛傳中,老十七允禮根本沒有機會籌集2000親兵,最多就是二三百人。在康熙皇帝在位的末期,京城內的八旗步軍營、巡捕五營,郊區的豐臺大營,皇宮的侍衛部隊,都在老四胤禛的手裡。老八根本沒有兵權,即使把老八、老九和老十的親兵護衛加在一起,也就是幾百人,根本什麼都幹不了。

換句話說,即使康熙皇帝沒有傳位給雍正皇帝,自己擁有6萬多軍隊,其他皇子也根本坐不穩皇位。

對於皇帝來說,自己首先要牢牢控制軍隊。為了防止將領一家獨大,雍正皇帝把軍隊分成了好幾個部分相互制約。當然,對於雍正皇帝來說,西北地區的老十四是最大的威脅。當時,老十四率領了20多萬軍隊,相當於清朝一半的家底,堪稱是虎視眈眈。在軍隊數量上不如老十四,雍正皇帝只能通過遏制軍隊的後勤補給,進而迫使老十四屈服。

·END·

--------------------------------------------------------------------------

四大名著

封神演義+八仙過海+聊齋+濟公全傳

若資源無法下載或其他問題,請加小編微信

相關焦點

  • 一個清朝王爺擁有多少親兵,有沒有實力推翻雍正皇帝?
    這個劇情當然是虛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出現了,在清朝統治期間,一個王爺到底能夠擁有多少親兵,有沒有能力推翻雍正皇帝?認真地說,王爺的親兵少得可憐,根本不可能推翻皇帝,而且連親兵都是皇宮裡派來的,根本不會服從王爺的命令。
  • 一個王爺到底擁有多少親兵,有沒有能力成功推翻皇帝?
    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個情況屢屢出現,那就是皇族的內戰。比如西漢時期的七王之亂,西晉時期的八王之亂,以及明朝初期的靖難之役。這都是皇族內部的戰爭,由於這一系列的問題,每個朝代都有自己的一套辦法。那麼,有一個問題出現了,在中國古代社會,一位王爺到底能夠用於多少親兵。
  • 清朝的王爺有多少親兵?有沒有實力推翻雍正皇帝?
    這個劇情當然是虛構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出現了,在清朝統治期間,一個王爺到底能夠擁有多少親兵,有沒有能力推翻雍正皇帝。認真地說,王爺的親兵少得可憐,根本不可能推翻皇帝,而且連親兵都是皇宮裡派來的,根本不會服從王爺的命令。
  • 封建王朝的王爺,手中到底擁有多少兵力?為何皇帝如此忌憚呢!
    那麼既然這些王爺能夠造反作亂,這就說明他們手中擁有足夠的兵力!那麼問題來了,在古代王朝當中王爺到底能夠擁有多少屬於自己的親兵?皇帝對於分封皇族這件事情非常的惆悵,如果將這些皇族給分封出去,那麼極有可能為日後的叛亂埋下伏筆!但是如果不分封的話,將來權臣謀反或者是異族入侵,皇族沒有屬於自己的力量,如何能夠保證皇族的統治呢?
  • 在清朝,王爺沒封地,他們是如何生存的?
    眾所周知,在古代,吳三桂放清兵入關後,清朝正是代替了明朝,成為了一個封建王朝,滿人興起,當時從偏僻到東北到繁華的紫禁城,幾乎全族皆兵,清朝很快得了天下,清朝在很多制度上沿襲了很多明朝的做法,清朝的《大清律例》簡直就是明朝的《大明律》的原型,大家都知道明朝時期分封了很多的王爺,大多數王爺都被派往封地,沒有事不能隨便進出京城。
  • 清朝王爺一年工資有多少?在清朝當王爺有多瀟灑?
    王爺一般指的是皇帝的兄弟或者皇帝的叔叔伯伯,有的王爺手握重權,忠心耿耿輔佐皇帝,有的則圖謀不軌,意圖謀反,有的王爺則是吃喝玩樂,不理政事。但是不管哪種形式,這些王爺都是國家養著,那麼王爺一年的俸祿到底有多少錢呢?
  • 清朝的藩王為什麼沒有自己的八旗兵組織
    那麼,古代的這些王爺們究竟有多少屬於自己的武裝組織呢?但是這些皇室成員到了地方上以後,擁有屬於自己的軍隊,肯定出現了野心。如果不加封藩王,在外族入侵或者權臣篡位的時候,皇族一點反擊的力量都沒有。按照明朝的規矩,每個王爺都有2萬到5萬不等的軍隊。清朝入主中原之後,總結了明朝這方面的教訓,要求所有的王爺都必須留在京城,而且沒有什麼實際權力。按照清朝的規矩,一個王爺僅僅配置36個親兵。
  • 清朝王爺一年多少錢?你的工資是什麼級別
    看了不少女性對比古代俸祿的文章,沒怎麼看到男性的,特意查了一下,感興趣的自己可以也對比下看看。古代都是帝王制,自然皇親國戚是上等人。皇帝咱不必說,整個國家都是人家的,咱們從皇帝之外的人來看看。王爺,可以說是皇帝所有朝臣中的最高位了。
  • 清朝的王爺是如何消遣時間的?專家:再差也比老百姓強!
    那麼大清王朝的王爺,在閒暇的時刻中,喜歡做些什麼呢?追求權力是不可能的了,作為封建社會的最後一個朝代,清朝滅了明朝,在裡面可謂是吸取了足夠的教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沒有皇帝的許可,所有的王爺都不允許出紫禁城,被限制了自由;沒有皇帝的任命,所有的王爺不得擔任重要的職務,就算是擔任了要職,也不會有很多的權利;沒有皇帝的準許,所有的王爺的親兵不得超過36人,若是超過了,便是死罪。而且就算是有一些王爺駐守在邊疆,也沒有辦法輕易回京城,若是把親兵帶回家,又是一陣不小的動蕩。
  • 老照片:清朝蒙古王爺就長這樣?最後一張圖中武器誰認識?
    提到清朝的蒙古王爺,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僧格林沁吧?僧格林沁小時候就是個放牧的,都說天上不會掉餡餅,但是僧格林沁的天上就掉餡餅了,他從一個放牧娃直接被選定為索特納木多布齋郡王嗣子,承襲科爾沁左翼後旗扎薩克郡王,成了一位實打實的蒙古王爺!
  • 明朝不準王爺進京,清朝不準王爺出京,哪種做法更高明?
    明清兩代始終是分不開的,講明朝一定說到清朝,說清朝時也不例外。明清兩朝中央集權和專制統治達到頂峰,進而再度強化。清朝對明朝的借鑑意義,不可以說不大。可明朝不準王爺進京,清朝不準王爺出京,你認為那種做法更高明?
  • 雍正皇帝到底擁有多少軍隊,為何老八胤祀根本不是對手?
    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出現了,雍正皇帝為何能夠順利繼位。其實,最大的問題就是軍隊的支持。老四胤禛掌握了京師周圍所以的武裝力量,而老八隻有幾百名王府親兵而已。歷朝歷代,京師周圍都會駐紮大量的軍隊,這是為了防止京師被直接攻破。
  • 清朝王爺一年的收入是多少?能讓一品大官看了汗顏!
    在我們看到的清宮劇中,除了看到皇帝,那最多的就是當時的王爺們了。在電視裡面,他們一個個穿得光鮮亮麗,並且整日遊手好閒過得好不自在。其實,在清政府倒臺夠,那些王爺的生活過得長不怎麼樣,有的甚至區拉黃包車,過著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日子。
  • 他是中國最後一個王爺,擁有13億資產,為何會淪落街頭拉人力車?
    他是中國最後一個王爺,擁有13億資產,為何會淪落街頭拉人力車?眾所周知,中國古代封建制度已經延續了幾千年,直到1911年清朝滅亡,才宣告封建時代徹底結束,而封建帝制亦隨之消失。提起滿清的皇族,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愛新覺羅,作為皇族的愛新覺羅統治了清朝三百多年的歷史。在清朝皇族八旗中,有一種獨特的稱號,那就是鐵帽子王。皇室血脈的滿族人只要擁有了這個稱號之後,便可以將爵位一直世襲下去。後代不需要任何作為,只需要憑藉祖上的光輝,便可衣食無憂,盡享榮華富貴。於是繼承王位的皇親國戚們便不思進取,飲酒作樂,盡享奢華的生活。
  • 臺灣島到底擁有多少軍隊,為何能夠對抗清朝兩代皇帝?
    公元1683年,清朝康熙皇帝收復了被鄭氏家族佔據了20多年的臺灣島。如果從清朝入關開始計算,鄭氏家族對抗了清朝將近40年。其中依靠臺灣島與清朝對抗了20多年,那麼,鄭氏家族到底擁有多少軍隊,為何能夠對抗強大的清朝呢。
  • 被「圈養」的清朝王爺們,一步步將「八旗子弟」一詞,變成貶義詞
    此外這些王爺的王宮更是有親兵護衛,同時還可以指揮本國駐軍。因此,明代早期爆發了靖難之役,朱棣奪了自己侄子朱允炆的皇位,後又有寧王之亂,藩鎮割據的弊端異常突出。 被「圈養」的清朝王爺們,活生生把自己玩成了「貶義詞」 所以,清代始吸取之前明代藩鎮割據的教訓,開始限制王爺們的權力,甚至不允許王爺出京,除非是有皇命在身,說白了就是將這些親王、郡王貝勒們「圈養」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這樣皇帝才能安心。 但是,清朝「圈養」王爺的做法,其實也並不穩妥。
  • 他是文韜武略的清朝王爺,也是最生不逢時的清朝王爺!
    他是文韜武略的清朝王爺,也是最生不逢時的清朝王爺! 提起「洋務運動」,大家可能第一時間會想到李鴻章,張之洞等人。可是大家千萬不要忘了,在這場運動中還有一位皇室王爺的支持。
  • 清朝王爺看似整日遊手好閒,比皇帝還舒服,他們一年收入是多少?
    看我一些清宮劇的就會看到各種各樣的王爺,他們是各種遊手好閒,各種好吃懶做,似乎什麼都不用幹,還經常會有大把的錢可以拿。其實清朝前期的時候,這些王爺的風氣還是很好的,他們是保衛皇權的重要力量。但至少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這些網王爺過得還是很滋潤的,他們會有自己固定的府邸,有大量的人伺候,每天山珍海味,遊山玩水不亦樂乎,這些王愛某過得可比皇上要自在,舒服多了。而且他每年都可以拿到一定的俸祿,他們一年的收入到底是有多少?你可能都很難想像。
  • 清朝不準王爺出京,明朝不準王爺進京,哪個更有用
    少數被分封的藩王 ,不再擁有行政權、財政權和軍事權,變成了只食俸祿的富家翁。而朱元璋分封的藩王 ,享有高度軍事自主權,如燕王朱棣、寧王朱權等,手下都有一支強大的軍隊,不受朝廷節制。 藩王擁有監視地方臣民的權力。 對比明清兩代朝廷對宗親的態度,可以發現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明朝藩王「非有詔不得入朝」,而清朝宗室卻是「無聖命不準離京」。
  • 古代風度翩翩的王爺俸祿工資都是非常的高,就屬清朝的王爺最慘
    像這種皇親貴族的王爺誰不嚮往,而且大部分人的印象裡,王爺都是非常閒散的,每天吃喝玩樂,啥事也不用愁,甚至可以說過得逍遙自在。很多人好奇在這種的環境之下的這些養尊處優的王爺們的封路也就是現在人們常說的工資有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