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城市越長越高 外來裝備鞭長莫及
各國消防關鍵在防
今天是我國消防日,各地都在緊鑼密鼓地開展防火工作。同我國一樣,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有自己的消防日。日本的文物防火節是1月26日,德國、英國等一些歐洲國家的消防節是5月4日,這些日期都和當地發生的重大火災有關。
如今,世界各大城市的建築高度不斷增高、越來越密集,使撲救難度也不斷變高。如果只靠外來裝備救援,往往鞭長莫及。因此,多數國家採取預防為先、消防並舉的做法,把重點放在設施配備及建築物本身的把控上,最大限度地防患於未然。
困境
城市在長高 消防車力不從心
如今,全球城市建築都在「長高」。紐約帝國大廈高381米;全球第一高樓阿聯「杜拜塔」長到了828米高。
但目前世界最高的雲梯消防車只有130米,高壓水槍能噴射10米左右。一般情況下,消防雲梯車只能升至限定值的80%左右。如果地面風力達到4至5級,雲梯車就無法升高作業,因此一旦高層發生火災,如果靠外來裝備去救援的話,一般都是鞭長莫及的。
另外,舉高車越高,其自身的體積越龐大,需要佔用地面的空間就越大。而目前,大城市寸土尺金,樓間距都是設計規範的最小值,加之地面設施和停車佔用,很多時候舉高車到了樓下也不能升起。因此,即便是這樣的「射程」和高度,對於高達數百米的超高層建築的消防而言,依然有些力不從心。
1990年7月,高381米的紐約帝國大廈第51層發生火災,當時最高的消防雲梯舉高能力只有55米,僅能到達12層,地面的消防員束手無策,幸虧有滅火直升機增援,才撲滅了這場火災。
配備
以色列 30米內找到避火場所
位於中東地區的以色列春夏高溫乾燥,具備火災高發條件,卻極少出現嚴重的火災傷亡事故。
之所以如此,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以色列消防部門制定了高層建築消防設施配備標準,該項強制性標準在國際上處於絕對領先地位。根據這項標準,所有高層建築要保證每平方米安裝一部自動噴水滅火裝置,所有公共場所必須配備火警探測器和手動警報器。所有高層建築內必須建有兩處可耐受120分鐘高溫的專用逃生井,樓梯內同時建有隔溫隔煙防變形的防火間,確保一旦發生火災,樓內的人可以在30米內找到「足夠安全的避火場所」。此外,整棟建築必須安裝消防專用的獨立發電系統和電話線路,以便一旦火災導致樓房電路、通訊中斷,避難場所裡的人仍可以與外界保持聯繫。
此外,消防部門將高層建築作為防災和逃生演練的重中之重,定期在高層建築內舉行消防演習,針對建築具體特點制定操作性強、成功率高的逃生方案,並通過實際演練確保建築內消防設施數量充足,使用方法正確有效。
設計
新加坡 高層設計先過消防關
新加坡對建築物的消防實施逐一審查制度。如果發現違反防火規範,即要求修改設計後重新報審,經審查合格後方可施工。
由於審查人員常常需要和專業人士就消防設計內容進行反覆磋商和溝通,一些大型建築項目的審查時間甚至長達一年。
工程竣工後,由合格註冊檢查員進行驗收並提交驗收報告,經審查合格後,建築物方可投入使用。
預警
美國 安裝「點對點」警報系統
在「9·11」恐怖襲擊事件中,美國紐約有343名消防隊員在搶險救災中犧牲。10年後,紐約消防局宣布,2001年9月11日的悲劇不會重演。如今,紐約市包括政府機構、商用和民用建築、學校、醫院等在內的各類建築均安裝與消防部門「點對點」的警報系統。
一旦火警監測系統通過溫感和煙感探測發現火警隱患,火警警報會立即通知消防局,消防人員首先根據警報顯示的建築具體信息,迅速同建築內人員聯繫,同時調度消防力量,力爭在第一時間趕到事發現場救援。紐約消防局指揮中心還能將各種火災信息及時傳達給火災現場指揮官,這些信息包括紐約建築局提供的最新監測數據。
紐約消防局指揮中心可以實時監測消防隊員從離開消防車那一刻起的行蹤,還能根據特定電腦軟體接收火災現場隊員手上或是緊急報警按鈕發出的無線求救信號。
培訓
德國 專業培訓加民眾普及
向民眾普及有關公共消防安全的知識,是德國聯邦公眾保護和災難救助局的任務之一。該局通過網際網路、發行安全手冊、舉辦社會活動等方式,宣傳普及防火自救知識。例如,有關手冊告訴人們,如果火情剛發生,應迅速採取滅火措施將其消滅在萌芽之中。
此外,設置防火專員崗位是德國消防安全的一大特色。防火專員是由企業書面委任並經過特別培訓的專業人員。大型商廈、工業建築、醫院等場所,由於人員流動大,火災隱患多,都安排了防火專員具體負責消防安全。防火專員上崗需要經過專門機構培訓並獲得資質證書,並且不定期接受再培訓。蔣林 J172
消防溯源
古剎慘劇「燒出」
日本防火節
日本奈良縣有一座建於公元747年的古剎法隆寺,是世界上最早的木結構建築之一。1949年1月26日上午7時,這裡發生火災,金堂大殿被毀。火災是因在對殿堂進行檢修時,螢光燈烤著了佛堂內的可燃物所引起的。金殿及殿內的12幅壁畫均是日本的國寶。
法隆寺火災是日本歷史上損失最為慘重的火災,為了讓人民記住這一歷史教訓,從1955年起每年的1月26日為日本文物防火節。
歐洲消防象徵
來自一個傳說
波蘭、奧地利、瑞士、德國的巴伐利亞州以及英國和義大利的一些地區都把5月4日定為本國或本地區的消防節。原因是什麼呢?還得從公元184年的5月4日說起。那一天,古羅馬的軍事長官弗洛裡安因傳播基督教而被判處極刑(沉入河底)。
弗洛裡安的遺骸轉移到波蘭克拉科夫的一個教堂裡。1528年4月,那裡發生了一場災難性火災,城市的大部分建築被毀,而保留弗洛裡安遺骸的教堂卻完好無損。許多神話傳說由此而生。從16世紀後半期起,弗洛裡安的名字逐漸成了歐洲消防的象徵。
西班牙200座「樓房」
每年3月19日午夜起火
西班牙華林西瓦城的200多座富麗堂皇的「樓房」,每年3月19日午夜12時整都會燃起熊熊大火,照亮全城。不知內情的外來遊客會以為這個60萬人口的城市一定是遇上大火災了。
其實那些在各大街道和廣場上燃燒的大房屋全是紙造的,火災是該市一年一度的「放火節」。大約一刻鐘之內,這場人為的大火燒掉總造價約150萬美元的紙屋。
七大消防之最
最早發生的高層建築火災:
1882年,美國紐約的世界大樓火災。
現代消防體制的最早設計和倡導者:
英國消防警察之父-喬治·威廉·曼比(生於1766年),他要求政府成立消防警司令部,還為消防警察設計了專用制服和徽章。
最早的手提式滅火器:
1820年英國的曼比發明了一種利用壓縮空氣噴水的手提式滅火器。
最早將軍用飛機用於消防的國家:
1919年美國首先利用軍用飛機(陸軍)監視山林火災。
最早安裝火警電話的國家:
1876年美國人貝爾發明電話後,1878年美國芝加哥的街上就安裝了火警報警電話。
第一輛消防車:
1828年,瑞典工程師研製出馬拉蒸汽消防車。1901年,德國人製造出世界上第一輛內燃機消防車。
第一支消防隊:
我國北宋的「軍巡鋪」。 J172
火警號碼特點:容易記
世界各國的火警號碼都不一樣,但每個國家都選取了讓人們最容易記住的數字來組成火警號碼。
國家火警號
澳大利亞 000
俄羅斯 051
印度 101
挪威 土耳其 110
法國 德國 112
日本 韓國 119
哥倫比亞 瓜地馬拉123
泰國 199
美國 加拿大911
英國 肯亞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