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戶籍填成籍貫 海口一考生達到分數線未被錄取
「兒子明明符合海口二中的錄取條件,一查錄取名單卻沒他。」近日,家住海口龍華區大同路的陳女士告訴記者,他們一家籍貫是文昌,但戶籍在海口,兒子小斌把中考報名戶籍信息錯填為籍貫,導致雖然分數達到了海口二中的分數線,卻沒有被錄取。對此,海口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小斌只能聯繫民辦學校和中職學校,或者等待後期未完成招生計劃的高中進行補錄。
達到中招分數線卻未被錄取
陳女士的兒子叫小斌,就讀於海口市義龍中學。陳女士說,小斌成績中等,填報的第一志願是海口二中,中考時,小斌發揮不錯,考了586分。8月12日,今年海口部分市屬高中招生(第四批)正取生和(第五批)擇校生分數線公布。其中海口二中在海口本市招生的正取生分數線為555分。
「看見兒子上線了,我特別高興,還打算把兄弟姐妹叫來一起吃頓飯,慶祝一下。」陳女士說,沒高興多久,兒子卻告訴她,網上公布的海口二中的錄取名單中沒有自己的名字。8月13日,陳女士趕到海口市招生辦,經工作人員查詢也是沒有,並且發現小斌中考報名戶籍信息一欄填的是「文昌市大同派出所」。至此,陳女士才明白小斌分數達到要求卻沒有被錄取,是因填錯了戶籍信息。
籍貫當戶籍,填錯報名信息
可是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明顯的錯誤呢?小斌的班主任韋老師介紹,學生在網上報名後,學校會列印出高中階段學校招生報名信息確認表進行檢查,讓學生帶回家核對,學生和家長分別籤字才會最終確認,核對過程中就有修改了三四遍的學生。「核對時就不斷提醒學生注意,沒想到還有學生出現這樣的情況。」韋老師說。據了解,陳女士一家戶籍在海口市大同派出所,籍貫是文昌,由於兒子理解發生偏差,以為籍貫所在地就是戶籍所在地。事實上,文昌市也沒有大同派出所。「我沒籤字,肯定是他代我籤了。」陳女士說,兒子有點叛逆,平時學校裡的事也很少和她交換意見,都是兒子自己處理,因此她對此全不知情。
教育部門:可聯繫民辦學校
8月13日,陳女士和家人到省招生辦和海口市招生辦諮詢,希望能有辦法補救。「最要緊的就是先把戶籍信息改正過來。」陳女士說,市招生辦說他們管不了,需要到省裡,省招生辦又告訴她這個歸市裡管。她跑了五六趟,一遍又一遍地說明自己孩子的特殊情況,省招生辦終於受理了下來,讓她提交居委會和派出所開的戶籍證明,並答應周一給她一個答覆。
如果戶籍信息改正過來之後,小斌的入學問題是不是就能解決呢?昨日上午,記者就此問題諮詢了海口市教育局考試中心招生科林科長,她稱,8月12日,公辦普通高中的錄取工作已經結束,小斌只能聯繫民辦學校和中職學校,或者等待後期未完成招生計劃的高中進行補錄。
陳女士說,民辦高中的高昂學費,以他們家的經濟條件根本負擔不起,她會繼續想辦法補救,希望能讓兒子入讀海口二中。
■相關連結
籍貫和戶籍所在地的區別
籍貫是指祖居地(祖籍地)或原來籍貫,即本人出生時祖父的居住地(戶口所在地)。祖父去世的,填寫祖父去世時的戶口所在地。祖父未落常住戶口的,填寫祖父應落常住戶口的地方。公民登記籍貫後,祖父又遷移戶口的,該公民的籍貫不再隨之更改。
戶籍所在地是指我國居民戶口簿登記所在地,一般是指出生時其父母戶口登記的地方。因搬遷、上學、工作等遷移戶口的,戶籍所在地就發生了變更。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96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