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魯迅名言打假:對「名人名言」的熱衷從何而來?
(長江日報-楊京)
最近,由北京魯迅博物館製作的在線檢索系統火了。這款被網友們戲稱為「魯迅說過的話檢測系統」,可以通過搜索的方式顯示各種「魯迅語錄」的出處。
此次火遍網絡,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網絡世界中常有真偽難辨的各種「魯迅名言」出現。
很多人都知道,脫離具體語境談句子的含義,往往不太靠譜。更何況,某些名人名言本身還存在一定的時代局限性,更談不上什麼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金科玉律」。魯迅博物館上線的這一檢索系統,其主要目的當然不是為了給「魯迅名言」提供鑑定服務。不過,由此引發的熱議,倒是可以成為一個對「名人名言」重新思考和看待的契機。
【2】扶貧資金「沉睡」3年,「沒貪」不是少幹或不幹的藉口
(北京日報-夏天)
「這筆資金原封不動放在帳上,我可是一分錢沒貪汙、沒挪用啊!」面對巡察人員的連續追問,某地一位村支部書記如是為自己辯解。據報導,2016年下撥給該村的97萬元扶貧專項資金,趴在帳上「沉睡」了三年,直到2019年開展交叉巡察時才被發現。
扶貧款,顧名思義,是用來扶貧的,不是用來村裡儲蓄的。明明是塊好鋼,卻因村幹部的怠慢沒有被用在刀刃上,導致扶貧項目遲遲未能落地,影響到了貧困群眾的實際生活,這顯然不是一句「沒貪汙、沒挪用」就可以搪塞過去的。
扶貧資金躺在帳上「睡大覺」,扶貧開發成了光說不練的「假把式」,這無異於是另一種形式的「腐敗」。
【3】我們的朋友圈,可能需要「滅霸」幫忙
(半月談-王新亞)
最近,微信上線「朋友圈僅一個月可見」等新功能,引發網友對朋友圈的新一輪吐槽。對於新功能,許多人表示欣賞,也有許多人無所謂,但幾乎所有人都同意,朋友圈已經不是以前那個「想寫什麼就寫什麼」的朋友圈了。
朋友圈需要做「減法」了,這恐怕是微信官方和用戶的共識。
面對朋友圈雞肋化的現實,大家都想改變,但真正動起手來又縮手縮腳,所以只能在小打小鬧的改變和一如既往的吐槽中繼續扒拉朋友圈的一地雞毛。
既然沒有天降「滅霸」來終結朋友圈的困擾,作為一個現代人,我們恐怕不得不做出自己的選擇,做自身「屏幕社交」依賴症的「滅霸」。
【4】媒體評旅客向飛機擲硬幣:應降低入刑標準
(光明日報-常枝長)
據媒體報導,日前,南航CZ8427南寧—曼谷航班,因旅客向飛機投擲硬幣而延誤78分鐘起飛。報導稱,該旅客已被公安機關依法拘留。此前一周,天津航空GS6681呼和浩特—赤峰航班,由於旅客向發動機投擲硬幣導致航班取消,呼和浩特機場公安分局民警隨即將涉事旅客帶離飛機。
由於這種行為的既遂後果十分重大,因此行為人的祈福動機已經不足以歸納為愚昧迷信。現行《刑法》對破壞交通工具罪的處罰有明確規定。鑑於高速交通工具的應用越來越普及,以及擲幣祈福和高鐵吸菸行為不時發生,更是因為這些行為的既遂後果將嚴重危害社會,降低這些行為的入刑標準就很有必要。降低向飛機擲幣行為的入刑標準,也就如同降低飲酒駕駛行為的入刑標準一樣,通過對其嚴厲懲處,從而減少此類行為的發生。
【5】騷擾電話的問題就在「給錢就能辦」
(光明網-光明網評論員)
記者調查發現,有不少公司公開宣稱可以提供辦理以95開頭號碼的申請服務,「如果達不到開通條件,公司都可以幫忙代辦」,「後期營業執照要增加『增值電信業務』的項目,可以幫忙辦理」,甚至「還有社保證明,公司也可幫忙弄」,「基本上只要給錢就能辦」。並且,這些代辦騷擾電話的公司也清楚,「很多購買或租用95碼號的公司都是一個目的,就是用來做推銷」,但是,「即便被標記成騷擾電話了,後期可以做處理,花點錢解除一下就可以了」。
不容樂觀的理由,正在於撥打騷擾電話的電信增值業務「給錢就能辦」。如此,綜合整治騷擾電話的專項活動,就不僅要整治撥打騷擾電話的人或公司,也不僅要整治那些通過虛假手段代辦撥打騷擾電話的電信增值業務的公司,更要整治那些「收錢就給辦」的電信運營商。而後者,其實既是最難整治之處,也是騷擾電話屢禁不絕、甚至有增無減的真正原因,更是決定綜合整治騷擾電話的專項活動成敗的關鍵所在。
整理:姜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