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家想要說中國古代華夏歷史是在什麼時候開始的,我相信很大多數的人一定都不會考慮就會說是在夏朝開始的,即使到現在為止,夏朝也沒有被證實,但是它畢竟是得到了古今以來中外學者的承認。不過,據了解,目前發現最早的朝代夏之前還可能有一個朝代,根據我們所搜集的資料的不完全顯示,那個所存在的朝代叫虞朝,記載中夏存在了400年左右,而虞朝存在的時間則是它的四倍,大約是1600多年,這絕對是一個時間超長的朝代。
根據記載,虞朝的最後一個君王是舜,舜的父親是一個盲人,是他的父親將王位傳給了舜,自從舜做了大王以後,也是沒有辜負他父親的期望,做出了楷模之舉,將王位以禪讓制的方法傳遞給了能治水的大禹,因此,這也給後來的考古學家出了一個難題,很多人會對此感到非常的不可思議,因為我們在課本上接收到的教育是,世襲制開始於夏朝,從大禹將王位傳給他兒子開始。
《國語·鄭語》:「夫成天地之大功者,其子孫未嘗不章,虞夏商周是也。」《左傳》成公十三年:「徵東之諸侯,虞、夏、商、周之胤而朝諸秦。」《墨子·非命下》:「子胡不尚考之乎商、周、虞、夏之記。」《禮記·明堂位》:「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呂氏春秋·審應覽》:「今虞、夏、殷、周無存者。」看到這些,我們不禁要問,為何這麼多古籍,都在夏、商、周之前加上了虞?
中國普遍的說法不都是夏、商、周三朝,那麼,為何古人以四朝來算呢,莫非,在夏、商、周之前,還真有一個朝代?
我們通常說中華上下5000年,基本是從堯、舜、禹史前神話傳說,到夏朝文明開始記錄的。因為,甲骨文的出現大約是4000年前,而考古專家在一處石壁上發現的文字,至少比甲骨文早了2000年。如此算來,這石壁上的文字,就有6000年的歷史了。
那麼,在中華文明5000年前的一千多年時間裡,是不是還有其它文明?會不會還有一個被遺忘的朝代?是不是被遺忘,得靠大量的古籍和大量的考古數據來支撐。還別說,真的有一個地方發現了虞的相關蹤跡。2007年末,在浙江餘杭發現了良渚古城,良渚文化距今5300到4200年,如此悠久的歷史可與中國文明相比肩,以至於,這個地方被稱為「探索中國文明起源的一塊聖地」。
之後,經過專家對良渚文化的研究發現:良渚有著非常清晰的社會制度和等級制度。所以,就有專家稱中國的第一個朝代應該是「良渚朝」。
然而,有人肯定要說,良渚就是良渚,跟「虞」有什麼關係呢?
其實不然,說起來「良渚文化」和「虞」在很多方面都顯示出高度的相關性,在文明方面也顯示出高度的相似性。所以,專家們給出了一個非常大膽和驚人的猜測。他們認為:中國歷史上確實存在虞朝,良渚文化就是虞朝文化,良渚文明就是虞朝存在的文明。
因為這個朝代的問題一直就是一個疑問,我們現有能證實的我國最早的朝代就是夏朝,然而據資料上顯示,文字在夏時還沒有被發明出來,大約在4000多年前,但是前不久考古學家發現了一些文字被刻在石壁上,比甲骨文還要早2000多年,而且,我們還發現,在當時的朝代,已經確定了國家的領土,並且在物品交易上也形成了市場,還有維護安全的組織,由此可見,一個國家的形狀已經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