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門宴上的丁公和項伯劇照
劉邦當上皇帝後製造過不少冤魂,其中就包括彭城之戰中放了劉邦一馬的丁公。丁公到死都沒整明白,身為劉邦的救命恩人,不是應該飛黃騰達嗎,怎麼換來的卻是人頭落地?劉邦說得很透徹:想說愛你不容易。你放我一條生路我很感激,但個人恩怨只是毛毛雨,與國運大勢相比,那點兒小恩小惠實在不足掛齒。於是,劉邦笑咪咪地高封了與他作對的哥哥季布,殺掉了於他有恩的弟弟丁公,理由很堂皇:背主求榮。
丁公本名丁固,是楚漢爭霸時關鍵人物之一季布的弟弟。丁公其實早就與劉邦有過瓜葛,還在劉邦剛剛起事時,打過甕城,而甕城守將正是這位丁公。劉邦打下了甕城,卻放走了丁公。到劉邦、項羽彭城之戰時,集結56萬烏合之眾的劉邦被項羽3萬精兵打得落花流水。一路逃跑的劉邦被楚軍苦苦追趕,帶兵的就是丁公。在被逼得無地遁形的情況下,劉邦向丁公討饒,說出了「英雄何苦為難英雄」那樣的話。於是丁公放了劉邦一馬,讓他逃出生天,然後就有了垓下之圍和項羽烏江自刎,劉邦開國建立了漢王朝。
丁公京劇劇照
一路走來,於劉邦有恩的人數不勝數,丁公只是其中一個。但是丁公不是那麼想,因為他有參照對象,也就是他的哥哥季布。作為楚人,季布當然投身項梁、項羽麾下,並且在楚漢爭霸時多次讓劉邦感覺困窘。項羽敗亡後,劉邦給季布開出了千金的懸賞,同時下令有膽敢窩藏季布的誅滅三族。在濮陽周氏和魯地朱家的幫助下,季布隱姓埋名藏在朱家家裡「躬耕壟畝」。不僅冒著極大的危險收留了季布,俠肝義膽的朱家還去找了汝陰侯夏侯嬰,並通過夏侯嬰說服了劉邦。表示服罪的季布,隨後被劉邦任命為郎中。郎中是皇帝的侍從官,有點今天國務院參贊的意思,地位僅次於各部的尚書和侍郎。
與哥哥相比,丁公自以為有恩於劉邦,縱然不能封個侯爵,也理所當然拿下比郎中更高的職位。事實上,同時期,劉邦封賞了不少項羽舊部,實在不差丁公一個。當丁公去向劉邦要官時,心裡沒有一點負擔,在他看來那就是三隻手指捏粒田螺的穩當,他就應該是妥妥的九卿級人物。丁公自負得可愛復可憐,他就沒想過伴君如伴虎,要知道他手裡可掌握著皇帝的糗事,皇帝能放過他嗎?
果不其然,得意洋洋的丁公等來的不是洋洋得意,劉邦突然就跟他翻了臉,喝令把丁公拉出去砍了。給出的理由腔正詞圓:你身為項羽的部下,不落井下石把我掛了,卻放了我一條生路,那就是對主子不忠。如此背主求榮的垃圾怎麼可以信任,當年可以背叛項羽,明天多半就會背棄我劉邦。當了皇帝的劉邦需要的是樹立自己的絕對威信,又怎麼能讓一個抓著自己小辮子的人在他的朝堂之上風風光光呢?
丁公算什麼英雄?大約也只有劉邦知道。天可憐見,喊丁公英雄是劉邦的心甘情願,甚至還帶點阿諛奉承的味道。問題是,你真的就此以英雄自居,就是你的不是了。基本上可以肯定,如果不甘寂寞的丁公低聲下氣地向劉邦求個一官半職,劉邦多半就讓他滿意,甚至會超出他的所望。但是,丁公採取的是高高在上的口氣,似乎你劉邦非得滿足我的要求不可。
情商與智商
這就是一個情商問題,丁公輸就輸在了情商不足,尤其是應對劉邦那種粗糙的農民式情商。另外,丁公也太自負了,以為私底下跟劉邦談談彭城之戰那檔子事就足可拿下後者了,所以顧自就去找上了劉邦。丁公真的必須死?怕是未必,如果當場有張良、蕭何,甚至夏侯嬰之流的潤滑,丁公即使成不了功臣,也不至於淪落為欽犯。以他當年做下的事情,至少對於劉邦並非無益。如果劉邦當年碰上了季布,他也就真的一命嗚呼了,還何來的東山再起,何來的垓下之圍,何來的南面稱王?
這個道理,劉邦自然懂得,但當時他沒有考慮周全,只想到了眼前的要務是樹威。這很可能基於他農民式的賊心狗肚腸,因為自己威信不足,尤其想要展現翻手為雲覆手雨的手段。丁公就在不合適的時候做了不合適的事情,甚至可以說,丁公做了一件貢獻不亞於當年放水劉邦的事情。可惜的是,這個事情同樣只對劉邦有利,對於丁公來說,上次還能因為瞞著項羽而矇混過關,這一次卻是直接對應劉邦,再也沒有了躲避的餘地。於是,他只能死,並以自己的死映襯出劉邦的高尚與偉大。
想想,背主求榮誰不痛恨?劉邦給丁公甩的這個鍋足夠重實,立馬就讓丁公百口莫辯,丁公即便死了,也會遺臭萬年。關於這一些,劉邦不會關心,丁公也無法辯白,因為他們當年確實就是那麼做的,只是當年丁公沒有想到要讓劉邦立個字據,至少發一道免死金牌。可誰知道一個農民能夠當上皇帝呢?放水劉邦時,丁公可是睥睨得志的,他以為自己才是勝利者,有資格給失敗者一點小恩小惠。
想說愛你真的不容易
劉邦真的很想告訴丁公:想說愛你不容易。但他這話還沒來得及說出口,丁公的腦袋就落了地。於是,分明聽見劉邦對丁公的首級說:「辛苦你了,兄弟!」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