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傳媒內參-傳媒獨家
文/遲遲
7月23日,熱播劇集《天乩之白蛇傳說》正片突遭下架,播出平臺愛奇藝回應稱:「《天乩之白蛇傳說》已獲得電視劇發行許可證,因其內容需要調整,7月23日起暫時從愛奇藝平臺下線,後續上線時間另行通知,感謝大家關注。」
儘管愛奇藝先聲明《天乩之白蛇傳說》已獲得電視劇發行許可證,肯定了這部劇的內容和導向,但單部劇突遭下線,還是模稜兩可的「內容需要調整」,自然引發種種猜想。目前傳播度較廣的猜測有三類:
調整內容為該劇熱播再加一把火。此前,歡瑞世紀副總裁姜磊曾在微博透露「大結局還未出,等愛奇藝安排」,而目前放出的60集版本是個開放式結局,女主白夭夭等待許宣,結果未知,所以傳說中的大結局吊足觀眾胃口。
為衛視上星播出作準備。《天乩之白蛇傳說》最初就是作為「網臺聯播劇」製作,在出品方歡瑞世紀與播出平臺愛奇藝籤署的購劇協議中也明確指出,《天乩之白蛇傳說》作價3.3億元,將獨家網絡版權售與愛奇藝。目前熱度正好,調整內容、修改結局上星,兩不耽誤。
還有一種猜測傳播比較廣,就是劇中小青與法海的感情線涉嫌「辱佛辱僧」。微博@電影影視評論員透露,有相關人士爆料,該劇被下線調整是因為法海和小青的情感關係導致。疑似有宗教人士對於劇中法海和青蛇的關係進行投訴,認為些內容涉及辱佛,褻瀆了佛家人。
儘管具體下線原因、哪些內容調整要等《天乩之白蛇傳說》再上線才能知道,但這件事引發的公眾討論確實值得關注。在網絡越來越發達的當下,觀眾既是接收方,同時也是監管方,輿論正成為文娛產業的雙刃劍。
製作公司、播出平臺在製作、購劇時
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近幾年,網劇下架已成大眾習以為常的事情,比如:
2016年1月,《太子妃升職記》《心理罪》《盜墓筆記》《暗黑者1》《靈魂擺渡2》等網劇被廣電總局要求整改下架;
2016年2月,耽美小說改編劇《上癮》、《逆襲之愛上情敵》被下架;
2016年10月,《餘罪》《滅罪師》《暗黑者2》等多部網劇被下架;
2017年2月,騰訊視頻下架107部網劇,原因是這些網劇因未在片頭添加網絡試聽節目信息備案編號,不滿足網絡試聽節目上線條件;
2018年2月,《河神》等24部網劇下架,其中張一山主演的《餘罪》第二次被下架;
2018年6月,《萌妃駕到》突遭下架,播出平臺優酷回應稱,下架是因為劇集內容調整。
事實上,相較網絡大電影而言,網劇在逐漸向電視劇靠近的過程中,雖然內容製作層面已經越來越嚴謹,越來越精緻,但仍有三個問題不得不注意:
首先題材選擇要慎重。在下架網劇名單中,最突出的三種類型分別是懸疑犯罪推理類、耽美題材和「雷劇」,但懸疑犯罪推理類如《白夜追兇》《無證之罪》已經率先出海,耽美題材轉變為「兄弟情」勉強過關,可見只要把握好尺度,做好內容優勢就很明顯,「雷劇」一旦做好同樣潛力巨大。
其次是注重細節。《天乩之白蛇傳說》此番下線調整,不免讓人聯想到此前《萌妃駕到》上線三天就被下架的經歷。有傳言稱,該劇下架是因為一些觀眾舉報其臺詞、劇情過雷。《萌妃駕到》下架一周後復播,第10集被刪,劇情有明顯改動,「婦聯」「女權」等影射現實生活的內容劇情被修改。
最重要的是,劇中蘊含的價值觀一定要是正向的。人民日報在《網劇亟待價值觀蛻變》評論中指出,越是投入巨大、製作精良的網絡文藝作品,越應注重從網絡亞文化中提取適宜主流觀眾的價值觀,網劇人物形象也許不同於以往文藝作品中的同類形象,但必須表達正向自洽的價值觀。
會員看全集模式從福利到質問
只隔一個「下線」
《天乩之白蛇傳說》下線的另一大關注點在於會員看全集福利。借會員看全集和白夭夭、許宣甜虐戀情的優勢,《天乩之白蛇傳說》雖然口碑褒貶不一,但還是吸引了大量關注和會員,首日播放量22小時破億,截止到23日下線,開播14天破11億。
所以,在愛奇藝官微發布通知的微博下,熱度最高的一條評論便是質問會員情況,不少網友也表示為劇充會員,現在劇下線了,平臺如何處理?
這是在播劇的會員福利隱憂,尤其是《天乩之白蛇傳說》相較其他劇集的會員提前看兩三集,全集放出的會員吸引力更強,一旦下架引發的爭議也更大。愛奇藝和其他播出平臺想要留存用戶,還要注意用戶的輿論導向。
事實上,從2015年《盜墓筆記》會員充值引發愛奇藝伺服器崩潰至今,會員體系逐漸成熟,會員福利也成為各視頻網站爭奪用戶的武器。2018年暑期檔,騰訊視頻的《來自海洋的你》《來到你的世界》《素手遮天》,愛奇藝的《為了你我願意熱愛整個世界》《芸汐傳》《天乩之白蛇傳說》,優酷的《SCI謎案集》紛紛加入會員福利,這也是國內首次大規模試水「會員看全集」排播模式,也是對「養肥」看劇型觀眾的回饋。
據不完全統計,視頻網站付費會員總數目前已超過1.7億,在各視頻網站大打內容戰的同時,如何處理好會員的需求關係,如何留存住現有會員,同樣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