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勢而為是思維,曲線救國是技巧!

2020-12-19 GLab鄭司傅

這會是我最近一個月以來,憋出來最最重要的思考

當你打開百度,搜索:順勢而為;

百度百科裡,對這個成語的解釋如下:

做事要順應潮流,不要逆勢而行。

當下的你八成會覺得:這不說的廢話嗎?這還用講嗎?誰會逆勢而為呢?

OK!看來你很清楚這個道理,的確很棒!

那麼此時你就要反思一下:如果你的人生並不那麼成功,你的創業或工作並不那麼成功,或者你以前成功,現在逐漸在沒落;這是為什麼呢?

或許你真的要重新思考這四個字。

很可能你沒有順勢而為,反倒經常逆勢而為。

只是你自己一廂情願覺得自己懂,而懂了和做對又恰恰是兩碼事。

是不是開始覺得有些打臉了?慢慢往下看吧!

(看之前,請先關注我的百家號,OK?)

這是我的親身經歷。

我大學在國外讀書,國外大學的成績是用GPA(平均學分績點)衡量成績。我有一個特別鐵的兄弟,好哥們。論智商程度,我相信他和絕大部分人一樣(或許比我聰明),但我肯定,他絕不是天才。可他每學期結束GPA都是4.0滿分,這讓我特別詫異。

4.0的GPA什麼概念呢?每門課都是A,一般聽到的人都會帶著羨慕的眼神,誇張的表情,發出這樣的聲音:Oh!my god!that’s incredible!

我們大家都是在一起學習,或許他更用功一些,但怎麼想也覺得不至於每學期都是滿分呀!

帶著這個好奇我和他深入交流過一次,這次交流讓我感觸很深。

當時大一,大二我們努力學習的目的是因為在這個階段,我們可以通過轉學換專業的方式,實現去更牛X的大學。而我這個好兄弟目標很明確:要去加州大學裡最好的那一所:UC Berkeley,(有興趣的朋友自行百度,科研水平秒殺清華18條街!)

如圖:Berkeley校園一角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那麼去這個學校,成績就一定是最高的標準:GPA 4.0。

為了這個目標,我這位好哥們開始做了深入的研究:他發現當時所在的學校裡,大部分亞洲本科學生都喜歡選:ECON(經濟),BUSINESS(商業),因為課程比較簡單,只要不亂折騰,正常學,基本都能保持在3.0以上的GPA,順利畢業或者轉到一個比現在好一些的學校。

但是Berkeley的門檻可不是這樣,凡是學這兩個專業,即便GPA 4.0,轉學的競爭已經不能用激烈來形容,要用慘烈,甚至你有各種社學活動經驗(美國很看重課外活動),也是難於登天。

於是,他仔細查了整個Berkeley各個專業對錄取學生GPA的要求,發現數學,應用數學,統計學,數理經濟學的門檻比別的專業低不少,甚至本土學生很少有人去選,而之前一些選這些專業的學長們GPA即便沒有到4.0,轉Berkeley成功的機會也會比其他專業高很多。

這就相當於你在商業領域裡發現了藍海市場,所以他毫不猶豫選擇了統計學。(統計學是數理類學科中相對簡單,且實用性高)

但同時也出現了新問題,美國大學上課都是自己去選課,選課是針對不同學生分批次的,如果你排在後面,很多時候你根本搶不到好老師的課。不是每次選課都能選到容易的老師,尤其數理類的課程。

因為有的老師很變態,基本不會給A的老師,每次考試出題的難度高的可怕。

這時絕大部分人的思維方式是:我一定拼命學,為了目標,我就不信,我考不了A。

我當時就是這個想法,覺得: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而我這個好兄弟從第一學期選課就和我們有了本質的區別:去學校官網搶好老師的課。

但從第二學期開始他就沒那麼幸運了,因為要開始排隊了。之前的優先選擇權沒有了。

這時候他怎麼辦呢?

曲線救國!

(此處不該來一波關注嗎?)

為了保持每學期GPA 4.0,他會先正常選課,同時再去旁聽同樣課程且是另一個好老師的課。每節課都會按照旁聽課裡老師的要求完成各項作業,積極回答問題,下課後經常和這個課程的老師交流,跟老師混成了臉熟。這個時候他就向老師申請:能否中途加入您的這節課?一旦老師同意,他之前正式選的其他老師的課就可以Drop掉(退掉),換成他旁聽的好老師的課。

後面結果就不用多講了吧!

他用這個方法屢試不爽,統計學裡最難的幾門數學課,他都在好老師的課裡拿了A,最難的幾個大坑就全部越過。

當時他告訴我:很多時候我們為了實現目標總是喜歡不撞南牆不回頭;有決心是對的,堅持也是對的,但為什麼不順勢而為呢?

明明有一條路可以更順利達到目標,明明有方法可以繞過牆到達目的地,只不過需要多付出一點時間和精力。而大部分人都不會去動腦或者死腦筋,明明可以繞個彎順著名校錄取要求的點找到突破口,達到你的理想目標。

可大部分同學非要過分相信自己的能力去硬剛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事情,導致GPA不能滿分或者即便滿分,可那個專業競爭激烈,不能進到心儀的學校,最終產生了不同的結果(一個是頂級名校,一個是普通名校)。

最終我這個兄弟順利進入Berkeley,開學的時候我開著車從洛杉磯送他到舊金山上學。

補一句:我也是通過這種方式順利進入了我心儀的學校。

但!請注意!但!請注意!

我當時依舊沒有學會這種思考方式,只是學會了用這個方式進入了心儀的學校,而沒有深刻理解背後的本質。

大學後的軌跡再次因為這種思維發生了變化。

我選擇了創業(聽起來感覺不錯),他選擇繼續上研究生(去了另一所名校,因為伯克利不喜歡接收本校本科生考研),然後正常去求職找工作(看起來很正常的一條路)。投了很多公司簡歷,例如:微軟,谷歌,亞馬遜,FB等等大公司,都拒絕了他(很大程度是因為國籍的原因,不是每個名校畢業的學生都能留美國工作)。

只有一家中國公司給他發了Offer,這家公司叫:樂視。

沒錯!就是你知道的那個 「無生態,不超級」 的樂視公司。

無生態,不超級!

當時樂視風頭正旺,北美分公司大面積招聘。他既是名校畢業,了解美國,又是中國人,兩種語言都很精通,所以很快就入職上班了(從事數據分析工作)。

在此期間他積累了大量的工作經驗,兩年後順利進入到Facebook(臉書),在FB工作期間,他又利用空閒時間考了GRE,順利拿到MIT(麻省理工)的MBA通知書。由於今年疫情學校不能開課,他選擇繼續工作。

今年7月份又被高薪挖去了TIKTOK。

抖音海外版

沒錯,你說對了!就是最近天天上新聞,被美利堅川建國總統揚言要封殺的「抖音海外版」。

但這次我這位好哥們轉行了,從之前的數據分析轉去做PM(產品經理),因為他認為,只有接觸產品了,才能對這家公司有更多觸感,未來工作內容範圍才能更廣。

他認為死磕數據分析崗位沒有太大的成長和前途,雖然數據分析也很重要。

此時,再回到我身上,聽起來感覺不錯的選擇:創業,也讓我吃盡了苦,受盡了罪,賠了不少錢。雖說成長了很多,收穫了,也賺一點點錢。

但最終的結果呢?實際的目標有本質的區別嗎?

可能有人會覺得我很功利:你的目標就只有成功和賺錢嗎?

有人會告訴我:不同的路不同的體驗,不同的人生收穫。

但我想問一個最最實在的問題:我們這些年努力的工作,創業,真正為的是什麼?

不就是:滿意且穩定的收入,職業上有更多提升空間,幸福美滿的家庭,享受美好的生活!這不就是絕大部分人追求的事情嗎?

可能又會有人槓精的問:你當初偉大的夢想呢?你不是想要改變世界嗎?

偉大的喬爺

OK!喬爺他老人家的話,我沒忘!!!

只是我發現用死磕的方式,永遠實現不了夢想!

這就是這個世界給你的最真實的反饋!很赤裸!很殘酷!

大佬名人們只是告訴我們要追尋偉大的夢想,要堅持自己的夢想,永不放棄;而沒有說當初他們為什麼堅持,為什麼追尋。

因為「順勢而為」這個背後潛在的大前提,才是讓他們實現成功最大的推助器。

當我們仔細審視每一位我們在電視上,新聞上看到的那些商業大佬,創業成功者,企業家,哪一個成功者不是順勢而為呢?

離我們最近的案例:淘寶,小米,美團,拼多多,抖音,他們哪一家是逆流而上呢?

摩拜創始人胡瑋瑋的順勢而為讓她成為了媒體頭條上報導的成功創業者,而ofo這個慘痛的故事告訴大家:胳膊扭不過大腿。

下圖為:2020年8月10日晚上,百度搜索ofo的最新相關消息。

共享單車行業當初的老大

大腿是什麼?大腿就是:勢。

因此,順勢而為+曲線救國+努力+堅持才能成功。

雞湯裡經常講:選擇大於努力!

而我恰恰認為:選對大於努力;那麼選對的隱含大前提則是:順勢而為。

這是「道」層面。

當你打通道「道」的層面,配合「曲線救國」這個「術」,想不成功都難。

直到這一兩年,我才深刻的參透,發現自己創業這麼多年其實走了很多彎路。

為了做電商女裝,各種死磕,各種嘗試,從韓版到網紅店再到歐美大牌風,基本都做到了順勢而為,但卻沒有做到「曲線救國」。

做產品和做任何事情底層邏輯都是一樣的。找到自己擅長的(會做什麼,喜歡做什麼,能做什麼),薄弱的(不會做什麼,不喜歡做什麼,不能做什麼),通過「曲線救國」找到做事或做產品的切口。

最後,我用女裝舉例,具象描述一下:切口。

這個總結基本適用絕大部分產品以及做絕大部分項目(抖音,快手,淘寶,直播,甚至上班工作)。

女裝:以非常鮮明的風格為切口(發燒友類型的服裝:JK,洛麗塔,漢服,COS,民族風等);以功能性為切口(瑜伽服,內衣,羽絨服,運動,或像優衣庫,材質有一些特殊性);

正常的通勤女裝,時尚女裝,流行女裝,看似市場大,人群廣,但恰恰是最難聚焦切口;要靠選款的人(店主,老闆娘,網紅)等進行不同要素的重新組合(搭配,場景展示,視覺營銷等);通過要素的重新組合,形成新的切口(風格)來吸引對應的人群。

這種類型的女裝最難把控,考驗搭配者或選款者的能力。因為通勤女裝要匹配的用戶可能會發生的選擇需求太廣,只有通過新組合,新要素的重新連接,才能形成新的展示形式。凡是寬泛的賣貨只有拼價格。

想要有獨特性,必須能有超強的重新組合能力,也就是我前面文章講的:搬運+組合能力(連接要素)=新產品/新服務。

現在是不是覺得有必要重新理解「順勢而為」了呢?

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我會持續輸出我的思考,我的經驗,讓更多人少走彎路,找到屬於自己的做事方法論。

相關焦點

  • 汪精衛真心想「曲線救國」嗎?一女人早已說出真相,被大家忽略了
    但總能聽到其「曲線救國」,汪精衛不易等論調。那汪精衛真的是想「曲線救國」嗎?他最親密的女人一句話說出了真相,只是大家都忽略了。想要知道汪精衛是不是真心想「曲線救國」,先要了解下汪精衛這個人。青年汪精衛,是一個熱血青年,為了革命,捨身去刺殺清朝大臣,自己險遭殺害。
  • 故事· 典藏|曲線救國
    故事 · 典藏 | 曲線救國他是一名師大畢業生,卻不想當教書匠。他有自己的夢想,希望在IT界有所作為,滿腔熱忱地來到北京闖蕩。經歷了多次碰壁之後,他想出了一個「曲線救國」的方案——去IT公司當保安。這樣不僅能解決吃住問題,也能使自己離夢想更近。於是他隱瞞了學歷,去了一家著名的IT公司做了第20層樓的保安。每天,他不坐電梯,堅持走到第20層樓。他愛微笑著跟別人打招呼,很快,他能叫出所有同事的名字。
  • 還有人認為汪精衛是在曲線救國?這曲線未免太大了吧!
    到如今認為汪精衛是「曲線救國」的,犯的是和汪精衛一樣的壞。「曲線救國」四個字,前三個「曲」「線」「救」都沒問題,真正憋著一肚子壞水的是什麼呢,是「國」。當然如果他真是曲線救國,那麼抗戰勝利後,常凱申會為他平反,會動情地說:「當初兆銘和我說,他願意當黃蓋,說『君為其易,我為其難』,我正面抗日,他曲線救國,黑鍋他背,送死我去。所以對於他『叛逃』的事情,我事先就知道的。這些年來他在敵佔區阻止了日寇的許多暴行,並主導生產了很多劣質武器,削弱日寇的戰鬥力。現在我要為他平反正名,他是的好同志!」
  • 汪精衛的曲線救國方式可行?誰成功誰就正確!估計翻不了案!
    汪精衛的曲線救國方式可行?誰成功誰就正確!估計翻不了案!沒有什麼曲線救國,只有直線賣國。為什麼汪精衛要提出曲線救國呢?因為他自己也知道做漢奸是錯誤的,所以他要自欺欺人,在欺騙別人之前他要先欺騙自己。所以他想出了一套「曲線救國」的說辭,包括他對蔣介石說「君為其易,我任其難」,好像自己受了多大委屈一般,都是為了讓自己能心安理得地做漢奸。為什麼說汪精衛不是曲線救國,而是直線賣國呢?汪精衛投敵這件事本身,就是對中國抗戰事業的一次巨大傷害!當時日本侵略者在中國長驅直入,打得中國軍隊毫無還手之力。
  • 誰發明「曲線救國」?投降日軍,還找3條理由立牌坊
    還有一些沒有能力投身一線殺敵的愛國人士,他們由於能力限制,只能採取間接行動協助抗日,這樣的行動屬於曲線救國。但「曲線救國」這個詞,卻不是真正的愛國人士發明的。最早發明這個詞的人,站到了抗日的對立面,成為日軍的走狗!他們為了一己私利,向日軍卑躬屈膝,甚至帶著軍隊投敵,然後成為偽軍,反過來攻擊抗日軍民。
  • 誰發明「曲線救國」?投降日軍,還找3條理由立牌坊
    還有一些沒有能力投身一線殺敵的愛國人士,他們由於能力限制,只能採取間接行動協助抗日,這樣的行動屬於曲線救國。 但「曲線救國」這個詞,卻不是真正的愛國人士發明的。最早發明這個詞的人,站到了抗日的對立面,成為日軍的走狗!他們為了一己私利,向日軍卑躬屈膝,甚至帶著軍隊投敵,然後成為偽軍,反過來攻擊抗日軍民。
  • 他投敵當了漢奸,還說自己是「曲線救國」,被上級一槍斃了
    在抗戰時期,湧現出了無數抗日英雄,但也出現了不少漢奸走狗,還美其名曰「曲線救國」,給自己的醜惡行徑找個藉口。說到吹噓「曲線救國」的第一人,大家可能都會想到汪精衛,其實,民國還有不少這樣的人,比如關書範。這關書範是何許人也?
  • 公務員「曲線救國」的提拔方式,對制度、幹部都有這些危害
    但是,現實中「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頑疾依然存在,特別是在一些偏遠地區現象比較突出,出現了」曲線救國「的現象,因人設崗,嚴重違背了公平、公正的公務員選拔和錄取制度。當前,公務員」曲線救國「現象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從事業單位調入公務員隊伍。
  • 抗戰時期,為什麼國軍中那些投敵叛國的漢奸都說是「曲線救國」
    他們為虎作倀、認賊作父,為日寇侵犯中華奔走出力。其中有很多國民黨內部的文武官員。至1943年8月,國民黨投敵叛國的官員中就有中央委員20人,高級將領58人,投敵的部隊達50萬人之多。那麼為什麼這麼多公然投降日寇的國民黨軍隊卻稱自己的無恥行為是「曲線救國」呢?
  • 小六子說:你怎麼評價汪精衛的曲線救國?
    他也藉口頭疼拒絕籤署有關文件,沒有為敵人做任何事情。相反,馬將軍利用了他的職位,秘密囤積了物資。不到兩個月後,他開始起兵捲土重來。就像姜維的「望陛下忍數日之辱,維將使日月幽而復明,社稷危而復安」。這才是大丈夫能屈能伸,真曲線救國。而汪精衛?
  • 帶你了解中國歷史上的大漢奸汪精衛和他的「曲線救國」
    但鮮為人知的是,他也曾多次成為民國時期中國的最高領導人之一,最有權勢人物中的一個,威望與聲望盛極一時,可他卻帶著他「曲線救國」的政治理念一錯再錯,遺臭萬年。今天我們就一起去了解這位歷史上地位最高的大漢奸。
  • 汪精衛的「曲線救國」到底騙了多少國民黨的高層官員成為漢奸?
    那麼什麼是"曲線救國"呢?這個詞來源於抗日戰爭之時,當採取一些直接的方式不能解決問題時,我們選擇用不直接的方式去解決。而汪精衛就是採用曲線救國這種方式來達到拯救國家的目的,但事實證明,這並非救國,而是變相的賣國。汪精衛就是以這樣的方式來引誘蔣介石國民黨政府的官員一步一步的走向漢奸賣國的道路。
  • 陳俊傑 「曲線救國」道阻且長
    問到為什麼做出這個決定,他回答說:「其實大一就有這個想法,只是沒想到這條『曲線救國』的路非常漫長,早期在學校幫同學拍了三十多個學生作業後才接到第一個小網劇,畢業之後到北京,自己跑組、遞資料、一天試五六個戲,懵懵懂懂,小心翼翼,用力熬著日子。」由於外形條件的突出,在不斷試戲的過程中陳俊傑也逐漸提升了演技。
  • 宮敏捷小說「曲線救國」的美學觀
    這在文本結構和小說的推進上,無疑就起到了迂迴反覆、曲線救國的美學效果。它猶如深海探秘,或許會增加閱讀難度,讓故事脈絡顯得繁複曲折,一旦通過這樣的閱讀考驗,卻會給讀者以雙倍的閱讀回報。宮敏捷一直有意識地在平時的小說創作中將曲線救國的美學觀念進行到底。這在客觀上,必然會使他的小說內在疆域被延伸,出現了多層維度,隨著閱讀空間的擴大,文本整體張力也就大大地加強了。
  • 曲線救國,父慈子孝,老傳統了
    在過往的假面騎士之中,宣誓效忠就是一個天大的笑話,在東大媽老傳統裡,「宣誓效忠」等於「曲線救國」,「假面之父」等於「父慈子孝」。「想要知道答案嗎?那就效忠於我吧。」「我將,宣誓效忠!」這仿佛上演了一部非常精彩的諜戰故事啊。不破微微一笑,發現事情並不簡單。
  • 撤銷嶽飛"民族英雄"稱號,鼓吹秦檜曲線救國,這是從哪吹來的妖風
    撤銷嶽飛&34;稱號,鼓吹秦檜曲線救國,這是從哪吹來的妖風?近年來,有一些不知所謂的人一直在污衊古代的民族英雄,就比如很多人都說嶽飛是愚忠,他的行為不值得讚賞,因此呼籲撤銷嶽飛&34;稱號,甚至還在鼓吹秦檜是曲線救國,不得不說,這是從哪吹來的妖風?
  • 魏大勳一句話說出演員的悲哀,曲線救國也未嘗不可
    「敬亭山上大勳花開」這句話就是為他倆量身打造的。魏大勳的人緣是能看出來地那種好。魏大勳剛火的時候被扒出來是富二代,在《做家務的男人》這檔節目中,證實了魏大勳確實是富二代,是那種不在演藝圈出人頭地就要回家繼承家業的那種富二代。
  • 此人受崇禎大恩卻投清,被稱為開清第一功,是貳臣還是曲線救國?
    歷史上有諸多備受爭議的人物,如實行新制的明君王莽,權傾朝野的奸雄曹操等,本文史殼郎說史就為你講一講這個人的故事,此人受崇禎大恩卻投清,被稱為開清第一功,是貳臣還是曲線救國?消息傳至京城,崇禎皇帝以為洪承疇為國殉難,便為他建祠哀悼,以王侯之禮祭祀。若是洪承疇此時死去,也將成為文天祥、史可法之類的氣節英雄,青史留名。
  • 撤銷嶽飛"民族英雄"稱號,鼓吹秦檜曲線救國
    近年來,有一些不知所謂的人一直在污衊古代的民族英雄,就比如很多人都說嶽飛是愚忠,他的行為不值得讚賞,因此呼籲撤銷嶽飛"民族英雄"稱號,甚至還在鼓吹秦檜是曲線救國
  •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創業的「曲線救國」模式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面對巨大的機會和激烈的競爭,很多創業公司選擇了「曲線救國」的創業途徑,先去國外的「藍海」中樹立品牌、鍛造產品、磨鍊團隊,再回國內的「紅海」來經受考驗、搶佔市場份額。這其中,最典型的莫過於TalkBox、海豚瀏覽器、木瓜移動三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