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四大特務機構,按照創建的時間,及存在的時間長短排序,分別是錦衣衛、東廠、西廠和內廠。如果按四大特務機關並存時,哪個機關的主官權力最大排序,就要倒過來排了,分別是內廠、西廠、東廠和錦衣衛。如果要問哪一個最厲害,那可能「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建立了明王朝,同時他也創辦了錦衣衛這麼一個機構,只不過建立之初的錦衣衛就是朱元璋的儀仗兼安保,天天穿著飛魚服拿著繡春刀(《明史》裡記載,明代錦衣衛的標配兵器叫做「繡春刀」,名字顯得很雅致,其實是漢代已經存在的環首刀的另外一個名字)跟在皇帝身邊保衛皇帝,代表著大明皇家的排場。後來怎麼成特務機構了呢?
飛魚服
老朱家的江山來之不易所有格外珍惜,最怕有人打他家業的主意,畢竟自己能夠造反奪天下,那別人也能啊。尤其是跟著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那批功臣,這些人要本事有本事,要兵權有兵權,要威望有威望,而且還不缺造反的經驗。要依著朱元璋的脾氣,那最好是一個不留統統幹掉。可是功臣那麼多,都殺了誰來替自己幹活。再說了,無緣無故的濫殺功臣,本來沒有反心的人也會被逼著造反。於是他覺著應該找人去秘密監視文武官員,把他們的一舉一動都要摸得清清楚楚。誰要做了不該做的事,拿住證據再殺,其他人也說不出二話了。那麼,錦衣衛究竟恐怖到了什麼程度呢?明初大臣錢宰的經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明通鑑》裡記載了這麼一件事情,朱元璋手下有個叫錢宰的官員,由於編書工作量大休息不好,但每天凌晨還要強打精神去上朝,這個滋味是非常難受的,難免發一發牢騷,有一天晚上便在家中隨口吟了一首打油詩 「四鼓咚咚起著衣,午門朝見尚嫌遲。何時得遂田園樂,睡到人間飯熟時。」第二天早朝散了之後,朱元璋把錢宰留了下來並對錢宰說:「昨日作的好詩啊。」只是這一句話,錢宰就驚得冷汗直流,他心中疑惑:皇上究竟是怎麼知道的?錢宰還沒來得及細想,朱元璋又接著說:「不過朕並沒有嫌你遲到,把 『嫌』字改作『憂』字如何?」 這就是錦衣衛起到的作用,讓文武百官感覺到時時刻刻都有一雙眼睛盯著,誰還敢起兵造反。錦衣衛除了替皇帝監視百官之外,他們還有兩項特權更讓百官們害怕。
環首刀
明朝的時候,國家已經有了一整套完整的司法體系,也就是所謂的三法司,包括刑部,督察院,大理寺。刑部管立案抓人,督察院管審案,大理寺負責判決,這三個部門就相當於當今的公檢法系統,三個部門互相配合互相監督。而錦衣衛有權繞過三法司,從審案到判刑,全都能一家說了算。如此完全不受制約的權力,就連錦衣衛自己出了事,寧願自殺都不進詔獄,因為進了詔獄,再無辜都沒地兒喊冤去,還得經受各種讓人生不如死的嚴刑拷打。
另外一個就是廷杖,明代的宮廷裡面當臣子惹皇帝生氣了,就要被人拿棍子打屁股,而負責打屁股的人就是錦衣衛。據史料記載,錦衣衛的日常訓練裡不但有打屁股這門課程,甚至還有專門的教學道具,用皮革做成兩個假人,一個裡面塞滿磚頭,另外一個塞滿紙,打塞滿磚頭的手法是讓外人看著沒怎麼使勁,但裡面的磚頭全碎了,而打塞滿紙的假人呢,外人看著皮開肉綻,可裡面的紙一張不能破。俗話說「伴君如伴虎」,誰能保證自己不被打屁股,而對有可能決定自己生死的人,再大的官也不能不怕。
影視截圖
所謂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錦衣衛也有怕的人,那就是東廠和西廠。設立東廠的不是明憲宗朱見深,而是明成祖朱棣,比成化皇帝早了四十多年。朱棣的皇位是通過「靖難之役」從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手裡搶來的, 很多大臣和老百姓都不服氣,朱棣想收拾這些人再靠錦衣衛就不行了,因為錦衣衛是朱元璋和朱允炆留下來的,他得另起爐灶。朱棣起家的時候,宮裡的宦官在關鍵時刻幫了不少忙,於是這個新成立的機構就交由太監全權負責,因為這個機構在紫荊城東安門辦公,所以取名叫「東緝事廠」,簡稱「東廠」。
東廠主官通常都是皇帝身邊的親近太監擔任,而且朱棣下了聖旨,將錦衣衛歸為東廠管,所以在很多方面都是超越了錦衣衛的。但是有一點東廠沒法比,那就是錦衣衛是正規的國家軍事機構,主要由將軍、校尉和力士組成,都是軍隊中的精英,是皇帝的近身侍衛軍和儀仗隊。於是東廠監視和刺探情報靠自己,但是武力方面,主要還是倚仗錦衣衛。東廠很多重要職務都是從錦衣衛調撥千戶、百戶還有校尉到東廠擔任,特別是東廠要捉拿、刑訊犯人時,還是要依靠錦衣衛的人出手。權傾天下的東廠也有不被放在眼裡的存在,那就是西廠。
東廠
西廠的出現很偶然,明憲宗成化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476年10月,有一個叫李子龍的道士不但悄無聲息地溜進了皇宮,居然還跑到了皇帝居住的萬歲山,幾乎到了皇帝寢宮的門口才讓錦衣衛給逮住了,經審訊後得知此人進宮是準備刺殺皇帝的。皇帝認為這個人在東廠和錦衣衛裡面有內應,朱見深就把自己最寵信的太監汪直給找來了,讓汪太監再找一班人來破這個案子。汪直也是有點本事,各種捕風捉影,抓了不少人,還搜羅到了不少「秘密消息」,讓成化皇帝很是滿意,於是讓汪直帶領這班人創立了西廠。
東廠和錦衣衛都歸西廠管,只不過汪直為了自己升官發財,羅織了不少所謂的「謀逆大案」,各種栽贓陷害,敲詐勒索,幾年下來弄得「官不聊生」,逼得能在皇帝面前說上話的文武大臣還有東廠和錦衣衛的頭頭們是天天跑到皇宮裡面告狀,成化皇帝一看犯了眾怒,也怕局面難以收拾,只好下旨撤銷了西廠。西廠的名氣雖然大,但是它存在的時間很短,跟基本貫穿了整個明朝的錦衣衛和東廠相比沒有可比性,只是在成化皇帝在位的時候才風光過幾年。
明朝集權
除了西廠,明朝還出現了一個權力極大的特務機構,那就是明武宗朱厚照在位的時候,大太監劉瑾趁著正德皇帝年少貪玩,不理朝政,搞出來的內行廠,也叫「內廠」,跟西廠一樣,管著東廠和錦衣衛,風光了短短五年後,隨著劉瑾倒臺被殺,這個內行廠也隨之被撤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