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安陽殷墟,感知3000多年前真實的商朝

2020-12-14 愛騎遊愛生活

我喜歡河南,我想喜歡中國歷史文化的人都會喜歡河南,因為研究下中國的歷史,你會發現影響我們每個中國人的各個方面,追溯一下源頭,都和河南有關係。

中國的八大古都,河南佔了一半,分別是洛陽、開封、安陽、鄭州。以時下大眾的眼光來看,安陽的知名度最小,但是換種角度,安陽卻獨領風騷。

這個角度就是安陽的殷墟和甲骨文。

愛搬家的商朝人

史載商人遷都「前八後五」,共有十三次之多。這個數字尚未定論,但至少說明在中國歷史上,商朝人是非常喜歡遷都的,一直到商王盤庚把都城遷到今安陽後,商人那顆喜歡流浪的心終於安定下來,並把此地稱作「殷」,殷也成為商朝中晚期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

西周滅商後,都城隨著歲月的流逝漸成廢墟,並逐漸掩埋於塵土中,殷都也成了殷墟。

古人早就有殷墟的說法

司馬遷在《史記·項羽本紀》裡有一段話如下:

章邯使人見項羽,欲約。項羽召軍吏謀曰:「糧少,欲聽其約。」軍吏皆曰:「善。」項羽乃與期洹水南殷虛上。已盟,章邯見項羽而流涕,為言趙高。

司馬遷治史嚴謹的態度為後世稱讚,他寫項羽與章邯會談的地點是「洹水南,殷墟上」,說明至少在西漢時期,人們就知道這一帶就是殷墟。地圖上看一下殷墟的位置,如下圖。安陽河古稱洹水,殷墟宮殿宗廟遺址確實位於洹水南,目前確定的殷墟遺址都分布在洹水兩岸。

目前的殷墟遺址

目前殷墟廣義上講包括宮殿宗廟遺址、王陵遺址、洹北商城等多地,參觀主要包括兩個部分,一個叫做殷墟宮殿宗廟遺址,位於洹水南,商王生前居住;一個叫做殷墟王陵遺址,位於洹水北,商王死後安葬地,兩地相距約5.5公裡。如下圖:

殷墟參觀指南

交通及門票。自由行去殷墟參觀,安陽站有Y6公交車直達殷墟宮殿宗廟遺址,現場購票成人票70元,含殷墟王陵遺址門票及兩個遺址之間的景區專線車往返費用。網絡購票64元,不過1個小時後才能出票,需要提前在網上購票。另外有個小秘密分享給大家,宮殿宗廟遺址南門邊上就有遊客服務中心和公廁,熱水可以在遊客服務中心解決,公廁牆上有電源插座,如果你帶了充電器,可以應急給手機充電。

看點

殷墟與甲骨文的考古發掘讓殷商這段時期的歷史成為信史,也將中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提前到了商代,並且大量出土的甲骨文還形成了一門新的學科——甲骨學,安陽還利用自己得天獨厚的條件興建了一座中國文字博物館,殷墟以其重要的考古價值也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殷墟宮殿宗廟遺址。

歷經3000多年的風雨洗禮,殷墟的地表建築早就蕩然無存,考古所能提供的只有當時地表建築的基坑,所以最值得細看的就是南門進去後左拐的婦好墓,右轉的殷墟博物館。至於車馬坑與甲骨窖穴,在王陵遺址也有,不用太細看。

殷墟王陵遺址。總面積約200畝,主要是編號M260的大墓和車馬坑、人和動物的殉葬坑。在這裡出土了中國最大的青銅鼎——司母戊鼎(也叫后母戊鼎),也是禁止出國展覽的國寶之一。

帶著思考看殷墟

史籍中對於商人的來源都會提到一句:天命玄鳥,降而生商。這句話出自《詩經·商頌·玄鳥》,玄鳥這種神話中的動物到底是什麼?至今爭論不休。有人說是燕子、有人說是鳳凰、有人認為是貓頭鷹,我想這句話最合理的解釋是反映出玄鳥應該是商人的部落圖騰,那麼作為圖騰,在商代出土的青銅器或是其他文物上肯定會有大量的反應,婦好墓出土的鴞尊就是貓頭鷹的造型,另外商代的青銅器上也有貓頭鷹臉的圖案,當然婦好墓也出土了玉鳳和石燕等文物,我個人認為貓頭鷹應該是玄鳥的本源,那麼你參觀殷墟後會有什麼判斷呢?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這句話出自《左傳·成公·成公十三年》。之前一直不明白為什麼祭祀與戰爭會是國之大事,參觀殷墟的祭坑、婦好墓出土的兵器、甲骨文中對於祭祀與戰爭的各種佔卜,才能最大程度地明白這句話的含義。《左傳》雖成書於春秋時期,但這句話在殷墟卻得到了最完美的詮釋。

婦好墓與其他大墓都出土了大量製作精美的玉器,你可以認為商人的玉器製作工藝已經非常先進,也可以認為這些玉器來自於同時代其他的方國,只是因為戰爭或是貿易交換而流傳到了殷都,因為這些玉器的材料經專家研究有些屬於和田玉,玉不會自己長腿亂跑,而是因為人的流動被帶到別的地方,是否可以證明早在商代,中原地區與西域就有了交流?我們的祖先並不是各安一隅,他們相互之間的交流也許超乎你的想像,對詩和遠方的渴望自古就流淌在我們的血液裡。

大量精美的青銅器。既反映了3000多年的冶煉與鑄造技術,青銅器裡大量酒器的存在,也說明在那個時代,已經糧食富足,可以有多餘的糧食來釀酒。還有如今在雲南流行的一道美食——汽鍋雞,這種汽鍋在商代就有了,就出土於婦好墓中。

人祭、人殉、車馬殉葬、獸祭坑的展示,如果用現代文明的眼光看,既血腥又殘忍,為什麼那個時代卻如此流行?從人畜到俑到畫像磚到現代的紙錢,喪葬習俗的演化也是文明的演化過程。

甲骨文的發現、發掘、研究過程,有著近乎傳奇的色彩,去殷墟尋找現代漢字最初的模樣,是件有趣的事,你會發現商人特別敬鬼神,敬重到遇事不決就問鬼神的地步,喜歡和鬼神對話,對話的方式就形成了甲骨文,目前還有很多甲骨文沒有被識別出來,你不想去試一試嗎?

婦好墓中還出土有大量的貝幣,貝殼在古代作為貨幣不稀罕,稀罕的是經研究發現這些貝殼出自印度洋一帶,這不禁又讓人浮想聯翩,是否遠在商代,就有一條商路通往南亞呢?殷墟之行,能讓我們最大程度地去辨識已經遠去了3000多年的商人背影,去揣摩他們的生活狀態,感知他們的思想與情感,並在其中尋找一些至今仍然流淌在我們血脈中的烙印。

謝謝閱讀,歡迎分享

相關焦點

  • 聞名於世的安陽殷墟究竟是否為商朝都城?盤庚曾是否遷都於此?
    ,但究竟這個殷是不是就是現在的河南安陽殷墟?,自此之後,商朝穩定了二百多年,再也沒有遷都,盤庚也因此被後世稱為中興之主,藉此緬懷他。還有一些史學家認為盤庚並沒有到安陽殷墟,根據《殷本紀》中的一段話「帝盤庚之時,殷已都河北,盤庚渡河南,復居成湯之故居,乃遂涉河南,治亳」,我們可以知道盤庚將都城遷回了故都商丘。
  • 安陽殷墟展現商朝文化,青銅器甲骨文,富有歷史意義!
    安陽殷墟展現商朝文化,青銅器甲骨文,富有歷史意義!安陽殷墟對他的產生非常的具有歷史的意義和價值,來到這裡的人,往往會觀察一下當地的穀物,不過為了能夠保護好這些文物,所以往往不會讓大家拍照,那麼安陽殷墟對他之所以可以得名還是因為歷史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古老人類的頭顱,或者是甲骨文,還有很多富有歷史意義的青銅器,它在展現出當時在中國古代,商代的輝煌燦爛的歷史文明,同時也在慢慢的揭開當時的發展。
  • 安陽殷墟 遠古時代的五個意象
    熱鬧過了,如果浮躁的心很難靜下來,那就去安陽吧。安陽是一個「很文化」的城市,奴隸制歷史文化遺蹟是它的城市符號。周易的發源地、甲骨文的故鄉、司母戊鼎的出土地,這三頂沉甸甸的桂冠顯示出安陽遠古文化礦藏深厚的底蘊。它大半部分的歷史精華藏在殷墟,走進殷墟,安靜地品味它留給你的五種意象吧,沒有嘈雜,沒有太多遊人。
  • 洛陽鏟下考古殷墟,3000年前商朝人長什麼樣子?
    商王朝存在了500多年,創造了燦爛的青銅文化,還有甲骨文。商朝人是現代中國人祖先嗎?長什麼樣子?《孔子家語》記載周朝的明堂「上繪堯舜之容,桀紂之像」,「以垂興廢之誡」。商朝最後一個都城位於洹河兩岸,洹河南岸建築了宮殿宗廟,洹河北岸有成片的王陵,東面還有洹北商城。殷墟這些布局符合中國傳統的坐北朝南布局,是我國目前已知最早、最完整的王陵墓葬群。可是倒黴的是,12座王陵全都被盜了,一座都沒有倖免。
  • 安陽殷墟首現未被盜掘墓道墓葬 有狗殉葬
    6月10日,近50名來自河南、北京、上海等地的工人、學生、企業家等社會各界公眾代表,走進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河南安陽殷墟的一處考古發掘現場,親手觸摸、感知「埋藏在地下的商王朝」。中新社發 王中舉 攝中新社安陽六月十一日電 (記者 朱曉娟)記者今日從安陽殷墟宮殿宗廟區西南部一考古發掘現場獲悉,目前,有關考古人員正在對一座距今約三千二百年的商代貴族墓進行發掘,墓中的銅器、玉器等珍貴的隨葬品清晰可見。有關專家稱,這座墓是殷墟上萬座墓葬中唯一一座沒有被盜的帶墓道墓葬。
  • 安陽殷墟,我好像讀懂了你
    這一程,我來到安陽。聽了那麼多關於甲骨文的傳說,卻從未真正親眼在那片土地上看過。只是信口雌黃,瘋言瘋語,每一處文明都活在自己的想像之中。甲骨文,也就是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商周時期就已出現,距今已兩千多年。關於甲骨文,最初的記憶是在歷史書上看到的圖片。
  • 安陽殷墟出土黑人頭骨,教授稱:夏朝可能源自古埃及!引軒然大波
    1928年,安陽殷墟進行考古發掘,由於戰爭的原因,發掘過程斷斷續續,最終這座塵封地下3000多年的中國商朝後期都城遺址重見天日。安陽殷墟中,甲骨文以及眾多青銅器的出土,向世界證明了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展現出中國早期煌燦爛的青銅文明。
  • 安陽「殷墟」——歷史塑造之下的絕美勝地
    安陽「殷墟」——歷史塑造之下的絕美勝地談起安陽給人留下更多的印象是在於這裡的一份歷史文化魅力,商朝時期盤庚遷殷為這座城市留下來一道絢麗的光芒,我也是在最近的歷史學習中偶然的發現了這座在歷史的渲染之下散發著十足的亮點的城市,在進一步的了解中,我還知曉到在安陽這座城市中人文景觀和自然山水風格都是比較豐富的
  • 安陽的殷墟與鶴壁的朝歌,誰才是商王朝最後的國都?
    幾千年前,洹河水衝積出一片肥沃的平原,從新石器時代以來,華夏祖先們就在這裡繁衍生息。商朝的始祖是舜,以玄鳥為圖騰,最終被周武王取代,也將這段多年的文化、經濟等封存,與世隔絕,無人知曉。殷墟為殷商王朝後期都城遺址。
  • 殷墟告訴你一個真實的商朝
    殷墟,商朝晚期國都的遺址,位於今河南省安陽市恆河南岸,即西北小屯村一帶,距今大約有3300多年的歷史,總面積超過36平方公裡;因王陵、宮殿、甲骨文以及青銅器等古物的出土而受到世界的矚目。2006年7月8日,第30屆世界遺產大會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召開;7月13日,中國安陽的殷墟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 朝歌不是商朝國都,殷墟才是!殷墟極其的繁榮,人口眾多且多元!
    導讀:現在大家一說到商朝,第一想到的是封神榜,然後是紂王,然後是美若天仙的狐狸精妲己,然後是紂王的罪惡之地「朝歌」。因為封神榜的影響,很多人都以為朝歌才是商朝的國都。其實不是,商朝中後期的國都一直是殷墟(今河南的安陽)。那麼殷墟作為國都它是怎麼樣的?下面作者就給大家整理一番。
  • 河南安陽世界文化遺產、5A級景區「殷墟」第一文字甲骨文
    >殷墟,原稱「北蒙」 [1] ,是中國商朝後期都城遺址,位於河南省安陽市。盤庚十四年,商朝第二十位君主盤庚遷都於北蒙(今河南安陽),改「北蒙」名為「殷」。盤庚十五年,開始營建殷都。 [1] 自盤庚遷殷,到公元前1046年帝辛亡國,經歷了盤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廩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共8代12位國王273年的統治 [2] ,殷一直是中國商代後期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
  • 「老家河南」輝煌與殘酷的安陽殷墟裡,發掘了一個奴隸社會
    殷墟,位於安陽西北郊,早在公元前1300年,商王盤庚遷都安陽「小屯」一帶(建立國都的地方當時叫「殷」),是中國歷史上被證實的第一個都城,因此商朝也稱為殷商。在商朝統治長達255年間,這裡一直是政治、科技、文化中心,商滅之後,這裡淪為廢墟,因而稱為「殷墟」。
  • 3000年前的殷商人,長什麼模樣?讓挖掘殷墟的考古隊揭曉答案
    2021-01-11 09:58:35 來源: 一點史事匯 舉報   3000
  • 比殷墟更早的甲骨文出土,其中一個字,解開商朝重大歷史謎團
    然而,鄭州出土了比殷墟還要早的甲骨文,上面一個文字改寫了歷史記載,解開商朝重大歷史謎團,證實商朝第一都城不在商丘!殷墟甲骨文之前,西方學者認為商朝不可信,中國只有3000年文明史;殷墟甲骨文出土之後,改口稱3300年文明史,甚至國內包括易中天等學者也這麼認為。但如此成熟的甲骨文,又怎麼可能突然出現?
  • 「殷商」的首都到,底是是安陽殷墟,還是朝歌?
    「殷商」的首都到,底是是安陽殷墟,還是朝歌?提到商朝,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暴君紂王,然後是妲己,再然後可能就是朝歌了。只是大家是都清楚,商朝作為一個綿延500多年的封建王朝,不可能只有一個都城。歷史上,因為種種原因,商朝的都城多次進行遷移。甚至有的一位君主在位期間,就遷移好幾次都城,這也沒辦法,喜歡搬家。商朝的祖先是契。傳說是簡狄吞吃了玄鳥蛋,而生的。玄鳥是什麼?
  • 商都在安陽,為何紂王卻在朝歌抗周?考古發現商朝滅亡真相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親率300戰車,數萬甲士向商朝的腹地朝歌發起了軍事進攻。得益於此前周文王在晉南、豫北戰場對親商的黎國、崇國的佔領,伐紂聯軍可以長驅直入直抵牧野,在這裡,聯軍才首次遭遇商朝軍隊的阻擊。
  • 中華五千年,河南這個安陽殷墟世界文化遺產,好多人都沒有聽說過
    殷墟,位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安陽市的西北郊,橫跨洹河南北兩岸。古稱「北蒙」,甲骨文卜辭中又稱為「大邑商」、「邑商」,是中國商代晚期的都城,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並為甲骨文和考古發掘所證實的古代都城遺址,距今已有3300年的歷史。
  • 地圖走中國之安陽:殷墟甲骨文天下,曹操嶽飛紅旗渠!
    提起安陽,在我腦海裡浮現的元素有:殷墟和甲骨文、嶽飛、曹操。一、中華文明的基石:甲骨文西方不承認夏朝的存在,一開始也不承認商朝的存在,認為中華文明始於周朝,直到甲骨文出現。而中國、希臘和波斯被認為只有3000年歷史,屬於第二季文明。直到甲骨文橫空出世,將中華文明史無可爭辯的推進到4000年左右,成為公認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二、千古謎團:甲骨文為何只在安陽出現?甲骨文是晚清金石學家王懿榮在1899年發現的,出土於河南安陽小屯村。
  • 殷墟考古發現外國人,網友:商朝人來自西方?專家:活祭戰俘
    但早在3000年前的殷商時期,有個神秘民族的歷史更加傳奇,古埃及、古巴比倫和古印度等3大文明古國先後被其毀滅。他們還遭遇了強悍的商朝人,結局會是怎樣呢?四大文明古國這個古老的神秘民族,就是在二戰時期,被希特勒宣傳和追捧的雅利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