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今年最倒黴的電視劇應該就是《巴清傳》和《如懿傳》了,本來今年年初的時候就已經開始進行宣傳,誰知道卻遭到了一眾學識網友的打臉,不僅列舉內容與歷史嚴重不符,還吐槽服裝、建築等偏日系化,導致《巴清傳》被廣電下令整改,現在又出了男主角高雲翔性侵的新聞,播出更是無望了。而另一部《如懿傳》也因為抄襲的緣故,一再被延播。
最近《如懿傳》被曝已經取得了發行證,但其實發行證和正式在衛視播出的上星許可證是兩個概念。發行證是指能播,但可能是海外播,可能是網播。想要衛視播,需要衛視方面去申請拿到上星許可證。據悉,《如懿傳》的發行證也不是最近才拿到,去年年末就有了,但後來接二連三的事情,它和「巴清傳」一起被要求重新剪輯製作。
本來今年廣電就有意限制古裝劇的份額,更別說以前就禁止的穿越、宮鬥等題材的古裝劇了。所以《如懿傳》和《巴清傳》想要播出的話,恐怕要等明年了。之前也曾打壓過一段時間的涉及革命的影視題材,導致很多電視劇、電影被迫沉寂了5年之久,像《無問東西》等等就是這樣。所以現在《如懿傳》和《巴清傳》恐怕也是要等個幾年了。
不過粉絲卻依舊不依不饒,尤其是《如懿傳》的粉絲,不僅跑到《如懿傳》的播放平臺東方衛視和江蘇衛視的官博下刷屏,更是詛咒電視臺其他劇集收視率撲街,可以說是非常激動了。本來早在2013年古裝劇泛濫的時候,廣電總局就頒布了限古令,並明文規定:所有衛視綜合頻道黃金時段每月及年度播出古裝劇總集數,不得超過每月和當年黃金時段所有播出劇目總集數的15%。粉絲們這波抨擊,真的是讓電視臺背鍋了。
的確,一個電視劇想要在衛視播出,的確是要電視臺主動申請上星,但是有明令規定,前者想要上星都沒有辦法。後來,為了應對這一政策,各大播出平臺開始了周播劇場和晚間劇場用來消化古裝劇。據了解,今年的古裝劇黃金檔限額將由15%改為19%,可就算是這樣,古裝劇的總集數最多也不會超過130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