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蓉合作建設生物醫藥產業園「雙飛地」

2020-12-18 金臺資訊

成都,省委「一幹多支」中的「主幹」。廣安,川東北地區一顆耀眼的明珠。

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背景下,兩地牽手,將擦出怎樣的「火花」?成都·廣安生物醫藥「雙飛地」嶽池生產基地,一個全新的合作模式正在呈現。

成都研發基地 嶽池生產基地

廣蓉生物醫藥「雙飛地」模式成形

7月24日,在位於成都·廣安生物醫藥「雙飛地」嶽池生產基地內的四川仁安藥業有限責任公司門口,一輛輛滿載著該公司生產的藥品的貨車魚貫而出。「這批藥品是成都一家公司的訂單。」該公司嶽池生產基地研發中心副總監侯正波表示。

這家倍特藥業旗下的子公司一直致力於葡萄糖酸鈣、阿莫西林鈉、氨苄西林鈉等各種原料藥和中間體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我們的產品在滿足集團自用的同時還主要銷往華北製藥、石藥集團等知名藥企,同時還出口歐洲、東南亞、北美等地區。」侯正波表示,嶽池基地是公司的生產基地,而公司的研發團隊在成都。

「成都研發,嶽池生產。仁安藥業的這種『操作』,正是得益於廣蓉合作構建的『雙飛地』模式。」廣安市相關負責人表示,為貫徹落實省委「一幹多支、五區協同」發展戰略,藉助了成都首位城市的引領支撐和輻射帶動,廣安牽手成都共建生物醫藥「雙飛地」,在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建設佔地300畝的成都研發基地,作為嶽池生產基地的研發平臺、宣傳平臺、招商平臺。

據介紹,目前成都研發基地已經完成產業規劃和概念性規劃,並於去年底正式開工建設,項目一期100畝預計2021年建成投運。廣蓉生物醫藥產業園建成面積拓展至15平方公裡,入駐化學原料藥、現代中藥、醫用衛材等生物醫藥企業63戶,共獲得藥品生產批件136個、藥品品種338個。建成醫藥園區專業化配套系統13項。2019年,醫藥產業實現產值82億元、稅收1.5億元。

「為深化廣蓉合作,做實『飛地經濟』,嶽池轉化生產基地在11平方公裡的生物醫藥產業園核心區規劃建設了5平方公裡的『成都園』。」嶽池縣經開區黨工委委員、機關黨委書記秦偉表示,「成都園」將承接成都醫藥企業轉移基地和成都醫藥研發轉化基地,預計2025年建成,將實現醫藥產值500億元以上。

唱好「雙城記」

奮力推動廣安經濟高質量發展

「『雙飛地』區域協同發展,不能僅停留在產業轉移、企業流動上,要由點及面,實現互利互惠、共享共贏。」廣安市相關負責人表示,飛地合作要突出全域全面,通過深化園區合作,與成都醫學城、天府國際生物城兩個園區深入開展產學研創新互動,實現科技成果轉化運用、招商引資平臺共建共享。通過深化區縣合作,與新都區、邛崍市、溫江區、雙流區4個區(市)縣建立緊密合作關係,加快廣安、成都生物醫藥產業互補發展。通過深化高校合作,與四川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四川農業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四川中醫藥科學院、四川師範大學6所院校開展合作,為產業發展提供人才保障、技術支撐。通過深化企業合作,與仁安、裕健、科倫、愛思特、化潤、炳德、四川環境集團、天府水投8個重點企業開展合作,有效推動產業集聚,擴大產業規模。

該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廣安市將努力唱好「雙城記」,建好「雙飛地」。加大與溫江區、雙流區等區縣的對接力度,以建設全省亮點為目標,建好成都研發基地,以建設千億級園區為目標,建好嶽池生產基地,不斷擴大「雙飛地」合作成果,把成都·廣安生物醫藥「雙飛地」建設成「雙城圈」中具有較大影響力、較強競爭力的醫藥產業專業化園區。(成都日報記者 粟新林)

(8月6日《成都日報》)

相關焦點

  • 牽手「主幹」 「雙飛地」助力,嶽池生物醫藥開啟「快進」模式
    省委書記彭清華在廣蓉生物醫藥產業園調研時,對園區取得的成績給予了肯定,也對園區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研發創新在成都、轉化生產在廣安,廣安·成都生物醫藥「雙飛地」產業園的建立,成功實現了優勢疊加。彭清華書記強調,要把握戰略機遇,更好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多唱「融入之歌」,多彈「協作之調」,多做「發展之功」。這讓距離成都經濟圈兩小時、重慶經濟圈一小時的廣蓉生物醫藥產業園的各企業對未來更加充滿了信心。
  • 堅持醫藥強縣 協同推進成都·廣安生物醫藥「雙飛地」園區建設
    (原標題:【在線訪談】堅持醫藥強縣 協同推進成都·廣安生物醫藥「雙飛地」園區建設) 昨天下午15點,由市政府辦公室主辦、市政府門戶網站承辦的《在線訪談》直播節目,邀請到嶽池縣人民政府相關負責人圍繞「堅持醫藥強縣 ,協同推進成都廣安生物醫藥『雙飛地『建設」這一主題,就嶽池在「堅持醫藥強縣,協同推進成都·廣安生物醫藥『雙飛地』
  • 1至11月 廣安市生物醫藥產業實現產值75.1億元 同比增長20.6%
    2012年,嶽池縣經開區正式掛牌「川渝合作(廣安)醫藥產業示範園」;2015年,升級為國家級廣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嶽池醫藥產業示範園;2018年,廣蓉合作生物醫藥產業園區正式掛牌。 然而,在生物醫藥產業發展中,廣安市並非一帆風順,遇到了資金短缺、土地瓶頸、人才緊缺等棘手問題。
  • 天津日報:生態城生物醫藥產業園新年衝出「正負零」
    作為中新天津生態城發展產城融合示範區的創新產業載體,生態城生物醫藥產業園積極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大局,在規劃之初就確立依託中國、新加坡兩國合作的相關政策優勢,集聚京津冀及國內外優質生物醫藥產業資源入駐園區,建設國際一流的生物醫藥技術創新與交流合作高地。
  • 中國科學院院士馮小明「把脈問診」廣安生物醫藥產業
    馮小明先後來到嶽池縣廣蓉生物醫藥產業園規劃館、廣安嶽池創新藥物公共服務中心、四川仁安藥業有限責任公司考察調研。在講解員的詳細解說下,並結合實景、實物等具象展陳,馮小明對嶽池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歷程及成果、醫藥產業規劃等,有了初步的了解。「基礎好、政策多、平臺廣、潛力大,廣安發展生物醫藥產業大有可為。」
  • 相城這個研發社區,入選首批市級生物醫藥產業園!
    位於相城黃埭高新區的相城生物醫藥國際研發社區入選其中昨天上午,蘇州市第二屆規模型企業與創新型企業合作發展活動(生物醫藥專場)在獨墅湖畔拉開帷幕。活動主題是:前瞻布局先導產業,搭設生物醫藥類創新型企業與蘇州各板塊合作交流的平臺,構建「1+N」產業發展模式,引導蘇州工業園區內生物醫藥研發項目在蘇州其他板塊落地實現產業化,推動生物醫藥產業集聚發展。全市生物醫藥產業園、生物醫藥企業、創投機構及產業資本負責人代表共400餘人齊聚一堂,共同探討產業創新和合作發展。
  • 深圳多舉措促生物醫藥產業聚集發展 一文看懂生物醫藥產業園現狀及...
    按照要求,深圳市將加速培育一批原始創新能力顯著的優質企業,建設一批開放共享的產業服務平臺,形成一批高質量的特色產業集群,加快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生物醫藥產業核心引擎、全國生物經濟先導示範城市、全球知名的生物科技創新中心與生物醫藥產業集聚地。到2025年,全市生物醫藥產業總產值實現突破2000億元。
  • 北京·滄州渤海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園:新機制帶來新活力
    北京·滄州渤海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園是北京生物醫藥產業外遷重要承接地,位於河北滄州渤海新區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北京生物醫藥產業外遷,『逼』出了一個異地監管新機制,在全國開了先河。」從北京遷到滄州後,企業投資1.46億元建設原料藥生產基地,年產量較原來擴大20倍。隨著異地監管新機制實施,北京諸多藥企打消顧慮,向滄州轉移。截至目前,北京·滄州渤海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園共籤約項目158個,總投資484億元,已落地項目74個,竣工項目32個。「車間生產現在是滿負荷狀態,企業二期工程即將啟動,建成後又將有5種新創原料藥投入生產。」
  • 這個700年歷史的古鎮,正打造北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園核心區
    此次寶濟藥業落戶北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園,將加快研發成果產業化進程,新建項目計劃總投資超過7億元,總建築面積約7.5萬平方米。計劃3年內,將兩個處於II/III期的新藥項目以及多個在研品種,在寶山羅店推向規模產業化和上市階段。   4月28日,「北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園」作為全市五大生物醫藥產業特色園區之一正式授牌。
  • 2020年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分析報告
    2.3.1 生物醫藥產業園建設與土地利用    2.3.2 生物醫藥產業園建設與環境保護第三章 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園發展分析  3.1 全球生物醫藥產業園總體情況分析    3.1.1 全球生物醫藥產業園的發展特點    3.1.2 全球生物醫藥產業園的發展規模    3.1.3 全球生物醫藥產業園發展分析
  • 山東大學等幾十家科研單位、企業入駐「細胞產業園」 濟南生物醫藥...
    正如歷下區委書記江山所言,明湖國際細胞醫學產業園從策劃之初,就得到了市委市政府、自貿區管委會、山東大學以及廣大醫療機構和企業的大力支持和幫助。本次籤約,標誌著歷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邁出了新的步伐。下一步,所有參與者將共同圍繞科研成果轉化、新藥研究與中試生產、細胞治療等領域開展創新合作,助力濟南生物醫藥產業向高端化邁進。三方合作,帶來共嬴。
  • 定下千億級「小」目標,生物醫藥產業園真是未來的香餑餑?
    北京、上海、廣東等多地紛紛發力,聚焦生物醫藥產業領域,以產業園為載體,打造創新型產業集群,千億級產業集群或加速崛起。實施方案建設目標提出,重點建設定位清晰、特色鮮明、配套完備、綠色生態的「1+5+X」生物醫藥產業園區,到2022年,上海市生物醫藥產業園區共推出可用空間近12500畝,物業630萬平方米,實現製造業總產值超過1700億;到2025年,共計推出可用空間近26000畝,建成1個千億級園區。
  • 白銀市打造全省首個專業生物醫藥產業園 已有29家企業入駐
    原標題:我市打造全省首個專業生物醫藥產業園已有29家企業入駐中國甘肅網8月17日訊據白銀日報報導(記者 黃武)記者從有關會議上了解到,近年來,我市認真踐行新發展理念,搶抓蘭白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這一重大歷史機遇
  • 從化打造生物醫藥健康產業集群
    從化是廣州乃至珠三角地區輻射粵北湘贛地區的核心要地,隨著地鐵14號線、大廣高速等項目的加快推進,從化將成為廣州北部重要交通樞紐。與廣州形成半小時經濟生活圈指日可待。「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將大大拉動區域人流、物流、資金流。」
  • 蘇州相城打造生物醫藥產業高地
    當月,中國科學院過程研究所國家生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看好相城高新區的區域優勢和產業發展規劃,雙方籤約合作共建「中國科學院過程研究所國家生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蘇州產業基地」,規劃建設糖生物工程及生化分離工程產業園。生物醫藥科技園的規劃結構是一軸兩點三片區。
  • 攜手打造生物醫藥產業創新高地!範銳平會見正大集團資深副董事長...
    雙方圍繞總部經濟發展、健康產業合作深入交換了意見。範銳平說,成都素有「天府之國」美譽,是西部消費中心和西南生活中心。當前,成都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機遇,加快建設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抓緊籌建天府實驗室,建設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和動力源。生物醫藥是成都的支柱產業之一,正大集團擁有全球領先的生物醫藥技術,雙方合作基礎良好、前景廣闊。
  • 綿陽梓潼經開區:打造百億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
    短短數月,綿陽生物醫藥產業園5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及孵化中心項目就建成運營。鳥瞰綿陽生物醫藥產業園(視覺·綿陽 趙雲)  綿陽生物醫藥產業園標準化廠房及孵化中心項目總投資1.3億元,為剛創業的企業提供孵化平臺,主要為小型生物醫藥企業生產提供廠房,可同時容納20餘家企業。
  • 推動產教融合 深化校企合作 太倉舉辦生物醫藥發展高層次人才論壇
    前天,由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太倉市生物醫藥產業園聯合主辦的「2020年太倉生物醫藥創新發展高層次人才論壇」在健雄學院二期報告廳舉行,吸引了國內外知名高校的生物醫藥領域10多名博士,南通大學、上海大學的80多名碩士,以及太倉市主要生物醫藥企業代表參加。
  • 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體系構建!廣西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近年大力推動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建設和原料藥材基地建設,推動廣西生物醫藥產業特色化、規模化、集群化發展,目前14個地市已初步形成產業發展格局(詳見圖1)。從各地市生物醫藥製造業產值貢獻情況看,廣西生物醫藥產業由桂林市、梧州市、南寧市、柳州市、欽州市等區域佔主導,五大城市集聚區2019年生物醫藥產值佔廣西全區產值超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