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霍邱城東湖!蓄水15億方!20餘萬畝農田被淹,轉移2.9萬人……

2020-12-13 霍邱網

城東湖位於淮河右岸,六安霍邱縣城東部,東起羅家崗,向南經汪咀子、黃泊渡、胡家埠、孟集,然後向西越汲河至三流集,再向北經曹墩子、滕橋、茅橋、趙咀子至唐家衝。湖泊主要來水為汲河流域面積2200 km2,於三流集注入後,穿湖而過,自南向北流,至溜子口注入淮河。

1951年治淮工程中

將城東湖列為蓄洪區

設計蓄洪水位為25.5米

蓄洪總面積378平方公裡

相應總蓄洪量15.9億方

分別於1954年、1956年

1968年、1975年

1991年、2003年6次蓄洪

城東湖非汛期一般控制水位為20.0米,蓄水2.8億立方米,面積140平方公裡,具有蓄洪、灌溉、水產等功能,區內耕地28萬畝,現狀區內總人口6.69萬人,湖內盛產蝦蟹、銀魚,是安徽省重點發展養殖基地之一。

城東湖蓄洪區內建有撤退道路24條、總長141.4公裡,有主要排澇泵站18座,總裝機49臺套6600kw。2003年淮河流域災後重建項目批建了7 座保莊圩,其中霍邱縣3 座,分別是新湖、龍騰、胡姚保莊圩;裕安區4 座,分別是固鎮、佛庵、彭橋、陳圩保莊圩,7座保莊圩保護面積61.84km2,圩堤總長度69.16km,堤防級別均為4級,保護人口5.30萬人。

今年以來,全市平均降雨量1350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八成。6月10日入梅後我市出現了多次強降水過程,6月21日-22日全市大到暴雨,汲河流域平均面雨量達130毫米,城東湖水位上升至22米,湖區面積204平方公裡,蓄水6.25億方,由於此次降雨淮河水位不高,持續不長,沒有形成較大洪澇災害。

7月10日-15日淮河流域持續陰雨天氣,平均面雨量120毫米,淮河水位迅速上漲,7月13日17時淮河潤河集22.86米、高於城東湖水位,17時55分城東湖閘關閉,湖內形成「關門淹」,7月13日18時,城東湖水位20.68米,湖區面積160平方公裡,蓄水5.32億方。

特別是17日夜裡開始我市出現特大暴雨,17日19日20時,霍邱南部、葉集區、金裕兩區大部等地平均降雨超過300毫米,汲河流域上遊平均降雨超過400毫米。我市境內多條河流超保證水位。

7月20日12時24分淮河潤河集水位27.92米,超歷史最高0.1米,正陽關16時54分達26.75米,接近歷史最高水位,汲河流域降雨量及固鎮站水位均超過有水文資料以來極值,超過百年一遇。作為汲河入淮的唯一通道城東水位不斷上漲。7月18日23時36分,城東湖內水位22.28米,湖區面積213平方公裡,蓄水6.86億方。

7月20日2時30分,東湖閘淮河水位26.17米,城東湖水位23.16米,湖區面積243平方公裡,蓄水8.86億方。20日6時接省防指命令,20日11時前城東湖做好運用蓄洪準備工作,共轉移安置人口2.9萬人。

7月20日以來,淮河幹流陸續運用了蒙窪、南潤段、邱家湖、上六坊堤、下六坊堤、姜唐湖、董峰湖、荊山湖八處行蓄洪區,淮河水位逐漸緩落,防汛形勢總體可控。由於淮河持續高水位,城東湖內水無法排除,水位持續升高。

截至7月27日10時,城東湖水位到達25.27米距蓄洪最高水位僅低0.23米,蓄水15億方。(2003年城東湖開閘進洪時閘下水位26.85米,最高蓄水位25.3米,蓄水量15.12億方,進洪3.25億方)。湖區面積360平方公裡(54萬畝),比常年140平方公裡(21萬畝),擴大了220平方公裡(33萬畝,擴大157%),湖內周邊圩區、農田、村莊等被淹,共淹沒20餘萬畝農田,孟集鎮大城圩、黃衝內圩、黃衝外圩等58個圩口出現漫溢,面積約13.83萬畝。

雖然此次城東湖蓄洪區

沒有正式運用

但是城東湖有效攔蓄汲河來水

為淮河攔蓄消峰滯洪約12.2億方來水

有效保障了下遊淮北平原

兩淮煤礦、大中城市的安全

來源:霍邱發布、人民網-安徽頻道

相關焦點

  • 「保衛」淮河 霍邱縣城東湖蓄水15億方
    7月20日以後,雖然淮河水位逐漸緩落,但由於淮河持續高水位,霍邱縣城東湖內水無法排除,水位持續升高。截至7月27日10時,城東湖水位到達25.27米距蓄洪最高水位僅低0.23米,蓄水15億方。湖區面積360平方公裡(54萬畝),比常年140平方公裡(21萬畝),擴大了220平方公裡(33萬畝,擴大157%),湖內周邊圩區、農田、村莊等被淹,共淹沒20餘萬畝農田,孟集鎮大城圩、黃衝內圩、黃衝外圩等58個圩口出現漫溢,面積約13.83萬畝。雖然此次城東湖蓄洪區沒有正式運用,但是城東湖有效攔蓄汲河來水,為淮河攔蓄消峰滯洪約12.2億方來水,有效保障了下遊淮北平原、兩淮煤礦、大中城市的安全。
  • 強降雨致鍾祥15萬人50萬畝農田受災
    在張集鎮王河村,湖北千寶食用菌有限責任公司的香菇種植基地損失慘重,15萬筒香菇菌棒被洪水衝走,價值75萬元。洪水還衝走了香菇大棚裡的出菇架,卷膜器、冷庫壓縮機、電控箱等電器設備也被水淹沒,共造成經濟損失100多萬元。
  • 現場直擊:江西鄱陽2座萬畝圩堤接連發生決口潰堤 抗洪搶險仍在持續...
    &nbsp&nbsp&nbsp&nbsp央廣網上饒7月11日消息(記者李竟成 謝元森)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連日來的強降雨導致江西鄱陽成為洪澇災害的重災區,接連有2座萬畝圩堤發生決口潰堤。
  • 上萬畝農田被淹,校車陷1米深積水…
    江西九江:暴雨來襲 道路被淹 出行受阻 連日的強降雨導致江西、安徽、貴州、重慶等地多條河流水位上漲,城區、農田發生漬澇,一些地方還遭遇了塌方等地質災害。 23日上午,江西九江普降暴雨,其中九江修水縣最大雨量達到了122.2毫米,一些街道主幹道被淹,許多車輛被困在路中央,群眾出行受阻。
  • 宜昌暴雨逾44萬人受災 當陽河溶鎮近四千人轉移
    宜昌暴雨逾44萬人受災 當陽河溶鎮近四千人轉移 2008年08月31日 14:36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因災倒房168戶412間、損房1563戶6457間,緊急轉移安置4041人,直接經濟損失12087.5萬元,其中農業經濟損失8409.5萬元。強降雨致當陽河溶鎮集鎮大面積進水,部分農戶房屋被淹,近4千人被安全轉移。
  • 霍邱旅遊簡介
    南北長95.2公裡,東西寬65.8公裡。全縣總面積3493平方公裡,全省第二,其中耕地12.4萬公頃,水面3.7萬公頃。南部為丘陵,北部為平原,總體地貌以平原為主。轄32個鄉鎮680個行政村,人口162.5萬,居全省第五位。  霍邱歷史悠久,人文薈萃。西周建制始為蓼國,隋文帝開皇19年(公元599年)設立霍丘縣,因避聖人孔丘名諱,更名為霍邱縣,已有1400多年歷史。
  • 淮河開閘洩洪1.5萬人撤離 18萬畝農田淹沒(圖)
    回良玉要求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和安徽省防汛指揮部認真組織實施蒙窪蓄洪區分洪工作,特別是在群眾轉移過程當中,要確保安全,同時要妥善安置轉移出的群眾,組織安排好群眾的吃、住和醫療救護,公安部門要依法維持好秩序,重要情況要及時向國家防總辦公室報告。
  • 多裝「3/4個東湖」 王英水庫樞紐除險加固搶工期
    省王英水庫管理局黨委委員孫衛星介紹,強筋健骨後的樞紐工程,將有效提升防洪抗旱水平,可讓防洪保護範圍內的30萬人口、23萬畝農田最大限度免受災害。比足球場還大的防滲牆最深57米,讓大壩更結實咚咚咚!驅車在山間繞行20分鐘,下午5時,湖北日報全媒記者來到蔡賢水庫施工現場,現場也正在澆築大壩防滲牆。「蔡賢水庫庫容比王英水庫小一些。」孫衛星一邊向記者介紹,一邊提醒施工方負責人,澆築要把握好速度,不能快也不能慢,快了會破壞土體結構,慢了,不利於牆體凝固。
  • 為什麼被淹的總是安徽?我們來分析下原因和盤點近代安徽的洪水史
    1911年,沿淮、長江流域又一次洪水泛濫,湖水漫溢,大官圩、查家灣等全線決堤,64萬畝農田被淹,無為州淹死災民兩千多人,張家蕩五百屍體無人掩埋。因災餓死八十餘萬。夫棄婦,母棄子,饑民把未斷氣之人,刮其臂腿臀肉,上架泥鍋,竊棺為柴,雜以礱糠 ,聚眾大嚼。一片人間慘劇,和珅說災民不算人大抵是這個意思。
  • 江西都昌:「早稻翻秋」搶種退水農田4.2萬畝
    農技人員正在指導村民拋灑育種技術(央廣網發 通訊員 提供)都昌縣薌溪鄉種田大戶萬金財今年被淹了200多畝農田,眼看栽種的黃金期即將過去,心急如焚,在縣鄉救災應急小分隊排查中了解這一情況,及時為他免費送來了500多斤的「早稻甬燦15」谷種,並現場指導拋灑育種技術,避免了退水農田的拋荒。
  • 臨海全市被淹,上海全市完成轉移撤離人員25.3萬人!
    臨海全市被淹颱風利奇馬襲來,浙江台州臨海市帶來了嚴重的內澇,臨海靈江水位不斷上漲,江水倒灌進城,古城內澇嚴重,市區內一片汪洋!目前水位仍繼續上漲,臨海靈江洪峰預計在今晚20:00-22:00到來。一定要注意防範!靈江上遊永安溪、始豐溪水位大幅度上漲。
  • 被淹的單退圩區:萬畝良田背後的洪水風險
    7月8日,鄱陽湖外湖水位到了20.6米,超過了江西省防指要求的進洪線。屏峰村泊口圩堤作為保護農田面積1萬畝以下,且受鄱陽湖水控制的單退圩堤,進洪水位為湖口站水位20.5米。   7月10日,鄱陽湖湖口站水位達到21.65米,洪水幾乎漫過屏峰村堤壩,與內湖落差接近5米。
  • 莽山水庫工程下閘蓄水:總庫容1.33億立方米 設計灌溉面積31.2萬畝
    莽山水庫工程下閘蓄水 總庫容1.33億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31.2萬畝 華聲在線3月6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顏石敦 通訊員 何慶輝 劉從武)3月6日,65萬宜章老區人民期盼已久的莽山水庫工程舉行下閘蓄水儀式,巍巍莽山一片歡歌。
  • 興寧市坭陂鎮多個菜地魚塘被淹,村民懷疑…
    本報訊 (記者王麗莉)近日,有讀者向本報《民生一線》欄目反映稱,興寧市坭陂鎮東湖水庫近期一直閉閘蓄水,水位上升過高,以致位於上遊的坭陂鎮新湖村好些村民的菜地、魚塘等被淹。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北京降雨過後全市蓄水11億立方米 密雲水庫進帳1億立方米
    原標題:降雨過後全市蓄水11億立方米   本報訊(記者葉曉彥)7月20日特大暴雨以來,本市迎來多場降雨,為常年缺水的北京「送」來了充沛的水資源,全市蓄水量達到11.34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4.19億立方米,地下水7.15億立方米。
  • 廣東汕頭、普寧遭嚴重內澇 20萬群眾如何轉移
    其中,連續的暴雨導致練江堤圍多處崩塌加上海水的倒灌,使得汕頭市潮南區22個村居發生嚴重內澇;相鄰的揭陽普寧市更為嚴重,25個鄉鎮街道被淹,個別地方水深超過2米,約80萬人受災,死亡8人。  災情就是命令。在本地搶險救援力量十分缺乏的情況下,兩地黨政軍民全部投入,夜以繼日,連續奮戰,共轉移受災群眾20萬人。目前,大多數受災群眾得到妥善安置。
  • 颱風「利奇馬」過境:山東省370多萬人受災 受災人數超過浙江
    截至8月13日7時,受今年第9號颱風「利奇馬」影響,山東省16市117個縣(市、區)、853個鄉鎮(街道)373.19萬人不同程度受災。全省緊急轉移群眾37.12萬人,所有緊急轉移群眾均得到妥善安置。農作物受災面積478.95千公頃,倒塌房屋3318間。因災死亡5人、失蹤7人,其中1人因抗洪救災犧牲。全省因災害損失巨大,相關災情數據正在進一步統計。
  • 四川廣漢遭特大暴雨襲擊 多處房屋被淹道路衝毀
    中新網廣漢7月11日電 (吳平華 孔季虹)從10日晚開始到11日上午,四川廣漢市遭特大暴雨襲擊,導致多處房屋被淹、道路被衝毀,楊柳分乾渠、白魚河、馬牧河、蔣家河等全線告急,個別地方累積雨量超過200毫米。
  • 全國2000多萬畝農田目前已實施保護性耕作方式
    新華社北京7月21日電(記者董峻)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037萬畝農田實施了保護性耕作方式。    這是記者21日從農業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舉辦的「2007中國保護性耕作論壇」上得到的消息。    據農業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司長宗錦耀介紹,裸露的農田是沙塵暴和沙塵天氣的主要塵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