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發朋友圈的人,到底是什麼心態呢?

2020-12-06 驚喜讀書會

你覺得你的朋友圈變壞了嗎?以前都是記錄生活的點點滴滴,現在朋友圈裡什麼都有。那些曬包、曬美食、曬旅行,還有一些被自行車撞到的人,應該馬上發朋友圈。但有些人很少發朋友圈。

你怎麼不發朋友圈啊?這樣的人,應該活得很糟糕!真相就在眼前。

朋友告訴我,他的同事小A是一個從不發朋友圈、常年不更新狀態的人。讓人覺得他已經人間蒸發了。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很忙,除了日常的工作,周末他會選擇呆在家裡看書,或者去健身。閒暇時,他會和好朋友一起大吃一頓,他說自己一直在完善自己的人生,加速自己的成長。

的確,因為他有足夠的知識儲備,所以獲得了很多證書,在工作中得到了提升和提高。而這種忙碌,真的比天天發朋友圈更有意思。

小A不發朋友圈,但現實生活中不乏朋友。小A的同事打開他們的微信,幾千個好友名單,大部分都是陌生人,真正的朋友很少,不禁感到慚愧。

知乎出現了這樣的問題,那些從來不發好友的人是什麼心態?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低調,在朋友圈裡私底下發給自己關心的人。你以為高調秀恩愛更有面子,其實低調甜蜜玩得更高級!

喜歡發朋友圈的人,他們的目的是什麼?

從來不發朋友圈的人都很清楚,我想在我的世界裡過我喜歡的生活,我只想過得舒服。現實中,頻繁發朋友圈的大多是演員,他們用鮮花裝扮自己,讓別人羨慕,但卻不是真正的自己。

旅行要發朋友圈,旅行不是最終目的。吃大餐、發朋友圈,享受美食並不是最終目的。甚至在看書的時候,有些人喜歡發朋友圈炫耀自己的博學多才,卻只發了一個書皮,最後看了一兩頁。

那些在朋友圈互動頻繁的人,很少在現實中交流。但那些幾乎不聊微信的朋友,在現實中總會混在一起。退一步說,網絡方便了生活、娛樂了生活,卻充斥著各種虛假和做作,金錢和地位隨處可見,充滿了虛榮和傲慢。

經常有人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感受,直言"承受這個年齡的壓力不應該",直言"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負面情緒滿滿。然後就會有很多評論,什麼不能過,什麼必須要強等等。

而那些從不發朋友圈的人,面對壓力選擇自我消化。他們用自己的方法去突破生活中的難題,而不是怨天尤人,各種安慰。可見,不發朋友圈的人似乎比經常發朋友圈的人更獨立。這是一個王國。不喜歡送朋友的人往往比經常送朋友的人更自信。

為什麼這麼多人想把包掛出來?為什麼這麼多人想曬值?

不只是炫耀,而是希望獲得認同感,當你缺乏自信的時候,就會拼命尋求認同感。越自信的人越有定力,不需要靠外界的評價來證明自己,自然也不需要每天生活在朋友圈裡。

不喜歡送朋友的人往往比經常送朋友的人更成熟。經常在朋友圈裡發信息的大多是女生和男生,他們每天都會搶到很多空閒時間,所以比較活躍。

常年不發朋友圈的人,似乎已經"看不起一切",覺得自己在網上很幼稚、很矯情、很浪費時間。

是啊,到了一定年齡,我就不喜歡玩了。到了一定的年齡,我完全明白了人生的道理。到了一定年齡,就沒有表達的欲望了。既不發朋友圈,又不喜歡無用的社交,空閒時間多了,不如安靜地看會兒書,陪陪家人。

有的人在朋友圈裡幸福甜蜜,但現實生活卻糟糕透頂,有的人從不在朋友圈展示自己,但現實生活卻過得舒舒服服。

正如蔡康永所說,我們要恭喜那些不在朋友圈發帖,而把大部分精力用來處理現實生活的人,恭喜他們找到了生活的重心。

生而為人,我們都需要生活,生活就是24小時真正的忙碌,不是像發朋友圈那樣吃飯,天天桑拿啊!

朋友圈存在的真正意義是記錄生活,而不是記錄人生。

不發朋友圈,遠離網絡喧囂,腳踏實地活在當下,這才是最值得推崇的!甚至可以想像,那些常年不發朋友圈的人,整天忙忙碌碌,為自己的理想而奮鬥,以至於不屑於把時間浪費在發朋友圈上。幾年後,他們回來了,仿佛天神的秀髮,驚豔四座。

那些經常發朋友圈的人,還在為生活瑣事斤斤計較。所以,減少在朋友圈裡毫無營養的分享,做一些真正有意義的事情。

在朋友圈表達自己並沒有錯,錯的是人們對虛擬的網絡形成依戀,試圖通過朋友圈尋找快感和樂趣。不如多留一點成長的時間,多陪陪家人。從不依賴朋友圈的人,才是真正的自我表達,活得踏實、自在。

相關焦點

  • 朋友圈儼然成了一個小江湖,那些經常發朋友圈的人究竟是什麼心態?
    朋友圈就是一個小江湖,父母,親戚,朋友,同學,同事一大幫人組成的江湖,在這個江湖當中,每天上演著不一樣的人生。 有些人,閉關不出,幾個月也不發一文;有些人,一天就發好幾回朋友圈,似乎,幸福總要與人分享,悲傷總需要別人安慰似的。
  • 那些從來不發朋友圈的人都是什麼心態,看看他們怎麼說
    相信使用過微信的朋友都知道,微信有一個朋友圈的功能,我們不僅可以在朋友圈裡面分享自己近期的生活,還可以翻看朋友的朋友圈,並和對方展開互動。在生活中喜歡發朋友圈的人非常多,對於他們來說,朋友圈早已成為了他們生活的一部分,要是長時間不讓他們發朋友圈的話,他們就會覺得渾身不自在。
  • 那種親人去世了發朋友圈的人啥心態?
    諸如此類的還有很多,有的直接把現場視頻或者圖片發到朋友圈了,一句話也沒有配,很容易引起誤會。親人到底能不能發朋友圈,網友討論:1、可不可以發,發什麼內容,讓誰看得見,到底誰說了算?2、可以發,但是不要配圖。
  • 不發朋友圈的女生是什麼心態?
    期間有個人不知是喝多了還是偶有感悟,他說:別撩那些不發朋友圈的女生。他認為這些女生不是難相處,就是在故作神秘吸引別人的眼球。我倒是覺得他的說法有失公允,每個不發朋友圈的人都是有其原因的。最後 每個人都在認真的生活,只不過選擇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方式罷了。有的人通過朋友圈來經營自己的人設,把自己的生活分享給其他人;而有的人更注重現實生活的體驗,喜歡人與人那種最直接的溝通、互動。
  • 微信朋友圈設置三天可見的這些人都是什麼心態呢?
    也是別人了解你,甚至了解你所做的事情以及產品的通道,只給人展示三天,絕大部分人很難依此來了解你,甚至刪除拉黑你的可能性也增大。要想說明白這個問題,得先確定朋友圈到底是幹什麼的。絕大部分人的想法裡,朋友圈是私人空間,生活裡碰見什麼煩心事,發發牢騷,抱怨抱怨。
  • 旅遊和發朋友圈有聯繫嗎?經常旅遊,卻不發朋友圈的人是什麼心態
    那就是分享動態,關於動態的分享,以前最流行的就是在QQ空間裡分享自己的心情,後來推出了微信朋友圈,很多人就慢慢轉移了自己分享動態的場地。但是大家發現沒有,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不喜歡在朋友圈更新自己的動態了,反而喜歡去一些開放平臺分享自己的日常。
  • 從不發朋友圈的人是什麼心態?並不像你想的那樣,其實他們很快樂
    現在兩個人相親互相認識了,他們就會看朋友圈,看你在網上發的東西,通過各種方式來查你發的東西,這已經變成了人和人初次見面,甚至深度交往之前必用的社交儀式。從不發朋友圈的人是什麼心態?並不像你想的那樣,其實他們很快樂!那些天天刷朋友圈、各種點讚的人很好嗎?
  • 經常在朋友圈發旅遊照片的人是什麼心態?你怎麼看?
    大家好,這裡是小亨旅遊,我是小編,一個小豬,每天為大家講解旅遊的知識,歡迎大家多多支持相信很多人都喜歡旅遊,並且用自己的手機拍下自己沿途看到的風景。這個時候,朋友圈好像就成為了畫面記錄的日誌。相信我們很多人都玩微信,並且會驚顫高的刷新朋友圈看,那麼喜歡在朋友圈曬旅遊照片的人是一種什麼心態?首先是一種自我的滿足感一路走來,有那麼多的風景,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一個人欣賞當然沒有什麼意思,發送到朋友圈,可以讓更多的人看到他用手機記錄下來的風景。
  • 那些從來不發朋友圈的人,心裡到底怎麼想的?
    那些從來不發朋友圈的人,心裡到底怎麼想的?隨著科技的發展,智慧型手機逐漸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電子產品。也是因為網絡的普及,智慧型手機的功能越來越強大,我們很多的日常生活都搬到了網絡上,行動支付、外賣、遊戲,甚至連社交都能依靠手機實現。打電話、發簡訊是以前手機的最主要功能,如今這兩個功能都能被社交軟體取代,而且還拓展出很多有趣的功能。
  • 在朋友圈曬旅遊照片的人都是什麼心態?
    相信很多人喜歡旅遊,很多人喜歡用自己的手機記錄下沿途的風景,這個時候,朋友圈好像就成了用畫面記錄的日誌。相信我們大家都在玩微信,也都喜歡刷朋友圈來看,那麼喜歡在朋友圈曬旅遊照片的人到底是什麼心態?請聽小編細心的來幫你回答。
  • 一個人突然不發朋友圈了,往往是這幾種心態!
    記憶是有限的,有的時候,那些過往的景色,那些感動的事情,我們未必一直都能記得清楚,而朋友圈,恰恰可以幫助我們,存下所有!一個人突然不發朋友圈,往往是以下幾種心態。02、沒時間發朋友圈有些人用微信,進行工作和業務往來,根本就無暇顧及朋友圈。等到想起看朋友圈的時候,一晃就一月過去了。其實他不是不想社交,也不是不想朋友,而是真的抽不出來時間。
  • 那些不發朋友圈的女孩,都在想什麼?
    所以我們平時刷朋友圈的時候,看到的幾乎都是身邊的女生朋友更新的動態。 她們會在朋友圈分享各種各樣的美食,上傳精緻耐看的自拍照、風景照,也會分享生活中的瑣碎日常。 但也有一些女生,她們從來沒有發過朋友圈,她們的生活不精彩嗎?她們都在想什麼呢?
  • 經常曬微信朋友圈的人是什麼心態?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經常曬微信朋友圈的人是什麼心態? - 如今微信普及,在朋友圈裡曬照片的朋友層次不窮。花樣百出,曬微信朋友圈的心態是什麼?一、秀幸福型「好幸福,吃到了朋友做的曲奇餅乾,巧克力豆可是來自義大利的!」
  • 那些把日常都掛在朋友圈的人,是什麼心態?!
    打開如今的朋友圈,最常見的內容不外乎三類:第一類是各種廣告,從微商到貸款,從燕窩到阿膠,以及許多你意想不到的東西;這年頭,看個電影、電視劇都找資源。而看到自己的朋友圈,總覺得那些錯失的廣告又回來了。每次都覺得他們在底線上來回跳躍,看的人各種膈應。第三類則是各種類型的拉票、曬孩子。尤以各類孩子各種活動日常的最為常見。這前面大家基本可以直接無視,但第三類可就不同了。雖說往往令人不勝其擾,卻常常不得不礙於面子點上屬於你的那個贊,有時還得再發個截圖,證明此投票真實有效,絕非敷衍。還不能生氣,不然就是「這點忙都不肯幫嗎?」,「好好好,你最忙。
  • 心理學家直言:恭喜那些,從來都不「發朋友圈」的人
    Hello大家好我是小楠,我們都知道自從有微商這個行業之後,朋友圈的每天更新必不可少,還有一些喜歡分享旅遊的朋友們,也不曾斷過,但還有一些是從有微信開始都沒有發過朋友圈的人,一些喜歡發朋友圈的人會覺得這人跟世界脫軌了,但心理學家卻說,要恭喜這些從來都不發朋友圈的人。
  • 微信裡不發朋友圈的人,一般都是這3種人,應該錯不了!
    微信作為一種聊天工具,拉近了與父母之間的溝通和關係,很多人還會在朋友圈裡發動態,關於吃的、玩的、還有自拍照等等,各種生活都有,這也反映了許多人的日常生活,很多時候我們的朋友圈裡的好友不少,但是發動態的沒有卻幾個人,為什麼呢?因為有一部分人從來不發朋友圈,原因在這裡,這也是根據這一點分析了個人的心理特徵。微信裡不發朋友圈的人,一般都是這3種人,應該錯不了!
  • 不常發朋友圈的人,突然經常發朋友圈了,是為什麼?
    有些人就是很長時間都不發朋友圈,然後有段時間突然就發了好多,這都是什麼情況?答|百度派 @坤兒我以前就是不常發朋友圈的人啊~~~有一段時間,基本上不會發。有多大的事情都不發。畢業答辯之前寫論文,寫的天昏地暗,特別難受,答辯通過的時候其實沒有太多的開心。
  • 凌晨發完朋友圈又刪掉的人,是什麼心理?
    與此同時,經常熬夜的話,就會發現,她們往往在凌晨發完朋友圈又刪掉了。這類人,是什麼心理?我想,不在乎這幾個層面,第一,她怕不該看到的人看到,帶來不必要的誤會和麻煩。現在的朋友圈,不僅僅有朋友,親人,還有領導,同事,一面之交的人等等,有時候心情不好的時候,發個朋友圈。如果是媽媽看到了,就會電話打過來追問你,那麼晚了不睡覺在幹什麼?多大的人了,還不知道愛惜身體?如果是領導看見了,就會覺得你晚上休息時間沒法保證,第二天怎麼會全心全意投入工作。
  • 你有微信好友一天發十幾條朋友圈嗎?天天如此,是一種什麼心態?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話很少,但是在社交平臺上話很多,每天活躍在各種交流群裡面,朋友圈更是發個不停,一天發十幾條甚至幾十條,也有的人現實生活中,本來就很活潑,在社交平臺上更加是「肆無忌憚」的暢遊,朋友圈甚至比前面一種人的發文更多,那麼,他們是一種什麼心態呢?
  • 不愛發朋友圈的人,沒什麼奇怪,只是大家生活方式不一樣
    微信成為了聯繫人們的紐帶,遇到比較聊得來的人,加微信;追求異性聯絡感情,微信;工作上需要交流,微信;不得不說,微信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人們的生活。微信的朋友圈功能更是讓人們能夠時刻了解到列表裡每一個好友的動態。想必很多人加了新好友的第一件事就是翻人家朋友圈吧?有些人的朋友圈豐富多彩,有些人的朋友圈只有寥寥幾條動態,甚至什麼都看不到。這些不怎麼發朋友圈的人,是出於什麼心態不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