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首播《天龍八部》,使得萬人空巷,這部劇眾星雲集,均演繹成各自的經典。即便時隔二十三年,再回過頭來看,它依然的經典,且無可挑剔。許多人不禁感嘆,為何匆匆二十餘載,黃日華版的《天龍八部》,卻能屹立不倒。關於這部劇為何成為經典,讓觀眾難以忘懷,還真得深度的扒一扒。
首先選角方面,導演袁英明可謂獨具慧眼,讓黃日華擔任劇中的男一號喬峰。然而對於黃日華的形象,人們還停留在83版的郭靖,而喬峰的形象,則是義薄雲天,豪氣幹雲。似乎黃日華扮演的郭靖,刻畫太過成功,如果來飾演喬峰,能否駕馭這個角色。「喬大爺」的舉手投足,每一個動作,無不彰顯喬峰的霸氣。
能成為經典,給人一種感覺,黃日華就是喬峰,而喬峰亦是黃日華。我喬峰要走,你們誰能抵擋?就算天王老子,也無權向我發號施令。如此霸氣的臺詞,聽得人頭皮發麻,感到有一股殺氣撲面而來,不愧為TVB五虎之一,氣勢秒殺現在的小鮮肉。
當年劇組為了追求完美,拍攝第一集的那段打戲,足足拍了一個月。現在的10後瞠目結舌,啥?拍了這麼久,我的乖乖。
97版本的《天龍八部》成為不朽經典,絕非偶然,更不是運氣,而是沉澱過後,變成吹盡狂沙始到金。一段打戲,花費一個月,那些「不入流」的電視劇,恐怕已經殺青兩部。
其實不止黃日華,王語嫣的扮演者李若彤,在1995年的《神鵰俠侶》中飾演小龍女,迅速火遍大江北,成為無數宅男的夢中女神。她將王語嫣的稚子之心,不遺餘力地呈現出來,更讓人們記住李若彤,她不僅能駕馭小龍女,還有肌膚似雪,長髮披肩向後心的王語嫣。
說來也巧,導演袁英明,不僅執導拍攝1997版《天龍八部》,就連1995版李若彤和古天樂主演的《神鵰俠侶》,亦是由他操刀拍攝。當然還有讓你意想不到的,1994版張智霖的《射鵰英雄傳》,呂頌賢版本的《笑傲江湖》,都出自袁英明的妙手之下。不過這些電視劇中,還出現一個男人的名字,他就是李添勝,負責影片的監製。還有一些金庸武俠劇,仿佛極具黏性,「李導」的名字,總是會出現在上面。
在選人方面,簡直太過完美,霸氣的黃日華、溫文爾雅的陳浩民、忠厚老實的樊少皇、節奏大師陳榮峻等。演員的演技過於炸裂,即便一些小人物,也能深入人心。陳榮峻扮演的全冠清,雪梨飾演的馬夫人,小人物也能翻江倒海,將主角喬峰搞得臭名遠揚。這兩個角色的演繹,使觀眾恨得咬牙切齒,全冠清一副小人嘴臉,能說會道,白說成黑,黑變成白。如果缺少演技,觀眾必然無感,何必如此動怒,正是陳榮峻的刻畫,讓全冠清變成「節奏大師」。
那個小人物馬夫人,由雪梨扮演,亦同樣的感覺,好像暫停電視,鑽進這裡邊,將她拉出來一頓胖揍。雖然雪梨和陳榮峻都是配角,但在劇中的表演,我只能用金星老師口中的完美來形容。
劇中的玄慈,由劉江老師飾演,而經初步統計,劉江扮演金庸武俠劇多達17次,屬於霸佔排行榜的男人。但劇中的一個男人,他的人氣絲毫不輸劉江。
能和小僧打成平手的,世間沒有幾人;北喬峰就避而不戰,南慕容簡直是浪得虛名。吐蕃國師鳩摩智是也,《天龍八部》成為經典中的經典,極品中的極品,李國鱗老師扮演的鳩摩智,可謂功不可沒,也就是人氣「蓋過」劉江的男人
其實原著中,鳩摩智與喬峰未曾交手,只不過改編後,反而成為經典,甚至呼聲蓋過了原著。鳩摩智這個人物角色,萌中帶嗔、痴中藏詐、亦正亦邪。劇中與喬峰過招,那演技又爆缸了。這些只是劇中一角而已,因為97版本的《天龍八部》,有太多的經典角色,如陳安瑩的天山童姥,王偉的耶律洪基,劉玉翠的阿紫等等經典人物。
黃日華版本的《天龍八部》,成功將翻拍打在沙灘上,且還隔著十八裡,趟過了九連環,翻過了三座山。眾位老師演繹各自的角色,仿佛給人一種感覺,他們就是從原著中走出來的,根本就不需要演。用演得,那叫演員嗎?嗯,真演員與「假奧斯卡」的區別。
劇中的場景搭設,全部屬於復古風,更加具有代入感,讓人仿佛身臨其境。若是現在翻拍,恐怕走進片場,會誤認為是都市大型情景喜劇,這就是經典與爛片的本質差別。
而且在那個年代,基本都是黑白電視機,中間從不插播廣告,直接進入正戲,這麼經典的電視劇,還要什麼「前戲」。濃厚的年代感,能勾起觀眾的回憶,我想即便再過十年,二十年,黃日華版《天龍八部》,依然是不朽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