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友人體驗廈門「中秋博餅」樂趣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圖為廈門文化學者彭一萬為在場聽眾講解博餅習俗的由來、玩法。 呂明 攝

圖為外籍友人體驗「博餅」樂趣。 呂明 攝

圖為外籍友人展示「戰利品」。 呂明 攝

8月31日,來自荷蘭、美國、捷克、南非、俄羅斯等國家的十幾位外籍友人在廈門沙坡尾體驗了一把「中秋博餅」活動。該活動由廈門沙坡尾朝宗宮主辦,為了讓大家體會到最傳統的廈門博餅,使用會餅為獎品。博餅起源於福建省閩南地區,始於清初,是一種獨特的月餅文化,也是閩南人對歷史的一種傳承。相傳,中秋博餅是鄭成功屯兵鼓浪嶼時為解士兵中秋相思之情、激勵鼓舞士氣而發明的,一代一代傳下來,就成了如今閩南地區獨具特色的民間習俗。

相關焦點

  • 4000餘新入學大學生廈門博餅體驗閩南中秋民俗
    4000多名新生和軍訓官兵身著迷彩服,席地而坐,快樂博餅。廈大嘉庚學院供圖中新網廈門9月22日電 (楊伏山 嘉聞)22日傍晚,秋分時節,正在進行軍訓的廈門大學嘉庚學院4000多名2020級本科生,圍坐綠茵地,參與博餅體驗閩南民俗,分享甜美與歡樂。中秋博餅,是閩南地區深受民眾喜愛、保留至今的一種民俗活動。
  • 廈門舉辦中秋博餅民俗遊園會 品味「幸福思明」
    2017中國廈門中秋博餅旅遊嘉年華配之「中秋博餅民俗遊園會」,3日在廈門啟幕。 楊伏山 攝中新網廈門10月3日電 (楊伏山 李玲玲)為期三天的2017中國廈門中秋博餅旅遊嘉年華配之「中秋博餅民俗遊園會」,3日在廈門觀音山陸世界拉開帷幕。
  • 2019廈門中秋博餅文化節昨日開幕 數千讀者參與狂歡
    (本報記者黃 嶸攝)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程午鵬 鄔秀君 黃雪燕)骰子聲聲清脆,歡笑陣陣悅耳。昨晚,在吉家·家世界主廣場,隨著廈門日報社領導和贊助商家代表共同擲下第一博的骰子,2019廈門中秋博餅文化節正式拉開帷幕。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中秋博餅文化節首次將開博儀式的時間選在晚上,還提前舉行閩南新民俗文化嘉年華活動增添樂趣,讓讀者充分領略獨特的閩南博餅文化。
  • 【最廈門·最中國】中秋博餅:廈門特色民俗娛樂活動
    【導語】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堅持保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延續歷史文脈」要求,喜迎新中國成立70周年,廈門網策劃推出《最廈門·最中國》欄目,以微視頻形式探尋廈門的歷史文化傳承記憶
  • 廈門中秋博餅風俗:鄭成功為解將士的中秋思家之情,鼓舞士氣而發明
    於是,當年20多歲的北方漢子開始了祖國大江南北的神奇之旅,也在異鄉度過了好幾個別樣的仲秋佳節,印象最深的一個就是廈門的中秋博餅。 中秋博餅 作為一個北方漢子,傳統的中秋佳節一向和闔家團圓,中秋賞月,共食月餅脫不開干係。
  • 在廈門,中秋博餅,不僅是文化習俗,更是幸福的傳遞(科普知識)
    八月十五是傳統的中秋佳節,中秋佳節是團圓幸福的日子,在廈門,中秋是有舉行熱鬧非凡的博餅活動的,而中秋博餅文化活動起源就是福建廈門鼓浪嶼,始於清初,是一種獨特的月餅文化,是廈門特有的文化特色,也是閩南人對歷史的一種傳承。
  • 廈門中秋博餅文化節巡迴賽開始 狀元獎品為汽車
    市民們興致高昂地博餅。記者 唐光峰 攝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記者程午鵬鄔秀君見習記者黃雪燕)昨日上午,在吉家家世界主廣場,2017廈門中秋博餅文化節正式開幕,贊助商家代表和廈門日報社領導為本屆文化節擲下第一博。
  • 2016廈門中秋博餅文化節日昨開幕 獎品豐富又實用
    昨日,在吉家·家世界主廣場,2016廈門中秋博餅文化節拉開了序幕。今年,這一活動除了傳承中秋文化,還將迎來一系列新的變化。上午9時整,上千名讀者在博餅賽場內站定,中秋博餅帶來的歡樂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主舞臺上,廈門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李泉佃敲響銅鑼宣布:「2016廈門中秋博餅文化節開幕!」
  • 2018海峽兩岸中秋博餅狀元王中王大賽
    同樣來自臺中的花吉隆也是第一次來廈門參加王中王大賽。他說:「博餅充滿樂趣,可以拉近大家的距離。儘管參賽選手很多是第一次見面,但博餅過程的氛圍歡樂融洽,這種感覺很親切。」  中秋博餅是福建廈門乃至閩南地區一年一度的民間盛事,相傳為鄭成功手下大將洪旭發明。祖籍金門的洪旭為解士兵中秋思鄉之苦,根據明朝科舉體制,設計了擲骰子贏「狀元餅」的遊戲。
  • 廈門傳統習俗文化比城市小清新更吸引人?中秋博餅廈門人這樣玩!
    廈門是個好地方呀,有鹹鹹的海風,清涼的街頭小巷,重要的是逢年過節時的一些傳統習俗體現得尤為濃烈,如果你生活在廈門,你不僅會被廈門的美麗所折服,還會被廈門的節日文化給深深吸引住。每年的中秋節在廈門都有一項傳統民俗遊戲,那就是博餅。
  • 廈門中秋玩「博餅」,骰子擲的好才能拿「狀元月餅」
    您別以為這是在賭博,這是廈門人在中秋月圓時玩的一種遊戲——博餅。根據點數的排列組合或者比大小,決出第一至第六名,分別領走不同數量和不同大小的月餅。其中,第一名叫「狀元」,月餅最大,但只有一個。從清朝開始至今,博餅在廈門以及一些閩南地區發展多年,早已變成中秋節中一項重要的趣味活動。參與人多時,博餅的碗也會更大。
  • 兩岸中秋博餅大賽狀元「王中王」出爐 廈門阿婆博走奧迪車
    供圖 攝中新網廈門10月12日電 (楊伏山 林靜嫻)「2018海峽兩岸中秋博餅狀元王中王大賽」(簡稱「王中王大賽」)11日晚在廈門市博物館舉辦,「王中王」桂冠被最後的幸運者、廈門本地人士張阿婆奪得,喜獲「王中王」終極大獎——價值逾30萬元的奧迪A4L轎車獎勵。
  • 中秋手抄報:中秋博餅的歷史
    >中秋手抄報:中秋博餅的歷史2012-09-20 09:59:13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中秋博餅是閩南地區特有的並文化外延的一種民俗活動  在閩南泉州、晉江、石獅有些鄉鎮也流傳著的中秋節奪狀元餅的習俗,其玩法與規則基本相同。在安海,中秋賭餅也已成為一種商業活動和大眾遊戲[1]。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福建風物誌》記載:在廈門、漳州、泉州、金門一帶,中秋節有「奪狀元餅」的習俗。 在臺灣中部和東部地區的一些城鄉,至今還流行中秋博狀元餅的習俗。
  • 看外國友人過中秋:他們也過中秋節
    來自烏克蘭的留學生與社區居民一起體驗月餅製作,交流中秋習俗,喜迎即將到來的中秋佳節。圖為來自烏克蘭的留學生(前)在展示自己製作的月餅。石玉成攝(新華社發)9月19日,在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師範大學協和學院外語系開展「博餅」遊戲,吸引了許多學生和學校外籍教師前來參加,喜迎即將到來的中秋佳節。
  • 廈門高氏宗親聯誼會第三屆中秋博餅大會現場火爆,人人皆樂
    中秋佳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博餅是閩南獨特的中秋歷史文化,為了讓家人們了解閩南中秋節風俗習慣,感受中秋節的傳統文化,今天廈門高氏文化研究會會員大會暨中秋搏餅活動隆重召開。志超老會長參加了活動並在會上講話博餅(跋餅),是起源於閩南廈門鼓浪嶼,始於清初,是一種獨特的月餅文化,也是閩南人對歷史的一種傳承。相傳,中秋博餅,是鄭成功屯兵鼓浪嶼時為解士兵的中秋相思之情、激勵鼓舞士氣而發明的。於是,一代一代傳下 來,就成了如今閩南地區獨具特色的民間習俗。尊敬的廈門及各地宗親們:大家好!
  • 淺談閩南中秋博餅文化
    對於中秋更多的是朋友三五成群,找個餐廳交杯換盞。盒裝散袋隨意然而,在閩南地區的中秋節是有別於全國各地的中秋節,不管是以前的農耕時代還是現在的工業時代,閩南地區的中秋節博餅文化,完整的傳承了下來,氣氛非常濃烈,且延伸成為了一種傳統的民俗活動
  • 2019年廈門中秋博餅活動贏好禮,閩南獨特風俗,全民參與歡樂多
    中秋博餅文化博餅文化是廈門人幾百年來傳統的中秋活動,也是閩南人對歷史文化的傳承。什麼是博餅,博餅的來源博餅,是廈門人幾百年來獨有的中秋傳統活動,是一種獨特的月餅文化,也是廈門人對歷史的一種傳承。中秋博餅文化據傳中秋博餅來源於民族英雄鄭成功。當時,鄭成功屯兵廈門鼓浪嶼,為排解和寬慰士兵中秋相思之情,鼓舞士氣,鄭成功的部下洪旭發明了一種博餅遊戲,讓士兵賞月博餅。
  • 你知道中秋博餅嗎?這可不是你理解的那樣,而是閩南的民間習俗
    中秋博餅是廈門特有的活動,於每年農曆八月初一起在廈門博餅民俗園舉辦,約持續一個月,以「中秋夜博狀元"為活動的高潮。中秋前後隨意走街串巷,節日的喜氣洋溢於清脆的骰子聲中,廈門的中秋因為博餅,可以讓節日的歡樂延長半個月之久,甚至熱鬧於春節。博餅(跋餅),是閩南人幾百年來獨有的中秋傳統活動,是一種獨特的月餅文化,也是閩南人對歷史的一種傳承。
  • 廈門這家公司花15萬中秋博餅,員工開車拉回獎品,老外也來湊
    今天是9月9日,農曆八月十一,還有3天就是中秋佳節了。進入農曆八月,但對廈門人來說,博餅才是這個月的頭等大事。在閩南博餅的時間正常是在農曆的八月初一到農曆的八月十五,就是中秋節。近日,廈門布道律師事務所舉行月滿中秋博餅答謝宴,博餅現場喜慶逼人。
  • 中秋佳節知多少,閩南的博餅習俗
    明天就是中秋佳節了,想必大家對於在也是期待已久,畢竟這是一個中國人獨有的象徵團圓的美好節日。關於中秋,各方各地都有共同的賞月吃月餅的習慣,也有屬於地方的獨特習俗,今天給大家帶來的便是閩南地區獨有的中秋博餅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