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晚,範公亭路人來人往,44歲的淄川人劉興隆戴著口罩,現在自己開著自己的貨車,載著滿滿的餐具,站在路邊……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還是一家裝飾公司的老闆,因為心疼在夜市送餐具的老婆,他將公司交給別人管理,自己給老婆「打工」。
從兼職幫忙到全職投入,雖然賣餐具的經歷只有不到一個月,但作為在本地已定居多年的人,他覺得整個夜市地攤市場缺少一個提供餐具的。
「我雖然是淄川人,十多歲的時候,父母在範公亭路上買了套房,就一直住在這裡。」劉興隆回憶,當時這裡很蕭條。後來,隨著城市大力發展,街上有了賣服飾、鞋帽的攤位,再後來又有賣小吃的進入,最近幾年,擺攤賣吃的已經擺攤的是主流了。
看到這條街熱鬧起來了,十多年前,頭腦靈活的劉興隆開了一家名叫「么妹」的燒烤攤。「大家逛街累了找個地方坐坐、想要聚會了出來煙燻火燎地吃一頓,我就想燒烤肯定有市場。」如他所料,燒烤攤非常火。
儘管如此,當時劉興隆的大部分精力,還是在自己和朋友開的裝飾公司上。2020年政府大力鼓勵夜市文化,隨著範公亭路夜市的火爆,劉興隆妻子李小甜決定,從自家的燒烤攤出發,為整個夜市提供餐具。
一個公司老闆要送餐具,一開始劉興隆拉不下面子。「我在這條街長大,周圍都是街坊鄰居,很不好意思。」劉興隆說,當時他和老婆把拉滿一次性水晶餐具的車子開在路上的時候,一路上紅著臉,生怕碰到熟人。
生意開始時,老婆為主,他來幫襯,一到了熟人面前前,他就趕緊指著後面的燒烤攤說:「我的攤子在後面,朋友讓給幫忙問問你們這有要一次性水晶餐具的嗎。」
在這條熱鬧非凡的夜市上,一開始劉興隆的餐具生意並不好,「一天只賣幾百元。」於是,他們夫妻根據三餐福一次性水晶餐具廠家提供的推廣方法,先給免費鋪貨,賣了以後再去拿錢,幾天後,每家攤位都用了很多餐具,生意一下上了正軌。沒幾天,很多人還會自己到他的攤位上來要餐具,有時貨賣得快,恨不得自己回家多拉一些貨到自己的攤位上……
由於生意火爆,自己和老婆忙不過來,劉興隆乾脆將公司交給別的股東經營,跑來跟老婆一起送餐具。「也不是這個攤位賺的錢比公司多,主要是心疼她太辛苦!」
為了能確保夜市上每個攤位都用上自己的餐具,劉興隆每天四五點起床先把燒烤攤的串都理好了,到中午開始就要忙著開張了,下午再忙著把每家需要的餐具理好了,「每天都只睡五六個小時,很辛苦,但也值得。」
「現在,範公亭路越來越熱鬧,生意也越來越好了。」如今的劉興隆說起三餐福一次性水晶餐具的事特別自豪,「我的餐具生意真的非常火爆,現在每天的淨利潤比燒烤攤賺的只多不少了。」
現在,劉興隆的餐具市場越發展越大,已經從最開始的只有自己攤位再用到現在發展到三十幾家長期供貨的客戶。
現在地攤經濟越來越火,劉興隆非常振奮。「我要找個人幫我送貨了,再換個稍大點的車子,不然送貨的次數太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