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第一時間獲取「科學的育兒知識和有趣的故事」,請您點擊右上角的關注哦~
文丨仙人掌育兒筆記(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當寶寶剛出生時,這個時候產婦的身體還很虛弱,那麼照顧孩子的重任就落在了寶爸的身上,但是俗話說:爸爸帶娃,活著就行,要說爸爸帶娃到底有多不靠譜,想必每一位寶媽都有親身體會吧。
在照顧孩子這件事上,似乎男人就是多餘的,很多新手爸爸在看到孩子的那一刻,智商瞬間都變成零甚至是負的了,因此也常常會鬧出很多笑話。
「實在」爸爸去醫院接娃,看到肩上背的東西,寶媽苦笑不得
雖然現代社會相比之前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也有一些傳統的思想觀念遺留了下來,並且被人們運用到日常生活中,這不是封建迷信,而是對於傳統文化的傳承。
想必很多生過孩子的人都會知道這樣一個習俗,就是在新生兒剛出院的時候都要折一根桃枝,代表的是給孩子闢邪祈福之意。
有一位寶媽在醫院生下來一個可愛的大胖小子,在經過各項檢查後,醫生說可以出院了,所以寶媽為了讓孩子健康平安的成長,在出院的前一天晚上,還特別叮囑寶爸第二天一定要去折一根桃枝。
寶爸聽到後自信滿滿的強調說知道了。但是誰都沒想到,第二天寶爸來接母子倆回家的時候,卻引起了醫院很多人的圍觀。
寶媽只是讓他折一根桃枝過來,不過是小小的一根就足夠了,但是沒想到這二貨直接背著一大顆桃枝回來了,瞬間引來了很多人的圍觀,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是來打架的呢。
看到寶爸扛著這麼大一棵桃枝,寶媽簡直苦笑不得:我只是讓他折根桃枝,這下真的不知道該怎麼用了。
而這位爸爸也被網友稱為「實在爸爸」,從這一個細節就能看出男人在照顧孩子上真的沒有寶媽細心周到,很多網友也表示在交代寶爸做事情時一定要仔細到不能再仔細,不然說不定會鬧出什麼笑話。
生活中,像這位爸爸一樣實在的還有很多
像這一位爸爸抱孩子的照片在網上受到大家的關注,網友們紛紛評論爸爸抱孩子就像「端菜」一樣,看著爸爸的樣子,可能是第一次抱這麼小的孩子,還有點心虛,他努力的抱著孩子,輕輕的搖晃,但是看著寶爸那四平八穩的樣子,越看越像端菜。
嬰兒在剛出生的時候,剛剛離開母親子宮內既寧靜又暖和安全的生活環境,突然來到充滿空氣亮光的陌生世界,十分不習慣,也感到驚慌不適,尤其是被人抱起來的時候,頭部和頸部會有向下墜落的感覺,會出現驚嚇。
而且初生嬰兒不僅頭大、頭重,而且骨骼和肌肉還沒有發育完全,在抱起來的時候感覺孩子整個身體都是軟的,不正確的抱孩子方法很容易對嬰兒造成傷害。
那麼,在抱新生兒的時候,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1.要託著寶寶的頭頸部
剛出生的寶寶,頭大身子小,頸部肌肉還沒有發育成熟,也沒有力量支撐起整個頭部的重量,所以在抱寶寶時,一定要託著他的頭部,以免傷到頸部,另外抱孩子時要儘量的抱得緊一些,讓嬰兒有安全感。
2.不要搖晃寶寶
很多人在抱孩子時都會有輕輕搖晃的習慣,覺得這樣更容易安撫寶寶的情緒,其實這種想法是沒有依據的,如果父母在搖晃孩子時掌握不好力度的話,是很容易對寶寶的頭部與眼睛造成一定的損傷的,所以說,父母在抱孩子時,切忌搖晃寶寶。
3.不要豎著抱
剛出生的嬰兒頭部佔據整個身子的四分之一,寶寶頭部的重量全都壓在頸部上,而寶寶在剛出生1-2月,頸部肌肉還沒有發育完全,不足以長時間承受整個頭部的重量,很容易造成寶寶頸部肌肉損傷,這些損傷可能在當時看不出來,但是很可能對孩子將來的生長發育造成影響,所以豎著抱孩子也是一大忌。
4.不要長時間抱
很多人對新生兒都有無與倫比的愛,甚至一整天都將孩子抱來抱去,殊不知,這種做法違背了嬰兒生長發育的自然規律,對嬰兒的健康成長是百害無一利的,新生兒每天至少需要20小時的睡眠時間,除去每天吃奶、換尿布等情況,父母不要過多的抱嬰兒。
而且嬰兒的骨骼發育一般都比較快,長時間抱在懷裡也不利於孩子的骨骼發育,適當的帶孩子出去曬曬太陽,有助於增強寶寶抵抗力,但是也不要曬太久。
其實抱孩子的方法有很多種,常見的有搖籃抱、斜抱、手託抱等等,無論哪一種抱法,最重要的就是護住孩子頭部和頸部,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和孩子進行親子交流,建立最初的信任感,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最後,各位朋友,你家孩子剛出生是誰第一個抱得呢?寶爸又有什麼搞笑趣事呢?歡迎分享!
創作不易!如果您認為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還請點讚、評論、轉發三連哦~您的支持是我創作的最大動力。(文章原創,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