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先鋒 | 產科黨員醫生護士用責任與愛守護新生命到來 「為了...

2021-01-12 齊魯網

原標題:融媒·先鋒 | 產科黨員醫生護士用責任與愛守護新生命到來 「為了與你的這一場初見」

來源:舜網-濟南日報

「經實施胎頭負壓吸引術助產,孕婦順利娩出一個3200克的女嬰,孩子哭聲響亮、產婦狀態良好……」1月6日上午9:40,擦拭著額頭上的汗珠,濟南市婦幼保健院產科副主任醫師朱秋玲走出了分娩間。在幾個小時前的查房中,值班醫生發現這名產婦胎兒宮內情況不好,要立即進行剖宮產手術。當看到嬰兒順利出生的那一刻,忙碌了兩個多小時的朱秋玲,嘴角不由自主地上揚起來。

去年7月,朱秋玲所在的濟南市婦幼保健院產科黨支部被市委市直機關工委命名為市直機關「過硬黨支部」。為了每一對母子初見的那一刻,產科黨支部的34名黨員,都在用責任與大愛,用心守護著每一個新生命的到來。

8分鐘 搶救臍帶脫垂產婦

「今天早上7點多發現這名產婦羊水三度汙染、胎心特別快,宮口又近開全……」6日早上一來醫院,一道難題就擺在了朱秋玲面前。「怎麼辦?是立即實施剖宮產還是等待自然分娩?」值班醫生一討論,多數都傾向剖宮產,但考慮到降低母嬰風險、也讓產婦少受罪,朱秋玲還是決定幫助她自然分娩,經過2個多小時的宮內復甦和耐心守護,孩子終於降生了。「出血量只有320毫升,可以轉回病房觀察」,一邊護理這名產婦,朱秋玲一邊回憶起自己不久前參與過的另一場更為緊張驚險的手術救治。

那是去年11月下旬的一天,當天13:20,還在上班路上的朱秋玲突然接到同事電話,稱一名產婦的胎心監護突然提示胎心減速,醫生立即檢查,摸到了搏動的條索狀物。「考慮是臍帶脫垂的情況」,有著17年臨床經驗的朱秋玲接著作出了判斷。「臍帶脫垂就是臍帶壓在了骨盆和胎頭之間,這種情況容易使胎心消失、新生兒窒息等,嚴重時會造成胎兒死亡。」情況緊急,立即將產婦轉入手術室,通知麻醉科準備進行急症手術……朱秋玲回憶著,「我一路跑著直奔手術室而去,最終和病人幾乎同一時間到達手術室,為了這場緊急剖宮產,我們科至少出動了10名醫生護士。」隨著一聲響亮的啼哭聲,嬰兒順利出生了。「孩子沒有出現缺氧、窒息等情況,我懸著的心也放了下來。」此時,距離朱秋玲接到同事的電話,才剛剛過去8分鐘。「其實當時還沒到我上班的時間,但作為黨支部委員,遇到緊急情況,我必須第一個

上!」對於自己這次加班,朱秋玲感到理所應當。

悉心呵護 異國產婦順利生產

「我來幫您檢查一下,請放鬆,不會很疼。」「您各方面情況都很好,好好休息一下,再觀察一會兒沒問題我們就回病區……」6日上午11:00,產房副護士長馬嬌龍為當天剛生產的產婦仔細地檢查著,之後,她拿起產婦放在床頭的水杯餵她喝了幾口水。

馬嬌龍給產婦打針。

在黨員骨幹的帶動下,醫護人員細緻入微地守護著每一名產婦。曾經有一名來自非洲地區的產婦入住醫院。「她獨自一人來生產,中文也不好,只能與我們進行簡單對話。」為此,馬嬌龍對她格外關注。在打上催產素後,產婦很快就出現了規律宮縮。「因為語言溝通不暢,我們擔心產婦不能表達出疼痛的感受,就為她進行腰骶部穴位按摩,來減輕痛感。」當天中午檢查時,發現宮口開至兩指,於是馬嬌龍請來麻醉醫生為產婦實施了藥物鎮痛,並耐心地協助產婦飲水、進食,時不時還會用幾句簡單的英文提醒她不要緊張。「當天下午4:30左右,產婦順利分娩,她躺在床上朝我們伸出了大拇指。」馬嬌龍的疲憊感也隨之一掃而空:「我是黨員,又是一名醫務工作者,守護產婦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而這種守護是沒有國界的。」

耐心安撫 高危「準媽媽」吃下「定心丸」

「您已經有過生產經驗,喊叫不僅對寶寶不好,還會消耗體力。請配合我們醫護人員,一會兒就能和寶寶見面了……」6日上午8:30,隨著產房護士長汪志敏輕聲細語地安撫,一名產婦的情緒逐漸緩和下來。扶她躺下後,汪志敏輕輕走出房間並隨手帶上了門。「今天早上我在產房查房,發現這名產婦已經懷孕40周零4天,即將生產,但由於她的家屬沒有進行核酸檢測,所以不能進入陪產。」見產婦情緒不穩定,汪志敏立即上前對她進行疏導:「有什麼需要請您告訴我們!」餵水、餵飯……在汪志敏無微不至的照料下,當天,產婦順利生下了一名3900克的男嬰。

汪志敏為孕婦查看胎心。

類似這樣的心理疏導,汪志敏駕輕就熟。去年8月,產房收治了一名38歲的產婦,「距離她上次剖宮產只有一年半,她子宮下段很薄,一旦發生子宮破裂就會引起產後大出血,危及母子兩人性命。」對於這名產婦,汪志敏一直揪著心,但當她了解到產婦自己心理負擔也很重時,就立即把這種揪心不動聲色地藏了起來——「我對她說,我們安排經驗豐富的醫護人員全程照看她,請她一定放心!」

生產當天早8點,產婦滴上了縮宮素,並於下午被推進了分娩間。「我們那天都提心弔膽的,非常擔心她發生子宮破裂的情況,當時我們的新生兒窒息復甦、產後出血等手術器械全都準備好了;麻醉師、助產士、護士長也都在現場待命,隨時準備實施急救。」當天17:30,產婦生下了孩子,「子宮破裂、胎盤黏連,之前預想過的糟糕情況一個也沒出現,我們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來了!」有著20多年臨床經驗的汪志敏說:「前一秒風平浪靜,下一秒可能就是驚濤駭浪,這是產房的常態;但我們產科黨支部始終堅持以患者為中心,合理安排醫護人員,只為了全力守護每一對母嬰的平安。」

更多內容,請掃描二維碼觀看。

原標題:產科黨員醫生護士用責任與愛守護新生命到來 「為了與你的這一場初見」

[責任編輯:楊凡、崔中連]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守護生命之初的十二時辰,您看過嗎?
    寅時的刺桐城都在沉睡中,而助產士人卻註定無眠,她們守護在產婦身邊,每當聽到胎兒心跳變慢,助產士的心跳總會反射性地加快,她們與到場的醫生緊急處理胎心不好的產婦。
  • 淮安「融媒+先鋒塑造」黨建 共建聯盟首期黨建論壇舉行
    融媒體記者 黃秋怡本報訊 日前,全市「融媒+先鋒塑造」黨建共建聯盟首期黨建論壇舉行。黨建共建聯盟成員單位代表、淮陰區部分區直單位分管黨建工作負責人、淮陰區各鎮(街道)組織委員、淮陰區先鋒黨員及家庭醫生代表等參加活動。
  • 歲月更迭 生命不息——元旦青海紅十字醫院產科見聞
    新華社西寧1月2日電 題:歲月更迭 生命不息——元旦青海紅十字醫院產科見聞黃涵、戚箏、李亞光2017年最後一天中午11時左右,青海紅十字醫院產科護士臺的電話鈴聲響起,一名患有併發症的孕婦出現緊急情況,要馬上送手術室。
  • 廈門女產科醫生「跪舉」16分鐘,只為一個新生命……
    女醫生跪在前往手術室的轉運車上手保持著託舉姿勢……4月24日緊張的一幕發生在廈門市第五醫院手術室▼當天該院產科上演了一場生死時速的胎兒臍帶脫垂搶救,產科主治醫師吳志茹保持16分鐘的「跪舉」後,一名男嬰順利娩出,母子平安。
  • 國際護士節:深化產科護理服務 用心守護母嬰健康
    多角度提升產科護理質量 改善健康教育方式    婦產科承擔著迎接新生命的任務,其護理對象是產婦和新生兒,工作彈性大,面臨風險高,同時又要兼顧家庭特性。    那麼,該採取哪些策略來提高產科護理質量呢?劉軍從「照顧、專業、文化」三個角度進行了分享。護理就是將患者照顧好,劉軍所在的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通過患者滿意度調查,梳理出患者需求,有針對性地滿足患者需求。「發現問題是為了工作改進,最終目標是提升護理質量,提升患者護理的滿意度。」劉軍表示。
  • 西安市人民醫院(西安市第四醫院)產科精英「戰隊」用愛託起明天的...
    這支優秀的戰隊,憑藉精湛的醫術以及嚴謹的職業態度,不分晝夜、暖心守護,用愛託起了明天的「太陽」……疫情面前彰顯勇氣和擔當1月29日上午,新冠疫情正在肆虐,作為西安市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救治中心——市第四醫院接到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電話緊急通知,有一名來自湖北孝感市的39周孕婦已到預產期,發生腹痛急需救治
  • 新世紀京津兩院聯合守護高危雙胎孕媽
    正當李女士一籌莫展之際,北京新世紀婦兒醫院接過了這項任務,產科主任醫師夏穎麗醫生在疫情之下對孕媽加倍呵護,將李女士的每一次孕檢記錄、身體狀況同步無縫對接到天津。直到孕30周,李女士返回天津,才由天津新世紀婦兒楊麗娟主任接回了接力棒,繼續守護孕媽剩餘的孕產之路。隨著孕周的增加,李女士受到的身體上的壓迫日漸明顯,雙胎所帶來的身體、心理上的壓力愈加沉重。李女士開始變得焦躁不安。
  • 給寶寶做胎教有沒有用?產科醫生:胎教的作用跟你想的不一樣
    文│好孕姐很多人都在討論胎教有沒有用,市場上也有很多針對「胎教」的產品出售,甚至有人說讓寶寶學習英語從胎教就應該開始。在增加緊張情緒的同時,孕媽媽變得更不知道怎麼選擇的好。到底要不要給寶寶胎教?其實這裡面也真的很有講究。
  • 產房那些事兒之你生孩子時遇到的醫生怎麼樣?
    對孩子來說,那是出生的地方,他們從那裡看世界;對男性來說,產房等於焦急的等待,他們從那裡迎接新生命的到來; 而對女性而言,這意義就有點複雜了,產房意味著害怕和痛楚,產房意味著身體上的重獲自由,產房意味著心理上的永不停止的惦記……
  • 「5·12」國際護士節致敬高明好護士
    在護士節來臨之際,記者採訪了三位護士,兩位是高明區中醫院內一科護士長阮燕媚、外科護士李子媚,另外一位則是高明區人民醫院產科護士小維。雖然身在不同的崗位,但她們一直在用行動詮釋信念,用平凡見證感動。從「新人」變身「前輩」,阮燕媚利用自己的經驗,手把手進行示範,悉心教導手下的每一名護士。「現在許多年輕一代的護士都是獨生子女,有時候脾氣比較倔強,這個時候我就與他們交流談心,做思想工作,不僅僅是為了病人,也為了讓他們可以在護理職業道路上走得更遠。」阮燕媚說。許多病人對內一科護士團隊讚嘆有加。77歲的鄧婆婆因中風住進區中醫院內一科病房,由於手腳不方便,所以她經常坐在病房內無所事事。
  • 廈門湖裡婦幼產科來了急診孕婦 醫生5分鐘「搶出」胎兒
    醫生用手託住孕婦體內臍帶,用5分鐘超常速度完成剖腹產,母子幸運脫險。點讚 醫生託舉臍帶保母子平安「醫生,我……我好像快要生了。」前天晚上約10時,湖裡婦幼產科病房裡來了一名急診孕婦。這名28歲的二胎產婦,在家中出現了破水,45分鐘後才送到醫院。
  • 援鄂護士何陳容:用滿腔的愛,完成天使的守護
    援鄂護士何陳容: 用滿腔的愛,完成天使的守護 文|本臺記者 張海蓮 圖|何陳容提供
  • 用36載年華守望新生命的誕生——記一名產科助產師郭小莉的職業生涯
    今天是產科助產師郭小莉退休的日子,她用36載年華踐行了關愛生命、救死扶傷的南丁格爾精神,親手迎接了無數新生命的誕生,守護了無數孕產婦的平安。她曾多次榮獲優秀共產黨員、優秀護理工作者、醫德醫風先進個人等表彰。
  • 南溪山醫院開展紀念2020年國際護士節系列活動
    南溪山醫院產科護士為產後的媽媽進行產後康復治療。張超群 攝  中新網廣西新聞5月10日電(張超群)5月9日上午,廣西壯族自治區南溪山醫院產科的護士們又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 產科護士:「我們過年24小時不打烊」
    對於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產科二病區護士長吳雪娜來說,如何安排春節期間的值班表就成了個難題。「姐妹們要麼自己還是個孩子,要麼上有老下有小,讓誰值班都心裡不落忍。」  因為不落忍,護士長自己就先成除夕夜值班專業戶,從業21年來難以算清在值班中過了多少個春節。可不管如何精心巧妙安排值班表,放假七天總還得有人堅守,面對病房裡很多突發狀況,有時值班表還是難以提前確定。
  • 胎兒臍帶脫垂面臨窒息 女醫生跪床託穩新生命
    女醫生跪床託穩新生命   胎兒臍帶脫垂面臨窒息,醫生跪床單手託胎臀,目前母子平安 圖/受訪者提供   瀟湘晨報記者 吳雯芳 實習生 劉琴 徐萌 通訊員 劉佳 鄭海霞 長沙報導   臍帶脫垂是一種兇險的產科急症,完全依靠臍帶傳送氧氣的胎兒,就如被扼住了脖子。9月6日,記者從湖南省婦幼保健院了解到,在醫院住院的一名產婦譚女士就遭遇了臍帶脫垂,關鍵時刻,一名醫生跳上病床,跪著託舉胎臀,其餘醫護人員緊急將產婦推進手術室,最終母子平安。
  • 一切為了人民健康——中部戰區總醫院黨員突擊隊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為了拯救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位於疫情中心地帶的中部戰區總醫院,抽調2200餘名精銳醫護人員組成「黨員突擊隊」,全力投入疫情防控阻擊戰。數月後,疫散花開,九省通衢的武漢恢復正常。白衣勇士將「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人間大愛,融進這座英雄的城市,成為永不褪色的記憶。
  • 新世紀醫療產科告訴你答案
    新世紀醫療產科告訴你答案) 醫院產科外經常上演著這麼一幕:醫生:「胎兒宮內窘迫,建議儘快剖腹產!」婆婆:「不行,必須順產,一胎剖了二胎豈不是還得剖!」醫生:「誰說一胎剖了二胎就非得剖?!」
  • 市婦幼保健院產科 去年門診量突破20萬人次!
    產科門診量突破20萬,開放床位282張,年分娩量14625人,這一年對無錫市婦幼保健院來說註定是一個繁忙、艱難而又收穫滿滿的一年,其背後是全體產科醫務人員為了每一位產婦的平安,為了每一個新生命的誕生付出的常人難以理解、難以想像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