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聽一個朋友說,自己剛畢業的時候,看到網上很多人都說自己年薪百萬,差一點的也是月入過萬,感覺賺錢很容易。然後覺得自己應該也不會太差吧,結果工作之後面對現實,碰了一鼻子灰,然後就開始懷疑自己,懷疑人生,崩潰了。
現在的年輕人還有機會嗎?年輕人已經夠焦慮的了,但是在焦慮背後。我們更應該保持自己的獨立思考,一起去分析背後的本質。有一句話叫作: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因此我們首先要看清楚生活的真相是什麼。
馬雲說自己特別欣賞年輕人放下架子,敢去做快遞小哥,很多小年輕選擇進入快遞行業,讓中國的快遞業變得更有意義。而在兩年前,馬雲還對非洲的創業者說:「我覺得接下來的20年,非洲至少會長出100個阿里巴巴,會產生1000個馬雲」,為什麼一邊是年薪百萬?另一邊卻是鼓勵大家去送快遞呢,這些都不是生活的真相。
表面上看起來現在機會特別多,說你可以做網紅,直播帶貨,還可以開家店,聽某某同學的小舅子的二姨媽,開某店特別賺錢。有個概念叫倖存者偏差,二戰的時候研究發現,在飛回來的轟炸機中,機翼是最容易被擊中的位置,引擎則是最少被擊中的位置。所以應該增加機翼的防護嗎?不對,答案是應該增加引擎的防護,因為被擊中引擎的飛機根本飛不回來。如果你只觀察倖存者,就會得出錯誤的結論。
你看到李佳琦直播賣貨很厲害,可能會想著學習李佳琦如何表演,如何努力,以為這樣就可以複製成功。這樣就錯了,你看不到的是,李佳琦的成功是因為剛好吃到了淘寶直播一開始的紅利,在最早期的時候佔據資源,有流量扶持,也有早期各種品牌給出的折扣空間,先發優勢帶來的溢價空間。
同樣是坐電梯上樓,有人在電梯裡跑步,有人在電梯裡做伏地挺身。最後他們告訴你經驗,說我是跑步上來的,我是做伏地挺身上來的。如果你也跟著跑步,跟著做伏地挺身,那你就錯了。事實上是,大多數想做網紅做主播的人,都沒有賺到錢。你看到的容易賺錢的機會,等你看到的時候。往往都不再是機會了。
你看到的所謂年薪百萬,真實的情況是什麼樣子的?有數據顯示,現在2%的人佔據了80%財富,如果你每年可支配收入65000元,那麼你就跑贏了90%的中國人。上海的人均收入是全國最高的,但2018年上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到5000元一月,工資性收入不到3000元一月。你看到的都是寫字樓裡容光煥發的白領,看不到的是有很多人還在為生產而掙扎。而且不要認為低收入的人都是教育程度低的,在深圳每個月幾百塊的群租房裡,擠著大批剛畢業的大學生。
以前大家的收入差距沒有那麼大,而現在整個社會的財富分布是金字塔型的,大多數人都在金字塔的下方,在網上容易被你聽到的聲音,往往都是金字塔上方的少數人或者吹牛的人。每當你看到所謂實習生月薪5萬的時候,想想還有很多實習生根本拿不到錢。很多人光是生存下來就要竭盡全力。
年輕人的機會,確實是比以前更少,不要假裝這個事實不存在。但是大家都要認命嗎?並不是。我們看清楚背後的本質,是為了更從容地應對和更好地活著。
第一,我們要建立屬於自己的合理的期望
有些人很有錢,但是他們也很痛苦,因為覺得自己不能更有錢。一位年輕老闆賣了兩家公司,收入上千萬美元,還經常說自己很焦慮,不知道下一步的方向。但是也有一些人,就像高分報考北大考古系的女孩,她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很快樂。你的期望是什麼呢?這裡不建議把期望定得過高,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這樣會讓自己很痛苦。也不建議你把期望定得過低,讓自己渾渾噩噩,沒有目標。期望可以定得比自己的能力稍高一點,踮起腳尖就能夠得著的目標。
第二,你能接受自己是普通人嗎?
一個人真正成熟的標誌,就是開始接納自己。有人碰巧生在好的家庭,有人碰巧開悟的早,或者遇到好的機會。絕大多數人都是為一套房子而奮鬥,現在或者將來為了子女的教育而奔走,為了照顧父母,勞心勞神。這不就是真實的世界嗎?普通人並不是說就沒盼頭了,普通人一樣可以過得很好,有普通人的機會。你的機會未必是要成為行業大佬,只需要在普通人裡過得好就行。
第三,機會少了,但是試錯成本也低了
現在機會雖然少了,但是年輕人犯錯誤的成本也降低了。二三十年前一個年輕人如果決定去闖一闖,會是一個很大的決定,而現在是說幹就幹了,如果你不喜歡一個行業,可以馬上轉行,不適應家公司,可以換老闆,自己的主動權要大得多。這裡給大家介紹一個方法叫做MVP—最小可行性產品,就是你在做任何事的時候,可以先以最低的控制成本投入,做最核心的事情,然後在一段時間內先去驗證,證明可行之後,再加大投入。無論是選擇方向還是具體做某個事,都可以用到MVP的方法。
第四,選擇了一種生活,就要自己承擔後果
如果你不是富二代,沒有原始的資本積累,那麼你就得和其他同樣沒有原始積累的人在一個跑道上,去爭取有限的機會,這就是現實。如果你想有機會,就得面對更激烈的競爭。選擇了什麼樣的生活?就只能自己承擔後果。只是有一個提醒,就是不要讓父母的血汗錢創業,不要賣房子去炒股票,各種忽悠你能夠一夜暴富的人,千萬不要信。如果你想在這個跑道上,跑的比別的普通人要快一點,那就不要被焦慮的環境所影響。
第五,讓自己讓家人過得好一點
這裡不是說要讓大家轟轟烈烈,動不動力拔山兮氣蓋世,大家努力的目標可以定在讓自己讓家人過得好一點。你想年薪百萬,完成賺一個億的小目標,還有點遠,但是讓自己過得好點,讓自己的家人、自己在乎的人過得好點,是完全能辦得到的。積極點,賺點錢,給父母買點禮物,平時吃點好吃的,帶著家人去旅遊,能夠抵禦疾病等等的風險,這樣就很不錯。一次我看到一個在工地上工作的年輕人寫的心得,說他想努力工作,賺錢讓從小把他長養大的姑父,能夠坐著飛機到北京旅遊,逛逛天安門,逛逛長城。這樣的人就很棒,他會實現心願的,因為他心中有一團火。熊熊不息,這就是生活。
年輕人的機會少了,這是客觀的事實。但是認清這個事實之後,我們可以去更好的生活。太多的人在製造焦慮,而我們需要看到焦慮背後的本質後,變得不再焦慮。如果你正在焦慮,那就要先行動起來,有一句話叫作:行動是解決焦慮的唯一辦法。無論你現在多麼焦慮,如果有一天你能走出來,一定是通過你的行動。而不是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