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成化雞缸杯的出生,註定了幾百年後價格不菲

2020-12-09 子明的瓷器史

成化皇帝如何也不會想到,他的名字,是因為一個小酒杯而聞名於世的。

2014年4月8日,香港蘇富比公司舉辦的一場「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品」拍賣會。會前,一件明代的小酒杯早已引起了收藏界的廣泛關注。當這件小酒杯最後的成交價格是2.8億港幣時,世界為之震動。其實在這之前,收藏界早已對此件國寶級的收藏品議論紛紛,但落錘的那一刻,大家仍然感覺不可思議。

鬥彩雞缸杯

這件酒杯的全名,便是「大明成化鬥彩雞缸杯」

在民眾的眼裡,這就是富豪們的又一次炒作。拍下這件藏品的劉益謙,在不久之前還陷入了蘇東坡墨跡《功甫帖》的真假風波,這使得人們更相信這件事情其實就是有錢人在自導自演而已,因為這個價格早已超出了常人所能理解的範圍。

鬥彩雞缸杯

雖然民間議論紛紛,但收藏界對此酒杯的價格並不意外。在拍賣之前,這件國寶級的藏品早已被眾多學者估價在2-3億港幣,拍賣的最終僅僅是印證了學者們的判斷,並沒有超出預期。在這之前,這件雞缸杯於1980年就被世界最著名的古董商人埃斯肯那收藏著。而1999年,同一件雞缸杯,以2917萬港幣成交,當時創出了中國瓷器的拍賣紀錄。時過多年,雞缸杯只是續寫著自己作為瓷器收藏品的神話罷了。

鬥彩雞缸杯在明朝時的價值

鬥彩雞缸杯並非如元青花大罐那般橫空出世,在歷史上它早就身份顯赫。事實上,只要稍稍了解鬥彩雞缸杯在明清兩代的身世,那麼它近些年的表現,就感覺理所應當了。

鬥彩嬰戲圖杯

鬥彩雞缸杯生於大明成化年間,此後不久,它便始終保持著自己陶瓷明星的地位。明《神宗實錄》中已經有「神宗尚食。御前有成杯一雙,值錢十萬。」的記載,這裡便是十分官方的記載。而《萬曆野獲編》裡說「成窯酒杯,每對至薄銀百金」,是文人收藏者的記載。

兩種說法在數字上是比較接近的,可以互相印證。值錢十萬,換成白銀就是一百兩。薄銀百金,不是黃金,意思是白銀一百兩。這樣的價錢換算成當時的物價,購買力是非常驚人的。一百兩銀子,在成化時的北京可以買到一套不小的院落了。當然現在拍賣價2.6億港幣,在北京似乎也就差不多的購買力。

鬥彩嬰戲圖杯

成化鬥彩雞缸杯的影響力

儘管如此,單純價格上判斷,不足以說明雞缸杯的地位。

雖然陶瓷在古代人們生活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上至帝王下至百姓,生活中無處不是瓷器的身影,文人階層也鍾愛有加。但奇怪的是,文人士大夫對日常的所用瓷器極少記錄、談論。唯獨對雞缸杯,卻被他們反覆提及,欣賞,不少溢美之詞。

雍正仿成化鬥彩高士杯

非但如此,歷朝君王,無論是帝王的官窯,還是市井的民窯,都在不斷地仿製鬥彩雞缸杯。最為著名的仿品,出自雍正與乾隆兩朝。皇帝不但命令御窯廠原樣仿製,還不滿足於原來的工藝,希望擁有自己的風格。雍正覺得成化雞缸杯略顯粗獷,於是要求上面的圖案更加真實,細膩,甚至將這種改良後的鬥彩風格用在其它器物之上,如碗、罐、筆筒等。乾隆帝則完全擺脫了原有器型與畫面的工藝,不但杯子的形狀完全不同,畫面也重新設計過,有些畫面的主題由雞變成了嬰孩,還多有配詩句的。在製作工藝,也有鬥彩變成了粉彩,因為粉彩可以把畫面展現得更加精細,如羽毛部分,可謂細如髮絲。

鬥彩高士杯

如此,雞缸杯不但自身就是一件名品,進而還演化成一個家族,引領著瓷器風格的變化,及君王乃至百姓的審美觀念。

雞缸杯的拍賣價格究竟如何,早已不再重要了,與其去在乎那些浮世的名利,還不如好好地欣賞鬥彩雞缸杯所帶來了獨特魅力。找尋它身上的的每一處細小美麗,一飽眼福才是正事。

相關焦點

  • 成化鬥彩「雞缸杯」鬥彩的巔峰之作
    底心青花雙方欄內楷書「大明成化年制」雙行六字款。大明成化年制鬥彩雞缸杯鑑定及價格 在分類指數中,近現代五大畫派指數走勢一致,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這與國畫400指數表現完全一致。比照商場上成化鬥彩瓷器歷來是對比罕見的,可謂成化鬥彩的精品得知不易,深圳寶德在去年徵集到的一件成化鬥彩雞缸杯,在澳門中信遊輪拍秋季上以9200.00萬港幣成交!1949年,香港古玩收藏家仇焱之以1000港元購得一隻明代成化鬥彩雞缸杯,傳為香港收藏界的識寶美談。1980年11月在香港蘇富比舉辦的拍賣會上,這件明代成化鬥彩雞缸杯拍出了528萬港元。
  • 拍賣價格2.8億港元的明成化雞缸杯,憑什麼這麼貴
    由於雞缸杯顏色鮮明,繪畫工藝活靈活現,也被瓷器業內稱為絕品、神品,自明朝以來,雞缸杯有錢也難以買到,清代民國時期多有仿製品,但是仍舊有天壤之差。那麼成化時期的瓷品到底怎麼樣?根據記載,明代成化時期的瓷器器物,薄胎釉潤,小巧玲瓏,青花色淡而平實,筆法柔麗,特別是以青花描繪輪廓,配套各種釉上色彩,也是我們常說的「鬥彩」。鬥彩工藝創燒於明代成化時期,用青花勾廓,五彩填色,有青花與彩瓷競豔之意。雞缸杯的特點如何呢?
  • 從成化鬥彩雞缸杯說起 歷代鬥彩仿品特徵
    圖 1[明]成化鬥彩雞缸杯及底書青花雙框「大明成化年制」六字雙行楷書款    所謂「鬥彩」是指瓷器彩繪的一種工藝,它是在坯體上,先用青花描繪圖案輪廓,施透明釉高溫燒成後,再在釉上以各種彩料填繪,經低溫彩爐烘烤最後成型。
  • 明成化—雞缸杯歷史與價值
    成化十八年(1482年),因群臣屢諫,始罷廢西廠。不過明憲宗仁厚,善於納諫,罷逐汪直等小人,重用李賢,國庫充裕。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萬貴妃去世,八月,明憲宗過於悲痛而駕崩,時年41歲。葬於北京昌平明茂陵。傳位第三子明孝宗朱祐樘。
  • 成化鬥彩雞缸杯舉世聞名,真值近3億元?專家:炒作,不值這個價
    說到這裡,很多人應該猜到瓷器的名字,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明成化鬥彩雞缸杯。成化鬥彩雞缸杯很小,高3.4釐米,口徑8.3釐米,足徑4.3釐米,如同一個大號酒杯。成化鬥彩雞缸杯究竟有何特別之處,能拍出近3億港幣?北京故宮博物院對鬥彩雞缸杯的描述是這樣的:杯敞口微撇,口下漸斂,平底,臥足。
  • 曠世奇珍:大明成化年制鬥彩雞缸高足杯亮相國際文物藝術交易會
    談及瓷器就不得不談鬥彩雞缸杯,其可以稱得上中國瓷史上的一段不朽傳奇,數百年來一直為世所重。其典雅宜人,筆觸秀麗,予人以清新悅目之感,一改永宣以來雄健豪放之風格,獨步一時,引得後世敬慕無限。然雞缸杯奧妙並不止於斯。百載春秋,故為明清帝王、明鑑文士惜藏頌讚,雞缸杯早已超塵拔俗,堪稱中國瓷器傳奇,永垂不朽。
  •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明成化鬥彩雞缸杯,高清大圖全角度賞析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明成化鬥彩雞缸杯,高清大圖全角度賞析前幾年,一隻拍賣的價格達到2.8億元的明成化鬥彩雞缸杯,再一次點燃了收藏界對這隻傳奇酒杯的熱情。明成化鬥彩雞缸杯,據歷史記載是明朝中期,成化皇帝為其寵愛的萬貴妃,命景德鎮御窯廠,專為宮廷燒制的一種小型的酒杯。在明代以前,中國人的飲酒由於沒有採用二次蒸餾技術,因此酒的度數比較偏低,有點類似於我們現在啤酒的度數,因此在明代以前,出現了所謂大碗喝酒的情況。
  • 從雞缸杯談明成化瓷器
  • 天價的成化鬥彩雞缸杯
    一,工藝價值 成化鬥彩之所以能夠成為傳世的極品,與成化皇帝的特點、性格、環境、和喜好精巧細膩之物是分不開的,充分體現了成化皇帝與當時的制瓷有著密切的關聯,成化鬥彩的成就是成化御窯的藝人們,用聰明的智慧和勤奮的汗水為中華民族作出的傑出貢獻,成化鬥彩還有許多值得我們更深層次研究的內容,以進一步提升對成化鬥彩的認識
  • 藝術品收藏者劉益謙以2.8億港元拍得明成化鬥彩雞缸杯
    2014年香港蘇富比春拍上,瓷器拍品屢創價格新高。業內人士認為瓷器藝術品市場已進入資本運作的集貨階段。2.8億港元,一隻小小的明成化鬥彩雞缸杯昨天在香港蘇富比拍賣場上刷新了中國瓷器的價格新高。這還不是它第一次領跑中國瓷器市場,1999年,同樣在香港蘇富比,它曾以2917萬港元成為當時中國瓷器拍賣的世界最高價。
  • 雞缸杯與成化帝
    這種器形的小杯子,有個特別的名字,叫鬥彩雞缸杯。   成化鬥彩雞缸杯,曾經是成化皇帝御用的酒杯,如今是難得一見的收藏珍品。成化皇帝十分喜歡鬥彩瓷器,因為鬥彩顏色柔和,與他的性格相似。據說,成化性格柔弱,患有口吃,反應也比較遲鈍,造成他的這些缺陷的主要原因是他童年的不平凡經歷。
  • 成化鬥彩雞缸杯,您不知道的秘密
    凡是鬥彩,尤其是明代那是相當的稀有和珍貴所謂鬥彩,不過是釉上釉下色彩相比拼而已在鬥彩界尤以鬥彩雞缸杯最有名氣而明成化鬥彩雞缸杯更是鼎鼎大名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那杯子可是皇帝用的即便是大臣也很難得到賞賜在當代擁有一隻成化年間雞缸杯真品那可是在富豪界和收藏界都倍兒有面子的事
  • 成化鬥彩怎麼鑑別?成化鬥彩的鑑定方法與技巧
    成化鬥彩怎麼鑑別(二) 成化鬥彩(不包括天字罐),從現在世界各大博物館藏品來看,都是大明成化年制款。所以凡是成化年造、成化年制等著類款要門是民窯,要門是後仿品,可以肯定排除是當時官窯。大明成化年制,基本都是青花書寫,三行六字,就一種風格,幾乎無例外,杯子等不好寫款的寫成一行。
  • 淺談成化鬥彩雞缸杯奼紫嫣紅的特點,在鑑別時能起到哪些作用
    大家都知道成化鬥彩雞缸杯,在2014年4月10月香港蘇富比拍賣出一隻雞缸杯價值二點八億港幣成交,當時的市值可買到二噸黃金,這個價錢當時振動人心,讓人驚心動迫,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雞缸杯雖說古玩是有錢人的遊戲,收藏家們怎麼會那樣瘋狂,真的雞缸杯那樣值錢嗎?
  • 明清都在燒鬥彩,為什麼只有成化的鬥彩雞缸杯最有名呢?
    我點點頭,轉身回到房間,到處找更新文章素材時候,突然想到了朱祁鎮、朱祁鈺、朱見深,對,寫寫成化的鬥彩吧,而鬥彩中雞缸杯和天字罐幾乎人盡皆知,是成化時期最得意之作。所以這絕對是拍腦袋想出來的。還原成化皇帝的成長史,將更有助於對於雞缸杯的了解。成化皇帝名叫朱見深,在他2歲的時候父皇到蒙古瓦剌部御駕親徵,戰敗被瓦剌俘虜,他的叔父朱祁鈺暫時代理皇帝職位,他奶奶怕叔父不把皇位讓給他,就先封他為太子,並派一個姓萬的宮女貼身照顧他。
  • 馬未都:雞缸杯全世界就十幾個,怎麼大陸就一個沒有呢?
    馬未都:雞缸杯全世界就十幾個,怎麼大陸就一個沒有呢?   雞缸杯,就是小小的茶碗。全世界存世量極少,總數不超過19個。而唯二用這個杯子喝過茶的人,就是上海藏家劉益謙和馬未都。下面就來看看,用雞缸杯喝過茶的馬未都,對這件個頭雖小,但是價值連城的雞缸杯有哪些看法吧!
  • 泓聚德好品推薦:大明成化瓜稜雞缸杯
    唯恐只有明成化鬥彩器。古有「雞缸一對,值錢十萬」,為何成化鬥彩瓷器讓其當朝貴族為其一擲千金,另清諸帝王痴迷嚮往,而又讓今人為其甘願散盡家財?鬥彩瓷器創燒於明代成化時期,在景德鎮御窯燒制的雪白的瓷器胎體上,用成化時期特有的釉下淡雅的青花作輪廓線,再以豔麗的紅、綠、黃、紫等諸色填在釉上,入窯經低溫二次燒成。
  • 話說雞缸杯:千金難買心頭好
    有史書上說,成化皇帝熱衷書畫,有一次他欣賞宋代人畫的《子母雞圖》,看到母雞帶著幾隻小雞覓食的溫馨場景,非常有感觸,就在這幅畫上題了一首七言詩,詩表達了母雞對小雞的愛護之情,也許正因為如此,成化皇帝萌發了要做成化鬥彩雞缸杯的心願。另有學者分析說,畫雞的目的有兩個:一是成化元年是雞年;再一個就是「雞」和「吉祥」的「吉」諧音。2.81億的成化鬥彩雞缸杯,就展現了這樣的畫面。
  • 這幾件明代成化鬥彩杯你認識幾件
    今天給大家介紹幾款明代成化鬥彩杯,第一件明成化鬥彩雞缸杯,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高3.4釐米,口徑8.3釐米,足徑4.3釐米。明成化鬥彩雞缸杯,是漢族傳統陶瓷中的藝術珍品,屬於明代成化皇帝的御用酒杯。2014年,玫茵堂珍藏明成化鬥彩雞缸杯在香港蘇富比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品春拍上,以2.8124億港元成交價刷新中國瓷器世界拍賣紀錄,買家為上海收藏家劉益謙。2014年7月19日,劉益謙拎著一隻拷克箱,把成交價超過2.8億港元的明成化雞缸杯從香港蘇富比帶回上海,經海關專用通道辦完手續後,直接進入徐匯濱江的西岸藝術品保稅倉庫。
  • 關於成化鬥彩的四大隱蔽特點,不可錯過
    正所謂"明看成化",是指成化瓷種類豐富,其中以青花、鬥彩最為有名。 本篇主要論述成化的鬥彩瓷器。成化鬥彩雞缸杯2014年4月,有一件瓷器在香港蘇富比的拍賣會上,被拍出了約2.8億港元的價格成交。這時候,很多人應該猜到了瓷器的名字,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明成化鬥彩雞缸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