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10 00:27:01 來源:河北新聞網
2010年,他懷揣著對未來生活的無限憧憬,從農村家庭走進大學的殿堂。他深知自己的求學之路來之不易,也明白自己肩上承擔了多少希望。家庭的貧困並沒有埋沒他心中的理想,在短短的兩年時間裡,他發憤圖強,獲得了全國大學生「挑戰杯」創業計劃大賽國家級銅獎、省級特等獎,他的發明獲得了國家專利,他的論文在國家級期刊上發表,他還跨專業取得了會計從業資格證、心理師資格證等多項證書。
家境貧寒的他更曾兩次讓出助學金,在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後,他主動捐出一千元錢,成立班級「思敬」基金。他將「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當做自己的座右銘,讓理想的花蕾盡情綻放!他就是河北師範大學的學生張凡。
校園追夢人張凡
軟體開發 專利是申請
他孜孜不倦
大學入學時,他便要求他自己要坦坦蕩蕩做人,認認真真辦事,因而無論在學習中還是在工作中都能做到一絲不苟、精益求精,從而也使他自己在短短的兩年時間裡取得較為突出的成績。
軟體行業是一個更新速度非常快的行業,因此作為軟體學院的學生,不僅需要牢牢地掌握住書本上的基礎知識,還要有創新的思維和意識,更要能把知識轉化為促進社會進步社會發展的動力,真正讓科技為人們帶來便利。
2010年,剛剛來到石家莊的張凡就發現,在龐大的交通壓力下,很多人都苦不堪言,公交車等不到,計程車不好打。張凡自己也有過這種經歷,有一次他要去參加一個重要考試,正好遇到上班尖峰時段,公交車遲遲等不來,計程車也打不上,情急之下張凡給計程車公司打約車電話,但也是叫車車不應,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他等得又急又氣,好不容易上了公交車,等到了考點已經太晚,只能參加下次補考了。這件事情使張凡受到很大觸動,他想為什麼不能將公交車和計程車進行定位,再將這些信息反饋給需要的人呢?
他萌生了這一個想法,於是他組建了專門的團隊進行研究攻關,在研發過程中遇到了很多技術難題,很多知識都超出了張凡的所學範圍,特別是系統中車載終端的研發,屬於硬體研究範疇,對於學軟體的張凡來說,更加具有難度和挑戰,面對這些,張凡並沒有望而卻步,而是想方設法查詢相關書籍資料,自學相關知識。為了早日研發成功,大二那年暑假他沒有回家,而是在實驗室中度過整整兩個月。
七八月的石家莊烈日炎炎、暑熱難耐,當大多數同學都在家消暑度假時,張凡卻在實驗室中反覆研究他的系統,除了悶熱之外還要忍受蚊蟲的經常性偷襲,最終他的努力沒有白費,一套結合當前基於前端的「雲技術」,能夠緩解城市交通壓力的智能系統終於研發成功。他應用這套系統參加2012年的全國大學生「挑戰杯」創業計劃大賽,並在河北省「挑戰杯」創業計劃大賽中榮獲特等獎,之後又在全國大學「挑戰杯」創業計劃大賽中獲得銅獎。
此外,他在大二期間,便成功申請國家專利一項(專利號:ZL201120540072.7),該專利包括他自己研發的計程車車載智能終端、智慧型手機軟體,該專利主要實現乘客與計程車相互定位,相互選擇,乘客通過手機軟體預訂計程車、計程車司機利用車載智能終端尋找乘客的功能,具有廣泛的市場價值,該專利一經申請成功便立刻受到多家公司的關注,目前他已經與數家公司籤訂了合作協議書。
捐出獎學金 成立班級基金
他懂得感恩
主動捐出獎學金,成立班級基金。在2011-2012學年國家勵志獎學金的評比中,張凡以全班最高票數獲得該獎,他感到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沒有白費,得到了同學們的認可,同時,他也感恩自己所在的這個集體,因為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裡才永遠不會幹涸,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可以說沒有班級大家庭的幫助支持就不會有他個人的成績,因此他決定從自己的獎金裡拿出一千元,成立班級基金,他希望儘自己微薄之力去幫助班級中真正需要幫助的人。
【責任編輯:鄭佳】想爆料?請撥打新聞熱線0311-67562054,登錄河北新聞網新浪微博(@河北新聞網官方)或通過投稿郵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聞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