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人口紅利逐漸消失,不僅放開了二胎政策,或將鼓勵生育二孩

2020-12-16 貴州阿躍

簡單地說:人口紅利,是指勞動年齡人口佔總人口比重較大,為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的人口條件,國家經濟增長較快。

中國在1965~1970年間「人口紅利」已顯現,並持續至今,這四五十年間,我國真正享受到了人口紅利對經濟的推動作用。「人口紅利」推動了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中國40年的改革開放所獲得的成績,離不開龐大的人口勞動力。

然而,2012年我國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在相當長時期裡第一次出現了絕對下降,這意味著人口紅利趨於消失。根據相關研究表明,從2010年至2020年我國勞動年齡人口將減少2900多萬人;與此同時,人口撫養比相應上升。

「人口紅利趨於消失,導致未來中國經濟要過一個『減速關』。為應對人口紅利趨於消失,勞動力人口逐漸下降,2015年10月,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決定,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實施全面二孩政策。至此,我國二胎政策經歷了,從最初的「雙獨二胎政策「」轉變為「單獨二胎政策」到全面放開二胎政策的轉變。

人口紅利逐漸消失,我國或將出臺政策鼓勵生育二孩

隨著育齡婦女逐年減少,人口老齡化加重,我國遼寧、湖北等多地已出臺政策鼓勵生育二孩。官方數據顯示, 2019年我國出生人口1465萬人,出生人口跌破了1500萬。這意味著,中國事實上已經陷入了「低生育陷阱」,育齡婦女人數在過去10年減少了超過4000萬。育兒成本的據高不下,也是致使二胎政策放開以來收效甚微的原因之一,在城市養育一個孩子,動輒幾十萬,乃至上百萬。

我國出生人口趨勢

目前,許多學者呼籲全面放開生育政策,甚至有的學者認為全面放開生育政策已是大勢所趨,並需在此基礎上制定全國性的獎勵政策。

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對我國經濟影響甚大。日本隨著勞動力和人口的逐漸下降,經濟發展停滯,以至於這二三十年來日本經濟一直不景氣。但當時的日本已是一個城鎮化的高收入國家,而我國面臨的人口問題將比日本更加嚴峻。

在未來幾年裡,面對人口老齡化和人口勞動力下降等問題,我國或將全面出臺鼓勵生育二孩的政策。目前,我國雖全面放開二胎政策,但生育率並沒有較明顯的提升,許多年輕一代也不願意生育二胎。針對此問題,一些地方已出臺相關的鼓勵政策,以緩解出生率下降帶來的種種社會問題。

經濟增長一旦步入快車道,「人口紅利」勢必會成為經濟增長的有力助推劑。勞動力資源豐富和成本優勢已經使我國成為世界工廠和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但隨著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我國將面臨著嚴峻的考驗,當下我國經濟的發展還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人口。現今,我國經濟增速也逐漸在放緩,如果不調整人口政策,延緩勞動力人口下滑的態勢,我國經濟的放緩速度恐怕會進一步加劇。

人口下降,我國將面臨著哪些問題?

第一,人口老齡化持續加重,我國將進入未富先老的狀態。預計到本世紀中葉,60歲及以上人口將達到4.87億,約佔總人口的35%。往往西方國家,發展到高度富裕的狀態時,才進入人口老齡化階段,而我國還未進入發達國家水平,並進入了嚴重的人口老化狀態。

第二,我國勞動力以多年持續下降,而我國現在的經濟發展正需要充足的勞動力,在經濟步入快車道上,龐大的勞動力數量絕對是巨大的優勢。據相關數據顯示,今年我國勞動力下降趨勢不會改變,預計下降數量在3000萬。

第三,我國目前已進入低生育率狀態,未來人口下降已成趨勢,最終壓垮房地產泡沫的是人口數量。

面對人口紅利逐漸消失,我國已逐漸改變計劃生育政策。從一孩政策「少生優生,幸福一生」到現在的全面放開二胎政策,都是我國為應對人口問題調整的生育政策。在未來,我國或將全面放開生育政策,並鼓勵生育二孩,屆時將出臺相關的補助補貼以及激勵政策。

何為計劃生育,即按人口政策有計劃的生育。一個國家的生育政策,往往會根據國情來制定和調整,並適應社會和發展的需要。

相關焦點

  • 【工信部前部長:中國已走出人口紅利期 全面放開二胎未引發生育...
    【工信部前部長:中國已走出人口紅利期 全面放開二胎未引發生育高峰】苗圩表示,近年來,中國已經走出了人口紅利期,老齡化問題日益凸顯,由此帶來的經濟增長、人口就業等一系列問題值得高度的重視。苗圩還強調,全面放開二胎並沒有引發生育高峰。
  • 任澤平:建議放開三孩只是權宜之計 是該全面放開生育了
    另一方面,當前二孩出生人口佔比仍高於一孩,表明全面二孩的政策生育堆積效應仍存,隨著政策效應徹底消失、受教育水平提高、城市化推進等,未來總和生育率或下滑至1.0-1.2左右。並且,必須認識到,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是全局,應對老齡化是局部,前者重要性高於後者。
  • 中國三輪人口大論戰:要不要放開生育?
    第三輪人口大論戰:從「單獨二孩」到「全面二孩」再到「全面放開」。1)2004-2013年:要不要放鬆計劃生育政策?2004年顧寶昌等學者「上書」建議逐步過渡到二孩政策,開啟第三次人口論戰。與此同時,蔡昉等2004年開始發現,2003年出現的「民工荒」標誌著「劉易斯轉折點」出現,推動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人口紅利也即將消失。
  • 中國人口報告2020:建議儘快放開三孩
    長期以來,我國的人口政策一直受到大眾的關注。近年來,儘管我們已經全面放開二胎,然而,不斷有專家提出,中國出生人口持續下降,生育意願大幅降低,老齡化將加速到來。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提到,考慮到當前各界對是否全面放開生育爭議較大,建議在「十四五」時期可從儘快放開三孩開始逐步推進並觀察效果。
  • 2021年起或將全面放開生育限制!中國已拉響「人口警報」
    全面放開生育限制正當其時來源: 經濟觀察報首先,長期計劃生育政策下形成的管制思維,需要頂層設計上的放開才能逐漸扭轉。前不久河南柘城縣擬對三孩及以上家庭徵收社會撫養費一事就是例子。柘城縣衛計委的做法確實沒有違背政策,但與當下鼓勵生育的潮流相悖。一方面人口老化、生育率低迷需要鼓勵生育,另一方面重罰三孩家庭,這不僅將導致公眾的認知混淆,也會導致官員的執政混淆。不可否認計劃生育政策在當時的環境下有其歷史意義,但用行政力限制公民生育自由的做法,不應是長久之計,應該順時順勢放開。需要強調的是,公民的生育自由,包括生的自由,也包括不生的自由。
  • 任澤平:全面放開並鼓勵生育刻不容緩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2人口政策:二孩政策效果不及預期,人口形勢因人為拖延愈加嚴峻中國生育政策收緊很急很快,但放開卻是小步微調,有關人士對二孩政策過於樂觀,但實際效果均大幅低於預期。隨著中國人口形勢發生重大變化,生育政策調整迫在眉睫。
  • 二胎政策「遇冷」,人口紅利受影響?專家:多孩家庭「半價」買房
    二胎政策「遇冷」,人口紅利或受影響?隨著年輕人的觀念的不斷變化以及我國人口出生率的不斷下降,這一事件似乎也開始對「國家層面」產生了影響,已經開始影響我國的「人口紅利」了。為了扭轉人口問題,我們國家也是積極地做出反應和調整,開放了「二胎政策」。
  • ...全面二孩政策成效仍需觀察 人口規模效應不會立即消失
    此外,2017年一孩出生人數724萬人,而二孩數量反超一孩159萬人,達到883萬人。這也是正式實施「全面二孩」政策以來的首次。上述數據引起各界熱議。有不少專家和網民認為,初次生育的中國年輕人生育意願不斷降低、新生育人口和生育率未來可能不斷下降,中國即將迎來人口數量和人口結構的大調整,出現「人口變局」。
  • ...郵票的預言故事:從兩隻猴到三隻小豬,2019年生育政策將全面放開?
    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開始實施,當年的猴年生肖郵票上有兩隻小猴;如今,豬年生肖郵票上有三隻小豬,那麼,這是否預示著2019年的生育政策將轉向放開三胎或全面放開?「郵票上的三隻小豬與三胎政策沒有必然聯繫,如果2019年真的鼓勵生三胎,那麼郵票上的三隻小豬也只是一種巧合。
  • 中國人口警報已拉響,2021年起或將全面放開生育?人們會生嗎?
    建國後,隨著社會安定,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又迎來了生育高潮,人口從4億激增到1982年的10.09億,佔世界總人口的21.96%。這種趨勢如果不加控制,那未來人口規模將失控。於是,在1982年「計劃生育」政策出臺,並寫入了憲法。
  • 60%的人支持放開三孩:生育政策面臨大調整
    當前二孩出生佔比仍高於一孩,這意味著隨著全面二孩政策效應徹底消退,總和生育率還將進一步下降。而根據聯合國估計,當前中國總和生育率為1.6,不僅遠低於2.5的全球平均水平,還接近1.7的發達國家水平;1950-2015年美國總和生育率從3.3降至1.9,日本從3.0降至1.4,印度從5.9降至2.4,均遠小於中國的總和生育率從6到1.6的降幅。
  • 媒體:「二孩生育補貼」不是什麼冒進
    全國政協委員劉大鈞提出,「目前很多家庭由於經濟困難無法養育二孩,所以我建議給予生育二孩的家庭進行補貼,減少他們的經濟負擔。」全國人大代表孫曉梅和黃細花也建議,給二孩家庭發放生育津貼。  從單獨一孩到全面二孩,我國生育政策風向的調整,是循序漸進的。全面二孩放開後,收到了不小的效果,但並未扭轉生育率下滑的趨勢。
  • 任澤平:建議先放開三胎鼓勵生育 推遲法定退休年齡
    2019年出生人口減幅明顯收窄主要在於主力育齡婦女數量減幅邊際明顯收窄和生育率基本穩定,一孩和二孩出生數減幅均較2018年明顯收窄。2016-2019年一孩出生人口從981萬降至593萬,沒有一孩哪來二孩三孩,預示後續生育形勢嚴峻。從長期趨勢看,由於生育堆積效應逐漸消失、育齡婦女規模持續下滑,當前出生人口仍處於快速下滑期,預計2030年將進一步降至不到1100萬。
  • 統計官員數據解讀人口政策:應全面放開二孩,沒時間試點了
    中國人口政策正在調整,但就如何調整以及調整時間,學界觀點並不統一。2014年11月5日,豐都鬼城。一名婦人和她的孩子在江邊玩耍。 許海峰 澎湃資料人口學專家、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院長翟振武就主張用更穩妥的方式對待人口問題——他認為當下「全面放開二孩」生育還為時過早。
  • 2020寧夏省考常識積累:我國生育政策
    今天寧夏華圖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我國生育政策」。   計劃生育政策   1949年以來我國生育政策主要經歷四個階段的變化,分別為1949-1953的鼓勵生育階段,1954-1977的提倡計劃生育階段,1978-2001 的嚴格收緊生育階段和2002年至今的逐漸放開計劃生育階段:   1949-1953 鼓勵生育   此階段嚴格限制節育及人工流產
  • 任澤平:60%的人支持放開三孩 生育政策面臨大調整
    當前二孩出生佔比仍高於一孩,這意味著隨著全面二孩政策效應徹底消退,總和生育率還將進一步下降。而根據聯合國估計,當前中國總和生育率為1.6,不僅遠低於2.5的全球平均水平,還接近1.7的發達國家水平;1950-2015年美國總和生育率從3.3降至1.9,日本從3.0降至1.4,印度從5.9降至2.4,均遠小於中國的總和生育率從6到1.6的降幅。
  • 提升人口出生率 僅放開生育政策還不夠
    觀點 想讓人放心生,關鍵在於解除後顧之憂 恆大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在《2019年中國生育報告》中曾提到,勞動力萎縮導致人口紅利消失,是低生育率帶來的首要問題,而老齡化進程加速,讓養老金成為亟待解決的難題。
  • 既然已經放開二孩政策,超生為何還要交罰款?必知的超生政策
    然而,這對67歲的夫婦並不擔心,月入過萬的收入足以養育一個孩子,但是卻有另一個問題需要他們面對:因為這對67歲的夫婦已經生育了二胎,這小女兒屬於三胎,將面臨超生罰款的處境。以前政策是提倡「一家只生一個孩」。2016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二孩政策,是因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一致通過了決議,同意修改計劃生育「一家只生一個孩」的國策,也就是放開了二胎政策,允許一家可以生倆孩。
  • 2021年江蘇公務員考試常識積累:我國生育政策
    今天江蘇公務員考試網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我國生育政策」。 計劃生育政策   1949年以來我國生育政策主要經歷四個階段的變化,分別為1949-1953的鼓勵生育階段,1954-1977的提倡計劃生育階段,1978-2001 的嚴格收緊生育階段和2002年至今的逐漸放開計劃生育階段:
  • 多地出臺政策鼓勵生育:發放保教費、落實陪產假等
    ● 多地提出鼓勵生育政策,既是響應國家政策,對過往緊縮的生育政策的一種修訂,又是對二孩政策放開以來奏效不明顯的促進 ● 要對症下藥完善和調整我國家庭福利政策,如增加和穩定家庭收入;由國家更多地承擔教育和養育子女的支出,加強公立的服務設施建設與配給;增強生育者的信心;加強生育技術支持;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