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這不是對你的苛求,只是讓你懂事的理由
在電影《少年班》中吳未作為電影的小主人公,幫幾個同學打架、挨揍,一切無所畏懼,只是害怕媽媽嚴厲的眼神和不停的苛求。吳未=無謂,他敏感溫順如小羊,戴著細邊眼鏡,穿媽媽準備好的格子襯衫、毛背心,規規矩矩地扎皮帶穿皮鞋。作為一群高智商「魚」中的「低智商」鯰魚,他只是充當了一個保鮮的作用。
吳未一個標準的中國好學生塑造得真實到位,尤其是他的壓抑、崩潰和絕望,但,吳未也有自己的夢想。他想要守護和自由。母親的苛求讓他敏感,吳未明白,母親只是想讓他成才讓他懂事。電話亭的吳未是多麼讓人的憐惜,吳未一樣自知之明。
他只是一個普通的孩子卻被少年班招收,這本身就是一個努力的證明。
真的小人物也有夢想,尤其是孩子,吳未的夢想我覺得是守護,這不是早熟,只是忽然間的懂事。在某一天你會發現大人眼中的聽話就是鞭打與鞭策去磨滅你燭火般渺小的夢想,而孩子自己就是隱藏與壓抑,最後真正「聽話」,真正懂事。
夢想是世界上最耀眼的光芒,而孩子的夢想最能飛翔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則超可愛的新聞: 一個對尋寶很有熱情的小男孩找到了一個石頭碎片,他堅定地覺得這是個重大的古文物(其實不是),在父母的幫助下,他把這個石頭忐忑地寄給了當地的羅馬德意志博物館。 沒想到,他們居然真的收到了博物館的館長回信!
信裡語氣極其認真,是這樣寫的: 「非常感謝你將你的寶貝寄到我們羅馬德意志博物館來。我們所有的工作人員對你的寶貝進行了觀察和長時間的解密。最終有人得出結果。這是一個粘土碎片。 工匠將粘土物件在烤爐中長時間高溫烤制。因為高溫這個粘土片非常堅硬,也可稱之為石器。此外這個石器還上了釉,所以有點閃亮。 你的粘土碎片源自一個埋在土裡大水管道,這個管道很有可能是19世紀燒制的,所以有超過一百年的歷史了。
雖然你的粘土碎片不是出自於羅馬時期,但是它還是個老物件,向我們展示了科隆人當時的生活。請你好好保留它, 並向你的朋友展示。 來自羅馬德意志博物館的祝福」 這個世界上,原來有這麼多人在小心翼翼地呵護著孩子們的夢想。 想想,這件事估計會讓這個孩子很長一段時間的夢想都閃著光吧,多年以後回想起來,也是童年值得珍藏的一筆。 ——如果有這樣的,給某個人的夢想插上翅膀。
羅馬德意志博物館長的認真仔細的回覆呵護了一個孩子的夢想,孩子的夢想一直在飛翔。
孩子的夢想請認真呵護,特別容易飛向高空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一路上(旅途中)我都會發現從未想像過的東西, 如果當初我沒有勇氣去嘗試看起來幾乎不可能的事, 如今我就還只是個牧羊人而已。」
「你的夢想是什麼呀?」
「上學。」
的確平凡,可在一個貧瘠的小農村,上大學的確有很大的難度,許多未成年的人都被迫出去打工,或者在村子裡侍弄土地。表哥從小的夢想就是上學,可這個夢想在十年前真的很大。紅色的錄取通知書下來了,郵政快遞員把大紅的通知書(西北工業大學)送到了村委會。村長興高採烈的用破舊大喇叭通告了全村,村裡終於有一個大學生,怎麼能不讓他老人家興奮。
可是半夜表哥哭了,坐在了街道上的大青石旁哭了,夢想只差臨門一腳,可難度真的不小,自身的家庭情況真的不堪,父母離異,家父重病,全家的經濟真的不堪重負。可紅色的錄取通知書看的真好看,每天都有村民前來看著這張紅色的紙,表哥真的沒辦法抉擇!
現在他在太原的一家公司做總經理,去年結的婚,結束了與女朋友7年的愛情長跑。
我媽媽也就是表哥的姑姑,下狠心把攢下的讓我和姐姐上高中的學費給了表哥,全村人也一塊一塊,十塊十塊的資助,還是不夠,村長去鄉裡給表哥要助學金,每年表哥跟著導師做研究,閒時打工賺學費,只是為了小時候孩子的小夢想。
夢想是世界上最耀眼的光芒,而孩子的夢想最能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