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汗血馬繪畫創始人,吳門藝術正支嫡傳、集詩人、書法家、畫家於一身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師劉詠閣(老墨山人)先生專程來到浙江安吉縣,探尋吳門藝術起始地並拜謁其師爺吳昌碩大師。
劉詠閣,號老墨山人,齋號等觀堂,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文藝部副教授、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馬業協會馬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北京市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裝幀藝術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中國民俗攝影協會會員,中國圓明園學會文化藝術分會副會長,中國華藝書畫院、中國長城書畫院特約書畫家。
劉詠閣是當代「潑彩汗血馬」繪畫體裁創始人,並出版有國內第一本集汗血馬繪畫、詩詞於一體的個人專集《龍馬精神——劉詠閣汗血馬系列作品集》。
另出版有詩集《心遠之殤》、畫集《劉詠閣畫選》和《墨廬墨跡——劉詠閣美術作品集》及美學專著《西畫精粹點厾》。
劉詠閣的第一位老師廖同乃上世紀京城大隱,系吳昌碩大師的關門弟子。劉詠閣隨廖同老師學習吳派藝術,且詩、書、畫、印都有深入研習。廖同老師對其鍾愛有加,不但親自帶他去公園寫生,親近自然,每逢各地藝術大家或吳門師兄弟來家中造訪,行筆墨交流之事時,總會令其做書童侍奉左右。劉先生的幼年是幸運的,因為他一直在吳門這樣一個高門檻內接受藝術的薰陶。從藝五十多年來,他已然對吳派藝術之形貌瞭然於胸,亦對昌碩師爺藝術之精髓有獨到認知和個性化理解與實踐。雖然他接下來又相繼拜李新民、龍瑞、梁樹年(張大千弟子)學習景泰藍技藝,學習西畫技藝,學習山水畫,且在軍藝系統學習油畫,但最撕扯他情感的還是吳門厚重的詩、書、畫、印。
近二十年來,劉先生潛心於汗血馬繪畫的研究,花鳥畫兒已經很少接觸,但只要有展示吳派藝術的機會,他依然能夠揮灑自如,沒有任何羈絆地表現吳門的所有題材。或許,這就是傳說中的童子功吧。
在吳昌碩紀念館,劉詠閣先生一行受到安吉縣領導、紀念館領導和當地研究吳昌碩生平專家等人的熱情接待,並做全程陪同。
在吳昌碩衣冠冢前,劉詠閣先生攜自己的書法弟子李皓向師爺行了三叩頭大禮。也正式將弟子李皓帶入吳門。
拜謁儀式後,劉詠閣先生應邀為吳昌碩紀念館現場揮毫,創作了一幅四尺整紙的《牡丹圖》,並自題絕句落款。該畫作既有吳門藝術詩書畫融於一體的形式特徵,也有劉先生鮮明的個人語彙在其中。他理性地將西畫的一些理念融進創作。比如在強調筆墨骨架殷厚渾雄的同時,加強了線的多樣性變化,注重了濃淡墨反差和色彩的純度呼應。這對昌碩大師一以貫之的「高級灰」主調子無疑是一種大膽突破。
該畫作已被吳昌碩紀念館正式收藏。
據了解,著名藝術評論家、詩人李犁先生,著名詩人、《海燕》雜誌主編、劉先生弟子李皓,湖州日報記者、著名詩人吳藝先生,湖州當地著名企業家楊惠明,湖州廣電總局著名記者金蘇萍,湖州湖筆技藝傳人、著名作家錢愛康,湖州幼兒藝術教育家曹旭慧等知名人士與劉先生一同前往藝術尋根。
本文為企業宣傳商業資訊,僅供用戶參考,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鳳凰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