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2 11:50 |浙江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 李金海 記者 何靜媛 整理
悠悠歷史長河,激蕩澎湃的浪花便是那歷史進程中最激動人心,也扣人心弦的大事、要事,又如璀璨華麗的珍珠,串連起上虞人民拼搏奮進的豪情壯志。
以史為鑑,可知興衰。讓我們以時間為軸,回望上虞解放以來那些具有特殊意義的重大事件,借古鑑今,以啟未來。
1949年5月22日,上虞解放,上虞縣臨時辦事處宣告成立。
1949年6月7日,新組建的中共上虞縣委、上虞縣人民政府成立。
【圖為豐惠的上虞縣政府舊址。】
1950年10月,上虞縣土地改革指揮部成立。至1951年11月全縣完成土地改革。
1952年7月,全縣第一個農業生產初級合作社——趙家村曙光農業生產初級合作社成立。
1952年7月,全縣第一次工資改革,實行國家統一的9種供給制和以「工資分」為計算單位的工資制。
1953年10月至次年3月,全縣第一次人口普查,總人口為334339人。
【圖為在百官的老縣政府舊址。】
1954年7月15日至19日,上虞縣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豐惠召開。10月13日,縣委、縣政府由豐惠遷址到百官。
1955年7月1日,鐵路蕭曹段正式通車。10月,曹娥江鐵路大橋建成,蕭甬鐵路通車到寧波莊橋。
1956年5月1日,《上虞報》創刊。
1956年5月31日至6月5日,中共上虞縣第一次代表大會在百官鎮召開。
1958年9月12日,第一個人民公社——東關人民公社建立,至月底建立12個人民公社,全縣實現「公社化」。
1958年12月31日,上虞縣被評為全國農業社會主義建設先進單位。獲周恩來總理籤發的「全國農業先進縣」獎狀。
【上世紀60年代的百官老輪船碼頭】
1964年2月起,全面開展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上虞作為全省三個「四清」試點縣之一,省派萬餘名幹部進駐上虞,省委書記江華在梁湖蹲點。
1966年9月2日,縣自來水廠基本建設工程完成,並試供水。至10月,已擁有1萬噸/日的供水能力。
1967年4月,上虞繼抗中學(即春暉中學)革命委員會成立,這是全縣最早的革命委員會,此後全縣各中學陸續建立革命委員會或革命領導小組,取代校長負責制。
1968年4月7日,「上虞縣革命委員會」成立。
【上世紀60年代末開始的大圍塗】
1969年12月14日至30日,崧廈區圍墾海塗指揮部組織11個公社近3萬民工圍墾「六九丘」,歷時17天,完成圍塗3500畝。
1972年10月,曹娥江百官公路大橋竣工通車,溝通杭甬公路,從此結束汽車在曹娥江輪渡的歷史。
1977年9月,上浦閘引水工程動工,1981年竣工試通水。
1978年11月,章鎮斜拉橋動工興建,1983年10月12日竣工通車,是我國第一座獨塔式斜拉橋。
1980年2月12日,上虞電視轉播臺在百官大頂山建成,並正式轉播中央電視臺節目。1984年7月1日開播自辦節目。
1980年,上虞工業總產值首次超過農業。
1981年7月,浙江省鄉鎮企業中第一家廠辦研究所——上虞風機廠與上海交大建立了聯合研究所。
1981年7月7日至11日,上虞縣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恢復建立縣人民政府,上虞縣革命委員會宣告結束。
1981年10月26日,全縣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982年5月,全面調整完善農業生產責任制,全縣5411個生產隊有88%實行大包幹為主要形式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至1983年初,全縣全面完成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建立。
1981年11月6日,中共浙江省委批准同意建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虞縣委員會。次年2月籌備工作開始,至10月就諸。
1982年10月28日,成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虞縣第一屆委員會。
1983年3月,分期分批開始進行鄉級體制改革,撤銷人民公社,實行政企分設。
1984年3月27日至29日,全縣第一次農村「兩戶」(專業戶、重點戶)代表大會在百官舉行。708名「兩戶」代表參加會議,縣政府頒發「勤勞致富光榮證」。
1984年,鄉鎮企業全面實行承包責任制。
1985年9月9日,中共上虞縣委、縣人民政府在百官召開第一個「教師節」慶祝大會。縣政府向具有三十年以上教齡的教師頒發《光榮證書》。
1986年12月1日,全縣開始發放居民身份證,至1988年7月,集中發證工作結束,共制發證卡545354份。
1988年3月18日,經國務院批准上虞縣列為沿海經濟開發區。
1989年1月1日,位於解放路和新建路交加處的新上虞電影院落成並舉行首映儀式。8月23日,著名導演謝晉和演員潘虹、陳述攜帶影片《最後的貴族》來上虞舉行首映儀式。
1990年1月,趙家公路大橋竣工通車。
【1992年10月18日,上虞舉行撤縣設市慶祝大會。】
1992年8月24日,國務院批准上虞撤縣設市,10月18日,隆重舉行撤縣設市慶典活動。
1993年11月,經省政府批准,上虞經濟開發區成為省級開發區。
1994年7月,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建築之鄉」稱號。
1994年11月11日,第一家綜合性的證券交易機構——交通銀行紹興分行上虞證券交易營業部正式對外營業。
1994年12月17日,市農工商總公司正式組建股份制企業,首開了我市流通領域推行股份制的先河。
1995年9月18日,全省第一家私立中等專業學校——萬峰職業技術學校舉行開學慶典。
1996年1月18日,我市被省委、省政府表彰命名為省首批「小康縣」。
1996年2月6日,人民大橋竣工通車,是上虞的標誌性建築物之一。
1996年,被農業部命名為「中國葡萄之鄉」。
1997年1月26日,上虞港開港通航,為紹興市唯一海港。
1997年8月8日,《上虞報》改出《上虞日報》
【小舜江湯浦水庫作為虞紹平原區域性供水專用水源,承擔著紹興、上虞及慈谿300餘萬人的生產生活用水重任。】
1997年12月8日,紹興小舜江工程——湯浦水庫一期工程動工。
1997年開始,通過破產、轉讓、股份制、租賃等形式,全市國有、集體企業於2002年完成改制。
1998年4月30日,紹興市首家規範化股份制建築企業誕生,上虞市農墾建築工程公司整體改組為浙江舜傑建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999年1月8日,全省最大的民營裝飾材料市場浙江石獅集團裝飾材料市場開業。
【2006年10月,投入運行的新便民服務中心大樓。】
1999年9月,上虞市便民服務中心成立,成為全省乃至全國首家綜合性便民服務機構。
2002年9月19日,全市實行農村計劃生育對象社會養老保險制度。
2002年10月,崧廈鎮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國日雜品工業協會授予「中國傘城」稱號。
2003年7月1日,肩負著打造長三角「金南翼」重任的杭州灣上虞新區正式成立,開發建設200平方公裡的虞北灘涂,這是接軌大上海、促進大開放的需要,是融入長三角、打造先進位造業基地的需要。
2003年10月30日,我市首批失土農民領到基本生活保障待遇證。
2003年11月18日,省重點工程杭甬運河建設工程開工,全長238公裡。
2003年12月8日,我市城市防洪建設工程開工。
2004年12月8日,曹娥江大閘基礎工程打下第一樁。該大閘為檔潮洩洪閘,淨寬560米。1958年12月7日,大閘曾開工建設,1959年因故停工。2008年12月18日,大閘28扇閘門全部落下,工程竣工。
2005年1月7日,大園坪東漢窯址出土大量瓷器,再次證實曹娥江畔是世界青瓷發源地。
2006年1月26日,曹娥江三環大橋通車典禮。
2006年2月16日,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正式命名上虞「中國英臺之鄉」稱號。
2006年5月,全市行政村規模調整工作完成,村總數由786個減至361個。
2007年3月,96345社區服務中心投入運營。
2007年9月7日,《福布斯》中文版2007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揭榜,上虞位居榜單第38位,居縣級市第一位。
2007年9月28日,城市標誌性建築——百官廣場大樓奠基。
2007年12月30日,大舜廟重建奠基,截至2011年6月18日,凝聚十大名師、百位藝術家、千餘名能工巧匠集體智慧,集建築極品、文化精品、傳世臻品於一體的新廟在鳳凰山麓落成。
2008年8月31日,市曹娥江城防水利風景區通過國家水利風景區評審,正式成為第八批國家水利風景區。
【2009年以來,我區每年舉辦浙東新商都(上虞)購物節。名店、名品、名牌紛紛落戶上虞。】
2009年10月1日,首屆浙東新商都(上虞)購物節在時代廣場隆重開幕。
2010年5月22日,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正式命名上虞市為「中國孝德文化之鄉」。
2011年6月22日,國務院公布了第三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上虞的傳統特色非遺項目——越窯青瓷燒制技藝正式入選。
2011年10月18日,浙東引水工程上虞段工程正式建成通水。
2013年6月12日,國務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我市鳳凰山窯址群、春暉中學舊址、曹娥廟和大運河(上虞段)等四處文物榮登榜單,正式成為「國保」對象。
2013年7月18日,嘉紹大橋暨南北接線通車,進入運營。
【2013年11月8日,上虞撤市設區掛牌儀式在區行政中心舉行。】
2013年11月8日,上虞撤市設區掛牌儀式在區行政中心舉行。
2013年12月19日,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杭州灣上虞工業園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定名為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實行現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政策。
2014年7月28日,由浙江華通控股集團捐資1億元助力興建並命名的華通體育館正式開工建設。2017年6月6日,5000座華通體育館正式啟用。
2014年12月30日,我區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聯合會正式成立並舉行第一屆會員大會。
2015年2月16日,區人民政府和浙江理工大學在上虞賓館籤訂《全面合作框架協議》和《合作共建「浙江理工大學科技與藝術學院」協議書》,標誌著理工大學科技與藝術學院項目正式落戶開發區濱海新城。2017年10月12日,浙江理工大學科技與藝術學院舉行首次(2017級)新生開學典禮。
2015年4月9日,「2014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結果在北京揭曉,浙江上虞禁山早期越窯遺址被評為「2014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2015年5月8日,中國倫理學會授予我區「中國鄉賢文化之鄉」稱號。
2015年5月,「春暉講堂」開講,以「弘揚傳統、開拓視野、提升品質、促進交流」為宗旨,聘請名師大家來虞講學,內容涵蓋政治、經濟、文化、教育、自然科學、國防軍事等多個領域。
2016年10月29日,2016最美中國榜發布,我區「四季仙果之旅」生態休閒旅遊節榮膺「2016最美中國·首批最具影響力特色節慶」稱號。
2016年,e遊小鎮於被列入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名錄。
2017年5月18日,上虞上市公司聯合會正式掛牌成立。
2017年5月21日,上虞在歷經48年艱苦卓絕的海塗圍墾之後,終於歷史性地完成最後一丘世紀新丘的龍口合龍。累計圍成海塗15丘,拓展土地空間34萬畝。
2017年11月26日,2017曹娥江國際馬拉松賽在曹娥江畔熱力開跑。
2017年11月27日,我區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客運綜合換乘樞紐——上虞客運中心正式啟用,成為上虞所有長途客運班車和高鐵新城區域公交車輛的運營中心。
2018年5月20日上午,2018中國·紹興(上虞)龍盛杯曹娥江國際龍舟大獎賽在曹娥江上舉行。5月27日上午,2018中國·紹興(上虞)世界名校賽艇挑戰賽在曹娥江開賽。
2018年8月28日,全國首個縣市級高質量發展指數——上虞高質量發展指數正式對外發布,為引領和拉動我區今後一個時期更高質量的發展提供一個更直觀可視化的指標體系。
2018年8月,上虞發放全國首張宅基地及房屋租賃使用權登記證明。
155849702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