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跡——回望上虞歷程大事記

2020-12-16 浙江在線

2019-05-22 11:50 |浙江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 李金海 記者 何靜媛 整理

悠悠歷史長河,激蕩澎湃的浪花便是那歷史進程中最激動人心,也扣人心弦的大事、要事,又如璀璨華麗的珍珠,串連起上虞人民拼搏奮進的豪情壯志。

以史為鑑,可知興衰。讓我們以時間為軸,回望上虞解放以來那些具有特殊意義的重大事件,借古鑑今,以啟未來。

1949年5月22日,上虞解放,上虞縣臨時辦事處宣告成立。

1949年6月7日,新組建的中共上虞縣委、上虞縣人民政府成立。

【圖為豐惠的上虞縣政府舊址。】

1950年10月,上虞縣土地改革指揮部成立。至1951年11月全縣完成土地改革。

1952年7月,全縣第一個農業生產初級合作社——趙家村曙光農業生產初級合作社成立。

1952年7月,全縣第一次工資改革,實行國家統一的9種供給制和以「工資分」為計算單位的工資制。

1953年10月至次年3月,全縣第一次人口普查,總人口為334339人。

【圖為在百官的老縣政府舊址。】

1954年7月15日至19日,上虞縣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豐惠召開。10月13日,縣委、縣政府由豐惠遷址到百官。

1955年7月1日,鐵路蕭曹段正式通車。10月,曹娥江鐵路大橋建成,蕭甬鐵路通車到寧波莊橋。

1956年5月1日,《上虞報》創刊。

1956年5月31日至6月5日,中共上虞縣第一次代表大會在百官鎮召開。

1958年9月12日,第一個人民公社——東關人民公社建立,至月底建立12個人民公社,全縣實現「公社化」。

1958年12月31日,上虞縣被評為全國農業社會主義建設先進單位。獲周恩來總理籤發的「全國農業先進縣」獎狀。

【上世紀60年代的百官老輪船碼頭】

1964年2月起,全面開展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上虞作為全省三個「四清」試點縣之一,省派萬餘名幹部進駐上虞,省委書記江華在梁湖蹲點。

1966年9月2日,縣自來水廠基本建設工程完成,並試供水。至10月,已擁有1萬噸/日的供水能力。

1967年4月,上虞繼抗中學(即春暉中學)革命委員會成立,這是全縣最早的革命委員會,此後全縣各中學陸續建立革命委員會或革命領導小組,取代校長負責制。

1968年4月7日,「上虞縣革命委員會」成立。

【上世紀60年代末開始的大圍塗】

1969年12月14日至30日,崧廈區圍墾海塗指揮部組織11個公社近3萬民工圍墾「六九丘」,歷時17天,完成圍塗3500畝。

1972年10月,曹娥江百官公路大橋竣工通車,溝通杭甬公路,從此結束汽車在曹娥江輪渡的歷史。

1977年9月,上浦閘引水工程動工,1981年竣工試通水。

1978年11月,章鎮斜拉橋動工興建,1983年10月12日竣工通車,是我國第一座獨塔式斜拉橋。

1980年2月12日,上虞電視轉播臺在百官大頂山建成,並正式轉播中央電視臺節目。1984年7月1日開播自辦節目。

1980年,上虞工業總產值首次超過農業。

1981年7月,浙江省鄉鎮企業中第一家廠辦研究所——上虞風機廠與上海交大建立了聯合研究所。

1981年7月7日至11日,上虞縣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恢復建立縣人民政府,上虞縣革命委員會宣告結束。

1981年10月26日,全縣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982年5月,全面調整完善農業生產責任制,全縣5411個生產隊有88%實行大包幹為主要形式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至1983年初,全縣全面完成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建立。

1981年11月6日,中共浙江省委批准同意建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虞縣委員會。次年2月籌備工作開始,至10月就諸。

1982年10月28日,成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虞縣第一屆委員會。

1983年3月,分期分批開始進行鄉級體制改革,撤銷人民公社,實行政企分設。

1984年3月27日至29日,全縣第一次農村「兩戶」(專業戶、重點戶)代表大會在百官舉行。708名「兩戶」代表參加會議,縣政府頒發「勤勞致富光榮證」。

1984年,鄉鎮企業全面實行承包責任制。

1985年9月9日,中共上虞縣委、縣人民政府在百官召開第一個「教師節」慶祝大會。縣政府向具有三十年以上教齡的教師頒發《光榮證書》。

1986年12月1日,全縣開始發放居民身份證,至1988年7月,集中發證工作結束,共制發證卡545354份。

1988年3月18日,經國務院批准上虞縣列為沿海經濟開發區。

1989年1月1日,位於解放路和新建路交加處的新上虞電影院落成並舉行首映儀式。8月23日,著名導演謝晉和演員潘虹、陳述攜帶影片《最後的貴族》來上虞舉行首映儀式。

1990年1月,趙家公路大橋竣工通車。

【1992年10月18日,上虞舉行撤縣設市慶祝大會。】

1992年8月24日,國務院批准上虞撤縣設市,10月18日,隆重舉行撤縣設市慶典活動。

1993年11月,經省政府批准,上虞經濟開發區成為省級開發區。

1994年7月,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建築之鄉」稱號。

1994年11月11日,第一家綜合性的證券交易機構——交通銀行紹興分行上虞證券交易營業部正式對外營業。

1994年12月17日,市農工商總公司正式組建股份制企業,首開了我市流通領域推行股份制的先河。

1995年9月18日,全省第一家私立中等專業學校——萬峰職業技術學校舉行開學慶典。

1996年1月18日,我市被省委、省政府表彰命名為省首批「小康縣」。

1996年2月6日,人民大橋竣工通車,是上虞的標誌性建築物之一。

1996年,被農業部命名為「中國葡萄之鄉」。

1997年1月26日,上虞港開港通航,為紹興市唯一海港。

1997年8月8日,《上虞報》改出《上虞日報》

【小舜江湯浦水庫作為虞紹平原區域性供水專用水源,承擔著紹興、上虞及慈谿300餘萬人的生產生活用水重任。】

1997年12月8日,紹興小舜江工程——湯浦水庫一期工程動工。

1997年開始,通過破產、轉讓、股份制、租賃等形式,全市國有、集體企業於2002年完成改制。

1998年4月30日,紹興市首家規範化股份制建築企業誕生,上虞市農墾建築工程公司整體改組為浙江舜傑建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999年1月8日,全省最大的民營裝飾材料市場浙江石獅集團裝飾材料市場開業。

【2006年10月,投入運行的新便民服務中心大樓。】

1999年9月,上虞市便民服務中心成立,成為全省乃至全國首家綜合性便民服務機構。

2002年9月19日,全市實行農村計劃生育對象社會養老保險制度。

2002年10月,崧廈鎮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國日雜品工業協會授予「中國傘城」稱號。

2003年7月1日,肩負著打造長三角「金南翼」重任的杭州灣上虞新區正式成立,開發建設200平方公裡的虞北灘涂,這是接軌大上海、促進大開放的需要,是融入長三角、打造先進位造業基地的需要。

2003年10月30日,我市首批失土農民領到基本生活保障待遇證。

2003年11月18日,省重點工程杭甬運河建設工程開工,全長238公裡。

2003年12月8日,我市城市防洪建設工程開工。

2004年12月8日,曹娥江大閘基礎工程打下第一樁。該大閘為檔潮洩洪閘,淨寬560米。1958年12月7日,大閘曾開工建設,1959年因故停工。2008年12月18日,大閘28扇閘門全部落下,工程竣工。

2005年1月7日,大園坪東漢窯址出土大量瓷器,再次證實曹娥江畔是世界青瓷發源地。

2006年1月26日,曹娥江三環大橋通車典禮。

2006年2月16日,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正式命名上虞「中國英臺之鄉」稱號。

2006年5月,全市行政村規模調整工作完成,村總數由786個減至361個。

2007年3月,96345社區服務中心投入運營。

2007年9月7日,《福布斯》中文版2007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揭榜,上虞位居榜單第38位,居縣級市第一位。

2007年9月28日,城市標誌性建築——百官廣場大樓奠基。

2007年12月30日,大舜廟重建奠基,截至2011年6月18日,凝聚十大名師、百位藝術家、千餘名能工巧匠集體智慧,集建築極品、文化精品、傳世臻品於一體的新廟在鳳凰山麓落成。

2008年8月31日,市曹娥江城防水利風景區通過國家水利風景區評審,正式成為第八批國家水利風景區。

【2009年以來,我區每年舉辦浙東新商都(上虞)購物節。名店、名品、名牌紛紛落戶上虞。】

2009年10月1日,首屆浙東新商都(上虞)購物節在時代廣場隆重開幕。

2010年5月22日,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正式命名上虞市為「中國孝德文化之鄉」。

2011年6月22日,國務院公布了第三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上虞的傳統特色非遺項目——越窯青瓷燒制技藝正式入選。

2011年10月18日,浙東引水工程上虞段工程正式建成通水。

2013年6月12日,國務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我市鳳凰山窯址群、春暉中學舊址、曹娥廟和大運河(上虞段)等四處文物榮登榜單,正式成為「國保」對象。

2013年7月18日,嘉紹大橋暨南北接線通車,進入運營。

【2013年11月8日,上虞撤市設區掛牌儀式在區行政中心舉行。】

2013年11月8日,上虞撤市設區掛牌儀式在區行政中心舉行。

2013年12月19日,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杭州灣上虞工業園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定名為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實行現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政策。

2014年7月28日,由浙江華通控股集團捐資1億元助力興建並命名的華通體育館正式開工建設。2017年6月6日,5000座華通體育館正式啟用。

2014年12月30日,我區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聯合會正式成立並舉行第一屆會員大會。

2015年2月16日,區人民政府和浙江理工大學在上虞賓館籤訂《全面合作框架協議》和《合作共建「浙江理工大學科技與藝術學院」協議書》,標誌著理工大學科技與藝術學院項目正式落戶開發區濱海新城。2017年10月12日,浙江理工大學科技與藝術學院舉行首次(2017級)新生開學典禮。

2015年4月9日,「2014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結果在北京揭曉,浙江上虞禁山早期越窯遺址被評為「2014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2015年5月8日,中國倫理學會授予我區「中國鄉賢文化之鄉」稱號。

2015年5月,「春暉講堂」開講,以「弘揚傳統、開拓視野、提升品質、促進交流」為宗旨,聘請名師大家來虞講學,內容涵蓋政治、經濟、文化、教育、自然科學、國防軍事等多個領域。

2016年10月29日,2016最美中國榜發布,我區「四季仙果之旅」生態休閒旅遊節榮膺「2016最美中國·首批最具影響力特色節慶」稱號。

2016年,e遊小鎮於被列入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名錄。

2017年5月18日,上虞上市公司聯合會正式掛牌成立。

2017年5月21日,上虞在歷經48年艱苦卓絕的海塗圍墾之後,終於歷史性地完成最後一丘世紀新丘的龍口合龍。累計圍成海塗15丘,拓展土地空間34萬畝。

2017年11月26日,2017曹娥江國際馬拉松賽在曹娥江畔熱力開跑。

2017年11月27日,我區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客運綜合換乘樞紐——上虞客運中心正式啟用,成為上虞所有長途客運班車和高鐵新城區域公交車輛的運營中心。

2018年5月20日上午,2018中國·紹興(上虞)龍盛杯曹娥江國際龍舟大獎賽在曹娥江上舉行。5月27日上午,2018中國·紹興(上虞)世界名校賽艇挑戰賽在曹娥江開賽。

2018年8月28日,全國首個縣市級高質量發展指數——上虞高質量發展指數正式對外發布,為引領和拉動我區今後一個時期更高質量的發展提供一個更直觀可視化的指標體系。

2018年8月,上虞發放全國首張宅基地及房屋租賃使用權登記證明。

1558497029000

相關焦點

  • 《偉人的足跡——鄧小平外交活動大事記》
    《偉人的足跡——鄧小平外交活動大事記》系外交部檔案館編著,1998年3月由世界知識出版社出版。全書約30萬字。 該書按時間順序,記述了鄧小平自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1991年的外事活動。
  • 全國人大舉辦憲法歷史文獻資料展:回望制憲修憲行憲歷程
    全國人大舉辦憲法歷史文獻資料展:回望制憲修憲行憲歷程 澎湃新聞記者 林平 2020-12-04 20:23 來源:澎湃新聞
  • 今天上虞的繁榮,是從1949年這個歷史坐標點開始的……
    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70年前的今天兵鋒銳不可當民心眾望所歸上虞就此新生讓我們再次回望歷史重溫那段崢嶸歲月1949年5月21日,由蕭山南下的人民解放軍21軍61師擊潰87軍220師一部攻佔上虞南部重鎮——章鎮。1949年5月22日早晨,人民解放軍22軍65師先遣隊進抵上虞縣城,把紅旗插上國民黨縣政府門樓,上虞獲得解放。
  • 回望奇蹟起點,重溫「春天的故事」
    作者:沈文娟 祝玉婷    此文摘選《足跡:共和國記憶》一書中的相關內容,一起回望這個中國人民創造的奇蹟起點,重溫那段「春天的故事」。與讀者共勉,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足跡:共和國記憶》  《足跡:共和國記憶》以大事記的形式,全彩記錄1949年至2019年新中國輝煌歷史,精心選配154幅珍貴歷史圖片,用文字和影像記錄共和國成長曆程
  • 回望75年,中國走過的「聯合國足跡」
    在75周年這一特殊節點,回望中國走過的「聯合國足跡」,每一步或將給現實以啟迪。  一、中國代表團首籤聯合國憲章  1945年4月25日,來自50個國家的代表以「欲免後世再遭今代人類兩度身歷慘不堪言之戰禍」的決心召開聯合國國際組織會議。6月25日,與會代表一致通過聯合國憲章。
  • 縣域發展「幕後英雄」:新鄉賢文化點亮上虞
    作為「中國鄉賢文化之鄉「,多年來,上虞凝聚本地豐厚的新鄉賢文化資源,將新鄉賢納入新時代基層大統戰工作體系,為區域高質量發展匯聚合力。  20年久久為功 鄉賢精神薪火相傳  上虞素有「江南名士之邦」美譽,鄉賢資源豐富、鄉賢文化濃厚。為守護和利用這一寶貴資源,上虞將弘揚新鄉賢文化作為一項戰略工程來抓。
  • 上虞紅色旅遊:在歷史印記中感受那抹紅色
    上虞紅色資源豐富,而虞南山區更是一片紅色文化的沃土,經歷血與火的洗禮,留下了一抹抹鮮豔的紅色。崢嶸歲月,艱苦卓絕的革命史被定格的同時,紅色旅遊悄然興起。那些動人的記憶節點,便是遊客在探訪途中的紅色音符。憶往昔崢嶸歲月,看今朝錦繡山河。在歷史印記中尋找上虞那片「紅」,以遊之名,對話歷史,在斑斕時光中重溫民族覺醒歷程。
  • 百官街道組織民兵參加上虞軍人風採展
    7月31日,在第93個建軍節前夕,百官街道民兵應邀來到上虞藝術展示館,參加上虞區第十屆紅展——上虞軍人風採展,以實際行動向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3周年獻禮。芳華雖逝軍人風採依舊,軍裝已脫初心使命不變。隨後,民兵參觀了上虞軍人風採圖片展,通過實物及圖片的介紹,了解了上虞軍人在各個歷史階段取得的豐功偉績和走過的光輝歷程,感受每一個獎章、錦旗背後的動人故事,從而學習革命先烈革命精神和當代優秀軍人的精神風貌。
  • 存世清代上虞詩集見知錄(七)
    2019-05-22 10:57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通訊員 章抱苦清代的上虞詩壇十分繁榮,境內詩人數以百計,《上虞縣誌校續》和《國朝上虞詩集》更是著錄了清代上虞詩人的作品集百餘種。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詩集或毀或佚,或散或藏,存世者寥寥可數,令人扼腕。
  • 上虞古樹名木現狀及保護的情況調查(上)
    一棵古樹依傍村落,那是一段歷史的悠久見證與文明豐碑的標記;一棵古樹紮根繁衍,那是一部自然環境發展史和生態美的記錄;一株名木烙下的足跡,那是一段佳話信息的生動記載。透過這一棵棵自然與先輩饋贈的古樹名木,讓我們重溫這些「活文物」、「活化石」的博大精深和生命傳奇。近日,本報記者會同有關人士專門對上虞境內現有的古樹名木進行了走訪調查。
  • 《中華人民共和國70年四川大事記》出版發行
    &nbsp&nbsp&nbsp&nbsp本報訊(記者 鍾振宇)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由省委黨史研究室、省地方志辦聯合編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70年四川大事記》近日由中共黨史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
  • 第四屆「CHINA中國」(上虞)陶瓷藝術設計大展即將開幕!
    瓷器 ,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象徵,見證了中國走向世界、世界認識中國的輝煌歷程。第四屆「CHINA中國」(上虞)陶瓷藝術設計大展暨青瓷之源—中國(上虞)·越窯青瓷文化傳承與創新主題論壇由中國矽酸鹽學會、景德鎮陶瓷大學、上虞區人民政府主辦,上虞曹娥江旅遊度假區管委會承辦,通過一系列學術和創意設計活動,加強各瓷區間、瓷種間、大師間的溝通聯繫,推動陶瓷藝術的多元化、個性化發展。
  • 50幅上虞歷史照片和110幅城市影像亮相信義廣場
    50幅上虞歷史照片和110幅城市現代影像照片首次亮相。此次展覽將於12月10日結束。「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此次攝影展的舉辦,凝聚了上虞攝影人的情懷,大家不僅是改革開放的親歷者、見證者、推動者,也是改革開放成果的共享者。」本次展覽策展人、上虞區攝影家協會主席吳德接受記者專訪時說。
  • 【圖文直播】第四屆「CHINA·中國」(上虞)陶瓷藝術設計大展
    瓷器 ,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象徵,見證了中國走向世界,世界認識中國的輝煌歷程。在「青瓷之源」紹興上虞,當千年瓷韻遇上現代技藝,又會擦出怎樣驚豔的火花?讓我們一同來見證吧!    第四屆「CHINA•中國」(上虞)陶瓷藝術設計大展暨青瓷之源—中國(上虞)·越窯青瓷文化傳承與創新主題論壇由中國矽酸鹽學會、景德鎮陶瓷大學、上虞區人民政府主辦,上虞曹娥江旅遊度假區管委會承辦,通過一系列學術和創意設計活動,加強各瓷區間、瓷種間、大師間的溝通聯繫,推動陶瓷藝術的多元化、個性化發展。
  • 《中國人民銀行七十年(1948-2018)》《中國金融改革開放大事記...
    9月24日下午,中國金融出版社在金交會成功舉辦了《中國人民銀行七十年(1948-2018)》《中國金融改革開放大事記(1978-2018)》新書發布會。金交會有關負責人、金融界專家學者及新聞媒體參加了此次發布會。
  • 詩源東山 文化上虞 孝德之鄉 越中望邑
    以百孝之祖虞舜和孝女曹娥為代表的孝德故事在上虞的不斷流傳、演進、豐富,鼎定了孝德文化在上虞諸多文化形態中的主體地位。據不完全統計,史籍中有明確記載的上虞孝德人物和典故多達58例,上虞迄今有曹娥廟、朱娥廟、孝聞嶺等18處孝德文化遺址、遺蹟留存。
  • 打造更有內涵更強功能的「上虞傘」
    「這個是上虞梁祝文化吧?這個是四季仙果之旅?這個是紹興水鄉?」在該公司品牌事業部總經理、設計總監袁洪緒的講解引領下,記者們紛紛找到了一把把雨傘中蘊藏的內涵。袁洪緒對記者說,該公司傘具文創設計其實在十多年前就已經開始了,設計者在傘具中投入了大量的感情與情懷,袁洪緒就珍藏著自己手繪的多把雨傘,有西湖斷橋、梁祝化蝶等。
  • 上虞金昌寶順&上虞萬達大客戶外展
    2月14日上虞金昌寶順攜手上虞萬達舉辦大客戶外展。活動當日雖然陰雨連綿,但看車客戶依舊熱度不減,絡繹不絕。上虞金昌寶順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是上虞市首家BMW授權經銷商。BMW全線產品的汽車銷售、以及原廠配件、售後服務、信息反饋等服務。 上虞金昌寶順位於上虞小越汽車城,交通便捷。公司地處上虞市小越鎮新宅村(329國道旁),佔地面積近9000平方米,離杭甬高速上虞出口約2公裡,是329國道通往餘姚、慈谿、寧波的必經之路,距離慈谿46公裡、36公裡餘姚,交通十分便捷。
  • 回望來路,叩問初心!今天,普陀區主題教育專題學習會在這裡舉行!
    回望來路,叩問初心!今天,普陀區主題教育專題學習會在這裡舉行!追隨著歷史的足跡,區領導一行來到中共二大會址。正是在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黨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第一次提出黨的統一戰線思想,第一次公開發表《中國共產黨宣言》,制定中國共產黨第一部黨章。在黨章展廳,從中國共產黨的首部黨章到黨的十九大通過的最新版黨章,這裡陳列著不同年代、不同版本的黨章,是共產黨人始終堅持自我革命的生動體現。
  • 【點評】紀錄片《決戰蘭州》:從「倖存者」視角回望歷史
    【點評】從「倖存者」視角回望歷史  魏章  怎樣把英雄題材紀錄片做得生動又深刻?紀錄片《決戰蘭州》把老兵親身經歷的講述和專家學者對歷史的系統解讀結合起來,再現了一幅為新中國誕生獻出過青春或生命的英雄群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