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繼偉:中國距離成為世界金融中心和真正的儲備貨幣國家還早

2020-12-13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2020三亞·財經國際論壇於2020年12月11-12日在三亞舉行,全國政協常委、外事委員會主任、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與橋水基金創始人瑞·達利歐進行現場連線對話。

瑞達利歐在對話中談到,任何歷史上的大的國家都是貿易大國,而當時也都是世界金融中心,也都是世界的儲備貨幣,「我覺得中國也是朝著這個方向發展」。

樓繼偉對此直言,「我和Ray是老朋友了,我也說話不客氣,我是覺得你把中國抬的太高」。

「當然你給我們指出了兩點弱點,就是離全球金融中心和儲備貨幣國家地位還差的比較遠,你認為今年是一個轉折年,我們在這方面會大幅度改變。我是覺得恐怕還沒有這麼容易。」他說。

樓繼偉表示,2020年是一個轉折點,非常多的跨境投資,國際投資進入中國,而且是帶有流動性的配置都在擴大,「但是,什麼時候成為金融中心和真正的儲備貨幣國家,我認為還早,需要人民幣在資本項下完全開放,不具備條件,這個還是比較難做到的」。

相關焦點

  • 樓繼偉:各國貨幣政策「放水」未現通貨膨脹,應早思考如何退出
    時代周報記者 盛瀟嵐 面對疫情造成的經濟衰退,貨幣大規模「放水」卻沒有造成通貨膨脹,這是否會成為應對危機的「靈丹妙藥」和「金鑰匙」?
  • 樓繼偉:貨幣政策放水情況下 沒多少錢進入金融市場的人是受害者
    我剛剛改過有8個大國實力的指標,我們衡量的教育、金融、創新、科技、貿易、經濟產出,金融中心,也就是金融中心它的一個地位,另外還有儲備貨幣地位,而中國在目前已經成為最大的貿易國了
  • 樓繼偉:全球極度寬鬆貨幣政策如退出不當要出大問題,建議增加對...
    12月12日,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在三亞·財經國際論壇上表示,雖然中國近年來在金融開放方面步伐加快,但中國要成為金融中心和真正的儲備貨幣國為時尚早,這需要人民幣在資本項下完全開放
  • 樓繼偉:極度寬鬆貨幣政策退出不當,要出大問題
    我剛剛改過有8個大國實力的指標,我們衡量的教育、金融、創新、科技、貿易、經濟產出,金融中心,也就是金融中心它的一個地位,另外還有儲備貨幣地位,而中國在目前已經成為最大的貿易國了,而從GDP產出來說也跟美國相當,有兩條線還落到後面
  • 王波明對話樓繼偉、達利歐:轉折之年的全球重大變局
    而對於中國是否成為金融中心和真正的儲備貨幣國家,樓繼偉則認為為時尚早,因為這需要人民幣在資本項下完全開放,但當前「不具備條件,比較難做到,我們在這方面會大幅度的改變,我是覺得恐怕還沒有這麼容易」。
  • 中國投資回報率很有吸引力
    雷·達裡奧是世界上最大的對衝基金公司橋水基金創始人,早在80年代他就來到了中國,受到中信集團邀請講金融課程,他也是《原則》、《債務危機》等暢銷書的作者。達裡奧在論壇上表示,中國的投資回報率很有吸引力,當前世界對於美元資產過度高配,而對於中國的投資則仍相當不足。
  • 樓繼偉...
    樓繼偉、達利歐這樣說】樓繼偉表示,各國央行貨幣政策不斷地「放水」,反映為金融資產價格、房地產價格的上漲、收入分配差距擴大,不反映為一般貨物和服務的價格上漲。瑞·達利歐指出,我們必須要認識到當今世界有三大變局,第一,現在是零利率時代;第二,美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第三,就是中國的崛起。
  • 橋水創始人達裡奧:中國將成為紐約和倫敦對手 成為世界金融中心
    來源:金融界網金融界網1月10日消息 英國金融時報近日發表的一篇文章顯示,橋水基金(Bridgewater)創始人瑞·達裡奧認為中國將成為國際金融中心。達裡奧稱,2020年為中國金融市場的「定義年」,他認為中國將成為紐約和倫敦的對手,成為世界金融中心。
  • 【樓繼偉:貨幣政策放水情況下 沒多少錢進入金融市場的人是受害者...
    【樓繼偉:貨幣政策放水情況下 沒多少錢進入金融市場的人是受害者】樓繼偉表示,相當一段時間全球都是金融混業經營,然後貨幣政策放水,放出流動性,給金融機構互加槓桿提供了巨大的空間。首先表現為金融資產價格的上漲,然後就是房地產價格上漲,再加上收入分配,這種情況下收入分配差距肯定擴大,「沒有多少錢能夠進入金融市場的人是受害者,他們的邊際消費傾向最強,他們沒有多少錢去買東西,所以跟收入分配差距擴大連在一起的。」* 指導僅供參考,不作為交易依據
  • 樓繼偉:貨幣政策放水情況下,沒多少錢進入金融市場的人是受害者...
    樓繼偉:貨幣政策放水情況下,沒多少錢進入金融市場的人是受害者;樓繼偉表示,相當一段時間全球都是金融混業經營,然後貨幣政策放水,放出流動性,給金融機構互加槓桿提供了巨大的空間。首先表現為金融資產價格的上漲,然後就是房地產價格上漲,再加上收入分配,這種情況下收入分配差距肯定擴大,「沒有多少錢能夠進入金融市場的人是受害者,他們的邊際消費傾向最強,他們沒有多少錢去買東西,所以跟收入分配差距擴大連在一起的。」* 指導僅供參考,不作為交易依據
  • 全球最大對衝基金創始人:中國將成為世界金融中心
    新華社倫敦1月11日電(記者孫曉玲)全球最大對衝基金橋水基金創始人雷·戴利奧日前表示,中國將成為世界金融中心。戴利奧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說,2020年對中國金融市場而言意義重大,新冠疫情危機凸顯中國經濟出色表現,促使大量投資流入中國。
  • 信息量滿滿:貨幣「放水」是各國應對危機的「良藥」嗎?
    樓繼偉:各國貨幣「放水」反映在金融資產價格上漲退出不當會觸發風險(圖片來源:VPHOTO)在2008年金融危機和今年疫情衝擊下,各國通過貨幣政策「放水」以應對,但似乎未造成通貨膨脹問題。應對危機時的貨幣「放水」,是否成為了「靈丹妙藥」?對此,樓繼偉表示,各國央行貨幣政策不斷地「放水」,反映為金融資產價格,房地產價格的上漲,收入分配差距擴大,不反映為一般貨物和服務的價格上漲。而「沒有多少錢能夠進入金融市場的這些人,他們是受害者」,他們的邊際消費傾向最強,他們沒有多少錢去買東西,所以跟收入分配差距擴大連在了一起。
  • 貨幣「放水」是各國應對危機的「良藥」嗎?後疫情時代如何布局...
    樓繼偉:各國貨幣「放水」反映在金融資產價格上漲退出不當會觸發風險在2008年金融危機和今年疫情衝擊下,各國通過貨幣政策「放水」以應對,但似乎未造成通貨膨脹問題。應對危機時的貨幣「放水」,是否成為了「靈丹妙藥」?
  • 人民幣正式「入籃」成五大國際儲備貨幣之一
    今日,人民幣正式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與美元、歐元、日元、英鎊一起成為五大國際儲備貨幣,這標誌著中國在全球金融體系的重要性獲得正式認可。不過,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2016年人民幣國際化報告》,人民幣被IMF官方認定為「可自由使用貨幣」,但「官方身份」未必自然產生國際貨幣的「市場地位」。
  • 摩根史坦利:比特幣能否顛覆美元地位,成為全球儲備貨幣?
    OKEx情報局註:摩根史坦利,是一家成立於美國紐約的國際金融服務公司,財經界俗稱「大摩」,提供包括證券、資產管理、企業合併重組和信用卡等多種金融服務,目前在全球27個國家的600多個城市有代表處,僱員總數達6萬多人。
  • 樓繼偉:今年去槓桿的方向不能動搖
    近日,由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主辦的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年會召開,此次大會主題為「雙循環新格局與資本市場新徵程 」,會議以「雙循環新格局與資本市場新徵程」為主題,廣泛邀請政府與監管部門負責人、專家學者及業界領袖展開高水平的思想交流,分享真知灼見、展望前沿趨勢。論壇還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向公眾開放,吸引了數百萬人在線觀看。
  • 中國的隱形「金融巨鱷」
    2月16日,日本超過中國成為持有美國國債最多的國家。此前,中國已經連續16個月成為美國的最大「債主」。作為代表中國購買美國國債的機構,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投」)等主權投資機構越來越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有人視之為「金融危機後最大希望所在」,有人卻避之唯恐不及。
  • 「金融觀察」本輪寬鬆貨幣政策應如何退出
    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11月13日在演講中明確表示,儘管「就全球範圍而言,寬鬆政策退出為時尚早」,但「中國在經濟復甦上走在前面,已經到了研究前期部分貨幣政策有序退出的時候」。央行行長易綱和副行長劉國強近期也均談及「特殊時期政策退出」的問題,後者認為「退出是遲早的,也是必須的」。在經濟復甦穩步向好的態勢下,中國政策當局對「政策退出」已有共識,頻繁喊話本身傳遞了相對明確的信號。
  • 上海金融排名超過香港和新加坡 排名全球第三!中國...
    9月25日,英國商業智庫Z/Yen和中國金融綜合開發研究院聯合發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顯示,全球前五大金融中心是紐約、倫敦、上海、東京、香港、新加坡。上海第一次排名前三,進入國際金融第一梯隊。上海已成為中外金融機構最重要的集聚地之一,上海有1600餘家各類持牌金融機構,外資金融機構佔比超過30%。另一則新聞來自於馬雲。9月25日,馬雲說,今天世界面臨三個巨大無比的戰略性機會:一是數字變革,二是中國強大的內需,三是新一輪的全球化開始。
  • 【樓繼偉:中國金融市場還不夠完善 監管的一致性和透明度都需要...
    2020-09-26 09:13:19來源:FX168 【樓繼偉:中國金融市場還不夠完善 監管的一致性和透明度都需要提高】全球財富管理論壇上海峰會今日開幕,樓繼偉在會上表示,需要注意到中國的金融市場還不夠完善,股票市場的散戶化,以及可應用的工具不足,證券市場流動性不夠,一些銀行、保險機構的風險管控能力不足,跨境投資的便利性不足,全社會槓桿率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