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樓不是一夢。曾經多少次跌倒在路上曾經多少次折斷過翅膀如今我已不再感到彷徨我想超越這平凡的生活
前兩天瀏覽網頁的時候看見馬雲唱《怒放的生命》的視頻,視頻裡馬雲一身朋克裝扮很是亮眼。開動的小火車,各式搖滾裝備,馬雲一把電吉他和一頭髒辮讓你分不出他是歌手還是企業家。
阿里巴巴的成功早已讓馬雲成為家喻戶曉的商業大佬,馬雲超前的思想和自身的努力讓他的事業飛速發展,支付寶,淘寶,釘釘等app早已經成為必備軟體。
馬雲還投身公益,螞蟻森裡幫助中國大陸多了一大片綠色,同時馬雲還是一名教師,積極投身鄉村教育事業,幫助萬千學子走出大山。他的事跡不能用成功來形容,應該用傳奇。
01怒放的生命,唱出了馬雲超越平凡的力量
最近一次馬雲上熱搜應該是對美國的捐款,3月16號馬雲開通個人推特帳號,發布了一條捐贈動態「從美國起飛的第一批口罩和冠狀病毒檢測試劑盒將從上海起飛。祝我們在美國的朋友們一切順利」,短時間內迅速衝上熱門。這樣的熱搜其實並不少見,上次應該是對武漢的捐贈11億元。馬雲似乎成為了國內公益界的前列人物,而面對網際網路暴力縱橫的今天,也鮮有人黑傑克馬,反倒是一邊倒的認為這位顏值不高的馬先生很有魄力,很有遠見,很有社會責任感,言語之中透露出馬雲身上超越平凡的力量。
馬雲雖然經常以三次高考的事例出現在高中生的作文中,但是其中的故事倒也值得說說。馬雲三次高考的原因是因為他的數學不好,第一高考數學只考了一分,最後一次他考了79分,離本科線差了點,但是他上的杭州師範的英語本科專業破格錄取了他,所以其實他讀的是本科,並不是我們口中的專科。而那時候的本科,並不比這個時候的211院校水平差,況且他是因為偏科,英語專業卻不需要學數學,所以馬雲並不是一個差生。
後來他以馬老師的身份端著鐵飯碗,過起了教書育人的平淡日子,但是馬雲身體裡的力量讓他放棄了這份人人羨慕的鐵飯碗。馬雲擅長英語,常在西湖走的他認識了一群外國友人,一次出國的機會讓他接觸到了網際網路的神秘力量,回國之後創辦黃頁,後來一個年輕的小夥子召集了一群人在一個出租房裡,從珍貴的錄像裡可以看出馬雲身上洋溢的激情,從那時起他身上超越平凡的力量便開始了夢想的變現之旅。
20周年馬雲在一首「怒放的生命」中結束了20年的創業之旅,實現了他創業後重返課堂的夢想,他的夢想和他的人生一起怒放。
02怒放的生命,給了我們無限的力量
馬雲的是成功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是我們所有人的,馬雲最大的成功在他的企業給社會帶來的積極效益。不說捐款這些紙面上的數字已經無法衡量,阿里巴巴創造的GDP推動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淘寶的崛起開創了多少就業崗位,開創了電商,物流這些現代的朝陽產業。
馬雲的怒放其實是我們這一代年輕人怒放的鋪墊,思想上的鼓舞讓我們堅信一個平凡的人也可以成功,馬雲諾大的商業體系給我們無限的機會。
我們這一代最大的缺點是浮躁,當然這與我們出生在網際網路元年有關,我們是第一代遍歷網際網路發展的一代,我們享受無限便利的同時也見證了網際網路的成長,同時網際網路的特性也讓我們變得功利與浮躁。
我相信每個人都有夢想,我也有。曾經我無數次想成為一名歌手,我甚至在高三暑假時因為不懂音樂卻又急於求成被騙過1000塊錢,那是我端了一個月的盤子得來的辛苦錢。這種事情若經過媒體的渲染可能會成為我對夢想有多堅持,和對音樂有多喜歡,其實不然。長大後我發現「夢想不是口號,夢想跟生活也千差萬別」。
馬雲說過自己有兩重人格,一個是成功的商人,一個是愛音樂愛玩的人。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也說明,一個人溫飽都解決不了何來夢想,若有也只應該是吃飽飯穿暖衣,所以不用迷茫,你的夢想可以一直都在,但不能一直陷進去讓他變成一句口號。
今天把馬雲版的「怒放的生命」推薦給你們,希望你我都能如馬老師一樣,堅持夢想,堅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