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不是所有鋼琴家都在上綜藝

2020-12-13 淘漉音樂

2020年挺難熬的。

各行各業都受到了疫情的影響。

陳奕迅沒工作的日子持續快一年了;

郭麒麟上半年一口氣參加了近10檔綜藝,德雲社沒有演出也辦了自己的團綜;

郎朗則直接取消了三十多場演奏會,沒了工作不得不在各大綜藝節目中奔波......

但也有些人沒選擇綜藝。

而是專注創作了一本可以聽的《疫情音樂日記》。

他就是宋思衡。

宋思衡是我國80年代崛起的最有成就的鋼琴家之一。

1996年,年僅十四歲的他就在北京全國鋼琴比賽中獲得冠軍。

之後宋思衡在英國利茲、愛爾蘭都柏林、法國巴黎、中國上海等重大國際比賽中獲獎,先後七次拿到國際冠軍,並創造了這些比賽中華人的最好成績。

特別是在2004年法國舉行的國際五大賽事之一,第六十一屆「瑪格麗特·隆國際鋼琴大賽」中,宋思衡歷史性的成為了70年來第一位摘取桂冠並囊獲多項特別獎的中國人。

去年年初,宋思衡在美國巡演,第一站是佛羅裡達。

其實那之前他就已經被診斷出高血壓,醫生勸他最好在家休息一陣。

可他沒聽,揣著一堆藥就坐上了飛機,想著回來再調整。

音樂會彈到柴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的時候,宋思衡感覺自己已經頭暈到不行,幾乎是靠著下意識完成了剩下的演奏。

最後從臺上下來,他兩個手扶著牆壁虛弱到完全不能移動。

「太可怕了,我可能一輩子都沒有遇到這麼可怕的事。」

宋思衡現在想起還會後怕。

那一瞬間的無力與無助,深深印在了他的心裡。

這病說到底,最主要的誘因就是工作忙,累的。

於是從美國回來後,宋思衡直接取消了近三個月的音樂會,乖乖在家呆了好一陣。

也是從那時起,為了讓自己就心情平靜下來,他開始了創作。

宋思衡最開始對作曲這件事沒什麼信心,就是打發時間隨便寫寫。

但他的好友霍尊總是對他用激將法。

比方說他們一塊兒聽坂本龍一、大貫妙子,聽得著迷、喜歡得不得了,霍尊就會調侃宋思衡說:「你寫得出伐啦?」

霍尊越是這樣講,宋思衡越想要寫給他看。

「虛榮心有時候也不是壞事,它會助長你的樂思跟創造性。」

今年一月初,宋思衡去了趟武漢,回來之後就發生了新冠疫情。

才觀賞過的長江大橋和黃鶴樓,就這麼被淹沒在無跡可尋的病毒之中,他心裡挺不是滋味的。

然後1月23日武漢「封城」,感染人數持續上漲,壞消息一個接著一個。

宋思衡的音樂會被取消了大概30場,但他卻挺開心。

終於不用忙得連軸轉了,他有了難得的休息時間。

正好這時霍尊找到他,希望他幫忙寫首歌。

宋思衡在這段時間聽了好些唱片,跟霍尊交換了想法後,決定寫一套組曲。

這套組曲正是《疫情音樂日記》。

《疫情音樂日記》這張唱片一共有15首歌,用將近一個小時的時間記錄了整個疫情的過程。

比如《回上海》是宋思衡在春節前回家的車子上創作的。

外面的世界被疫情搞得翻天覆地,好像只有家才是最安全的地方。

然後在2月份,宋思衡聽說一個武漢的朋友因感染新冠病毒去世。

那天夜裡,他一口氣寫完了《悶》。

他沒法去看朋友,也不能說句再見。

只有音樂能幫他。

《第一次直播》這首歌,是為了一個武漢粉絲創作的。

身處疫情風暴中心,這位粉絲的情緒很不好,宋思衡就跟他彈琴,跟他聊蕭邦、莫扎特。

他只是希望通過自己小小的努力,能讓武漢的朋友們得到些許慰藉。

「禁足」了兩個月後,宋思衡第一次下樓,才驚覺春天不知何時已經來了。

他看到一樹淡粉色的櫻花下,有小女孩在奔跑。

《春天裡的第一棵桃花樹》,是我們愈發鮮豔的希望。

後來疫情得到控制,終於可以恢復正常生活的時候,宋思衡的牙卻發炎了。

他跑到九院拔牙,沒成想牙疼勁兒還沒過去,就看到新聞說九院有一例確診病例。

那心情簡直就像做過山車一樣,《拔牙》就這樣誕生了。

待到一周後,牙消腫了,能吃能喝了,就又寫下了《拔完牙一個星期》做紀念。

「這也是裡面最快樂的一首曲子。」

相信那種快樂,拔過牙的人都有體會。

《晚風》的靈感則來自於《古畑任三郎》。

那夜宋思衡正在用望遠鏡看星星,剛好電視裡傳來了這首童年的歌。

他望向宇宙,但耳朵裡滿是舊時光。

在記憶和靈感的碰撞下,誕生了《晚風》。

在《疫情音樂日記》整套曲組中,你會感覺到這件終將寫進人類歷史的大事兒,變成音符在耳邊輕聲做著自我介紹。

那裡有你曾經經歷過的故事,也有你細微的感情變化。

有時候音樂並非什麼高深莫測的東西。

它也可以很接地氣,就像你生活自帶的BGM。

7月的上海夏季音樂節,宋思衡帶來了他的《疫情音樂日記》,還有霍尊跟他的精彩合作,反響甚好。

其實像這種對鋼琴家來說「不務正業」的事兒,宋思衡可沒少幹。

宋思衡13歲就考入了上音附中。

後直升上海音樂學院,在此期間跟隨我國著名鋼琴教育家盛一奇教授學習。

2002年,他拿著自己參加「上海國際青年鋼琴大賽」贏來的獎金,前往法國巴黎高等師範音樂學院深造,師從馬利安·裡比斯基教授。

能前往孕育古典樂的歐洲大陸求學,他開始期待自己20歲的全新生活。

有一次宋思衡做計程車旅行,路程遠他有些無聊,見司機師傅在聽巴洛克音樂就想搭句話聊聊天。

「一般樂迷都是聽浪漫、聽古典,聽巴洛克的挺少的,您怎麼喜歡巴洛克呢?」宋思衡問。

「這叫巴洛克音樂嗎?我並不知道。」司機師傅回答地很客氣。

「您不知道,為什麼聽這個呢?」宋思衡又追問。

「我就是覺得很安靜罷了。」

聽司機師傅這麼回答,宋思衡一下有些尷尬,沒再好意思多說。

但法國民族對安靜的熱愛深深印在了他心裡。

在創作《疫情音樂日記》的時候,宋思衡也有提到這個觀點。

他說:「最好的音樂不僅僅是讓人振奮的,最好的音樂也是可以讓人睡覺的。」

這是宋思衡的第一部原創音樂作品。

裡面的15首樂曲給人以舒緩、柔美、安靜的感覺,就像是朝陽初升時的校園,或者深夜靜謐的荷塘。

那是一個讓你願意酣然入眠的世界。

2003年,宋思衡打算利用空閒時間,先去都柏林參加個比賽,然後再報幾個夏季大師班,一邊學習,一邊在歐洲各地逛逛。

他隨便揣著幾百歐就上路了,可過了段時間才發現,錢根本不夠花。

為了繼續遊學,他只能算計著每天如何用1歐元生活下去。

吃飯還能簡單湊活一下。

旅館肯定是住不起的,只能在公園之類的地方跟流浪漢睡在一塊兒。

那是歐洲最熱的一年,僅法國就有上萬人死於熱浪之中。

這樣的天氣對宋思衡來說倒還算不錯,天天都是豔陽高照,至少不用擔心下雨天沒處藏身。

到義大利貝加莫的那天是個晚上。

宋思衡隨便找了個教堂屋簷下的牆角,將裝著晚禮服的包枕在頭下,就那麼躺著。

貝加莫是山城,會讓人覺得離天空特別近。

那夜沒有一點兒雲彩,帶狀發著光的銀河系在眼前鋪開。

那是他在都市從未見過的景色。

然後,身邊的流浪漢唱起了歌,是一首聽不懂的美聲歌劇。

就在那一瞬間,宋思衡發覺,原來一個人想要感到幸福是如此簡單。

這幾乎影響了他日後對音樂的理解。

「我感覺人只有在沒有很多物質壓抑的階段,感官才會變得異常敏感。」

原來,你人生的每一刻都組成了如今的自己。

第二年,宋思衡參加了在法國舉行的國際五大賽事之一的第61屆瑪格麗特·隆國際鋼琴大賽。

他在360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歷史性地成為了第一位摘取桂冠並囊括多項特別獎的中國人。

拿獎之後,不少歐洲樂團聯繫他,希望能請他演出。

然而,宋思衡並沒有繼續留在國外。

他選擇回國,走了條與眾不同的路。

2008年,宋思衡去到廈門愛樂演出。

那邊有個朋友將日劇《交響情人夢》安利給他。

這部劇中的BGM用的都是古典音樂。

它的大火讓日本的年輕人對古典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宋思衡覺得這個形式很不錯,於是與朋友合作完成了《交響情人夢》——他的第一場多媒體鋼琴獨奏音樂會。

當時很少有人做類似的嘗試。

音樂廳見觀眾反響不錯,都來聯繫宋思衡希望他再辦兩場。

但同時,對他的質疑聲也不少。

有些專業人士指責宋思衡「譁眾取寵」「不務正業」。

他們說,視覺的強勢介入,會破壞音樂的想像力。

他們說,像宋思衡這樣的鋼琴家,去弄些「用不著的東西」,真是可惜了。

面對這些質疑和指責,宋思衡並沒有放在心上,反而將他的多媒體音樂會越做越大。

在《交響情人夢》之後,宋思衡又嘗試了與蕭邦人物故事話劇相結合的《蕭邦·愛》音樂會;

與黃石老師的彩鉛繪本相結合的《咪咪嚕外灘迷失記》音樂會;

以及與村上春樹作品相結合的《尋找村上春樹》音樂會,都得到了相當熱烈的反響。

「我有一個特點,喜歡反著來,逆向思維有時候會讓你突然看到很多平時看不到的東西。」

但這並不是非要跟誰較勁的意思。

而是希望自己能隨時隨地保持清醒、不被「固有想法」控制的一種態度。

「午夜兇鈴之父」鈴木光司也曾說過:

「如果害怕別人抱怨,就寫『既有美麗的花,也有不美的花』,這基本就是廢話。讓所有人都認同的文字稱不上表達。

顧忌太多,就難免平庸。

今年這張《疫情音樂日記》其實也出於同樣的想法。

它既不是古典樂曲,也算不上流行音樂。

它只是宋思衡用音樂描繪的他眼中的世界,是他觀察到的生活中的一點一滴。

沒人能脫離他的時代單獨存在。

我們是時代的見證者,也是參與者。

大到全國形勢,小到老百姓的一點喜悅悲傷,如果我們這個時代需要有人記錄,那音樂責無旁貸。

宋思衡說:

「古典音樂絕對是偉大且永恆的,可它雖然可以講出全人類的悲歡,卻無法將我此刻內心的感受明確表達。」

「曾經的演奏家也都是作曲家,貝多芬,莫扎特,蕭邦......這個能力在20世紀消失了。現在讓我們再一次復興這個偉大的傳統吧。」

他說到做到。

相關焦點

  • 郎朗怎麼了,世界級鋼琴家為何頻繁接綜藝?其實也是無奈之舉
    疫情期間我在家裡看了數不清的各類電視綜藝。有點納悶的是,其中總有鋼琴大師郎朗頻繁出現的身影,他的事業動向卻沒有新的消息曝出。直到我觀看了《青春環遊記》之後我才知道原來事情是這樣的。因今年的疫情不得不取消了八十多場音樂會。對一個職業鋼琴家來講工作節奏被意外打亂了一時間無所適從。確實如此,今年因為受疫情影響,全球各行業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為了避免傳染,世界範圍內都禁止聚集公眾的行為。郎朗的被迫取消所有的音樂會,所以接綜藝節目也在情理之中。
  • 級的鋼琴家縮減為綜藝咖?郎朗在綜藝節目上獲得場商業演出的原因
    世界級的鋼琴家縮減為綜藝咖?郎朗頻繁去綜藝節目接受300萬商業節目的原因是曝光令人心碎在這個歷史上的超級待機假期裡,網友們在家裡觀看了無數的影視劇和綜藝節目,出人意料的是,郎朗頻繁出現在綜藝節目中,但在事業上卻沒有新消息,這是非常意外的!
  • 從世界鋼琴家到不務正業上綜藝,郎朗背後80場演唱會才心酸
    要說郎朗這個世界級鋼琴家,也是中國第一位在世界打開市場的鋼琴家。但是在世界上拿獎拿到手軟的郎朗,這幾年是怎麼了?似乎開始不務正業了?在大家印象中,郎朗的一雙手就是用來彈鋼琴了,甚至不能用來做別的事。而今年就更慘了,本來想今年全部回到正軌的郎朗,80場音樂會又被疫情的原因,全部中斷。沒有了鋼琴工作的郎朗,一切的準備全都白費了,也導致了現在鋼琴家都很茫然。
  • 有人質疑朗朗不務正業:一個鋼琴家上這麼多綜藝,吃相有點難看
    有人質疑朗朗不務正業:「一個鋼琴家上這麼多綜藝,吃相有點難看。」朗朗反而在節目中感謝「綜藝」救了他:「今年真的很難,我大概有80多場音樂會全取消了,不知道怎麼弄下一步了。」 的確,只要全球疫情一天不結束,各種線下音樂會、巡迴演奏會就遙遙無期。
  • 鋼琴家郎朗賺錢太拼,被曝一年參加42檔綜藝,原因很實在!
    鋼琴家郎朗賺錢太拼,被曝一年參加42檔綜藝,原因很實在!郎朗是我們國內著名的鋼琴家,自從去年結婚之後,就受到了越來越多的人的關注。一直以來很多人都覺得郎朗作為一名藝術家,給人的感覺一直都是高高在上的,但是通過他參加綜藝節目,大家也可以看得出來,郎朗本身還是非常接地氣的,在節目當中也非常的受人喜歡。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最近一段時間經常會看到郎朗參加綜藝節目,很多人可能會困惑,為什麼一個大鋼琴家最近一直在參加綜藝節目呢?難道沒有鋼琴巡演嗎?
  • 頂級鋼琴家郎朗賺錢太拼!一年上42檔綜藝,原因是彌補童年遺憾?
    最近,有粉絲統計分析鋼琴家郎朗在將近一整年的時光裡接了四十二檔綜藝節目,郎朗不但自個上綜藝節目,還帶上媳婦吉娜一起上綜藝節目,讓觀眾們看到了他們交往的日常生活。有粉絲曝料了郎朗過於頻繁地接綜藝節目的緣故。
  • 鋼琴家郎朗半年上太多綜藝!妻子化濃妝被罵,還被鄧紫棋叫綜藝咖
    該節目的另外一位導師鄧紫棋則接話:"郎朗老師因為最近上太多綜藝了變成了綜藝咖"。在2019年結婚後,郎朗和吉娜就被邀請成為了《愛的三重奏》節目的嘉賓,之後陸續參加了《青春環遊記》、《妻子的浪漫旅行》,夫妻倆在娛樂節目的曝光率很高,半年來參與過的綜藝加起來竟然有12個。
  • 郎朗上綜藝,竟然是這個原因?
    由賈玲、郎朗、範丞丞、楊迪、周深主持的《青春環遊記2》已於8月22日完美收官,收視率和口碑方面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郎朗作為這一季的常駐嘉賓,表現出了真實的自己,也給觀眾帶來了很大驚喜。可能在大眾的認知中,像郎朗這樣享譽國際的鋼琴家,應該是神秘且有距離感的,渾身散發出藝術家自帶的優雅氣質,畢竟很多時候,我們只能遠距離欣賞他們在舞臺上演奏時帶來的視覺和聽覺盛宴, 很難想像到這樣一個鋼琴家在節目中竟是如此接地氣。雖然郎朗很早就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獲得多個國際大獎,甚至被外媒稱為「中國的莫扎特」,但圈外很少人認識,也是近兩年來,才逐漸被大眾熟知。
  • 世界級鋼琴家淪為綜藝咖?郎朗頻上綜藝接300萬商演,原因惹心疼
    世界級鋼琴家淪為綜藝咖?郎朗頻繁上綜藝接300萬商演,原因曝光惹人心疼在這個史上超強待機的假期中,網友們在家裡看了數不清的各種影視劇和綜藝節目,讓人意外的是郎朗最近頻繁出現在綜藝節目中,事業上卻沒有任何新的消息,讓人很是意外!
  • 世界頂級鋼琴家郎朗,為何頻頻接綜藝節目,和娛樂明星混跡一起
    高高在上的頂級鋼琴家郎朗,為何頻頻接綜藝節目,和娛樂明星混跡一起藝術家本身就是一個聽起來很高級的詞彙,是普通老百姓很少接觸到的高大上圈子。但近幾年娛樂圈的卻出現了很多大家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最具代表性的是大家都認識響譽名揚海外的世界頂級鋼琴家郎朗。為何自降身份連連參加眾多綜藝節目。張紹剛也曾說過,跟郎朗同等級別的鋼琴家,根本就沒人請得動。在這幾年裡,郎朗在娛樂圈特別的活躍。時不時還會上個熱搜,在和也是同為鋼琴家吉娜結婚之後,更是經常帶著妻子亮相。
  • 郎朗吉娜就算上了綜藝節目,為什麼還帶著露天商演?
    文章字數|958,閱讀約2分鐘眾所周知,自從郎朗和吉娜參加了「幸福三人組」之後,他們的發展方向也逐漸開始向綜藝節目看齊。在《老婆的浪漫旅行4》,《王牌對王牌》,《青旅2》,《最強大腦》等熱門綜藝節目中,都有他們的身影。
  • 鋼琴家:歷史上真實的鋼琴家
    歷史上真實的Wladyslaw Szpilman和WilmHosenfeld他們相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的時候,一個是九死一生的波蘭鋼琴家,一個是對現實感到迷茫的nazi德軍上尉。多年以後,倖存的鋼琴家把自己的故事公諸世人,引起轟動。
  • 郎朗與吉娜多次出現在綜藝節目,被網友嘲諷不務正業狂上綜藝
    結果由於疫情,又迫不得已取消了八十多場演奏會:對職業鋼琴師而言,所有練的東西,一瞬間變成「無用功」。當工作中節奏感被打亂,郎朗一下子無所適從。他說:很希望能找到一個辦法,跟大家一起共渡這一特殊性的時期。
  • 郎朗和吉娜不務正業,頻頻參加綜藝博觀眾眼球?原來都是無奈之舉
    2020年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很多明星也都歇業在家,所以2020年不僅是各行各樣非常艱難的時期,其實也是明星們遇到的寒冬季,這也是前所未有的寒冷了,很多人都紛紛喊吃不上飯的節奏。
  • 郎朗被指不務正業,頻繁帶妻子吉娜參加綜藝,背後原因讓人心疼
    郎朗是著名的鋼琴家,曾在多個世界矚目的海內外重要場合進行演出,享譽全世界。但是在今年,郎朗頻繁出現在綜藝節目裡引起了網友的熱議,還帶著自己的新婚妻子。很多網友提出了質疑,一個鋼琴家不好好彈琴,不務正業上什麼綜藝?
  • 郎朗:鋼琴家之外,也要做公益踐行者
    10月8日,鋼琴家郎朗攜郎朗藝術基金會「快樂的琴鍵」走進汶川縣七一映秀中學和汶川特殊教育學校,他為四川和西藏的9所學校準備了一份特殊的國慶禮物——「快樂的琴鍵」音樂教室,為每所學校配備了一間有16臺電鋼琴的音樂教室。 從鋼琴大師、公益慈善踐行者到跨界參加綜藝,這些年的郎朗似乎很忙。
  • 《鋼琴家》:猶太人就不是人嗎?
    羅曼·波蘭斯基《鋼琴家》,2002臺詞控第152期,為您帶來《鋼琴家》。瓦迪斯瓦夫·什皮爾曼是波蘭著名的鋼琴家,納粹德國入侵波蘭後,華沙的猶太人遭到驅趕、隔離,最後被送往集中營集體消滅。什皮爾曼一家6口人,即將被送往集中營。這時,鋼琴家問弟弟亨利,在看什麼書,弟弟念出了書中的一句話。
  • 紅星大家|郎朗:鋼琴家之外,也要做公益踐行者
    郎朗(資料圖)大山之間,鋼琴大師和9歲孩子四手聯彈,一首《四小天鵝圓舞曲》感動了現場所有人。10月8日,鋼琴家郎朗攜郎朗藝術基金會「快樂的琴鍵」走進汶川縣七一映秀中學和汶川特殊教育學校,他為四川和西藏的9所學校準備了一份特殊的國慶禮物——「快樂的琴鍵」音樂教室,為每所學校配備了一間有16臺電鋼琴的音樂教室。
  • 娛樂圈寒流來襲,藝術家淪落成「綜藝咖」,有錢真的能使鬼推磨?
    最近的綜藝總是層出不窮,什麼《妻子的浪漫旅行》、《乘風破浪的姐姐》、《明日之子》、《認真的嘎嘎們》、《青春環遊記》等等的綜藝都是在熱播。 小編發現有很多以前不經常出沒在大眾視野裡的藝術家們,都紛紛在綜藝上露臉,這就不由讓小編迷惑,什麼時候藝術家和綜藝咖成了一體了呢?
  • 世界上8位富有的鋼琴家
    鋼琴家的形態和形式各有不同,這使得對其進行真正的分類變得困難。通常,有古典鋼琴家和現代鋼琴家。但是也有一些音樂家是鋼琴家,但很少在鋼琴後面見過。麥可·傑克遜會彈鋼琴,是世界上最富有的藝人之一,但他不在這個名單上。像拉赫瑪尼諾夫、蕭邦甚至弗拉基米爾·霍洛維茨和路易·洛蒂這樣的歷史巨人都被排除在名單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