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西西里美麗傳說》、《海上鋼琴師》、《天堂電影院》這幾部經典老電影,相信人們看過的人們都會喜歡它們,愛它們的理由除了抓人的情節、走心的表演之外,其中旋律優美醉人的音樂哪怕時隔多年回想起來仍然會隨著畫面縈繞耳際。今天一個不幸的消息傳來,為這些電影配樂的義大利著名作曲家、電影配樂大師埃尼奧·莫裡康內(Ennio Morricone)上周因摔斷股骨而引發併發症在羅馬去世,享年91歲。這位世界電影的幕後巨人11年前曾經來華巡演,而京城觀眾也有幸在人民大會堂一睹莫老爺子的風採,至今記憶猶新。
據資料顯示,莫裡康內1928年出生於羅馬,父親是一名小號手,他12歲時學習音樂,不到兩年的時間便學完了四年的課程。上世紀60年代初,莫裡康內一直致力於管弦樂和室內樂創作。1964年,導演萊昂內拍攝了 「賞金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一把金幣》,莫裡康內因精湛配樂一炮而紅。之後,又相繼為「三部曲」中的第二部《為了多幾塊金幣》和第三部《地獄三鏢客》寫下了電影音樂。從此一發不可收拾。莫利康內一生寫下500多部電影音樂作品,他不僅以此數量雄居電影音樂樂壇,也以其天才與奇才讓觀眾深深陶醉在他的眾多世界經典電影音樂中,他的音樂涉及領域極為廣泛:古典、爵士、流行、搖滾、電子、先鋒樂派、義大利民族音樂等幾乎無所不有。他是義大利最多產、最有建樹的作曲家。2007年2月25日,莫裡康內拿到了遲到多年的奧斯卡終身成就獎。2016年1月10日,憑《八惡人》獲第73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最佳原創電影配樂獎。同年2月29日,再次憑藉該片獲得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配樂獎。
「老爺子」是中國人晚輩對長輩的尊稱,因為熟悉莫利康內的電影音樂,感覺到他的親切,於是乾脆就管他叫一聲「莫老爺子」。「作曲家就該寫曲,跟作家專心寫作一樣。」這是莫老爺子說過的話,他還說:「我不屬於任何一個流派或類別,因為我喜歡不斷地變化,所以從來不必擔心會被厭倦。」所以,他寫過數百部電影,音樂不重樣。
看看他的經典作品——
《天堂之日》
《教會》
《鐵面無私》
《海上鋼琴師》
《洛麗塔》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天堂電影院》
《美國往事》
《革命往事》
《西部往事》
《鏢客三部曲》
《八惡人》
《巴阿里亞》
《隨心所欲的五月》
《最佳出價》
《愛情天文學》
……
莫老爺子的音樂除了得到了全世界影迷樂迷的喜愛,眾多的音樂家對其也同樣是頂禮膜拜。大提琴巨星馬友友曾說過:「當我讀著他所寫的樂譜的時候,上面不僅是皮相的音符,我看到真實血肉的藝術。」作曲家譚盾則如此評價他的音樂:「他的音樂是心樂,是魂樂,是你永生難忘的伴侶。」
11年前的2009年5月23日,莫老爺子指揮著樂團在人民大會堂上演了一臺「電影往事」交響音樂會,那臺音樂會上全是他自己創作的電影音樂。當晚,數千觀眾有幸現場一睹老人家揮棒上陣的風採,親耳聆賞了《西西里美麗傳說》、《海上鋼琴師》、《天堂電影院》等熟到不能再熟的電影音樂。在那次音樂會的記者會上,京城記者也有幸有機會跟當時已經是耄耋之年的老藝術家面對面嘮嗑。記得當時老人家回憶說,自己上一次來北京是30年前為電視劇集《馬可·波羅》創作音樂,「當時沒有這麼多摩天大樓,沒有這麼多汽車,沒有這麼現代化的都市,大街上我看到的是成千上萬的自行車,我特別害怕給我開車的司機撞到街上行人。」他還對媒體回憶了一個有趣的細節,當時劇組為中國的工作人員準備了中餐,為義大利的工作人員準備了義大利菜。結果,中國人都跑去吃義大利菜,義大利人卻搶著吃中國菜。那是第二次來到北京,莫利康內感慨這座城市的巨變,「人們的生活、工作方式和30年前完全不一樣了。」當時,莫裡康內還表達了對電影《紅高粱》以及《臥虎藏龍》的電影音樂的喜歡,稱「中國電影語言很有意思,很有藝術性,希望有機會合作。」可惜,後來中國電影一直沒機會跟老爺子合作。
從1979年開始,莫利康內的電影音樂就開始角逐奧斯卡,《天堂之日》(1979)、《戰火浮生》(1987)、《鐵面無私》(1988)、《巴格西》(1992)、《西西里的美麗傳說》(2001),結果每部電影均為「最佳配樂」提名。直到2007年,80年高齡的莫裡康內終於獲得第79屆奧斯卡終生成就獎。頒獎典禮上,老爺子說:「一般來說,奧斯卡成就獎是授予那些已經不從事此行業的人士,不過我還會繼續進行我的電影、音樂和演唱會的創作!」一輩子,老爺子幾乎一直沒有停下手中的筆,數百部電影作品他沒寫膩觀眾也沒有聽膩。
從今天起,天堂裡電影院裡將迴蕩著莫老爺子的優美旋律,這是仙樂,我們聽不到,但是我們感受的到。莫老爺子,一路走好!
張學軍
聽說轉發文章
會給你帶來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