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次茅臺的酒業巨頭:旗下擁有六個白酒品牌,年營收突破五百億

2020-12-16 騰訊網

得益於國內酒業環境的整體回暖,我國的白酒行業可以說贏來了質的飛躍。就拿我們不陌生的白酒業兩大巨頭來說,貴州茅臺從2014年的300多億營收到2018年的700億,另一大巨頭五糧液在2019年發布的公告也從原先的210億營收到如今的近400億。

事實上,除了這兩大巨頭之外,湖北省也有一家企業迄今為止已經連續三年登上了中國企業500強榜單,它就是來自湖北的稻花香集團。據公開資料顯示,稻花香集團在2018年以500億的營收成為白酒行業僅次茅臺的酒業巨頭。

創立於湖北宜昌的稻花香集團如今旗下已經擁有數十家成員企業,員工總數達到上萬人。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以白酒產業為主導,另外不斷將觸角伸向飲料、食品的大型企業。在主導產業中,又可以細分出關公坊、稻花香等六個中國馳名商標。

稻花香這個品牌的知名度相信大家都是認可的,它曾被國家商務部公認為中華老字號,品牌價值突破百億,實力可見一斑。可以說稻花香如今在白酒行業中表現亮眼與背後的創始人蔡宏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出生於1951年的蔡宏柱,也經歷過社會的動蕩,後來也從事過教師、會計等職務。直到1982年贏來了一個契機,在書記的大力支持下,而立之年的蔡宏柱創辦了「青龍醬油廠」,當時他手裡擁有的資源就只有三個人和三口缸,蔡宏柱可以說是真正白手起家的農民企業家。

隨著醬油廠的生意日漸紅火,蔡宏柱通過收購的方式將醬油廠的生意拓展到了飲料和白酒行業。在經營了一段時間之後,頗具眼光的他決定正式進軍白酒行業,於是稻花香企業也就應運而生了。創立初期,也曾遭受各種問題,但主要是生產與銷售的問題。在蔡宏柱的不懈努力之下,終於打開了局面。

1996年,稻花香年銷售額就突破了2億元,並將商業版圖擴張至了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在形勢一片大好之際,蔡宏柱順勢而上成立了稻花香集團。到了2005年,稻花香就發展成為了湖北的酒業龍頭,年營收突破10億元。

如今,稻花香集團的營收就突破了五百億元,進入中國企業500強之列,而稻花香集團給自己定下了下一階段的目標,那就是進入千億營收企業之列。

相關焦點

  • 湖北酒業巨頭:旗下擁有6個白酒品牌,年產值超500億元僅次於茅臺
    近些年來,受益於國內酒業環境的整體回暖,國內的白酒企業都迎來了飛速的發展。如我們非常熟悉的貴州茅臺,從2014年年營收322億元,到2018年的劍指700億,四年時間實現了翻番。而根據另一酒業巨頭五糧液在2019年1月底發布的公告,其營收也從2014年的210億元,到如今實現了約400億元的年營收,基本實現了翻番。而除了貴州茅臺與五糧液之外,湖北省也有一家酒業巨頭,其已連續3年登上了中國企業500強榜單。
  • 一年收入超百億,這個白酒品牌價值687億,排名僅次於茅臺五糧液
    而在2018年全年的銷售業績上,茅臺的年營收已經奔向了700億元,五糧液在300-400億元之間,洋河的規模也到了200-300億元之間,瀘州老窖與郎酒的規模仍在100-150億元之間。眾所周知,國內擁有兩大醬香名酒,它們分別是茅臺、郎酒。這兩個個品牌的醬酒也經常被人們拿來比較,但是實際上他們均有著自己獨特的優點。其中,茅臺焦味突出、香味持久;郎酒焦味較淡,香味濃且實;與大部分的地方白酒品牌一樣,郎酒也擁有者久遠的歷史傳承。
  • 擁有200多年歷史,這家英國烈酒公司,收入超過茅臺全球排第一
    公開的資料顯示:英國的帝亞吉歐,發展至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目前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具規模的高端洋酒巨頭之一,年收入超過120億英鎊(約合人民幣1064億),甚至超過了茅臺(年收入750億),佔有全球30%以上的洋酒市場份額。其產品覆蓋蒸餾酒、啤酒、葡萄酒等,遍布全球各地。旗下最知名的品牌尊尼獲加、皇冠伏特加在國際更是聲名顯赫。
  • 兩超多強:中國白酒格局逐漸形成
    「華樽杯」被稱為「中國酒業奧運會」,舉辦方是中華品牌戰略研究院,擁有全球先進的品牌評測和品牌優化工具,採用全球最先進的「全面因素測算法」,根據品牌狀況衡量標準,結合酒業權威專家的意見,讓品牌價值測算更加理性和科學。這項評比舉辦11年來,成為了中國酒業最具權威的行業評測。
  • 2020年白酒概念板塊股票有哪些?白酒概念板塊股票一覽
    相關白酒概念板塊股票有: 金種子酒:深耕安徽地區優質白酒企業,旗下擁有「金種子、種子、醉三秋、潁州」四大品牌系列,產品口感塑造柔和及綿柔體驗,核心大單品為「柔和種子酒」(市場指導價70元)、「祥和種子酒」(市場指導價40元);17年相關營收10.2億元,中高檔酒收入7億元(佔比69%)。
  • 又一白酒品牌挺進百億俱樂部:年產銷18萬噸,年營收102億元
    經過前些年行業低迷之後,自2015年以來,白酒行業迅速復甦,不少酒企業績紛紛突破。然而,儘管國內擁有眾多的白酒品牌,但是真正能夠實現年銷售額突破100億元的並不算多。在上市酒企中,年營收確定超過100億元的有貴州茅臺、五糧液、洋河股份、瀘州老窖。
  • 從4封「千億」賀信看白酒行業2020「門道」
    2019年底白酒行業最具標誌性意義的大事件,莫過於中國白酒兩大巨頭茅臺和五糧液攜手登上千億臺階,在國內酒業史上創造了新紀錄。  截至2019年12月20日,「千億」賀信有四封,除了茅臺與五糧液互致賀信,中酒協與洋河集團分別向茅臺致賀信。
  • 中國三大白酒品牌之一,價值高達790億,排名僅次於「茅臺」
    說到白酒,想必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茅臺,茅臺作為我國醬香型白酒的代表,已經是家喻戶曉,不過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醬香型白酒界的另一大巨頭,也是中國三大白酒品牌之一,價值高達790億,排名也僅次於「茅臺」,它就是郎酒。
  • 2019年白酒品牌價值排行榜出爐!它竟成了最大贏家!
    導 讀 12月12日,「2019胡潤品牌榜」出爐,其中,貴州茅臺以6400億元的品牌價值位居榜首! 在2019年胡潤品牌榜中,共有15個酒類品牌上榜,其中白酒佔了10個名額。
  • 茅臺旗下「天朝上品」涉嫌傳銷透支品牌形象 鐵腕瘦身計劃「雷聲大...
    天朝上品價格體系混亂  「謎一樣的天朝上品酒定價,售價從幾十元到數百元不等」,在白酒經銷商眼中,茅臺集團旗下的天朝上品「貴人酒」是一個神奇的存在,一方面市場銷量不錯,一方面價格亂象橫生,「 幾十元有人拿,幾百元也有人拿,還出現假『貴人』」,一名白酒行業從業人員指出。
  • 古井貢酒四年後再啟併購明光酒業,如何攪動安徽白酒業競爭格局?
    據明光酒業官網介紹,公司前身為國營安徽省明光酒廠(明光釀酒集團),是中國白酒百強企業,年產白酒約3萬噸,老明光旗下有主導產品老明光系列、明光系列、明綠御酒系列產品,其中明綠御酒獲國家發明專利,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古井貢酒總部位於安徽省亳州市,是中國老八大名酒企業。目前,公司的銷售市場主要集中在華東地區。
  • 高端產品調價對標飛天茅臺,漲價背後的酒業「年中考」
    新京報訊(記者 薛晨)國窖1573華北大區7月16日發布調整建議零售價至1399元的消息,再次引發人們對高端白酒漲價的關注。進入2020年以來,包括瀘州老窖、郎酒、汾酒、西鳳、今世緣等知名品牌紛紛對旗下產品尤其是中高端產品的價格進行調整。越來越多的高端白酒產品在對標飛天茅臺之後,將核心產品價格逐步靠近飛天茅臺價格甚至是超過飛天茅臺的價格。
  • 2019年「一騎絕塵」的茅臺,如何在2020年繼續引領?
    有人統計過茅臺酒產量提高的速度:茅臺酒基酒產量第一次突破1000噸大關是1978年,歷時25年;2004年,茅臺酒基酒產量第一次突破10000噸大關,歷時51年;第二個10000噸,是在2008年,距2004年曆時4年;第三個10000噸,是在2011年,距2008年曆時3年;第四個10000噸,是在2017年,距2011
  • 億名酒一年間之貴州茅臺:結構調整能否開創白酒大未來?(下)
    面對這樣局面,貴州茅臺選擇了廠商合營手段,通過捕捉華人消費群活動推動茅臺酒市場銷售。  2013年11月11日晚,貴州茅臺發布公告稱,為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公司決定使用約879萬歐元在法國巴黎購買房產,作為公司歐洲業務拓展機構;2013年9月16日,茅臺酒通過美國大文公司向美洲市場銷售8000萬美元茅臺產品。面對國內高端白酒市場一片慘澹,茅臺與五糧液能否開啟國際化市場先河?
  • 白酒第一股山西汾酒掉隊焦慮:市值僅有貴州茅臺4%
    2019年是汾酒集團「三年目標責任書」的收官之年,備受關注的還有汾酒集團整體上市的進展。汾酒集團是以白酒生產銷售為主,集貿易、旅遊、餐飲等為一體的國家大型一檔企業,集團下屬5個全資子公司、11個控股子公司、2個分公司和1個隸屬單位;而山西汾酒是汾酒集團的核心子公司,為了實現整體上市的目標,汾酒集團煞費苦心。
  • 茅臺集團:旗下各酒業子公司將停用集團LOGO 堵住品牌透支的口子
    來源:金融界網站12月19日,茅臺集團官網消息,茅臺集團將再次出手對旗下各酒業子公司進行梳理和整治。茅臺集團第五十次黨委會決定:各酒業子公司下一步將陸續停用集團LOGO和集團名稱,推行品牌「雙五」規劃,即將子公司品牌數縮減至5個左右,產品總數控制在50個以內。據悉,長期以來,茅臺集團內各酒業子公司大多採取貼牌經營的模式,長期依賴集團母品牌背書。茅臺集團稱,這不利於子公司打造出真正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品牌,且同時存在著透支茅臺母品牌的潛在風險。
  • 人民日報學習小組質問「變味的茅臺」,白酒股大跳水,茅臺或面臨...
    截至紅星資本局發稿,貴州茅臺跌幅4.86%,報1667元/股,上午成交額已超100億元。消息面上,7月15日晚間,人民日報旗下新媒體平臺《學習小組》發表文章《變味的茅臺誰在買單?》。文章指出,從大老虎到小蒼蠅,茅臺酒頻頻現身,成為官場腐敗的「硬通貨」。有專家認為,人民日報學習小組的批評,也引發茅臺價值重估的疑問,貴州茅臺股價順勢大跌,並導致白酒股全面跳水。
  • 中國白酒大逃殺:茅臺穩坐酒王不過8年,但醬酒的天花板還早著呢
    前不久,18家上市酒企的半年報出爐,頭部酒企茅臺、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以及汾酒5巨頭,佔據了上市酒企總營收的80%,而所佔淨利潤則高達92.4%。雨露均沾的時代結束了!真是錢都讓他們賺了,利也都被他們拿了,剩下的則儼然從賽道選手變成了陪太子讀書般的角色。
  • 2020白酒紅黑榜:白酒行業復甦反彈 部分白酒股有泡沫?
    不過在應對疫情保障生產的同時,課題組發現,白酒行業也通過捐助等形式支持全國抗疫。課題組透過中國酒業協會統計數據了解到,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7月初,酒業提供的社會援助超過了15億元。  以茅臺集團為例,繼2020年1月29日,茅臺集團研究決定捐贈8000萬元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後,茅臺集團旗下習酒也宣布捐贈2000萬元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 「白酒信仰」不滅 資本湧動併購潮起
    從2020年前三季度看,除貴州茅臺、五糧液、山西汾酒、順鑫農業(000860.SZ)和酒鬼酒(000799.SZ)5家公司的營收增長超過10%,11家公司營收出現下滑,青青稞酒(002646.SZ)的營收降幅超過30%;水井坊(600779.SH)、伊力特(600197.SH)、口子窖(603589.SH)3家公司營收降幅超過20%,其他酒企營收降幅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