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籍君
小外甥假期的時候不想寫作業,表姐就教育他,管他。後來小外甥就嚷嚷著,你一個月兩千能幹啥,多虧找個有錢的老公,要不你咋活,你都這麼差憑什麼管我?表姐完全被自己7歲兒子脫口而出的話震驚了。當初表姐生完孩子後,由於雙方父母都沒法幫著帶孩子,表姐夫工作能力強,也能擔負起家庭的開銷,所以表姐就當了三年全職媽媽,後來小外甥上幼兒園後,表姐就在家附近找了一份輕鬆,時間相對自由的工作,雖然工資不高,只有兩千,但是方便表姐接孩子,照顧孩子。沒想到現在從兒子嘴裡聽到這樣的話,表姐震驚過後是難受,又覺得很心寒,沒想到孩子竟然心裡對自己是嫌棄。
說實話我也沒想過外甥能說出這樣的話,私下我偷偷的問外甥,這些話有沒有人教。小外甥說沒有教,我就是覺得,媽媽自己也沒有掙多少錢,但總是管我。我告訴他,你媽媽是沒有像你爸爸那樣掙大錢,但是你想想每天放學回家可口的飯菜是誰給你做的,你每天乾淨整潔的衣服是誰給你洗的,因為媽媽把很多時間都花在你身上,所以她沒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去放在工作上,媽媽為你的付出是用錢衡量不出來的,你這樣說,媽媽會很傷心的。小外甥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後來聽表姐說,兒子很鄭重地給她道了歉。
通過表姐這件事也給所有家長提個醒:要重視家庭的教育和父母的榜樣作用
首先:孩子能說出這樣的話,就算家裡沒有其他人教,但肯定也是受家裡其他人的影響,孩子可能不懂,但他會模仿。最可能的是爸爸潛移默化的影響。可能是家裡的男人,覺得自己掙大錢,養著這個家,而老婆不掙錢,甚至掙那麼一點錢夠幹個啥,天天在家享福,所以心裡很輕視自己的老婆,於是在家對老婆不尊重,話裡話外,行動上都是對老婆的貶低。於是孩子看在眼裡,也看不起媽媽。不要覺得小孩子什麼都不懂,其實他們都懂,有的是沒那麼會表達,能他們會表達了,可能直接就挑明了。所以遇到能體諒和理解老婆對家庭和孩子付出的男人很重要。如果媽媽不被尊重,孩子不懂感恩,就算長大也是白眼狼一個,那孩子以後可能也不會尊重自己的老婆,這就是一個惡性循環。
很現實地說,如果媽媽不掙錢,兒子也嫌棄。有些女人結婚就賴在家裡,不上班掙錢,好吃懶做,有孩子也不好好打理家,不上進,熱衷打麻將,逛街,這樣的媽媽,孩子看不起很正常,對孩子的教育更是沒有一點意義。
一個寶媽朋友,天天不上班,特別懶,偶爾督促她兒子學習,她兒子說,我每天上學時,你還沒起床呢,憑什麼管我?所以想要教育好孩子,爸媽必須給孩子樹立好榜樣。如果爸媽懶,憑什麼要求孩子天天努力奮鬥。所以如果打算當一個全職媽媽,也要在家把自己的價值發揮好,帶好孩子,安排好一家人的生活,不然老公看不起,孩子也嫌棄。
一個家庭最重要的是愛,爸爸愛媽媽,媽媽愛爸爸,互相尊重對方的付出,這才是對孩子最好的品性教育。如果家庭裡真的是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模式,最幸福的就是媽媽在家照顧孩子,教導孩子愛爸爸,體諒爸爸在外面的辛苦,爸爸回家好好愛媽媽,讓孩子知道媽媽的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