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東歸的蒙古土爾扈特部,如今生活在新疆邊陲這座小縣城

2020-12-20 新疆人文風物

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屬新疆塔城地區管轄,位於新疆準噶爾盆地西北邊緣,地處塔城、克拉瑪依、阿勒泰三地區中心,北邊與阿勒泰、哈薩克斯坦共和國交界,南部與瑪納斯縣、沙灣縣接壤,西南部以烏爾禾為界與克拉瑪依市相連,西面與額敏縣、託里縣以白楊河為界,東鄰阿勒泰地區。

01印象中的和布克賽爾

以前,在我的印象裡,並不知道新疆的北部,還有一個蒙古自治縣。畢竟腦子裡比較熟悉巴音郭楞自治州,所以就忽視了和布克賽爾這個地方。

追溯歷史,新疆的蒙古族來自元朝時期的成吉思汗。自古以來,蒙古族就被人們稱為「馬背上的民族」,他們能徵善戰,當年在成吉思汗的帶領下,西徵到歐洲廣大地區,後來成吉思汗去世在西徵的路上,蒙古族四處徵戰才告一段落。那時的中國版圖,算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

記得少年時代,我就看過一部電影,片名叫《東歸英雄傳》,講的就是蒙古土爾扈特部在首領渥巴錫的率領下,不堪忍受俄國人的壓迫,誓死回歸祖國的艱難鬥爭經歷。十七萬人冒死和圍追堵截的俄國人一路拼殺,最後只剩下一半人回到祖國的懷抱。

8月份21日,我心裡是想著土爾扈特部的歷史,一路走進了和布克賽爾,沿途看到的是低矮的山巒,還有大片的草原,不過那些草呈現黃色,也許是缺少水的緣故,但卻不影響這一幅油畫的美感。

當踏進和布克賽爾縣城時,已是傍晚時分,我們想尋找合適的賓館住下,但有的不是關門就是價格昂貴,縣城的賓館不是很多,找了半天,最後在一個像家庭式旅館投宿,條件還算過得去吧。

第二天起床,我們就到了和布克賽爾的菜市場,這裡是小吃餐飲聚集地,感覺市場面積還算不小,就是生意慘澹,重要的是人流量太少了,畢竟這個縣只有不到六萬人口,城鄉居民幾乎都是以牧業為主,其他行業就顯得薄弱了。

從表面上看,對和布克賽爾的感覺就是有點落後,各種行業的發展不夠迅猛,這也許跟它所處的位置有關。其實,那些牧民都是身價不菲,一戶有幾百隻羊或者有千頭牲畜,就能稱得上百萬富翁了。

02蒙古土爾扈特部的歷史

這個縣城,為何叫「和布克賽爾」呢?據久居縣城的人說,是因縣南邊有一條和布克河,北邊是賽爾山,所以就有了這個縣的名字。新疆解放後,新中國就把和布克賽爾縣命名為蒙古自治縣,因為這裡居住的大部分是蒙古族。

史料記載,元朝時期,成吉思汗把這片的土地,封給了他的第個三兒子窩闊臺汗。後來因部落之間發生矛盾,蒙古中的一支部落開始西遷,就在當時的俄國境內,俄國人又長期欺壓這一支蒙古部落,於是部落首領就決定回歸祖國。

清乾隆年間,土爾扈特首領率部東歸,受到了俄國人的一路阻攔與廝殺。在付出慘重的代價後,土爾扈特部終於回歸祖國。當時由於清政府擔心蒙古族會威脅到其統治,就把土爾扈特部分為東路、西路、南路和北路四盟,和布克賽爾就是北路盟所在地了。

在秦漢時期,這裡曾是塞種人、烏孫、匈奴等古民族的遊牧之地;西漢時期,歸屬烏孫國管轄;東漢三國歸車師後國等,唐宋元明清時期,和布克賽爾經歷了很多歷史變遷,最終成為今天的蒙古自治縣。

如果要追溯歷史,就不能用有限的文字,來敘述和布克賽爾的歷史沿革,畢竟古代的新疆,少數民族眾多,各城邦國相互爭奪地盤,之間經常發生掠奪戰爭。在當時的西域,很多歷史都沒有確切的記載,有些歷史只能從文物中去尋找。

如今,走在這個小縣城的街道上,我們發現這裡建設正處於發展階段,整個縣城沒有高聳的大廈,只有普通的樓房,各種設施建設較為落後,畢竟,這裡是以農牧業為主的邊陲地域,如能發展生態旅遊定會佔據優勢。

03江格爾和江格爾廣場

在和布克賽爾縣,值得探訪的就是江格爾廣場。因為這裡有著關於蒙古族的英雄故事,這個蒙古族心中的英雄,就是有著傳奇色彩的「江格爾」。

據記載,關於江格爾的故事,一般分為:結義故事、婚姻故事和徵戰三大故事類作品,並被譽為中國少數民族三大史詩之一的《江格爾》,是蒙古族衛拉特部的英雄史詩,該詩長達十萬行左右,是民間藝人江格爾奇在演唱的同時,經過不斷加工逐漸豐富內容,最後形成了一部大型史詩。

《江格爾》,主要謳歌了江格爾汗為首的12名雄獅大將和幾千位勇士,歌頌了他們為保衛以阿爾泰聖山為中心的美麗富饒的寶木巴家鄉,同來犯的形形色色兇殘惡魔、邪惡勢力進行艱苦鬥爭,最後終於取得了勝利故事。同時,作者也讚美了英雄們的愛情、友誼和歡宴,深刻地反映出蒙古族人民的生活理想和美學追求。

2006年,《江格爾》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江格爾》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和布克賽爾縣城一路行走,我們打聽到江格爾廣場就在敖包特廟西街。當從旁邊的入口走進廣場,迎面就是高高的江格爾雕像。不難看出,這座雕像就是這處廣場公園的主題核心。

細細觀看江格爾的雕像,只見他騎著仰天嘶鳴的戰馬,身穿錚錚鎧甲,身後披風迎風招展;他左手緊握韁繩,右手斜握著一桿黑色渾鐵長槍,目不斜視地凝望著東方,就像一位傲視群雄的無敵戰神,準備隨時廝殺疆場。

在戰馬前蹄踏著的正面高臺體上,雕刻著他在戰場上騎著戰馬廝殺的不同颯爽英姿,雕塑底部周圍是白色的欄杆,而在整個雕塑的底座中間書寫著「東歸廣場」四個大字。

江格爾雕像的北面,在圓形廣場邊上立著五根高大的白色圖騰柱,柱體上雕有龍、鳳、海洋等圖案,最頂部裝有象徵蒙古族權力的標誌。緊挨廣場的西邊,是蒙古部落王爺府的舊址,廣場最北邊是一座解脫世界和平千佛大塔,能讓人感覺到一種神秘色彩。

坐在這座塔的對面長凳上,可以看到不少蒙古族群眾陸續前來燃香祈禱,並圍著佛塔雙手合十默念著轉圈圈。從佛塔向東就是敖包特廟,廟門前面有一排八座小型的佛塔,也有不少蒙古族群眾圍著佛塔祈禱,他們希望家庭平安幸福、草原茂盛、牛羊馬健壯和生活的吉祥如意。

看完江格爾廣場,驅車離開了這個邊陲小城。我感覺和布克賽爾的美,是不夾雜任何修飾的自然美,這裡不僅有石油、天然氣、煤等十多種礦產資源,還有哈爾薩白樺林、歷史的起點、阿吾斯奇邊雙湖風光、哈爾尕圖生態旅遊區、準喀爾古城遺址等,遺憾的是,我們沒有更多的時間去一一探訪。

聽當地人介紹,和布克賽爾最美的地方,就是這裡的國家溼地公園,裡面不僅有河流、沼澤溼地,還有草原自然風光,能真正體驗地方民俗風情,是一個頗具原生態和文化特色的人文之地。

行至半路,我內心感到有一種深深的遺憾,也許留下這種遺憾,一定會讓我對土爾扈特的歷史更加充滿好奇,對於他們後代的探訪,我必定還會再來。

相關焦點

  • 東歸的土爾扈特部後代如今在哪裡?
    土爾扈特部當時為什麼要西遷?又為何要東歸?土爾扈特部的後代如今又在哪裡呢?至明末清初時,衛拉特蒙古主要有四個最大的部落:土爾扈特、和碩特、杜爾伯特,另一個是後來讓康熙很頭疼的準噶爾部。還有一個較小的輝特部。準噶爾部實力最強,逐步統一其他部落,土爾扈特部迫於準噶爾部的壓力,西遷至伏爾加河沿岸。 當時伏爾加河沿岸地區尚未被沙俄佔領,土爾扈特部在那水草豐美的地方開始了新的生活,並建立了國家---土爾扈特汗國。
  • 歷史書上的謊言:土爾扈特部東歸是為了愛國?醒醒吧!
    由於這樣的意涵,這個史實不僅上了歷史教科書,還被搬上的影屏,以此為故事背景的《東歸英雄傳》還在央視熱播。但是歷史真是這樣嗎?渥巴錫的土爾扈特部是真心回歸祖國嗎?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土爾扈特部是如何離開蒙古草原到達伏爾加河沿岸的。土爾扈特部是蒙古比較古老的部落,是四衛拉特之一,其祖上還擔任過成吉思汗的護衛。衛拉特在明朝也成瓦剌,也先的時候實力最大,著名的土木堡之變就是也先創造的。
  • 東歸,東歸!為什麼在俄國的土爾扈特部要不遠萬裡回歸祖國?
    土爾扈特部原本是蒙古族的一個部落,世代生活在新疆的塔爾巴哈臺城地區(今新疆塔城地區),明朝末年(公元1628年),蒙古的準噶爾部(後來被康熙皇帝打趴下的噶爾丹就是準噶爾首領)迅速強大起來後,開始四處擴張,土爾扈特部為了尋找新的生存空間,不得不向西遷徙,他們穿越哈薩克草原,渡過烏拉爾河,來到當時還不屬於俄國的伏爾加河下遊地區,建立起了一個土爾扈特汗國
  • 渥巴錫為何要帶著土爾扈特部東歸?
    渥巴錫為何要帶著土爾扈特部東歸?清朝時候,有一次大規模的部落東遷,一路浩浩蕩蕩,重回祖國家園,而領導這次東歸的那位英雄,就是我們今天要談到的渥巴錫,這樣一次盛大而有重要意義的遷徙,是如何進行的呢,我們來了解一下。
  • 幽居雅人——清乾隆年間的土爾扈特部東歸
    清乾隆年間的土爾扈特部東歸,是清史上的一件大事。土爾扈特部在17世紀受到準噶爾部排擠,西遷到伏爾加河下遊。遷徙到歐洲的土爾扈特部就是個異類。因此為了監視土爾扈特部動向,沙俄圍繞著土爾扈特汗國修建了大量要塞。葉卡捷琳娜大帝時代,兩個重要的歷史事件,最終促成了土爾扈特部首領渥巴錫東歸的決心。首先是1657年,沙俄正式廢除了曾經的附庸——哥薩克蓋特曼國,哥薩克人的首都扎波羅熱被拆除,最後一任蓋特曼被流放西伯利亞。
  • 「土爾扈特部」一支古老的蒙古族部落,東歸故土
    「土爾扈特部」一支古老的蒙古族部落,東歸故土大家好,今天小編想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我國歷史上一支在外流浪多年的古老部族東歸故土的艱難歷程的故事。這支部族就是蒙古族的一支,「土爾扈特部」。下面我們先對「土爾扈特部」做一個簡單的了解。
  • 東歸中國之後的土爾扈特部,最終被乾隆安排到何處,結局如何?
    沙俄政府開始改組土爾扈特部的組織機構,扶持信仰東正教的土爾扈特部蒙古貴族掌權,並不斷徵調土爾扈特部壯丁參加戰爭,與此同時,沙俄政府也開始鼓勵數以萬計的頓河哥薩克遷徙到土爾扈特部的居住區,試圖將土爾扈特部徹底俄羅斯化。
  • 英雄萬裡來歸,乾隆怒斥沙俄——記土爾扈特部東歸歷程
    這句話是乾隆帝對俄國發出的警告,如今讀來豪氣猶在。上面這句話發生的歷史背景牽涉到清代一個著名的事件——土爾扈特部東歸。土爾扈特是系蒙古厄魯特四部之一,遊牧於天山以北、阿爾泰山以南及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的廣大地區。17世紀初,因受到準噶爾部侵擾及沙俄擴張勢力的威脅,在首領和鄂爾勒克的率領下,越過哈薩克草原,來到伏爾加河流域。
  • 土爾扈特部怎麼西去的?東歸為什麼又受到那麼多阻攔?
    土爾扈特部是怎麼西去的?東歸為什麼又受到那麼多阻攔?土爾扈特部的東歸一直是中國歷史上非常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但確實正如題主所言,土爾扈特部既然後來東歸,肯定就是之前曾經西遷過,那麼他們是為什麼西遷的呢?
  • 土爾扈特部為何東歸清朝?
    土爾扈特部是西北蒙古衛拉特四部之一,原遊牧於新疆塔城地區。17世紀30年代,為逃避衛拉特蒙古內部戰爭的危險,在首領杜爾伯特的帶領下西遷至俄羅斯伏爾加河下遊地區。沙俄對土爾扈特實行極其殘酷的統治,使土爾扈特人倍受壓迫。
  • 土爾扈特部東歸,為什麼乾隆帝會十分戒備?最終是怎麼處置的?
    在康熙帝時期,清廷遣使勸說土爾扈特部東歸,但是土爾扈特人根本不聽。一是當時土爾扈特正在伏爾加河下遊小範圍稱霸,日子過得很好;二是土爾扈特部的故地仍然被敵對的準噶爾汗國佔領,回來依然受欺負,那當然不願回來。到了雍正朝,大清在舉兵徵伐準噶爾時,派人聯絡與準噶爾為敵的土爾扈特部,想與其聯合夾擊準噶爾。
  • 東歸的土爾扈特部和留在俄羅的卡爾梅克人現狀對比
    原居住於現在中國新疆境內的衛來特蒙古四部落之一的土爾扈特部,從1628年開始遊牧於伏爾加河下遊一帶,當沙皇俄國的勢力擴展到伏爾加河之後,土爾扈特部便處於俄國壓迫之下。俄國強迫土爾扈特人改信東正教,又對土爾扈特部強行徵兵,為其作戰。在這種情況下,土爾扈特部渥巴錫於乾隆三十六年冬(1771年1月16日)率領部眾東遷。渥巴錫東歸之初,有十七萬人。
  • 阻攔土爾扈特部東歸最賣命的,為何不是沙俄,而是哈薩克呢?
    自明末清初,衛拉特蒙古四部之一的土爾扈特部,在首領和鄂爾勒克的率領下到達伏爾加河流域之後,經過數十年的休養生息,在水草豐美、資源豐富的伏爾加河流域,土爾扈特部迅速恢復元氣並發展壯大,建立起了強盛一時的土爾扈特汗國。這也是自蒙古四大汗國崩潰之後,蒙古部落又一次在歐洲建立起汗國。
  • 土爾扈特部在渥巴錫率領下東歸故土,最終使衛拉特蒙古三部歸清
    明末清初,漠西~衛拉特蒙古一分為三,準噶爾部留在天山南北建立了準噶爾汗國,和碩特部南下西藏建立和碩特汗國,而土爾扈特部則西遷至伏爾加河流域。1,和鄂爾勒克祖孫三代建立土爾扈特汗國公元1628年,和鄂爾勒克率領土爾扈特部與部分杜爾伯特部、和碩特牧民西遷,進入水草豐美的伏爾加河下遊地區,歷經祖孫三代建立了以土爾扈特部為主體的土爾扈特汗國。土爾扈特汗國從建立之初其實便沒有放棄與故土的聯繫。
  • 土爾扈特部的東歸是怎麼回事?
    在小時候看過一部電視連續劇叫東歸英雄傳,當時提到了成吉思汗的子孫,土爾扈特部的大汗渥巴錫,在清朝乾隆年間,率領自己的部落脫離沙俄的殘酷統治,歷經重重險阻,最後回到了中國。
  • 俄國做了什麼,土爾扈特堅決東歸
    ,身居西北卻心向祖國,突破沙俄等勢力的重重阻礙,在清代乾隆年間最終東歸中國。其中的漠西蒙古被稱為厄魯特(衛拉特)蒙古,又包括準噶爾部、杜爾伯特部、和碩特部、輝特部和土爾扈特部五大部落。來自shutterstock土爾扈特部原本是和其他四部一起生活在今中國新疆和中亞地區的。
  • 俄國做了什麼,土爾扈特堅決東歸
    NO.247,鐵騎如風/文校/捕風者 畫/臉殼圖/地緣谷有一支名叫土爾扈特的傳奇部落,身居西北卻心向祖國,突破沙俄等勢力的重重阻礙,在清代乾隆年間最終東歸中國。少有人了解土爾扈特部在遙遠俄國經歷了什麼,少有人知道他們的後代被俄國欺凌的後事。
  • 土爾扈特部東歸傳之前傳:沙俄欲用宗教徵服,康熙派大臣探望
    土爾扈特是我國蒙古族中一個古老的部落,在17世紀初,由於準噶爾部勢力強大,意欲兼併土爾扈特部。土爾扈特部不願被兼併,他們不得已從新疆的塔爾巴哈臺出發,向西前進,一直遠離故土,遷到了當時尚未被沙皇俄國佔領的伏爾加河下遊。在這片人煙稀少的草原上,他們建立起遊牧基地,並開荒建設家園。
  • 不東歸便亡族滅種:土爾扈特部悲壯而慘烈的回歸祖國之路
    公元17世紀初,我國西域的準噶爾部四處擴張,意欲兼併古老的蒙古土爾扈特部族。土爾扈特部不願被兼併,他們開始從新疆的塔爾巴哈臺向西遷徙,一直遷到了當時尚未被沙皇俄國佔領的伏爾加河下遊。在這片人煙稀少的草原上,他們建立起遊牧基地,並開荒建設家園。
  • 一意西遷的土爾扈特族為何東歸?
    在中國歷史上曾有這樣一個部落,強大到可以和當時的沙俄相提並論,還曾一度被認為是沙俄政府的威脅,他就是土爾扈特族,現在的土爾扈特人大都聚集在新疆境內。不過他們還不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他們的祖上是比較古老的蒙古一族,也四衛拉特之一,這個驍勇善戰的遊牧部落祖上還當過成吉思汗的護衛,由此可想他們的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