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7時許,廣州市白雲區怡新路西往東方向突然發生地裂,兩臺行進中的小轎車被卡在裂縫中。地裂路段旁是怡新路道路工程,施工方表示,地裂原因 與道路建設、暴雨有關,和目前的施工沒有關係。
昨日上午7時許,廣州市白雲區怡新路西往東方向突然發生地裂,兩臺行進中的小轎車被卡在裂縫中。地裂路段旁是怡新路道路工程,施工方表示,地裂原因 與道路建設、暴雨有關,和目前的施工沒有關係。同時,京溪街道辦已要求施工單位停工,下陷路段已回填,事故原因仍在進一步調查中。
地裂:小車行進中被卡
陳小姐住在怡新花園附近,每天上班都會開車經過怡新路。昨日上午7時10分許,下著暴雨,陳小姐開車經過怡新路品味雲山酒家對出車道,看到路面上有不少積水,「每逢下雨,這條路上就會積水。」
由於看不清積水有多深,陳小姐特意放慢車速。車行至怡新路道路工程施工地段時,突然砰的一聲,車身一震,再也開不動了。「我坐在車上,感覺車子向右傾斜,」陳小姐連忙下車查看,發現地面出現一條裂縫,小車的右前輪正陷在縫中。
陳小姐往後一看,發現裂縫延伸數十米,跟在其後的郭小姐,車右前輪也一同被卡在裂縫中。「嚇死人了,幸好當時下雨車開得慢」,提起突然的地陷,郭小姐仍心有餘悸。
從郭小姐提供的視頻可見,該路面裂開後,兩邊的落差較大,雨水順著高處往裂縫中流,形成小瀑布的景象。陳小姐表示,她和郭小姐下車查看時,裂縫中的泥沙還在不斷往下掉落。
昨日早上,記者在現場看到,怡新路西往東方向出現一條長50多米的裂縫,深約1.5米,寬約25釐米,地陷兩側高低差約5釐米,最多處達60釐米。從裂縫處往裡看,可見碎石與黃色泥土混雜在一起,地下有較大空間,看不見鋼筋水泥結構。
在裂縫旁不到半米處,是怡新路道路工程及怡新路線外排水工程的施工工地,一段長約3米的圍蔽板也隨著地裂下沉。
求助:工人們幫忙推車
9時許,郭小姐與陳小姐的小車仍被卡在裂縫中,右後輪凌空,車輛整體右傾。由於車子陷在裂縫中無法開動,兩人只好現場求助他人。
10時18分,隔壁的工地10來名工人前來幫忙,「一起用力把車抬起來」。工人們分成兩撥,站在車子的右側,試圖將裂縫中的車輪抬起,放置在平坦的路面上。
「喊到三,大家一起出力!」一名工人在旁邊指揮。「一、二、三」,眾人合力向上抬起,然而車子只是稍稍離開地面,隨後又卡在原地。
反覆幾次後,車子依然紋絲不動,「要找東西墊起車輪才行」,一名工人說道。有幾名工人掉頭返回工地,拿來幾塊大木板,蓋在車輪前後的裂縫上。這時,站在車子右側的工人們走到小車的車尾及兩側,將車子向前推動。
幾分鐘後,凌空的車輪被推到木板上,終於有了借力的支撐點。眾人趁勢將車向左方推動,終於把車推離地陷位置。
直到11時40分,兩輛小車才駛離事發地。
進展:已完成水泥回填
昨 日上午10時許,裂縫位置已有多個黃色鐵馬圍蔽,施工人員將木板垂直插入裂縫中,並在裂縫邊緣至木板、木板至圍蔽板之間搭起多根木條支撐。事故現場行車緩 慢,多名頭戴安全帽、身穿工作馬甲的工人在協助指揮交通。由於鐵馬佔用半條車道,來往車輛需要減速慢行才能通過,公交車等大型車輛則需等別的小車都過去才 可前行,交通一度混亂。
因下著暴雨,現場積水嚴重,在事發路段左側,最深處至10釐米。一輛車駛過,濺起一人高的水花,「波濤」湧上人行道,連累距離車道半米的行人也遭「溼鞋之殃」。一名女行人想要穿過馬路,由於積水太深,被困在道路中間無法前進,只好由同行的男士背著過「河」。
一名工人告訴記者,該路段為三車道,寬約30米,工地佔用半條道路進行道路改造,近日工地內正在進行地下管道挖掘。
「道路塌陷和我們工程沒有關係,我們只是在旁邊施工,所以幫忙搶險和指揮交通」,一名現場施工人員說。
昨日11時許,現場開始搶險灌縫。至下午3時,怡新路道路工程負責人表示,已經完成水泥的灌注回填。
追問
1.地裂與在建工程有關嗎?
工程已被叫停,具體原因正在調查
一條市政道路,為何一下就裂開50米長的大口子?郭小姐認為,距離事發現場僅隔半米遠的施工工地難辭其咎。據了解,該工地為怡新路道路工程及怡新路線外排水工程,建設單位是廣州市白雲區建設工程管理中心,由廣東敦慶建築工程有限公司負責施工作業。
現場一名工程負責人表示,路面開裂與工地無關。「我們的工程沒有承重結構,只是鋪設排水管道,而且都按要求做了支撐」。該負責人稱,工程經過嚴格的安全檢驗,不會對路面產生影響。
「一般道路裂開,下面都可以看見鋼筋,這條路下面卻沒有」,該負責人稱,怡新路是老路,鋪設時鋼筋少,密實度不足。加上該地段經常發生水浸,地表水從一些細小裂縫中滲入,時間久了,地下水土流失嚴重,容易因地下空洞而發生地裂。
該工程負責人認為,昨天的一場暴雨,剛好是導火索,讓本來不牢固的路面裂開塌陷了。
京溪街道辦相關負責人則表示,目前已組織怡新路施工單位用水泥砂漿進行回填和加固處理,已叫停怡新路道路工程的施工,事故的具體原因正在調查中。
2.怡新路為何常年水浸?
在建工程是為改善排水,但無加固作用
怡新路地段是常年水浸黑點,每逢暴雨就會發生水浸街。2015年8月暴雨時,就曾經有網友調侃,在此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船」。
怡新路的這一工程,正是為了改善排水而設。查閱白雲區建設局網站可知,怡新路道路工程是廣州市重點市政建設項目,該工程位於廣州市白雲區京溪街,起於廣州大道北怡新花園門口,終點接沙太路,全長約1.186千米,道路寬度30米,城市次幹路,雙向4車道。
網站上顯示,怡新路線外排水工程是對怡新路道路工程排水設施的進一步補充和完善,主要收集梅賓街、梅賓東路、白雲家園以及梅花園幹休所周邊排水,按照雨汙分 流的方式進行排水改造,並新建DN2200雨水幹管,銜接怡新路雨水管、穿沙太路後轉至東升停車場,進入沙河湧,計劃完工時間為2015年12月。
除了排水,怡新路工程是否包括對道路加固工程?施工人員表示,規劃上並沒有這樣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