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孝順父母的無量功德福報

2020-12-16 明月天心

佛門裡常說,「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一個有福報的人,他無論身處哪裡,哪裡都是好風水;一個沒有福報的人,他就是住在再好的風水寶地,也是一場徒勞。因為,福報不是求來的,更不是搶來的,福報是自己修來的,只有積攢了足夠的善良與福德,好運才會常來光顧。

在佛家看來,有一種方式增福消業最快。這種方式就是孝順父母。孝順父母乃世間最大的福田,與其遠行燒功利之香,不如在家好好侍奉父母。佛說,在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善,不會大過於孝;最大的惡,不會大過於不孝。一個不孝順父母的人,他的心是不善的,和佛心是背道而馳的,故而拜再多的佛、燒再高的香,也難以得到加持。

佛曾經對弟子阿難說過,「不管是出家人還是在家人,以慈心孝順供養父母,這個功德殊勝難量」。不可否認,在我們生活中許多人一心只想著自己如何過得順心如意,到寺院拜佛許願,也只是急功近利,一心只想著自己如何升官發財,絲毫沒有想到其實真正的菩薩就在我們身邊。

俗話說,「相由心生」,一個人是否有福報,其實是寫在臉上的。一個孝順的人,他的內心是柔順的、慈愛的,就如佛菩薩那般慈悲喜舍、悲憫眾生。而一個不孝順的人,他的面目是令人憎惡的,他的言行是令人髮指的,他的心更是冰冷、無情的。這種人再努力,也是沒有什麼福報的人。反而,一個懂得孝順並在實際行動上做到的人,即便他現在沒有什麼成就,殊不知,他的厚福還在後邊呢。

在佛門裡常說,人生是一個了緣的過程,所謂無緣不聚、無債不來,這也可以理解為我們常說的因果。我們不管是為人父母,還是為人子女,父母和孩子的緣分要麼是來還債的,要麼是來要債的,相互拖欠,故而此生相遇,成為父母子女。佛說:若沒有佛,好好侍奉父母,侍奉父母就是侍奉佛,父母是三界內的最大勝福田。

所以,無論父母是否給過我們富餘的生活,是否讓我們吃穿不愁,我們都應該此生感恩父母,感恩父母辛苦把我們生下來,感恩父母含辛茹苦養育教導之恩。就如《三世因果》歌裡寫的那樣,「今生聾啞為何因?前世惡口罵雙親」,「若是因果無感應,目連救母為何因」。

那有人就說了,我的父母從小沒有給過我好的生活條件,讓我吃了許多苦,也沒有給過我幸福的童年,甚至常常對我暴力相向,我現在的成就也都是我自己的努力得來的,與父母沒什麼關係。因此覺得父母未曾對自己有多大的恩,自己也就沒有必要回報他們。這是大錯特錯的。

老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縱然父母言行有失,我們也不應該去責難他們,父母把我們生下來已是對我們最大的恩。至於後來自己是享福還是受苦,難道不是自己的因緣果報嗎?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不論父母是對是錯,我們都不應該心生厭棄,而是應該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以孝心溫暖他們。

佛教慈悲為懷,最重視孝順。我們在一些影視劇中也可以看到,凡是那些不孝順父母,甚至對父母惡言惡行相向的人,他的惡報就在眼前。你看佛教四大菩薩中以「大願」和「大孝」聞名著稱的地藏菩薩,曾在無量劫以前,救度過幾世母親,令母親離苦生天,得究竟常樂。

在佛門功德回向偈裡有這樣一首偈子: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其中,「上報四重恩」指的分別是父恩、母恩、佛恩、僧恩。孝順除了以物質供養父母,以精神陪伴父母,對父母最大的孝順就是讓他們學佛,所謂「佛法難聞」,一個人此生若能聽經聞法,實在是具有大福報。

「佛法難聞今已聞,人身難得今已得;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如果你此生有幸聞到佛法,善根福德具足,能做到覺悟人生、奉獻人生,自覺覺他、精進修行,並將正信佛法弘揚給父母、他人,從而使其聞法、修身,得到度化而明心見性,也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念佛法門如此殊勝:佛號功德福報無量,超出能發菩提心!
    能發菩提心的功德福報無量無邊,但念佛功德福報已經遠超出發菩提心,所以念佛法門確實是不可思議!且看《百佛名經》。【功德介紹】1、聞是現在諸佛名號。能受持者。一切魔眾於是人所不得其便。一切惡人亦不得便。獲得無量無邊甚深功德。
  • 孝順父母的三大表現!能夠做到一條就是孝,全部做到則福報無量
    在生活中不管是交朋友還是找自己的另一半我們都會在意這個人是否「孝順」,古代儒家還出過一本孝經,足以見得中國人對「孝」多麼重視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生自己養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順的人那麼跟他做朋友或者做生意上夥伴的都是不值得考慮的。我認為一個是否孝順應該做到以下三點,如果全部都能做到,那麼肯定福報無量。
  • 佛說:世間福報,從善待父母開始
    《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中有言:「父母恩德,無量無邊,不孝之愆,卒難陳報。」父母對我們恩重如山,就算上刀山下火海也難以報答分毫,何況是對父母不敬不孝,這樣的罪行更是不可言說的深重。都說「百善孝為先」,孝順,是善良的根本,也是一個人福報的來源,父母就像大樹底部的根,而我們就是那樹上的枝葉,只有根穩才能枝繁葉茂。老人常說:「孝順孝順,孝了才會順。」原來,一切不順皆有因,善待父母,是一個人最大的福報。
  • 佛說,有這7種做法的人,會墜入惡道
    佛說,有這7種做法的人,會墜入惡道。佛教是主張因果的,「萬法皆空,因果不空」。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幾乎是人們公認的。因果報應,如影隨形。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就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有這7種做法的人,會墜入惡道:一、不孝養父母的人做人的最基本原則是孝,如果你不孝,很明顯,下輩子投胎你的後果不會很好,要不就是今生自己的兒女對自己不孝順。父母對我們有養育之恩,一輩子都報導不完。
  • 十跪父母恩!催人淚下,送給天下父母!
    雙親就是佛菩薩,孝順父母就等於供養諸佛菩薩。如果我們在家不孝順父母,去寺院廣做功德,虔誠禮佛,修廟建寺,再多的功德也會大打折扣!在佛門中,《佛說父母恩情難報經》是佛教中專論孝道的著作。該經言辭簡練,內容非常詳盡地概述了母親從懷胎至生養兒女的十種功德。
  • 佛說:「命苦福薄」之人,做好這3件事,增福無量!
    有些人覺得自己命不好,就天天跑寺院燒香拜佛,希望慈悲的佛菩薩能救度自己。其實誰也幫不了你,信佛不是迷信,信佛是相信因果。如果人人都去求菩薩,福氣就來了,豈不是「天上掉餡餅」?大家有苦都去求菩薩,菩薩該有多苦?
  • 佛教文章:父母是你最大的菩薩,孝順是你最好的修行
    是佛弟子修孝順者。應念念中。常憶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憶所生父母。為作盂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佛說盂蘭盆經》【經文解釋】是佛弟子修孝順者,凡是我的弟子,三寶弟子,要行修孝道的,要孝順父母的;應念念中常憶父母,當你幸福的時候,常想念父母,乃至於過去七世父母。想念他們幹什麼?
  • 娑婆詩.蓮花化生花開見佛(作者:善知識念佛人)
    生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命極樂修。一生極樂修行佛,除非發願像地藏。否則一生極樂修,必定成佛不退轉。生而為人能淨信,佛法僧三寶功德。發願往生極樂界,在家善男善女人。孝敬父母雙親人,莫犯五逆謗三寶。隨其能供佛法僧,隨其能做世俗善。念佛念佛經功德,供養佛法僧功德孝敬其父母福德,做世俗善事福德。如是多功德福德,莫要求人天福報。
  • 有福之人,別忘三種緣,有功德福報!
    有福之人,別忘三種緣,有功德福報佛家經典云:「未成佛道,先結人緣。」人與人之間一生中都與緣緊緊相連。所謂的與人結緣,也就是人與人之間一種直覺與他人溝通建立融洽的關係。本文大茶經就來分享,與人結緣的幾種善法,有福之人,別忘三種緣,有功德福報!在過去,有人在路上點燈和行人結緣;有人做茶亭施茶與人結緣。有人開口一句鼓勵的話而與人結緣;有人與行路人解答方向與人結緣。這都是人間溫暖可貴的善緣。經典云:「諸法因緣生, 我說是因緣」。一切的因緣都由因而起。那麼廣結善緣的人,他因緣就是一種無比可貴的財富與福報。
  • 《法華經》佛說諸經法華第一
    若於一劫中,常懷不善心,作色而罵佛,獲無量重罪,其有讀誦持,是法華經者,須臾加惡言,其罪復過彼。有人求佛道,而於一劫中,合掌在去前,以無數偈贊。由是贊佛故,得無量功德,嘆美受持者,其福復過彼。於八十億劫,以最妙色聲,及與香味觸,供養受持者,如是供養已,若得須臾聞,則應自欣慶,我今獲大利。藥王今告汝,我所說諸經,而於此經中,法華最第一。】
  • 佛經說浴佛有哪些功德福報?
    :在佛誕日,各大寺院都會浴佛,那麼浴佛都有什麼功德福報?隨汝所問,我當為說。」爾時,清淨慧菩薩白佛言:「諸佛如來應正等覺,以何因緣得清淨身相好具足?又諸眾生得值如來親近供養所獲福報無量無邊,未審如來般涅槃後,所有眾生作何供養、修何功德,令彼善根速能究竟無上菩提?」爾時,世尊告清淨慧菩薩言:「善哉善哉!汝能為彼未來眾生發如是問。汝今諦聽,善思念之,如說修行,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 孝順父母是福報之源,父母是天下第一福田
    當父母在子女面前變得小心翼翼的時候,子女的好運勢也就隨之要消失了,因為《易經》上講:「父母是兒女的先天之財庫,孝敬父母的兒女是在修為自己的財庫,如果你的父母都不敢接近你了,有財也收不住的。古語云:「門前有車不算富,家中有娘才是福,父母本事在世佛,何須千裡拜靈山。」父母是我們最大的佛,在家孝父母,何必遠燒香。把家裡的佛供好了,你的運勢怎會差」。
  • 深度解析偽佛經《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及其危害
    今天我們最常見到的一部偽經就是《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甚至在許多寺廟中都可以看到, 也有不少法師在講解弘揚。但這是祖師大德早有定論的,學界也有共識。真經的名字僅有一字之差,是《佛說父母恩難報經》。《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是偽經,這是蓮池大師早已解決的問題,我不想再費筆墨來重述。
  • 不吃肉會獲得很大的功德福報,學佛的人一定要知道
    而五條戒律中,佛把不殺生戒律放在了第一位,由此可見該戒律對修行的影響最是重要。在不殺生戒律中,學佛人應該做到不故意傷害生靈,同時還應該做到不吃肉。前面文章中談到了吃肉的壞處,下面再談談不吃肉的功德福報。(在《金剛心陀羅尼經》中,文殊菩薩問佛:「一切罪業,何業最重?」
  • 佛說,有福之人的四種特徵,看看你有嗎?
    一個人有沒有福報,是可以從他的行為、語言和思想上,即身、口、意三業上體現出來的。要想有福報,就要自己去積攢福報、培植福報,要廣種福田。要懂得布施、救濟窮苦;要深信因果、放生護生;要孝敬父母、知恩報恩。有福報的人,總是善良的人。善良之人必有厚報。
  • 佛教:如何將所做小善業轉為大功德大福報之竅訣
    以下文字出自於《佛說甚深大回向經》,經文中明天菩薩問佛「云何菩薩少修善本而獲大果。或多作功德福報無量。」然後佛就開始了教導,在後佛又說:「佛告明天。菩薩摩訶薩。於過去當來今現在諸佛所。修慈身行。修慈口行。修慈意行。及於過去當來今現在一切眾生所。修慈身行。修慈口行。修慈意行。所有功德果報。悉與一切眾生共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明天。
  • 佛說,萬事皆有因果,這四件事一定不要做!
    佛門裡有句話叫作「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所謂命運都是我們自身因果業力的感召,隨業流轉,自己造什麼因,將來就要承受什麼樣的果報。「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佛說,萬事萬物皆有因果,要想福報連連,就要敬畏因果,守持戒律,清淨自己的身口意三業,這四件事一定不要做!
  • 佛法:這四件事,做得越多,福報就越大
    生活之中很多人燒香拜佛都是為自己及親人求財求福報。他們買最貴的燈燭,燒最貴的香,以為花錢越多越是對佛的尊敬,表明自己對佛的虔誠,就能得到佛菩薩的保佑,獲得自己想要的福報。其實這樣做只是他們的一廂情願,福報的多少並不是用金錢來衡量的,要想獲得福報,佛說,這四件事,做得越多,福報就越大。第一件事:一心誦讀佛經《金剛經》上說「若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 農曆七月 佛教中的感恩月,誦經報父母恩
    而佛弟子目犍連,在解夏這天,以供僧的功德,解救在地獄中的母親,這也是一種孝順的表現,所以七月也是教孝月。生在世間,人與人和諧共處生活,才能物資豐富,日子平安,所以要常常感眾生恩;而佛陀就像老師來指引著我們走向正確道路,所以我們要感師恩、感佛恩,故說七月也就是感恩月。特別是農曆七月十五日當天,是盂蘭盆節。
  • 佛教:說話是一門學問,有六句話不能說,最損福報要牢記
    佛教:說話是一門學問,有六句話不能說,最損福報要牢記。「病從口入,禍從口」,這句話幾乎人人都知道。別小看說話,古語,「一言可以興邦,一言也可以誤國」。一個人的修養,從哪裡能看出來,就從言談舉止上。說話是一門藝術,體現著一個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