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周曉蓉
1941年1月,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發生。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再次掀起反共高潮,白色恐怖籠罩下的蘭州形勢緊迫而壓抑。
這一年的2月2日正是農曆春節正月初五。蘭州沈家坡警察總局看守所,這個由祠堂改修成的臨時監獄裡,被當作看守辦公室的「百子樓」上,看守們和防護團士兵們正在用他們的方式「歡度」春節。瞧,一部分官兵已爛醉如泥,東倒西歪酣睡過去。一部分則還在吆五喝六地狂飲濫賭。而在不遠處的一間由大門洞改修成的牢房內,卻有著異常的辭舊迎新的氣氛。被關押在這裡的中共甘肅工委主要負責人李鐵輪、羅雲鵬以及青年委員會書記惠光前(化名林亦青)、工委事務秘書趙子明四個人正在緊張而有序地為越獄做最後的準備工作。
李鐵輪、趙子明等拿燒紅的爐條烙門板。這塊厚厚的門板他們已經烙了三個通宵。現在門板上已經有一片一尺見方的地方馬上就可以透穿的洞。在這個時候,同志們的心情非常激動。只要能鑽出這扇封死的大門,越過柵欄,就能上公路,就能隱避在綿延起伏的山嶺中,就能獲得自由和新生!越獄計劃馬上就可以實現了。在這最後的緊要關頭,每一個同志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他們謹慎而又巧妙地工作著。
他們被捕入獄已經有半年多了。那是1940年6月初,當時甘工委負責人仍實行分區工作。為適應新的鬥爭形勢,工委決定召開一次主要負責人秘密會議。6月5日晚,李鐵輪和惠光前到周家莊五號羅雲鵬家碰頭,因天晚路遠就留宿羅家。6日凌晨2時許,警察突然闖進來以查戶口為名進行搜查。因李、惠二人操外地口音,並且未報臨時戶口,引起了警方的懷疑,當即被捕。羅雲鵬作為戶主也被捕走。李鐵輪、惠光前和羅雲鵬被帶到警察第四分局看押。當日下午,羅雲鵬藏在禮帽中的一份「黨員教育計劃」被搜出,致使同志們身份暴露,此案升級。第二天,眾多敵特、警察到羅家嚴密搜查,抓走了羅雲鵬的愛人樊桂英和僅僅出生8個月的嬰兒羅立力(俐俐),為羅雲鵬介紹住房的趙子明也受牽連而被捕入獄。隨後,此案被警察局移交由國民黨八戰區調統室負責審查。這時他們得到消息說敵人企圖以漢奸罪名來處置他們。羅雲鵬及時識破了敵人的這一惡毒伎倆,認識到只有公開承認自己是共產黨員才能挫敗這一陰謀。於是,在一次審訊中,他莊嚴正告敵人:「我是中國共產黨黨員,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抗日救國,我們是無罪的。」
不久,敵人將羅雲鵬、李鐵輪、惠光前、趙子明和樊桂英母女,又押送到警察局第一分局看守所。路上,羅雲鵬趁敵人不注意時對大家說:「我們必須提高警惕,揭露他們的陰謀和花招,不要多說一句話,以免被敵人抓住漏洞,鑽空子。不該說的就說不知道,或者都推到我身上。這是嚴峻的政治鬥爭,不能動感情,能設法逃脫一個同志都是我們的勝利。」他的這種自我犧牲的精神,使大家十分感動。在一分局看守所,敵人對羅雲鵬施用坐老虎凳、壓槓子、懸梁拷打等醋刑,又揚言要用麻袋把他裝起來投入黃河,以死相威脅,企圖動搖和瓦解羅雲鵬的革命意志。面對這一切,羅雲鵬針鋒相對,泰然自若。他還利用各種機會,對難友們說:「對黨要忠誠到底,死也不能給敵人說一句實話,不能損害黨的一點利益。」勉勵難友們堅定立場,革命到底。
這一年的秋天,日本帝國主義的飛機對蘭州的空襲更為頻繁。每次空襲時,敵人都得把羅雲鵬他們帶到防空洞裡隱蔽。漸漸地,敵人厭煩了,便決定將羅雲鵬他們轉押到沈家坡臨時監獄。
在沈家坡臨時監獄,由於牢房缺少,除樊桂英母女關在後院的女牢房外,羅、季、趙、林四人被關在由大門洞改修的一間牢房裡。他們團結一致,形成一個戰鬥集體,採取「儘量麻痺敵人,有效保護自己」的鬥爭策略。對敵人,採取強硬態度,徹底粉碎了敵人妄圖「感化」他們的企圖。但是對待看守人員,他們逐個分析研究,掌握其性格,利用其弱點。很多老獄卒抽大煙,愛佔小便宜,沒有什麼政治頭腦。羅雲鵬就和大家一起對他們進行分化瓦解工作。趙子明的老伴在探望大家時,經常帶一些豆腐之類的豆製品,送一些給管理員和獄卒,不斷讓他們佔一點小便宜,使他們思想上逐漸麻痺,在管理上逐漸有所鬆懈,有時還瞞著上司,給大家一些方便。例如,「放風」本規定半小時,有時就可以延長一些。冬天用紙把門窗糊一下,看守們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以後又同意在牢內生個小火爐。趙子明的老伴來探望,談話時間也可以長一些,檢查也放鬆了。大家通過趙子明的老伴,將信件放在油壺或衣服縫內帶出去,和獄外黨組織取得了聯繫,得到了黨的關懷和幫助。黨組織還給他們送來了衣服和零用錢。看守中,有一部分是防護團成員,這些人大多數是攤派而來的勞動群眾。羅雲鵬等便尋找機會對他們進行抗日救國的宣傳,做爭取教育工作。有個十五六歲的青年,在羅雲鵬等人的影響下,主動幫助做些事情。他曾在大街上的貼報欄裡揭下報紙,偷偷地從門縫中塞在牢房裡,有時給代買一些外傷藥膏,給羅力立送些吃的,甚至有時還冒著風險,給趙子明等人傳遞條子。
獄中的生活,條件惡劣,單調而枯燥。敵人妄圖用酷刑、飢餓、嚴寒從肉體上和精神上摧殘折磨革命同志,但他們都以大無畏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一次次地粉碎了敵人軟硬兼施的企圖。為了改變獄中單調、枯燥的生活,羅雲鵬想方設法教大家練「八段錦」,林亦青悄悄地教大家唱《義勇軍進行曲》、《國際歌》和流亡三部曲,又用黃泥捏成象棋和圍棋來消磨時間,做些不倒翁之類的玩具給羅力立玩。他們還經常進行思想交流,互相幫助,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總結經驗教訓,以穩定情緒,堅定信心。
秋盡冬來,羅雲鵬他們被囚禁在沈家坡監獄裡已經將近六個月了。一天,趙子明託一個看守買來一張國民黨的報紙。報紙上赫然登著號稱「合作抗日」的國民黨政府,竟然在幾天前發動了震驚中外的院南事變的消息。同志們意識到,和平出獄的希望沒有了,並且隨時都有遭到殺害的危險。面對新局勢,同志們迅速開會決定,利用四個人關在一起便於行動的有利條件,儘快想辦法組織越獄。
可是,如何才能逃出去呢?他們焦急地想著辦法。老羅沉默著在牢房裡踱來踱去,目光不時地落在爐膛火焰和那四扇被牢牢釘死的大門上。他想:如果能把門板搞開一個洞,鑽出去,門外只隔著一道不太高的木柵欄就是大路了。於是老羅對大家說:「只要能搞到一件鐵傢伙,再用它在爐子上燒紅了烙門板。把門烙一個洞,我們就可以鑽出去。」這樣做既簡便又無大的響聲,是最現實、最好的辦法,立即得到大家的一致贊同。於是他們商定,利用即將到來的春節實施越獄計劃。
越獄的準備工作進行得十分秘密和順利。趙子明利用給管理員修理火爐的機會,「偷」出兩根爐條,一下就解決了挖洞工具。他們把兩根鐵條在火爐中燒紅,輪流在木門上烙洞。為避免被看守嗅出煙味,就以屋內太臭為理由,要求買些香燻一燻,以香菸遮蓋;又以天氣太冷為理由,在門上掛上毯子,擋住看守的視線,門板太厚一夜烙不完,就以門板有縫透風為理由,在門板上糊紙,凡是烙過的地方,就糊上一層報紙,不漏一點痕跡。準備工作雖然進行得很緊張,但大家表面上卻裝得若無其事。
經過三個通宵謹慎而又巧妙的工作,這一天子夜就可以行動了。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同志們輪流工作。木門上的烙過處越來越薄,拿著烙門板爐條的手,由於興奮而有點顫抖。儘管到處透風的牢房天寒地凍,可每一個同志的額頭上都布滿了細密的汗珠。終於,門板上的「洞」,只餘下薄薄一層和其它地方還連在一起,同志相互會意地看了一眼。此時的羅雲鵬,顯得更加沉著鎮靜。他堅定有力地下達命令:「開始行動!」
李鐵輪和林亦青聞聲按原計劃大聲吵了起來,羅雲鵬一邊裝作勸解,一邊拿起一根劈柴,支在牆角處,用腳狠勁踏。趙子明挽起袖子,看準那塊已經燙得幾乎透穿的門板,使勁往外一推,「咔嚓」一聲,牢門打通了!
這不大的聲音在寧靜的冬夜竟是那麼響,以致使大家都忘記了各自的「職責」。羅雲鵬一揮手,大家才會意地吐了吐舌頭,又大聲吵嚷了起來。
門洞一打開,一股涼颼颼的寒風立時灌了進來。羅雲鵬、李鐵輪、林亦青、趙子明依次快速鑽出門洞,朝牢房外的柵欄奔去。趙子明三步並做兩步趕到前頭,從懷裡掏出早已準備好的一根繩子,把這一人多高的柵欄相鄰的兩根攔腰栓住,朝李鐵輪一揮手,李鐵輪躍前一步,腳踏著繩子,躍身越過了柵欄。
忽然,不遠處傳來了「嚓、嚓、嚓」的腳步聲。柵欄外的李鐵輪和柵欄內的羅雲鵬等都趴伏在地上,屏住氣。不一會兒,就見五六個荷槍實彈的巡邏兵從他們面前走了過去。好險哪!等敵人走遠,羅雲鵬他們依次跳過柵欄,像飛出牢籠的鳥兒,按照大致確定的方向,在黑暗中急速前進著。
「幹什麼的?站住!」
突然,前方山坡上發出厲聲的喝問。羅雲鵬他們停住了腳步,一齊蹲下身來。
「再不說話,老子可要開槍了。」
話音未落,只聽「叭,叭」幾聲槍響,子彈呼嘯著從他們頭頂上飛過,打得石頭直冒火星。
這裡是孫家臺。臺上駐守著敵人的防護團軍警,再繼續往前走,就有重新被敵軍抓住的危險。
「撤!」也不知是誰輕輕喊了一聲,羅雲鵬等又順原路朝山下跑去。
過了一會兒,趙子明覺得身後的腳步聲稀了。一回頭,見只有李鐵輪一個人氣喘籲籲地跟在後面。他蹲下身去,借著微弱的星光朝四周看了一下,只見兩個身影朝阿幹鎮方向去了。
趙子明回過頭來朝李鐵輪招呼了一聲,兩人順著雷壇河東岸往南走去。由於天黑,不久趙子明和李鐵輪也走散了。
這次越獄,李鐵輪和趙子明二人,經過波折,終於脫險;而羅雲鵬和林亦青二人,由於人地兩生,半路上不幸又被敵人抓獲轉押到大沙溝監獄。
林亦青1943年秋天在獄中被折磨成病,因得不到起碼的治療,病逝於獄中。羅雲鵬於1946年2月在獄中慘遭敵人殺害。他們的光輝形象如皋蘭山一樣長存,他們的英名將永遠活在蘭州人民的心中!
八路軍蘭州辦事處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