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駕飛機從臺灣飛回大陸,臨走前:告訴老蔣,我走了,我要回老家

2020-12-14 站在歷史門前侃

1956年1月7日,對老蔣來說,這實在不是一個高興的日子,新年伊始,就讓他如此不開心的,是一個叫做韋大衛的人,韋大衛做了什麼呢?韋大衛駕駛著蔣緯國的專機,從臺灣飛回了大陸,狠狠的給了國民黨政權一個「巴掌」

韋大衛是廣西象州縣人,他自幼在桂林長大,因為他三個叔叔都是飛行員,因而他從小就喜歡飛行,1949年,他懷揣著夢想加入了國軍,誰知道那個時候的國軍已經是潰敗不堪,在國軍的欺騙下,他坐上輪船來到了臺灣,在臺灣,韋大衛舉目無親,他實在是想念在大陸的日子。

在臺灣加入空軍後,韋大衛做事很激進,有人懷疑他是共產黨,因為沒有證據,那些人也不好抓他,只好變相的每天晚上找韋大衛談話,時間一長,他的身體就很疲憊,韋大衛的飛行教官和他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他們晚上找你談話,是想讓你精神狀態不佳,然後讓你在飛行時,自己摔死,他們懷疑你是共產黨,但沒有證據,你在臺灣無家無業,幹嘛非得待在這裡呢」

聽到教官一席話,韋大衛的心裡活動多了起來,1954年,韋大衛駕駛飛機準備飛回大陸,不幸的是失敗了,事後他被送到監獄關了起來,韋大衛在空軍學校時,交了不少朋友,在監獄裡待了3個月,那些朋友有後臺,空軍不得已將他放了出來。

在這個艱難的時期,韋大衛做了很多雜活養活自己,給人管鋸木機,做割草工人,管垃圾車等等,後來他在臺北加入了臺北飛行社,因為韋大衛曾經當過飛行員,社裡就讓他做飛行教員,在這裡幹了一個多月後,韋大衛對社裡20多架飛機有了根本的了解,在這些飛機中,有一個蔣緯國的專機,是最好的一架,有專門的人負責飛行,保管,警衛。

韋大衛時刻也沒有忘記自己想要回家,為了能夠駕駛這架飛機,他做了很多功課,通過各種方法了解飛機的操作,儀表,以及各種資料,等他了解後,他就決定了離開的日期,那就是1956年的1月7日。

這天凌晨,韋大衛利用值班人員換班的時間,趁機坐上了蔣緯國的這架專機,一時間飛上了天空,當他駕駛飛機起飛後,國民黨空軍基地立刻響起警報,在傳話筒裡,臺灣那些人都是勸說要韋大衛回來,要他返航,韋大衛斬釘截鐵的說「告訴蔣介石,我走了,我要回老家」國民黨空軍立刻架起四架F—86戰機進行攔截,但是韋大衛憑藉自己的智慧擺脫了他們。

經過一個小時多的飛行,韋大衛順利的飛回了大陸,之後,他接受了國家領導人的接見,那個時候經過廣播,韋大衛成為了全國無數青少年崇拜的英雄,晚年時,國家給了韋大衛很大的榮譽,讓他擔任了許多職務。

1989年,蔣緯國的機要秘書來到大陸,特地來找韋大衛,他說「緯國將軍很關心你,特地讓我來看看你。」韋大衛聽後很驚訝,他問「當年我把他飛機給飛回來,他不恨我啊?」秘書說「他不恨你,緯國將軍還挺欣賞你的,知道臺灣留不住你,也覺得臺灣對你不公」

後來蔣緯國還成立了「中華梅花之友會」,其目的是加強大陸與臺灣的聯繫,本來蔣緯國是將總部設在臺灣,但是韋大衛知道後建議設在北京,蔣緯國表示同意,後來大陸方面還邀請蔣緯國回大陸看看,蔣緯國也心動,不過那個時候已經李登輝已經上臺了,臺灣與大陸的關係不再友好,蔣緯國也沒有機會再回來。

相關焦點

  • 他躲過戰機攔截,駕著小蔣專機飛回大陸,向老蔣喊話:我走了
    但是有這樣一位傳奇的人,他對大陸故土十分思念,有著迫切的歸鄉心願,被困臺灣七年,仍沒有放棄要回大陸的這個念頭。他最終歷經重重艱難險阻,憑藉自己過人的真本事,巧妙且引人注目地回歸了家鄉。稀裡糊塗進入臺灣的他,堅決要回大陸1949年,韋大衛隨部隊到了臺灣,在當地考入了海軍軍校,隨後入職。在他任職期間,他看透了國民黨的腐敗,每日無所作為,只有猜忌是不是間諜。於是韋大衛暗自下了回大陸的決心。
  • 蔣介石遺願棺材不落土,要葬回大陸老家?他還有一偉大構想
    其實,從歷史的真相看來,蔣介石對於我們國家趕走日寇,進一步振興的功勞還是很大的,只不過就是政治理念不同,從本質上講,老蔣還是做過很多身為中國人應該做的事情的。與現在的某些「臺獨」分子不同,老蔣其實一直承認自己是中國人,不然就不會跟隨孫中山先生一起打革命,從這個方面看來,老蔣是有可取之處的。
  • 老蔣孫子首次回大陸,買票進祖宅後,含淚說了五字
    老蔣作為國軍領頭羊,在整體失利、失去民心之後下野,退出大陸,退守臺灣。在退守臺灣期間,美國曾經多次惡意挑唆,想要扶植他重新來對付中國大陸,割裂中國和臺灣。尤其是在中國和印度關係緊張那幾年,美國勢力更是蠢蠢欲動。對此,老蔣堅持了底線,表示自己雖然離開大陸,但無論如何,他都不支持分裂,他也只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
  • 1981年駕機飛回大陸的黃植誠,為何獲65萬元獎金?看他帶回了什麼
    1981年臺飛行員黃植誠駕機主動飛回大陸,以至臺國防部長高魁元引咎辭職,回到大陸後他獲得65萬元巨額獎金,在那個年代這簡直就是一筆巨款,黃植誠是第90個投入大陸懷抱的空軍人員,和第42駕飛機來投誠的國民黨軍人,為何唯獨他獲得巨額獎金呢?
  • 蔣介石暫厝臺灣島的浮棺,蔣家人為啥想讓儘快遷回大陸?
    1949年,無奈之下他率殘餘勢力退守臺灣。臨走那天,奉化溪口老家的父老鄉親前來相送。一老者問:「瑞元啊,你這一走,何時再回來?」蔣介石自信的伸出三根手指說:「頂多三年。」然而,這一走,再未踏入大陸一步。他時時刻刻都在做著重返大陸的夢。
  • 他駕飛機偷跑回大陸,躲過12架戰機攔截,落地後:我終於回家了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余光中《鄉愁》 小時候,望著頭頂上飛過的飛機,有多少孩子,夢想著長大後成為一名飛行員。
  • 蔣介石孫子臨死前回老家溪口探親,臨走前說的話讓人感慨
    4月25日這天,蔣介石帶著親信部隊逃往臺灣臨走前有人問他「總統什麼時候再回來?」蔣介石沒有回答,只是向大家伸出三根手指。沒有人知道是什麼意思,蔣介石這一去直到去世都沒有再回來大陸。中國人都講落葉要歸根,大陸始終成了蔣介石晚年的心結,就像臺灣詩人余光中寫的《鄉愁》「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 蔣介石逃離大陸前躲在老家最後的日子幹什麼?原來秘密指揮兩件事
    老蔣已經預感到他在大陸的時日不多了,以後恐怕再也無法回到大陸,甚至連回到老家的機會都沒有,於是趁著解放軍還沒有渡江之前,他決定最後一次回老家奉化縣溪口鎮看看。老蔣說溪口的加工業和紡織業還很薄弱,需要多開辦一些小型加工廠,增加百姓收入;利用溪水發電,確保電力穩定,爭取把溪口建設成一個特色模範小鎮。根據祖宗和家鄉傳統,老蔣在鎮上舉辦了數次戶外活動,在眾鄉紳的陪同下遊覽了家鄉的山山水水,度過了一段富有濃鬱鄉村風味的「民間生活」。每到一個地方,他都大談家鄉建設,還曾說要在溪口建一座宏偉的大橋。
  • 建國後,他毅然選擇駕戰機從臺灣回歸大陸,突破重重後來為國效力
    余光中先生曾寫過一首詩,叫《鄉愁》,他在詩中這樣寫道:「如今,鄉愁是一灣淺海峽,我就在這片大陸上。」短短的一段全詩,卻把逃亡臺灣的人對大陸的無限思念付諸實踐。不過,當時臺灣當局雖嚴加戒備,但並非所有人都願意被留在臺灣,待在與家人分離的地方。滿腹牢騷,必有反叛,當時有一個叫徐廷澤的飛行員,硬突破重重障礙,從臺灣飛回大陸。
  • 黃植誠:從未說想回臺灣 曾駕F-5起投誠大陸
    核心提示:1981年駕駛臺灣軍機返回大陸的全國政協代表黃植誠3月8日說,兩岸目前關係是歷史上比較好的時期,但是還不夠,兩岸要努力建立各種互信機制。他針對臺灣媒體說他」想要回臺灣」的報導予表示,此事是有臺灣媒體在炒作,他本人從來沒說過想回臺灣。
  • 建國後,他駕機飛往臺灣,老蔣親自接見,30年後回大陸探親被抓
    一個周末,當戰友都走後,他從床底拿出了一個收音機。在夜深人靜之時,他就收聽臺灣方面的廣播。面對敵人的誘惑,他早就難以自持。這一晚,從敵人的口中,他得知了一個重磅消息。
  • 34年前,那個駕駛臺灣飛機飛回大陸的飛行員,後來命運如何?
    1986年5月3日,這天萬裡無雲,陽光明媚,廣州白雲機場突然降落一位「不速之客」,這是一輛來自臺灣華航的波音747貨機。要知道當時兩岸還互相隔絕,怎麼就突然來了一架對岸的飛機?隨著機門緩緩打開,機長走下來,然後激動地說:「我要跟家人團聚,來祖國大陸定居!」。
  • 1989年,臺灣飛行員林賢順駕駛戰鬥機飛回大陸,後來的結局如何?
    因為蔣介石的關係,海峽兩岸的人民曾有一段時間無法互相往來,有些人因為實在忍不住就偷偷利用各種渠道跑回了大陸。1989年,一個叫林賢順的飛行員駕機從臺灣逃了出來,據說臺灣方面為了攔截他,竟派出了整整12架戰機,那麼最後他成功在大陸降落了嗎?大家跟我一起往下看就知道了。
  • 1956年臺灣空軍少校黃綱存駕機回大陸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發給他八千元獎金。黃綱存是臺灣空軍軍官學校的少校教官。他在8月15日由臺灣岡山機場駕駛AT-6型高級教練機起義飛回祖國大陸,在福建省某地安全降落。黃綱存起義歸來後,曾先後到福州、上海等地參觀遊覽。
  • 臺軍飛行員駕F-16戰機向大陸投誠?臺方緊急回應
    到了60年代,有不到10名臺灣空軍人員回到祖國大陸。觀察當時兩岸關於這些事情的報導,有點意思。以徐廷澤1963年飛回大陸一事為例。人民日報當時刊發了以《臺灣軍政人員的光明出路》為題的社論,讚揚臺灣空軍飛行員徐廷澤駕機「起義」,回歸祖國懷抱的行為。「徐廷澤棄暗投明歸來,受到當地軍民的熱烈歡迎。」
  • 蔣介石去臺灣時,臨走前下令強行帶走三個人,他稱:他們不走不行
    他們認為,革命組織對自己是一種威脅,於是就對革命組織,發動了幾次大規模的進攻,試圖將整個革命組織徹底摧毀,不過國民政府這種窮兵黷武的行為,最終遭到了老百姓的嚴厲抵制,最後國民政府全面敗退,狼狽不已地逃到了臺灣地區。1949年,老蔣敗退臺灣,臨走之前下了死命令,必須帶走三個人,這三個人都是誰?為何會讓老蔣這麼特殊對待?
  • 1986年的時候,有個臺灣飛行員,駕駛飛機起義回到大陸,結局怎樣?
    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可惜在解放戰爭結束之後,老蔣帶著國民黨敗退臺灣,自此臺灣和大陸,就一直處於分離的狀態,一開始兩地的關係非常緊張,近年來隨著大家的努力,兩地的關係越來越好。他太想念自己的家鄉了,那個時候臺灣和大陸,關係也沒有很好,他們也不能回到大陸,所以他就做了一個危險的決定,那就是他決定飛回祖國,他駕駛著一架貨機,和他的副駕駛員、機械師幾人,一起飛回了大陸。
  • 臺灣人在大陸:去或留,心裡已有明確答案
    《旺報》13日刊登臺北市民青檸檬的文章稱,在上海工作的他,一年只能飛回臺灣兩次,往往見到珍貴的家人時,他的內心總是掀起陣陣波瀾:是留?是回?  文章摘編如下:  飛機悄聲抵達了上海虹橋機場,我的腦海裡仍能浮現爸爸日漸蒼老的白髮、媽媽越漸消瘦的身影,一年只能飛回兩次的我,往往見到珍貴的家人時,內心總是掀起陣陣波瀾:是留?是回?
  • 1981年,臺灣少校駕戰機回大陸,獲得65萬元獎勵,他後來生活怎樣
    每次提到海峽兩岸的交流都會想起余光中先生的《鄉愁》,他借用郵票、船票、墳墓和海峽這些事物把我們思緒中的鄉愁展現在兩岸人民的眼前,更是深入心中。他是臺灣同胞的代表,用他的詩表達了對祖國的綿綿思念,渴望早日回到祖國的懷抱。
  • 臺飛行員駕F16神秘失蹤 媒體:投誠大陸還是墜海身亡?
    進入50年代,陸陸續續有二十多位國民黨空軍人員投奔大陸,身份各不相同,有飛行員、飛行生、領航員、專機機工長、通訊人員、飛行教官等。到了60年代,有不到10名臺灣空軍人員回到祖國大陸。觀察當時兩岸關於這些事情的報導,有點意思。以徐廷澤1963年飛回大陸一事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