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江夏杯」第四屆京劇票友藝術節開鑼

2020-12-13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武漢「江夏杯」第四屆京劇票友藝術節開鑼

國家京劇院優秀青年演員劉錚的演出,贏得滿堂喝彩。舒運平 攝

北京戰友京劇團、國家一級演員朱寶光在表演。韓蔭 攝

江夏少兒京劇團在表演。葉聖凡 攝

本報記者胡義華 通訊員毛志紅 周小祥 聞政

5月31日晚,由市文聯和江夏區委、區政府共同舉辦的武漢「江夏杯」第四屆京劇票友藝術節,在江夏譚鑫培戲樓拉開序幕。臺上一字一韻有板有腔 臺下座無虛席拍手唱和。

這是傳承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打造武漢「戲碼頭」的一場京劇盛宴。

享戲曲「大碼頭」美譽

受全國票友熱捧

武漢京劇票友藝術節,每兩年舉辦一屆,為全國各地、中華(海內外)的京劇愛好者提供一個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的平臺。本屆京劇票友藝術節共吸引來自於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以及我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天津、廣東、廣西、陝西、浙江、江蘇、河北、湖南、貴州、河南、遼寧等省市的京劇票友們歡聚一堂,會同湖北票友一起共同分享京劇國粹之魅。

本屆京劇票友藝術節,共有300餘人報名參加,其中年紀最大83歲,最小的6歲。經過初選,100餘名票友共87個唱段,進入到藝術節匯演,匯演於2016年6月1日-6月3日,分5場在武漢楚樂宮劇院舉行。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全國一流的京劇院團和戲曲名角紛紛到武漢演出,武漢與北京、上海並稱京劇「三鼎甲」,享有戲曲「大碼頭」美譽。

武漢這方水土不僅孕育了漢劇,還滋養京劇,誕生京劇史上一代宗師譚鑫培,「江夏杯」京劇票友藝術節,正是發揚譚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漢版京劇票友藝術節

專業搭臺業餘唱戲

市文聯和江夏區人民政府,一直致力於打造辦有特色的京劇票友藝術節。不求大求精,專業搭臺、業餘唱戲,力爭朝著北有「和平杯」,南有「江夏杯」的目標努力。

據了解,為了用高質量的演出培養觀眾,提升京劇票友的整體水平,讓票友和名家在舞臺上共聚一堂,在5月31日和6月4日本屆藝術節的開幕式和閉幕式上,主辦方特意邀請全國京劇名家康萬生、朱寶光、王豔、趙華、劉錚等出席,還有武漢京、漢、楚的劉子微、夏青玲、王荔"三朵梅花"共聚一堂,為全國票友展現武漢戲曲發展。

同時,也邀請了武漢本地京劇名家王婉華、羅會明、陳幼玲,以及優秀青年京劇演員江峰、程亮等,為票友朋友們現場示範演出。

支持戲曲傳承發展

試行「戲曲進校園」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支持戲曲傳承發展若干政策》,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及《湖北省振興戲曲五年規劃》,武漢市在「戲曲進校園」工作中開展先行先試,著力於普及戲曲教育從孩子入手。

「江夏杯」京劇票友藝術節活動,素來重視學生這一京劇愛好者團體,平日就組織京劇名家走進校園授課,幫助學校建設戲曲社團、興趣班等。從武漢京劇票友藝術節這個舞臺上,走出去的有京劇名票華中科技大學學生洪峰,有「江夏杯」少兒金獎獲得者、曾參與中央電視臺戲曲頻道春晚演出的小學生陳彥豪等。

本屆藝術節,就有來自武漢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武漢科技大學、三眼橋小學、滑坡路小學、棋盤街小學等眾多學校的15個優秀劇目參與演出。

200個京劇票社特活躍

天天有活動 處處聞琴聲

武漢是我國京劇四大基地之一,曾集聚中國最好的戲、最好的角、最熱鬧的劇場、最有水準的觀眾,梅蘭芳曾6次來漢,每次都是萬人空巷。

武漢有大量的京劇戲迷票友。據不完全統計,武漢共有大大小小的京劇票房、票社近200個,在全國較為有影響力的也不下20餘個,可以說是天天有活動,處處聞琴聲。

京劇票友們經常相聚,以戲會友,共同切磋技藝,用戲曲文化豐富自己的業餘生活。龐大的票友團體,也為武漢振興「戲碼頭」提供了強有力的群眾基礎。

打造譚鑫培京劇文化品牌

江夏在行動

巍巍江夏,三分青山繞碧水,人傑地靈。100多年前,江夏走出一代「伶界大王」譚鑫培,他推動京劇藝術走向嶄新境界,其開創的中國首個京劇門派——「譚派」名動中國,他曾是京劇大師梅蘭芳、楊小樓的師傅,也是中國京劇史上裡程碑式的人物、京劇正式形成的標誌性人物。近代大學者梁啓超稱頌他:四海一人譚鑫培,聲名廿紀轟如雷!

為弘揚國粹,傳承文化經典,續寫譚鑫培大師的百年華章,重振京劇文化和國粹藝術輝煌的中心策源地,江夏區委、區政府激流勇進,以踏石留印的強勁勢頭,積極打造譚鑫培京劇文化品牌。

大事記

2008年,江夏區委、區政府規劃宏偉藍圖,興建譚鑫培公園。譚鑫培公園是一座融生態人文於一體的京劇文化主題公園,總規劃用地面積3600畝,其中水域3200畝,陸地400畝。規劃布局分為京劇朝聖、公園古城、生態溼地三大板塊,預計耗資6.6億元。

江夏區委、區政府採取「整體規劃、分步實施」的方式,分三期打造譚鑫培公園,目前一期工程已建設完畢並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先期工程譚鑫培戲樓也已建成,後期還將建設譚鑫培博物館(譚家祖居式)、仿明清古建築一條街(350米長)等。

2009年,江夏區譚鑫培少兒京劇培訓中心應運而生,並於2013年8月被授牌、評選為全國十個中國少兒京劇活動培訓基地之一。

江夏區文聯組織作家廣泛收集資料,計劃用3年時間撰寫100餘萬字四卷本《京劇譚門》在全國發行,書寫譚門世家七代生平和江夏譚鑫培京劇文化。

2009年5月,譚鑫培公園一期工程竣工後,江夏區成功地舉辦「京劇譚門故鄉(武漢·江夏)行」系列活動,在全國產生積極深遠的影響。

2012年11月期間,江夏區組織首屆湖北中天·江夏京劇票友聯誼演唱會,以及中國武漢第二屆中華(海內外)京劇票友藝術節。

2013年,江夏區在譚鑫培戲樓先後舉辦「譚鑫培大戲樓新春演出季」,和「譚鑫培杯」2013武漢戲曲達人秀--江夏譚鑫培戲樓夢想之旅活動。

2014年12月8日-12月12日,成功舉辦武漢「江夏杯」第三屆中華(海內外)京劇票友藝術節,不僅舉行了5場匯演,還舉辦「京劇票友在武漢」主題論壇活動。

2015年,江夏區著力打造譚鑫培京劇文化,譚派藝術大觀園,榮獲湖北省第三屆「一縣一品」文化品牌獎。

武漢「江夏杯」

第四屆京劇票友藝術節安排

5月31日晚開幕式,地點:譚鑫培戲樓;6月1日下午,匯演第一場;6月1日晚,匯演第二場;6月2日下午,匯演第三場;6月3日下午,匯演第四場;6月3日晚,匯演第五場(1-5場匯演地點均在武漢楚樂宮劇場)。6月4日晚閉幕式,地點:江夏譚鑫培戲樓。

本次共7場演出,每場提供50張免費觀影券給武漢市民,需要觀看的市民,請憑本人身份證於5月30日上午10:00起,到楚樂宮售票處領取贈票,每人限領兩張,贈完即止。

相關焦點

  • 北京國際京劇票友演唱會將開鑼
    本報北京7月3日電(記者蘇麗萍)由北京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主辦,北京市新聞辦、北京京劇院等多家單位協辦的北京國際京劇票友演唱會,經過精心籌備,將於7月7日在長安大戲院開鑼。屆時,來自11個國家和地區的百名票友中外同堂,齊唱皮簧,一展絕活。
  • 第四屆國際京昆票友大賽決賽
    第四屆國際京昆票友電視大賽的初賽  昨晚,第四屆國際京昆票友大賽電視大賽決賽進行了第三場決賽,在這國際大戲臺上,不同國家、不同膚色、不同文化背景的選手以藝會友,賽場上不斷爆出亮點。  坐在中央電視臺演播大廳外水池子上的這位11歲美國小姑娘名叫露西,她是第二次參加中央電視臺舉辦的國際京昆票友大賽。露西:「我媽媽喜歡京劇舞蹈,所以我學京劇武生,我也喜歡京劇。」葉淑香(露西母親):「我每次看到她踢腿,非常苦,哎呀我的小寶貝。我覺得孩子學習京劇非常值得,希望她長大步步高。」不知什麼原因,小露西哭了起來,這下可急懷了媽媽,別把漂亮的妝弄壞了,細心的媽媽給她擦了起來。
  • 第七屆和平杯京劇票友大賽「十大名票」簡介
    自小喜愛京劇。從1997年開始在德川開辦少兒京劇藝校,部分學生考取了專業戲校。本人曾獲「第二屆北京國際京劇票友電視大賽金龍獎」、「第二屆全 國戲迷票友電視大賽金獎」。 吳宜芹:女,1959年生,滿族,北京團中央青少年音像出版社聲樂老師。曾從事過歌劇演員工作,酷愛京劇,曾在業餘劇團中扮演過現代戲主要角色。曾獲第二屆北京市京劇票友比賽中獲一等獎。
  • 第十六屆京劇、第八屆評劇票友匯開幕
    第十六屆京劇、第八屆評劇票友匯開幕  本報訊(周冬妮 記者王超)11月24日晚7點,由市委宣傳部、市文化旅遊和廣播電視局、市文化演藝集團(市公共文化服務中心)主辦的錦州第十六屆京劇、第八屆評劇票友匯在市京劇團劇場開幕
  • 第十五屆「和平杯京劇票友大賽」觀感
    轟轟烈烈的第15屆「和平杯京劇票友大賽」落幕了。這次票友大賽和以往的最大不同點,就是採用網上評選這種形式。送視頻評選,這可能是過去從來都沒有的一種形式吧。倒是很方便快捷,節省資金,但是也有它的一個弊端,那就是可以作假。
  • 第二屆「濟南京劇十大名票」開評
    時報訊 (記者張彤)許多戲迷對2008年10月第五屆中國京劇藝術節在濟南舉辦期間,由本報和濟南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聯合主辦,市群眾藝術館承辦的「首屆濟南京劇十大名票」的火爆評選記憶深刻。
  • 第十五屆「和平杯」京劇票友邀請賽決出新「名票」
    新華社天津10月20日電(記者周潤健)20日,備受海內外廣大京劇愛好者關注的第十五屆「和平杯」京劇票友邀請賽決賽在天津落下帷幕,經過評委會認真評選,產生了新一屆的中國京劇「十大名票」。  按得分高低,新評選的中國京劇「十大名票」分別是天津的吳華飛、山東的韓延令、吉林的班顯榮、湖南的錢學亮、山西的趙慧閃、北京的劉瑤、河北的王富勤、北京的陳榮梅、山西的亢銓寶和河北的崔曉恩。  來自天津的範鴻、浙江的麻仙華、山東的陳建平等20名選手榮獲中國京劇「雙十佳票友」榮譽稱號;上海的馬義欽、陝西的王立建等人榮獲中國京劇「優秀票友」榮譽稱號。
  • 生旦淨醜展風韻 名家名票聚錦州 第十六屆京劇、第八屆評劇票友匯...
    生旦淨醜展風韻 名家名票聚錦州第十六屆京劇、第八屆評劇票友匯演出昨晚點亮錦城        錦州新聞網訊(周冬妮 記者林娜、原廓報導)生旦淨醜盡顯梨園風韻11月24日晚7點,由中共錦州市委宣傳部、錦州市文化旅遊和廣播電視局、錦州市文化演藝集團(錦州市公共文化服務中心)主辦,錦州市群眾藝術館承辦的錦州第十六屆京劇、第八屆評劇票友匯在市京劇團劇場開幕。       錦州素有「關外戲曲第一碼頭」之稱。
  • 中國京劇藝術節開幕 生旦淨末醜京劇臉譜齊亮相
    票友樂  鑼鼓陣陣 喜迎盛會  在六京節徐徐拉開帷幕之際,記者在琴臺大劇院廣場看到,票友們齊聚一堂,用歡聲和鑼鼓共同慶祝藝術盛典。或唱一段名曲,或做一番打鬥,演員走馬燈似的來一段特色表演,別開生面的歡迎儀式讓票友們拍手稱讚。「咿呀!」主角不僅閃亮登場,就連在戲曲裡「跑龍套」的角色也一一亮相,穿著宮裝的少女、身披鎧甲的勇士、手持旌旗的護衛都如同從古代穿越回來,原汁原味卻又清晰可觸。
  • 「京劇十大名票」複賽今晚開戰
    時報訊 (記者邵猛)喜歡京劇的朋友們請注意,第三屆濟南「京劇十大名票」複賽評選開始啦。今晚6點,本屆濟南「京劇十大名票」首場複賽將在赤霞廣場拉開戰幕,30多位進入複賽的京劇票友將率先登臺亮嗓,衝擊14日舉行的決賽入場券。  第十屆中國藝術節即將在濟南拉開帷幕,為打造群眾文化品牌,豐富群眾文化生活,進一步弘揚民族藝術,由濟南市委宣傳部、濟南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主辦,濟南時報、濟南市群眾藝術館承辦的第三屆濟南「京劇十大名票」評選活動如期而至。
  • 第四屆琴臺藝術節12日啟幕 「中國三大男高音」來漢陪你迎新年
    圖片來自琴臺音樂廳武漢晚報訊(記者梅冬妮 通訊員周媛媛 孫妮)11月12日,第四屆琴臺藝術節首場演出,舞臺劇《夔龍玉》將在琴臺大劇院亮相。11月12日至12月31日期間,舞臺劇、音樂劇、話劇、京劇、相聲、音樂會等17個演出項目,21場演出將分別亮相琴臺大劇院和琴臺音樂廳。
  • 「和平杯」京劇票友邀請賽 張克甘當綠葉為海外票友助演
    何青意(左)和張克(右)在演出 (記者 龐 劍攝)   「今天我就是個『傍角兒』,是為票友來助演的。身為專業京劇演員,我責無旁貸。」10月19日下午,剛剛走下中國大戲院舞臺的京劇名家張克對記者說。在本屆「和平杯」京劇票友邀請賽「港澳臺及海外十大名票」第一場決賽中,張克為87歲的美籍華人票友何青意助演,用實際行動支持票友。
  • 「京劇十大名票」又要開選啦
    您想像京劇演員那樣在舞臺上一展風採嗎?您想結識更多京劇票友嗎?那就趕緊報名參加第三屆「泉城十大京劇名票」評選活動吧。比賽不分行當。只要您是濟南市居民,並是一名非專業京劇演員或戲劇專業在讀學生或離開該行業1年以上的原專業京劇演員,即日起便可報名參賽。
  • 福田第三屆京劇藝術節多臺經典好戲輪番上演
    2020福田區第三屆京劇藝術節將從12月5日持續到12月23日11月25日晚,2020福田區第三屆京劇藝術節發布會在福田文化館星空劇場落下帷幕,超30位媒體代表及戲迷共同見證了藝術節的啟幕儀式。于魁智、李勝素老師劇照京劇名家12月齊聚福田,弘揚京劇拉近市民距離值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福田建區30周年之際,福田區政府為弘揚傳統文化,傳承國粹經典,為福田乃至深圳市民呈獻2020福田區第三屆京劇藝術節,邀請國家京劇院一團、北京京劇院和天津市青年京劇團的優秀京劇藝術家,用經典京劇傳承時代夢想
  • 「票友」們傾情獻唱!梅花村街舉辦新年京劇票友演唱會
    我國的京劇早已成為介紹、傳播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的重要媒介。1月4日下午,梅花村街文化站、紅棉京劇社在梅花村街共和村社區中心多功能廳舉辦了「新年京劇票友演唱會」。《貴妃醉酒》《楊門女將》《捉放曹》《紅燈記》《智取威虎山》《江姐-紅梅贊》等等傳統京戲、現代京劇選段,梅花村街紅棉京劇社的「票友」們輪翻一展唱腔,傾情獻唱。
  • 全國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決賽開鑼
    本報訊 (記者 劉平實習生王珺)昨晚,第六屆全國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決賽首場比賽正式開鑼。中央電視臺戲曲頻道進行了現場直播。在昨晚進行的武旦行當比賽中,天津市青年京劇團李洋最後一個登場,在《紅桃山》中飾演張月娥。
  • 2020中國泰州梅蘭芳藝術節最新現場來了……
    2020中國泰州梅蘭芳藝術節將於9月28日
  • 武漢草根「戲痴」:楚、漢、京劇無所不唱
    中新網武漢2月27日電 題:武漢草根「戲痴」:楚、漢、京劇無所不唱  記者 曹旭峰  「包龍圖打坐在開封府。尊一聲附馬爺細聽端的。可記得端午日朝賀天子,在朝中與附馬你相過了麵皮……」  每天清晨,65歲的武漢「十大優秀票友」楊瑞葆,都會出現在武漢大學的珞珈山上「吊嗓子」。  在武漢,楊瑞葆有「戲痴」的綽號。
  • 城關鎮八一希望小學第四屆六一藝術節花絮
    5月31日上午9時,八一希望小學第四屆六一藝術節拉開帷幕,歌舞表演、情景劇、武術表演、拉丁舞、課本劇    花絮一:小節目,大評價     八一希望小學今年的六一藝術節的主題是「讓花兒在陽光下開放」。圍繞這一主題和活動方案,各班在5月初就開始了籌備排練。
  • 星期五劇場精彩繼續,京劇折子戲專場演出來啦!
    煙臺是歷史上最重要的京劇傳承地之一,與北京、上海、天津、武漢並稱中國五大京劇碼頭,京劇積澱深厚,在煙臺能唱的、會唱的戲迷票友遍布城鄉,煙臺芝罘京劇研究會便是民間票友組織中的佼佼者。2016年、2018年獲煙臺市京劇呂劇青年演員大賽「一等獎」,2018年獲山東省第七屆戲曲紅梅大賽「一等獎」。京劇《蘇武牧羊》為老生傳統戲,講述的是漢武帝時,匈奴侵擾,漢武帝使蘇武往議和。單于勸蘇武降,蘇武不從,被逐北海岸牧羊,十有餘載,受盡艱辛,終不屈降。單于無奈,又以大都尉胡克丹之女胡阿雲嫁蘇武,亦無所動。後漢武帝發兵攻匈奴,單于兵敗,遣蘇武歸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