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近期發布的《2018年度網際網路人身保險市場運行情況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網際網路人壽保險、年金保險和意外險出現不同程度下滑,而網際網路健康險則在2018年累計實現規模保費收入122.9億元,同比增長108.3%。網際網路健康保險規模保費從2015年的10.3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122.9億元,三年間增長了11倍。
與上述數據相呼應的是,目前網際網路保險頭部平臺都無一例外的主打健康險,以支付寶、微保、水滴保為代表的流量型平臺也因此快速崛起,成為行業的「流量三保」,這從另一個側面印證了流量型平臺對保險用戶的需求有著更深、更準確的洞察。
有分析人士認為,2019年整個網際網路行業進入下半場之後,精準把脈用戶的需求,將是網際網路保險行業的核心競爭點,「流量三保」的優勢將越來越明顯。
流量型網際網路保險平臺離用戶更近
長期以來,傳統保險公司之間的競爭主要集中在產品、價格、渠道、品牌、服務上,隨著網際網路向保險行業滲透的越來越深,渠道的重要性不斷提升,很多保險公司都在努力尋求離用戶更近的優勢渠道。
按照目前網際網路保險的市場格局來看,有著龐大流量渠道加持的支付寶、微保、水滴保已經成為網際網路保險最強勢的渠道,螞蟻保險所在的支付寶、微保所在的微信覆蓋人數分別過10億,水滴保所在的水滴公司目前獨立付費用戶2.5億,三者被業界形象的稱為「流量三保」。
筆者考據,目前行業內共有500多家第三方網際網路保險平臺,一直與這些平臺密切合作的某網際網路保險公司高層在一次對外分享中把它們分為流量型、中介型和場景型三大類別:
中介型:包括惠擇、大童,類似經營保險超市,更類似於傳統的保險銷售,相對於產品來說,平臺對產品的價格更加敏感;
場景型:滴滴、小米等最為典型,通過場景搭建保險渠道,關聯度很深,潛在需求巨大;但同時這些渠道的「保險」只是錦上添花的存在,哪怕不賣保險產品,也不能影響用戶在自有場景的體驗。
流量型:支付寶、微保、水滴保為代表,與其他兩類不同,流量派基於平臺大流量,可以大面積接觸客戶,對用戶的喜好拿捏準確,平臺的風控能力相對更高。
很顯然,在三類網際網路保險類型中,網際網路流量型平臺因對產品的反饋迅速、用戶基數大、高成單率以及大數據的風控能力而更具優勢,從一定程度上成為業內風向標式的「引領者」。
「反向定製」將成為網際網路保險與傳統險企合作趨勢
網際網路保險平臺更懂用戶源於他們長期以來對用戶的保險教育。從2014年網際網路保險全面爆發至今,網際網路保險平臺以用戶意識教育為核心。以「流量三保」為例,支付寶從金融支付切入保險行業,從家庭財產配比方向引領保險意識教育;微保則是基於微信強社交關係對網際網路保險行業做的新嘗試;水滴保一方面充分藉助微信社交場景驅動低成本獲取流量,另一方面和同公司的水滴籌、水滴互助平臺聯動,通過大病籌款、互助社群等方式喚醒用戶事前保障的意識。
隨著國民保險意識的提高,用戶的需求也有所提高,而保險產品的供給側提升存在著一定的滯後。以健康險為例,「百萬醫療險」這種報銷型的高保額醫療保險是市場歡迎的主力險種,但在各大平臺上的產品同質化現象相當突出。如何突破這種同質化的現象?傳統保險公司代表,人保集團董事長繆建民在金融四十人論壇上表示,與網際網路保險平臺定製化險種將是突破手段,最終實現「千人千面,千人千險」。
以實際操作而言,實現「千人千險」的必要條件就是基於大流量採集的「大數據」,所以,傳統保險公司也更加傾向於與流量型平臺合作。零壹財經統計,截止2019年3月36日,支付寶(螞蟻保險)合作的保險公司有35家;與騰訊(微保)合作的保險公司數量為18家;據對外公開數據,與水滴保達成合作的保險公司數量超過50家。
具體來看,2019年3月28日,太平財產保險有限公司剛剛宣布與水滴保達成戰略合作,太平財險選擇水滴保就是因為水滴保能夠提供的客戶數據樣本足夠大、維度足夠多、反饋足夠及時、能夠精準的把握用戶需求,聯合定製滿足用戶剛需並且高性價比的保險產品。
網際網路對於保險行業的賦能和提升越來越明顯,用戶在保險頁面上的每一次交互,都會成保險公司對保險產品定製的參考,捕捉和分析海量的用戶數據,也是「流量型」網際網路保險平臺的核心價值所在,二者充分的結合,將進一步推動保險行業供給側的改革。
網際網路保險供給側改革或成保險普惠突破口
其實,保險的反向定製就是保險行業供給側改革的重要內容。長期以來,很多邊緣市場被保險公司忽略,但這些用戶有實實在在的保險需求。網際網路保險的供給側改革可以更好的彌補從前傳統保險公司遺漏的市場,觸達增量需求。
今年3月,水滴保獨家發售國內首款專門面對61周歲-80周歲老年群體的百萬醫療險,這款百萬保額、保障全面的醫療保險上市,填補了該年齡段人群全面醫療保障市場的空白。今年4月,微保針對惡性腫瘤患者購藥貴、購藥難、持續用藥難等痛點,推出「藥神保」為患者解憂,聯合社保讓患者用得上低價抗癌藥。
水滴保和微保的這種嘗試,不僅彌補了相關人群的保障缺失,更是網際網路保險平臺以用戶需求為導向的具體體現。水滴保總經理楊光表示,未來網際網路保險應該更好地服務已有用戶以及更多的潛在用戶,站在用戶的視角,來重新補充保險業務內容。要想真正推出有突破意義的產品來滿足用戶需求,就必須要做更多傳統保險公司和保險中介暫時沒有去做的事情。
楊光稱,「五環外群體」的保險需求基本沒有被滿足,但在中國這是一個非常龐大,也無法忽略的市場,保險產品應該更加細化和下沉,這本來就是網際網路渠道應該發揮出來的優勢,而這些下沉市場的用戶,也恰恰是最需要保險的人群,不管是降低門檻還是場景教育,水滴保正在進入到過去代理人沒滲透全的地方,捕捉增量需求。
這種以需求反向刺激供給的C2B供給側模式改革,是在流量基礎上對保險業態的重塑,如果說網際網路保險上半場比拼的是「誰能找到用戶」,那麼下半場的突破焦點將是「誰更了解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