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七夕節,全民都在討論愛情的話題,本來小編是拒絕寫這期話題的,不過在威脅之下還是要寫出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吃盡了天下的狗糧還要辛勤的工作,苦啊~真的是人在家中坐,糧從天上來!!!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古代神話中七夕是古代天帝的孫女織女擅長織布,每天給天空織彩霞,她討厭這枯燥的生活,就偷偷下到凡間,私自嫁給河西的牛郎,過上男耕女織的生活,此事惹怒了天帝,把織女捉回天宮,責令他們分離,只允許他們每年的七月七日在鵲橋上相會一次。他們堅貞的愛情感動了喜鵲,無數喜鵲飛來,用身體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彩橋,讓牛郎織女在天河上相會。
可是小編聽過一句俗語「天上一天地上一年」那豈不是說,他倆天天都在見面?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呵呵了,天天撒狗糧!
其實吧,真正的七夕節並不是咱們想像的那樣,七夕節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宋代。在古代,七夕節是靚女們的專屬節日。在七夕的眾多民俗當中,有些逐漸消失,但還有相當一部分被人們延續了下來。七夕節發源於中國,在部分受中華文化影響的亞洲國家如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也有慶祝七夕的傳統。
各地也有該節日的不同的習俗的,比如:香橋會、接露水、拜七姐、鬥巧等等。這些都是從古代遺留下來的。
著名的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 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也是古代文人在七夕節的時候即興賦詩
亞洲地區其他的國家也是由七夕節的哦!
日本人也有過七夕節的傳統,他們稱「七夕祭」。日本的「七夕節」源自中國,據稱在奈良時代傳入。奈良時代中期開始,日本宮廷和上流社會模仿唐宮,七夕祭、穿針乞巧和七夕詩會蔚然成風。
韓國七夕最具代表性的風俗就是祈求織女星,希望自己也跟織女一樣有著靈巧的手、織布織得更好。當天早晨婦女們把香瓜、黃瓜等瓜果放在桌子上磕頭祈求,讓女人們織布的手藝越來越好。
在越南,七夕的慶祝主體是華人,七夕有個別稱——「牛公牛婆日」。這一天,人們會到寺廟許願。胡志明市華人拜祭七夕所用的貢品以中國南方地區習俗為主,主要有:菱角、棋子餅、金錢餅、花生等,還有「禾秧」和一個「七姐盤」這兩種與「牛郎織女」傳說息息相關的貢品。參與活動的年輕人還把自己對愛情的期望寫在一張字條上,拜祭時許願,希望自己將來有個幸福的家庭。
今天還在單身的小夥伴也不要氣餒,相信在未來不遠的地上,一定有個人在翹首以盼,他(她)沒有玩手機,沒有和別人隨意搭訕,只是踮著腳,一直在等待你的出現!
最後祝大家七夕快樂,小編要繼續去吃狗糧了。